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题目中“强”的读音辨析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k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项令》是语文版语文教材2003年版七年级下册第26课一篇文言文课文。关于这篇文章的题目“强项令”中的“强”字的正确读音究竟该怎样读,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极大的分歧。
  “强”是一个多音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一共标注有三种读音:qiang (阳平)、jiang(去声)、qiang(上声)。当它的读音读阳平时,对它意义的解释有(1)强壮:力量大(2)优越;好(3)程度高;坚强(4)使用有力(5)表多余(6)表姓氏等六种解释。当它的读音读上声时,它的释义就相对单一得多,就只有“硬要”和“迫使”这两种解释。当它的读音读去声的时候,释义解释为“强硬不屈”和“任性固执”,如犟嘴、倔强。而在这篇文章中,它的正确读音该如何读呢?课本中没有明确的注释,却只有对整个题目的意义解释,解释为“硬脖子县令”,也没有单独的对“硬”这个字的解释。在相关的《教师用书》和学习辅导资料中,也根本找不到有对这个字的读音的相关资料的求证。只有在四川绵阳教科所所编写的中考古文复习的练习题中有一项对“强项令”中的“强”的参考答案解释为“硬”。如果按照这个意义解释来推断它的读音的话,在这里它的读音就应该读作去声的“jiang”,似乎也合乎道理。
  在电脑百度和搜搜中查阅时,无论是你输入“jiang xiang ling”或是输入“qiangxiang ling”,其都不会影响你的查阅结果,都很迅速地会得到你想要查阅的结果。譬如在百度百科中,它就是这样描述的“[题目]:强项令[注音]:jiang(第一声)xiàng lìng[解释[:强项令,硬脖子县令,指董宣。形容一个人极其刚直不阿、刚强不屈,绝不低头”。而同样在搜搜中又是这样在描述“强项令”[注音]qiáng/qiǎng/jiàng/àng/lí
  ng/lǐng/lìng”。在有关本文的视频朗读资料中,有版本把它读作“jiang xian lìng”的,也有的版本把它读作“qiang xiang ling”的。同样作为是站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也是比较复杂的,譬如《中华语文网》上九刊载了来自广东英德市西牛中学的陈桂贤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看法的一篇文章《〈强项令〉中“强”的读音辨》,他认为:对《强项令》一文中的“强项令”,教材注:“硬脖子县令,指董宣。强,硬。项,脖子。”其中的“强”字,许多教学复习资料认为读“jiàng”,笔者认为应读“qiáng”。读“qiáng”时,表示“刚强有力”的意思;读“jiàng”时,表示“刚强不屈、固执”的意思,与“犟”同义。文中体现了董宣的“刚直不阿、刚强不屈”的个性,似与“jiàng”的义项相合;只是如此一来,“强令”即已能表达完整文意,“项”字就显得多余了。因为,按此推理,“强(jiàng)项令”,译成现代汉语就成了“刚强不屈的脖子的县令”。这有矛盾,也很别扭,自然不符合史书文字简约的原则。
  所以,究竟在这里它的正确读音该如何判断,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也是异常混乱的。对于前面所谈到的绵阳教科所资料编写中的理解,似乎有些道理,但有没有确凿的证据,也没有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来为它指正。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总之,在绵阳市的考试中,它是按照这种参考答案在评判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和读音。因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对于这个字的读音的读法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也是模糊的,也比较乱。在不同的省市区,即或在同一省市区的不同地区或学校,有的教师在教学生读去声的,也有的教师在教学生把它读为阳平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虽然我们的汉语具有一词多义和某些字的读音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一旦它的意义明确了,它的读音也应该具有相对的唯一性和确定性,这样在实际的语言交流和运用中才不至于发生语言的混乱和错误的理解。综上所述,我们的教学始终要遵循的一条不变的原则就是:虽然我们的教材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无缺,但在真理没有被证明之前,我们的教学,一切都还是要遵循以教材为蓝本。所以,结合本文题目中“强”字的课下注释的释义,我认为在此处,“强项令”中的“强”字读音读作去声的“jiang”更为妥当。
  
  何勇,教师,现居四川江油。
其他文献
我们先看第二和第四自然段, “故乡春二月的风筝是蟹风筝、蜈蚣风筝、瓦片风筝,而小兄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可见兄弟聪明旨动脑筋,很會设计,即兄弟很有创新思想和能力。
期刊
即兴口语表达是口语交际训练中的难题。中学生在口语交流中很难体现出必须具备的能力,有些语文教師在教学中也忽视了这一方天地。而新课标要求我们: “在交流中,注意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笔者就教学实践略谈即兴口语交流的几种表达方法。
期刊
“新课标”強调: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现行语文教材都是文选式教材.课文主要由一篇篇经精心挑选过的文章组成的。这些文章往往在语言、内容、结构及思想等方面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从而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美育因素。
期刊
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要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在“新”与“活”上下功夫。
期刊
读书使人明智、使人净化、使人充实,通过阅读才能让我们发现生活的美好,珍惜短暂的生命,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教师需要给学生做出示范和引导,带领他们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从而给他们的学习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从而展开更深入的阅读。   一、创设教学情境   老师: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笑话。  
期刊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指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普遍为大家所接受的“听、说、读、写、思”,特级教师孙双金把它提炼为“语言能力”和“人文修养”。基于这样的分析,语文学科一定要守住语言学习、据于文本,这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现
期刊
高中教材中选定的文言文,都是非常有学术价值的教学素材。但是历史如此悠久,使得文化思想难以完美传递,学生想要透过这区区几十字去理解时隔上千年的文人的人格魅力和言辞之美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于是本文针对高中文言语言教学实例,分析解读高中文言教学的双重指向——审美与人格,分别从文言教学中的人格指向、文言教学中的审美指向、文言教学中审美与人格的融合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当代中学文言教学有所指引,也为教育事业
期刊
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提出:“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中,‘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   《干将莫邪》选自《搜神记》,被选入沪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小说讲述了干将为楚王铸剑,被楚王所杀,其子赤在侠客帮助下为父报仇的故事。七年级学生在教材中首次接触“志怪小说”,文中大量荒诞的情节、大胆的想象与奇特的夸张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期刊
语文核心素养是对语文素养的凝练与提升,其终极价值追求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它们不是某一篇目的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而是教学所要最终达成的整体目标。四种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
期刊
语文学习的一个最终目标是学会阅读与表达,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根据学习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基础,来进行最佳教学目标的择定。在一堂语文课中,我们究竟想留什么给我们的学生,我们该用怎么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生是否会接受这种“留给”呢?   目前语文课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1.教师“要”的太多。无论是公开课、观摩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我们的老师总是把课堂设计得满满的,把教材挖掘得淋漓尽致,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