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守望者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描写青春期少年霍尔顿以他特有的敏感冷眼观看世界,捕捉社会的虚伪和混乱,同时做着一场白日梦。小说叙述了他精神崩溃的过程,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本文解读剖析了霍尔顿的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其社会意义。
  关键词: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 悲剧命运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是美国著名作家,其作品数量不多,却在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的是出生于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的16岁中学生霍尔顿的故事。其父母和学校里的老师强迫他好好读书,为的是能“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混账凯迪拉克”。而他看到周围的人“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霍尔顿看不惯这一切却又深受影响,根本无心用功学习,结果被学校开除。他不敢回家,只身在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其间他喝酒、打架、抽烟、召妓,以此打发时光。他看透了周围世界的虚假,试图摆脱这个虚假的成人世界去寻找纯真与友爱,由于无法调节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最终彻底崩溃,住进了精神病院。
  一、霍尔顿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
  社会和历史等种种外在因素是存在的先决条件。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掩饰不了精神生活的空虚,整个社会呈现出荒原般的景象。有些青年人看不惯这虚伪的世界,想推翻它却又找不出一个合理的替代物,由于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只好以消极的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抗。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为“垮掉的一代”,霍尔顿就是其中一员。
  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个体应承担起通过他的行为来选择一套价值体系的责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命运是由他自己造成的。因此霍尔顿的悲剧命运除了与他所处的时代的大环境有关以外,主要源于爱的缺失,以及信仰的危机。
  霍尔顿在寄宿学校里学习,16岁的他离开了家,但同时也需要回到家。他一方面试图摆脱父母的控制,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霍尔顿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帮助,但是在小说中,他的父亲从未出现过,他的母亲唯一一次出现是从黑暗的房间里传出的声音,霍尔顿在成长的过程中未能在精神上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他的父亲是一个富有的律师,送他到很好的学校就读,希望他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找一份很好的工作。在物质上父亲尽了他之所能,但在精神上却未给儿子关心和爱护。对于儿子的问题,他没有试图去了解,寻找他厌学的原因,并帮他解决。对待儿子他非常粗暴,霍尔顿的妹妹说,如果霍尔顿又被学校开除,“爸爸会杀了你”。霍尔顿的母亲是一个情绪化的人,非常容易激动,动不动就歇斯底里。这样的父母是不能给孩子温情的。这样的父母使霍尔顿不敢回家,有问题也不敢说,当然也没有勇气向父母寻求任何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
  霍尔顿就读的学校在教育界声望很高,它理应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上流行的种种不良风气在这里也很盛行。因此,霍尔顿的四周“全都是伪君子”。很显然,这样的学校不是霍尔顿的理想所在,他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二、霍尔顿悲剧命运的具体表现
  从传统意义上讲,霍尔顿并不是一位优秀少年。他除英文外每门功课都不及格,先后被四所学校开除,他抽烟、喝酒、追女孩、满口粗话,但是若透过其冷酷的外表,我们会发现他美好而善良的心灵。
  儿童的天性让霍尔顿总能体察别人的心境和难处,总是以热心和友爱来帮助别人。在火车上遇到同学摩罗的母亲时,他硬是编造了一个关于她儿子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的善意的谎言来安慰这位挺不错的女士。但是霍尔顿的天生的敏感和洞察力让他在发现事物美好的一面的同时,又看了事物丑陋的一面,并时常为这些与己无关的负面的影响难过,从而影响了对事物的正确看法。在被开除后,他有家不敢回,只身游荡在纽约城,满心希望能像哈克一样发现一片心灵的净土,不料却闯进了精神的废墟。在绝望中他甚至想到了自杀。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他用成人的庸俗方式麻醉自己:他逛夜总会,滥交女友,说脏话,酗酒,糊里糊涂地招来妓女,情不自禁地与虚荣庸俗却颇具姿色的女友搂搂抱抱。他内心苦闷、彷徨,试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寻找纯洁与光明。
  霍尔顿在尝尽了成人世界的冷漠虚伪以后,很自然地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充满纯真和友爱的儿童世界。这种美好集中体现在他的小妹妹菲比和死去的弟弟艾里身上。生活的美好是弟弟艾里的用绿墨水写着诗句的垒球手套,是他大笑时的模样;是妹妹菲比盘腿坐在床上的样子。当霍尔顿偷跑回家,菲比在黑暗中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递给他时,霍尔顿情不自禁地哭了。
  孩童的友爱唤起了他生存的希望。然而美好的事物稍纵即逝,艾里已经死了,而菲比的纯真世界也面临成人世界的威胁。面对这种情形,霍尔顿萌生了要当一个麦田守望者的愿望。“我老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整天就干这事。我只想当个麦田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像话。”这里麦田象征着精神的庇护所,是纯真和爱的体现,奔跑的儿童则代表着萦绕在霍尔顿心头的永恒的童年。麦田与儿童构成他一直追求的纯真理想,是梦幻的集合。那“混账的”悬崖下面虽然是腐化虚伪的成人世界,却是真实世界的写照。
  三、霍尔顿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
  《麦田里的守望者》写的是一个16岁少年的故事,但他具有极大的普遍性。霍尔顿的孤独、彷徨、无奈及其对传统价值观的蔑视,不仅仅是其个人的感受,反映的更是战后美国社会人性的畸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霍尔顿没有明确的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讲,这个社会让他无所适从,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从自我的角度来讲,由于自我的懦弱,哪怕是在想象中面对偷手套的小偷时,他也时刻处于一种矛盾与取舍不定中,这正体现了人物的真实性。作为一个懦弱而又热切追求理想的人,霍尔顿既不愿死,又不愿苟且偷生,最后他选择了逃避。他想到西部去,那儿阳光明媚,更重要的是没有人认得他。他可以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从此不用再讲混账话,不用再和人交往。然而他的逃避并不能成为现实。霍尔顿心里也很清楚,麻烦就在这里,你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并不存在。现实的残酷与丑恶让霍尔顿无处藏身,而精神的重负又压得他喘不过气,走投无路的他终于精神崩溃,住进了精神病院。
  所以霍尔顿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一个青少年在困境中挣扎而不得解脱的悲剧式人物,而他的成长危机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危机,他代表了二战后美国青年一代的青春期危机。
