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是不是继续长高?可可西里到底有什么?这一地区的变化对我国乃至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一系列的谜团吸引着各国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求解。自从一百多年前西方学者在青藏高原首开科考记录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科学家也曾三度前往可可西里地区进行考察。“站在高原,研究高原”,可可西里为地质学家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研究样本,无论是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应用研究,在可可西里这片广博的地质博物馆里,科学家们总会有惊喜的发现。
“活火山”的诱惑
美国著名火山学家Tom Simkin曾在主编的《世界火山》一书汇编了有案可查的一万年以来世界各地有过活动的活火山资料,书中列入了可可西里的一个无名火山,其地理位置为北纬35.85°,东经91.70°,火山标高5200米,于1973年7月16日在原有火山口东北沿再次喷发。
可可西里是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空白区。可可西里出现了最年轻的“活火山”,这使地质学家们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6年8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考察队在西藏自治区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考察时,潘裕生、邓万明曾痴迷地寻找火山岩。此前,邓万明在藏北高原深处巴毛穷宗就发现了大量年轻的火山岩,他的六条考察路线穿过火山岩带,到达了三十多个火山岩区。那些沉寂已久的奇特壮观的火山地貌、保存完好的火山构造,平台状或桌状的火山熔岩,都令他流连忘返,使他更沉迷于寻找和发现火山和火山岩。
继巴毛穷宗之后,在波涌措湖东侧和振泉湖畔相继又发现了火山地貌和遗迹。这里已临近昆仑山,邓万明除了采集玄武岩、安山岩等火山岩标本以外,还把几大块花岗岩搬上了车。
花岗岩是岩浆岩的一种,是地壳深部物质重新熔融所形成的岩浆上升—冷却—再次结晶的产物。这里的花岗岩可能与南部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作用下的碰撞和造山运动有关。在北京的实验室里,这些花岗岩标本经同位素年龄测定,证实了昆仑山岩浆岩带形成于距今约两亿年前。
14年之后的1990年,一支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青海省政府、国家环保局组织的综合科学考察队挺进可可西里。寻找和确认活火山是否存在被列为综合科学考察队的一项重要任务。
按照《世界火山》中所给出的经纬度,可可西里无名火山应该位于月雪山。1989年五、六月,可可西里地区综合科学考察预查期间,李炳元教授对可能存在火山的地区进行了遥感影像分析并曾到月雪山实地调查,却没有发现任何火山活动的地貌特征,也没有找到火山活动的产物或迹象,却发现月雪山本身连火山岩也没有。
可可西里1973年的火山活动是美国科学家从卫星探测记录上发现的,或许因为预查时间短,没有找到真正的火山出露地?
寻找活火山
1990年,可可西里地区综合科学考察正式开展。为了确保找到“活火山”,我们在出发前听取了李炳元教授的介绍,仔细查阅了有关资料,准备了详细的地形图,并决定扩大调查区域和注意所有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区内的火山机构。根据前人资料,勒斜武旦湖以北是可可西里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集中分布区,更是我们搜寻活火山的重点。
7月17日,考察队从西金乌兰湖向勒斜武旦湖北转移。开始的行程十分顺利,尽管车队在荒山石漠中蜿蜒前进速度比较慢,幸运的是几乎一整天没有发生意外。谁知刚刚翻过分水岭,来到勒斜武旦湖上游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湖的上游是数公里宽的沙滩,大大小小数十条银白色的水流自西向东漫过白沙流向大湖。地图上标注的季节路只能在冬季通行,去年预查时留下的车印早已踪迹全无。没办法,只好拉开距离,边探路边前进,硬闯白沙滩!
