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从某地区的地层条件、构造条件以及岩浆岩条件入手,对某地区的地质背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接着从矿床中的地层控制作用、构造控制作用以及岩浆岩控制作用入手对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得出了成矿规律的分布情况,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某地区;条件;金矿成矿;规律;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上世纪初以来,有很多地质勘查与研究部门对某地进行了找矿工作,一致认为该地区具有可找寻矿产资源的价值,然而,由于受到各项原因的限制和牵制,该项找矿工作没有突破。为了进一步的找矿,对该地区的矿床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确定了其矿体空间配置等的成矿条件,和其它找矿信息综合为一体,对成矿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这对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某地区地质背景论述
1.1 地层条件
泥盆系、白垩系以及寒武系是该矿区内的出露地层分布。泥盆系主要为灰岩、底砾岩以及砂页岩,在成矿带的南侧和北侧分布;寒武系主要为板岩、千枚岩以及硅质岩等;而白垩系主要为凝灰岩,分布在新生代盆地中,但这种分布是零星的。含金矿层着重以黄洞口组以及下泥盆统等为主。
1.2 构造条件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其中,在该区范围内最核心的控矿断裂就是大黎断裂,绝大部分的金矿都依附在大黎断裂带两侧分布。
l.3 岩浆岩条件
在该区范围内,岩浆活动较为强烈,而多数都形成了一些小岩体,如岩脉、岩枝等,其中,燕山期最为强烈,其次为加里东期,燕山期和加里东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同时在构造破碎带和岩体交汇的地方能形成工业矿体。
2 成矿条件探析
该地区处于结合地带上,其地质构造表现得较为强烈,通过数年地质作用的不断改造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四周为断陷盆地而中间是隆起区的结构构架。就不同地段而言,经过差异性地质作用,逐渐形成了金属矿床。在经常遭受侵蚀的隆起地区,寒武系基底地层表现为出露现象;泥盆系碳酸盐岩在隆起区的周围广泛发育,隆起区分布着比较大的花岗岩体。这些地质构造、地层以及岩浆岩等构成了该区成矿的条件,对该区矿床的形成起到了控制性的作用。
2.1 矿床中的地层控制作用
本地区地层发育较为完全,其出露面积最大的为泥盆系以及寒武系。在该区范围内,80%的甚至以上的金矿都产于寒武系,可以说,寒武系地层是该区金矿最主要的赋矿层位。
2.2 矿床中的构造控制作用
该区是一个最基本的区域构造格局,它由北向西、近东西向以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带构成,同样,它也是一个最核心的控矿构造与控岩构造。最重要的金矿化的分布由区域构造格局进行控制,而不同的矿化类型由不同性质、期次的构造断裂活动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在区域断裂构造的交接处对金矿床的生成进行了控制。矿床类型随着富含矿岩体构造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岩体型矿床处于一个封闭压型的构造环境中,而断裂破碎带型岩体处于一个较为开放的构造环境中。
2.3 矿床中的岩浆岩控制作用
该区和金矿化存在一定关系的岩浆岩活动就是印支到燕山早期以及加里东期,它们在本区的南缘以及中部地区分布,共同组成了两个岩浆岩的活动区域与中部近东西向的岩浆岩活动地带。大部分的加里东期的花岗岩岩性属于中酸性,加里东期的花岗岩浆活动和金属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构成和该期岩浆热液密切相关的金矿化,形成北西向矿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而印至到燕期的花岗岩,其着重在隆起区南缘北东向断裂地带中分布,该期花岗岩的岩性属于花岗闪长岩,其物质来源富有一定的深源性。
3 成矿规律分析