  同时这青春危机背后反映出来的社会和文化准则也同样具有时代性。霍尔顿的世界不仅体现了战后美国文化中青少年一代的叛逆性格,而且反映了在工业时代社会的压力下青少年作为社会的个体心理上所面临的困境。
  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出来的现代人的生存的真实困境与现代人所理解的人本体的自由生存和理想人性之间的冲突,构成了西方现代悲剧的特征,具有普遍意义,这也是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美]J.D.塞林格著.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2]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读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4]温洁霞.无地守望:霍尔顿的精神之旅[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2.
其他文献
摘 要: 残雪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先锋派”小说家,现代主义小说精神的呵护者,纯文学的守夜人,被誉为东方的卡夫卡。她作品里的自我,是哲学与心理学自我的文学呈现,并且在对自我的孤独、失落、失望与虚无的呈现中,表现了对自我的绝望内涵。本文就残雪小说中隐含的生死观作了阐述。  关键词: 残雪小说 艺术赏析 “生在死中独行”观点  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南华经》中说:“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
摘 要: 当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在学科立场和工具使用两个方面存在“单向度”的固执。运用多学科聚焦的方法,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备三个向度:时间向度、空间向度和逻辑向度。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向度 空间向度 逻辑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指一系列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产生的结果与教育者所期望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或吻合的程度,是行为的客观结果与教育者主观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而语言应用能力是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为此,现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大量个性化的语言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在职业环境中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优化劳动者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  现代汉语是高职院校许多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任
摘要: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分别从叙事视角的转换、叙事结构的空间割裂与虚幻平衡、叙事符号的所指与意蕴三个层面对张悦然短篇小说《毁》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小说《毁》的情爱主题。  关键词:《毁》 叙事学理论 情爱主题    青春作家张悦然是“八十后”的代表作家,2002年《萌芽》评选她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2003年6月她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集《葵花走失在1890》,2008年4月出版了作品集《红鞋》……情
摘 要: 为探讨研究生自我领导策略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自我领导与创新能力问卷对187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运用统计软件对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发现研究生自我领导策略与创新能力之间具有紧密联系,自我领导策略各维度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在个人、导师和学校三个层面提出提高研究生自我领导策略的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 自我领导 创新能力  一、引言  美国组
摘 要: 蜀中九年生活,陆游的词风发生巨大转变。乾道八年(1172),陆游的处境更是发生巨大转折。这年中长达9个月的南郑边塞生活,开阔了陆游的视野境界,也开拓了词风,更是陆游一生最引以为怀念的纵情岁月。本文试图从乾道八年陆游的经历及词的创作入手,结合陆游深入边境最终黯然离去的史实,分析这一年间陆游词风的转变历程。  关键词: 陆游词 蜀中词 词风转变  陆游专力写诗,词仅为其“诗余
摘 要: 本文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探讨了远郊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并从提高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认知、加强专业教师指导、拓宽经费渠道及健全社会实践基地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远郊高校 大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困境 改进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摘 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师生进行教学交流互动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是构建合理、科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支撑。本文以五年制高师语文课堂为研究对象,从有效提问的研究意义、作用、存在的问题、基本原则等方面,阐述了有效的提问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都有重要的意义价值。  关键词: 五年制高师 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近年来,随着五年制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改革步伐
摘 要: 不少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重视不够,其中有教学管理、工作机制、师资队伍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大众传媒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造成的冲击应受到重视。新闻传媒的负面因素及形势政策课的特点,决定了有必要在今天信息时代条件下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并且从教学内容、方法、师资建设上提高实效性。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网络信息 形势与政策 实效性  根据20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成为实现大众化的重要途径。由于独立学院本身就是高收费的民办性质院校,学费很难减免,因此,独立学院贫困生承受着远大于公办高校学生的学费压力。如何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良性贫困生资助体系,帮助独立学院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是目前独立学院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贫困生现有资助体系分析,希望在提出“关爱学生”的学生工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