当走在队伍前面的地质组的四辆车一个个陷住不能动弹时,大家才深深体会到白沙滩的可怕!这里只有流水和白沙,车轮一转,水和沙被甩走,车借机往下陷,三下两下整个车就坐进了沙子中。我们挖出一辆又陷进一辆,折腾了近三个小时离对岸还有大约五百米,这时人人都已经精疲力尽了。
勒斜武旦湖附近果然火山岩很多。在双头山上,火山岩层呈孤立方山、尖山状,像戴在山顶的帽子,却没有发现任何火山活动迹象。在黑驼峰一带,火山岩呈被状分布,在熔岩层顶部还见到一个数十平方米的近圆形小丘,由红色气孔状粗安岩和火山渣构成,突出地面十几米,是一个小的熔岩喷气孔。黑锅头是一个直径数百米的孤立小丘。山丘根部见到杂色的火山角砾—集块岩,丘体熔岩发育有流动构造,顶部主要为黑色块状熔岩。山顶中央有一个近圆形洼地,中间充填着结晶较好的安山玢岩,外围十余米宽的岩石因烘烤而变成红、褐、黑等色。所有证据表明黑锅头是一个小型古火山口,但并不是我们盼望发现的“活火山”。
寻找工作继续向东延伸到可可西里山、马兰山和五雪峰一带。多日的寻找虽然因只见到古老的火山熔岩和一些杂色浮岩,偶尔才见到少量黑褐色的火山渣而多少降低了我们发现活火山的热情,但在洪水河南岸调查又使我们兴奋起来。
8月6日,当我们来到青海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三分队曾经作为驻地的一个小山坡时,发现那里竟是一个火山机构。乍一看,只见山坡上不仅有黑灰色发育有流动构造的气孔状熔岩,而且有一些黄灰色气孔极发育的浮岩,从岩石特点上基本可以判定它们是火山喷发晚期的产物。加上这里不仅在地貌特征上比较像半个残存的火山口,而且其地理位置也比较接近国外报道中的经纬度,我们多么希望这里就是梦寐以求的“活火山”呀。但是经过仔细的勘查,我们失望了。这个“破”火山口太小了,直径只有十几米,周围也没有保留任何可以证明近期喷发的火山物质,而且这里显然已经经历过相当长时间的风化剥蚀,岩石,包括那些浮岩已经发生了蚀变,它们决不是十几年前火山喷发才形成的。
尽管我们十分希望发现“活火山”,尽管我们还愿意继续寻找,但我们此时不得不做出这样的结论:可可西里1973年没有发生过火山喷发活动。首先,没有找到任何新火山活动产物,火山地貌和喷发产物都不存在;其次,地面没有火山作用痕迹,既见不到地温异常,山顶上终年积雪形成的冰帽、小型冰川也没有融化或减少;第三,在1971~1974年间,该区正在进行航空大地测量地面标绘,部队的测绘人员踏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把典型的地形地物全部记录在册,可无论从已经正式出版使用的地形图上还是从当年的有关报道里均没有火山活动的记录!
最后我们大胆地提出一个假设:新青峰沸泉群是否被误认为火山喷发了?位于太阳湖东约15公里处的新青峰沸泉群暴露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前,面积近3000平方米,100多个泉孔日夜不停地喷冒着蒸汽,形成高达一二百米的“烟”柱。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该沸泉群几乎见不到泉华,而且在1972年标绘的地形图上也没有标记出这个十分典型的地貌景点,因此推断沸泉群形成的时间并不长,很有可能就是在二十几年内形成和出现的。如果这个推断正确的话,考虑到二十世纪70年代初卫星定位技术的限制或可能的计算失误,是极有可能将沸泉的喷汽柱误认为火山喷发时形成的烟柱的。那样的话,寻找可可西里 “活火山”的工作也应告一段落了。
发现的乐趣
虽然没有找到活火山,但其他的发现仍然十分丰富。考察期间我们陆续发现了沸泉群、地震破裂形变带和蛇绿岩带。
太阳湖是可可西里地区仅有的两个淡水湖泊之一。在太阳湖北岸耸立着昆仑山脉的主峰布喀达坂峰。在布喀达坂峰南侧一条冰川末端,我们发现了一处泉眼达一百多只的沸泉群。泉水水温最低的为56℃,最高的达91℃,这比当地的沸点85℃高得多。一些队员兴奋地在泉水里煮鸡蛋。望着一团团上冒的水蒸气,一个队员突发奇想,脱掉身上粘满泥水的衣服,赤身隐没在蒸腾的热气中,不一会儿便大汗淋漓。其他队员都效仿他,也赤身隐没在蒸气中,洗去身上积蓄数十日的油泥和疲劳,真是一次绝妙透顶的“桑拿浴”。
