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之兄、东吴大臣诸葛瑾的儿子,自幼聪明伶俐,才思过人,能言善辯,东吴国君孙权对他很是喜欢。
一次聚会,有一只小鸟停在宫殿前,这只小鸟全身黄绿相间,孙权以前没见过,就问周围的大臣,这是什么鸟?大臣们你看我我瞧你,无人能回答。
这时,不过五六岁的诸葛恪朗声说:“这种鸟叫白头翁!”接着把白头翁这种鸟向大家介绍了一番:白头翁又叫白头鹎,是种益鸟,专吃害虫,而且性格活波,不害怕人。一般的鸟类,要有人走近它,它就飞了。而这种鸟碰见人,不会轻易飞走,除非你离它特别近。白头翁一般生活在灌木丛里,不知道怎么会飞到宫殿里来了,真是稀奇!
但是重臣张昭孤陋寡闻,他从没听说过“白头翁”这种鸟。他心想,这在场的人数我年岁最大,满头白发,诸葛恪这小屁孩是不是在损我,说我是“鸟人”?!于是责问诸葛恪:“老夫活了几十年,从来没听说过有鸟叫这个名字,如果真有白头翁,那你能再找出一只‘白头婆’吗?”张昭的惯性思维,有“翁”就有“婆”嘛!
诸葛恪不紧不慢地回答:“不是所有鸟的名字都能成双成对,有种鸟叫‘鹦母’,张大人能再找出一只‘鹦父’吗?”张昭面露窘色,无言以对。
这个鹦母啊,古时候叫鹦母,现在就“鹦鹉”。那时大家都听说过鹦母,可是没有鹦父这一说。
诸葛恪的应对很是得体,有理有据,无可辩驳,证明他确实有些小聪明。正是这些小聪明,帮助他在东吴迅速走红、青云直上,爵至阳都侯。只可惜,他在日后的政治生涯中,没有把这些小聪明发展为大智慧、大谋略、大格局,却变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以至树敌过多,激起公愤众怒,使他最终落得个身死人手的可悲可叹下场!这是值得我们警醒和引以为鉴的。
(摘自《今古传奇》 )
一次聚会,有一只小鸟停在宫殿前,这只小鸟全身黄绿相间,孙权以前没见过,就问周围的大臣,这是什么鸟?大臣们你看我我瞧你,无人能回答。
这时,不过五六岁的诸葛恪朗声说:“这种鸟叫白头翁!”接着把白头翁这种鸟向大家介绍了一番:白头翁又叫白头鹎,是种益鸟,专吃害虫,而且性格活波,不害怕人。一般的鸟类,要有人走近它,它就飞了。而这种鸟碰见人,不会轻易飞走,除非你离它特别近。白头翁一般生活在灌木丛里,不知道怎么会飞到宫殿里来了,真是稀奇!
但是重臣张昭孤陋寡闻,他从没听说过“白头翁”这种鸟。他心想,这在场的人数我年岁最大,满头白发,诸葛恪这小屁孩是不是在损我,说我是“鸟人”?!于是责问诸葛恪:“老夫活了几十年,从来没听说过有鸟叫这个名字,如果真有白头翁,那你能再找出一只‘白头婆’吗?”张昭的惯性思维,有“翁”就有“婆”嘛!
诸葛恪不紧不慢地回答:“不是所有鸟的名字都能成双成对,有种鸟叫‘鹦母’,张大人能再找出一只‘鹦父’吗?”张昭面露窘色,无言以对。
这个鹦母啊,古时候叫鹦母,现在就“鹦鹉”。那时大家都听说过鹦母,可是没有鹦父这一说。
诸葛恪的应对很是得体,有理有据,无可辩驳,证明他确实有些小聪明。正是这些小聪明,帮助他在东吴迅速走红、青云直上,爵至阳都侯。只可惜,他在日后的政治生涯中,没有把这些小聪明发展为大智慧、大谋略、大格局,却变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以至树敌过多,激起公愤众怒,使他最终落得个身死人手的可悲可叹下场!这是值得我们警醒和引以为鉴的。
(摘自《今古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