其一,在本区范围内,最有利的赋矿与控矿层位,即为泥盆系与寒武系,从而致使金矿化呈现出一定的层控性;其二,褶皱—断裂带对矿带的展布进行了相应的控制,表现出了金矿化分布和构造格局之间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其三,成矿物质富有一定的多源性,一方面,金源于震旦系与寒武系,另一方面,源于岩浆热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成矿创造了物质保障;其四,由于数种成矿作用的相互叠加,致使成矿多期性、矿化多样性现象的出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构成相当规模的金矿床营造了条件;其五,由于多期次构造活动的出现,致使构造控矿呈现出了抽象化和复杂化,对成矿而言,可以是较为单一的断裂构造控矿,同样也可以是断裂和褶皱相互结合的控矿,与此同时,多期次的成矿作用受到了多期性构造活动的直接性影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矿化的再富集与叠加营造了基本条件;最后,金矿的成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区内的一些岩浆活动,在岩浆活动区域内,分布着该区范围内的核心金矿床,同时,该主要金矿床和岩浆活动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时空成因关系。在中部近东西向的地质构造活动地带上,集中分布着加里东期的构造岩浆,这就致使矿化同样出现在中部地带,同时以金矿化为主要特征;印支—燕山期的构造活动主要朝南侧和北侧方向拓展,这就致使矿化多向南侧迁移,同时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要特征。在该地区构造—岩浆和成矿的一种发展规律中同样可表现出分带性,加里东期中部北西向构造、近东西向以及花岗岩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近東西向金矿成矿带的发展和成熟;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活动与南缘北东向构造,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北东向金银成矿带的发展和成熟。
4 结 论
该区的金矿成矿已经有较长时期的演化历程了,通过多期成矿作用,致使成矿物质的叠加继续上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多矿化叠加的金矿床。在该区范围内,成矿条件良好,且金矿点分布较广,但是其成矿床展布不多,主要是一些小型的矿床,而且金矿床的类型也较为单一,以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以火山岩型为次,其它矿床类型分布不多。在该区范围内,岩金矿床是核心金矿。
参考文献
[1]曾崇义.桂东大瑶山隆起区深部构造特征与金矿成矿作用的关系[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6(3).
[2]张起钻.广西大地构造及其演化初探[J].广西有色金属地质研究所所,1991.
[3]贾大成.吉林东部五风—小西南岔中生代金矿区域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长春科技大学,2000.
[4]华仁民,陈培荣,张文兰,陆建军.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2005,24(1):99-107.
关键词:某地区;条件;金矿成矿;规律;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上世纪初以来,有很多地质勘查与研究部门对某地进行了找矿工作,一致认为该地区具有可找寻矿产资源的价值,然而,由于受到各项原因的限制和牵制,该项找矿工作没有突破。为了进一步的找矿,对该地区的矿床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确定了其矿体空间配置等的成矿条件,和其它找矿信息综合为一体,对成矿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这对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某地区地质背景论述
1.1 地层条件
泥盆系、白垩系以及寒武系是该矿区内的出露地层分布。泥盆系主要为灰岩、底砾岩以及砂页岩,在成矿带的南侧和北侧分布;寒武系主要为板岩、千枚岩以及硅质岩等;而白垩系主要为凝灰岩,分布在新生代盆地中,但这种分布是零星的。含金矿层着重以黄洞口组以及下泥盆统等为主。
1.2 构造条件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其中,在该区范围内最核心的控矿断裂就是大黎断裂,绝大部分的金矿都依附在大黎断裂带两侧分布。
l.3 岩浆岩条件
在该区范围内,岩浆活动较为强烈,而多数都形成了一些小岩体,如岩脉、岩枝等,其中,燕山期最为强烈,其次为加里东期,燕山期和加里东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同时在构造破碎带和岩体交汇的地方能形成工业矿体。
2 成矿条件探析
该地区处于结合地带上,其地质构造表现得较为强烈,通过数年地质作用的不断改造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四周为断陷盆地而中间是隆起区的结构构架。就不同地段而言,经过差异性地质作用,逐渐形成了金属矿床。在经常遭受侵蚀的隆起地区,寒武系基底地层表现为出露现象;泥盆系碳酸盐岩在隆起区的周围广泛发育,隆起区分布着比较大的花岗岩体。这些地质构造、地层以及岩浆岩等构成了该区成矿的条件,对该区矿床的形成起到了控制性的作用。
2.1 矿床中的地层控制作用
本地区地层发育较为完全,其出露面积最大的为泥盆系以及寒武系。在该区范围内,80%的甚至以上的金矿都产于寒武系,可以说,寒武系地层是该区金矿最主要的赋矿层位。