“活火山”的诱惑
美国著名火山学家Tom Simkin曾在主编的《世界火山》一书汇编了有案可查的一万年以来世界各地有过活动的活火山资料,书中列入了可可西里的一个无名火山,其地理位置为北纬35.85°,东经91.70°,火山标高5200米,于1973年7月16日在原有火山口东北沿再次喷发。
可可西里是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空白区。可可西里出现了最年轻的“活火山”,这使地质学家们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6年8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考察队在西藏自治区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考察时,潘裕生、邓万明曾痴迷地寻找火山岩。此前,邓万明在藏北高原深处巴毛穷宗就发现了大量年轻的火山岩,他的六条考察路线穿过火山岩带,到达了三十多个火山岩区。那些沉寂已久的奇特壮观的火山地貌、保存完好的火山构造,平台状或桌状的火山熔岩,都令他流连忘返,使他更沉迷于寻找和发现火山和火山岩。
继巴毛穷宗之后,在波涌措湖东侧和振泉湖畔相继又发现了火山地貌和遗迹。这里已临近昆仑山,邓万明除了采集玄武岩、安山岩等火山岩标本以外,还把几大块花岗岩搬上了车。
花岗岩是岩浆岩的一种,是地壳深部物质重新熔融所形成的岩浆上升—冷却—再次结晶的产物。这里的花岗岩可能与南部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作用下的碰撞和造山运动有关。在北京的实验室里,这些花岗岩标本经同位素年龄测定,证实了昆仑山岩浆岩带形成于距今约两亿年前。
14年之后的1990年,一支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青海省政府、国家环保局组织的综合科学考察队挺进可可西里。寻找和确认活火山是否存在被列为综合科学考察队的一项重要任务。
按照《世界火山》中所给出的经纬度,可可西里无名火山应该位于月雪山。1989年五、六月,可可西里地区综合科学考察预查期间,李炳元教授对可能存在火山的地区进行了遥感影像分析并曾到月雪山实地调查,却没有发现任何火山活动的地貌特征,也没有找到火山活动的产物或迹象,却发现月雪山本身连火山岩也没有。
可可西里1973年的火山活动是美国科学家从卫星探测记录上发现的,或许因为预查时间短,没有找到真正的火山出露地?
寻找活火山
1990年,可可西里地区综合科学考察正式开展。为了确保找到“活火山”,我们在出发前听取了李炳元教授的介绍,仔细查阅了有关资料,准备了详细的地形图,并决定扩大调查区域和注意所有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区内的火山机构。根据前人资料,勒斜武旦湖以北是可可西里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集中分布区,更是我们搜寻活火山的重点。
7月17日,考察队从西金乌兰湖向勒斜武旦湖北转移。开始的行程十分顺利,尽管车队在荒山石漠中蜿蜒前进速度比较慢,幸运的是几乎一整天没有发生意外。谁知刚刚翻过分水岭,来到勒斜武旦湖上游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湖的上游是数公里宽的沙滩,大大小小数十条银白色的水流自西向东漫过白沙流向大湖。地图上标注的季节路只能在冬季通行,去年预查时留下的车印早已踪迹全无。没办法,只好拉开距离,边探路边前进,硬闯白沙滩!