2.2 矿床中的构造控制作用
该区是一个最基本的区域构造格局,它由北向西、近东西向以及北东向断裂构造带构成,同样,它也是一个最核心的控矿构造与控岩构造。最重要的金矿化的分布由区域构造格局进行控制,而不同的矿化类型由不同性质、期次的构造断裂活动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在区域断裂构造的交接处对金矿床的生成进行了控制。矿床类型随着富含矿岩体构造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岩体型矿床处于一个封闭压型的构造环境中,而断裂破碎带型岩体处于一个较为开放的构造环境中。
2.3 矿床中的岩浆岩控制作用
该区和金矿化存在一定关系的岩浆岩活动就是印支到燕山早期以及加里东期,它们在本区的南缘以及中部地区分布,共同组成了两个岩浆岩的活动区域与中部近东西向的岩浆岩活动地带。大部分的加里东期的花岗岩岩性属于中酸性,加里东期的花岗岩浆活动和金属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构成和该期岩浆热液密切相关的金矿化,形成北西向矿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而印至到燕期的花岗岩,其着重在隆起区南缘北东向断裂地带中分布,该期花岗岩的岩性属于花岗闪长岩,其物质来源富有一定的深源性。
3 成矿规律分析
其一,在本区范围内,最有利的赋矿与控矿层位,即为泥盆系与寒武系,从而致使金矿化呈现出一定的层控性;其二,褶皱—断裂带对矿带的展布进行了相应的控制,表现出了金矿化分布和构造格局之间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其三,成矿物质富有一定的多源性,一方面,金源于震旦系与寒武系,另一方面,源于岩浆热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成矿创造了物质保障;其四,由于数种成矿作用的相互叠加,致使成矿多期性、矿化多样性现象的出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构成相当规模的金矿床营造了条件;其五,由于多期次构造活动的出现,致使构造控矿呈现出了抽象化和复杂化,对成矿而言,可以是较为单一的断裂构造控矿,同样也可以是断裂和褶皱相互结合的控矿,与此同时,多期次的成矿作用受到了多期性构造活动的直接性影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矿化的再富集与叠加营造了基本条件;最后,金矿的成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区内的一些岩浆活动,在岩浆活动区域内,分布着该区范围内的核心金矿床,同时,该主要金矿床和岩浆活动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时空成因关系。在中部近东西向的地质构造活动地带上,集中分布着加里东期的构造岩浆,这就致使矿化同样出现在中部地带,同时以金矿化为主要特征;印支—燕山期的构造活动主要朝南侧和北侧方向拓展,这就致使矿化多向南侧迁移,同时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要特征。在该地区构造—岩浆和成矿的一种发展规律中同样可表现出分带性,加里东期中部北西向构造、近东西向以及花岗岩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近東西向金矿成矿带的发展和成熟;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活动与南缘北东向构造,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北东向金银成矿带的发展和成熟。
4 结 论
该区的金矿成矿已经有较长时期的演化历程了,通过多期成矿作用,致使成矿物质的叠加继续上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多矿化叠加的金矿床。在该区范围内,成矿条件良好,且金矿点分布较广,但是其成矿床展布不多,主要是一些小型的矿床,而且金矿床的类型也较为单一,以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为主,以火山岩型为次,其它矿床类型分布不多。在该区范围内,岩金矿床是核心金矿。
参考文献
[1]曾崇义.桂东大瑶山隆起区深部构造特征与金矿成矿作用的关系[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6(3).
[2]张起钻.广西大地构造及其演化初探[J].广西有色金属地质研究所所,1991.
[3]贾大成.吉林东部五风—小西南岔中生代金矿区域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博士学位论文[D].长春:长春科技大学,2000.
[4]华仁民,陈培荣,张文兰,陆建军.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2005,24(1):9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