当走在队伍前面的地质组的四辆车一个个陷住不能动弹时,大家才深深体会到白沙滩的可怕!这里只有流水和白沙,车轮一转,水和沙被甩走,车借机往下陷,三下两下整个车就坐进了沙子中。我们挖出一辆又陷进一辆,折腾了近三个小时离对岸还有大约五百米,这时人人都已经精疲力尽了。
勒斜武旦湖附近果然火山岩很多。在双头山上,火山岩层呈孤立方山、尖山状,像戴在山顶的帽子,却没有发现任何火山活动迹象。在黑驼峰一带,火山岩呈被状分布,在熔岩层顶部还见到一个数十平方米的近圆形小丘,由红色气孔状粗安岩和火山渣构成,突出地面十几米,是一个小的熔岩喷气孔。黑锅头是一个直径数百米的孤立小丘。山丘根部见到杂色的火山角砾—集块岩,丘体熔岩发育有流动构造,顶部主要为黑色块状熔岩。山顶中央有一个近圆形洼地,中间充填着结晶较好的安山玢岩,外围十余米宽的岩石因烘烤而变成红、褐、黑等色。所有证据表明黑锅头是一个小型古火山口,但并不是我们盼望发现的“活火山”。
寻找工作继续向东延伸到可可西里山、马兰山和五雪峰一带。多日的寻找虽然因只见到古老的火山熔岩和一些杂色浮岩,偶尔才见到少量黑褐色的火山渣而多少降低了我们发现活火山的热情,但在洪水河南岸调查又使我们兴奋起来。
8月6日,当我们来到青海省区域地质调查队三分队曾经作为驻地的一个小山坡时,发现那里竟是一个火山机构。乍一看,只见山坡上不仅有黑灰色发育有流动构造的气孔状熔岩,而且有一些黄灰色气孔极发育的浮岩,从岩石特点上基本可以判定它们是火山喷发晚期的产物。加上这里不仅在地貌特征上比较像半个残存的火山口,而且其地理位置也比较接近国外报道中的经纬度,我们多么希望这里就是梦寐以求的“活火山”呀。但是经过仔细的勘查,我们失望了。这个“破”火山口太小了,直径只有十几米,周围也没有保留任何可以证明近期喷发的火山物质,而且这里显然已经经历过相当长时间的风化剥蚀,岩石,包括那些浮岩已经发生了蚀变,它们决不是十几年前火山喷发才形成的。
尽管我们十分希望发现“活火山”,尽管我们还愿意继续寻找,但我们此时不得不做出这样的结论:可可西里1973年没有发生过火山喷发活动。首先,没有找到任何新火山活动产物,火山地貌和喷发产物都不存在;其次,地面没有火山作用痕迹,既见不到地温异常,山顶上终年积雪形成的冰帽、小型冰川也没有融化或减少;第三,在1971~1974年间,该区正在进行航空大地测量地面标绘,部队的测绘人员踏遍了那里的山山水水,把典型的地形地物全部记录在册,可无论从已经正式出版使用的地形图上还是从当年的有关报道里均没有火山活动的记录!
最后我们大胆地提出一个假设:新青峰沸泉群是否被误认为火山喷发了?位于太阳湖东约15公里处的新青峰沸泉群暴露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前,面积近3000平方米,100多个泉孔日夜不停地喷冒着蒸汽,形成高达一二百米的“烟”柱。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该沸泉群几乎见不到泉华,而且在1972年标绘的地形图上也没有标记出这个十分典型的地貌景点,因此推断沸泉群形成的时间并不长,很有可能就是在二十几年内形成和出现的。如果这个推断正确的话,考虑到二十世纪70年代初卫星定位技术的限制或可能的计算失误,是极有可能将沸泉的喷汽柱误认为火山喷发时形成的烟柱的。那样的话,寻找可可西里 “活火山”的工作也应告一段落了。
发现的乐趣
虽然没有找到活火山,但其他的发现仍然十分丰富。考察期间我们陆续发现了沸泉群、地震破裂形变带和蛇绿岩带。
太阳湖是可可西里地区仅有的两个淡水湖泊之一。在太阳湖北岸耸立着昆仑山脉的主峰布喀达坂峰。在布喀达坂峰南侧一条冰川末端,我们发现了一处泉眼达一百多只的沸泉群。泉水水温最低的为56℃,最高的达91℃,这比当地的沸点85℃高得多。一些队员兴奋地在泉水里煮鸡蛋。望着一团团上冒的水蒸气,一个队员突发奇想,脱掉身上粘满泥水的衣服,赤身隐没在蒸腾的热气中,不一会儿便大汗淋漓。其他队员都效仿他,也赤身隐没在蒸气中,洗去身上积蓄数十日的油泥和疲劳,真是一次绝妙透顶的“桑拿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