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冷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尤其是现在面临高考压力的语文教学,如果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参与课堂,并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师的课堂激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教师要有职业素养
于漪老师曾说过:“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必然充满了对职业、对学生真诚的爱。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走进教室,就应该全身心投入课堂,走进学生心灵,从而爆发出无穷的创造性,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并达到教学相长、相辅相成的目的。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能成为一件感兴趣的事情,课堂效率自然不言而喻,但问题的关键还在语文教师身上。我经常告诫学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如果语文老师本身就对职业缺乏热情和兴趣,如何要求学生把学习语文当成乐事,又如何能让高考的学子在语文上取得更加突出的进步呢?
谈到优秀的教师,我们不得不提到梁启超先生,梁先生上课时讲到精彩处会掩面、顿足、狂笑、叹息、悲从中来,甚至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可见梁先生的弟子是多么荣幸,不用任何音像设备做铺垫渲染,便能欣赏到极具感染力的视听效果。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就是在最能令人感到愉悦、陶冶情操的课堂朗读上,很多语文老师都不愿亲自范读,课堂语言不够生动,缺乏感染力。语文教师自身的激情缺失,怎么能为人师表?又如何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
教师在生活上的一些不快或是忧郁,切忌不能带到课堂上来。进教室前不妨尝试微笑,暂时忘却一切。因为学生用求知的眼睛在注视着你,教师心情的好坏对课堂气氛影响很大。我在教学《我的母亲》时,心里总是想到以前母亲对我的种种关爱,但她为子女操劳至今身体欠佳,心中不免忧愁,以至于整个课堂都是抑郁的,课后有学生偷偷地问我:“老师,你今天心情不好哦?”这时候,我才忽然意识到,我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学生,我这样的低迷情绪已经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
如果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精神萎靡不振,又怎么能很好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呢?你的情绪、精神状况将直接牵动着学生,并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我们的职业也不允许我们有过多的个人情绪表露在课堂上,因为学生并不是你发泄不满情绪的对象。
二、语文教师的教学激情需立足于扎实的教学功底
教学是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更是要讲究艺术性,它是一种激情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可是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常常在课堂上处于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常常显得麻木,对学习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说是深层次的提升了。孙绍振先生说:“一个教师要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就得有本领把学生的想象引领到科学理性以外的美的天地中去。”我觉得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切实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一)示范朗读要饱含深情。
“文似看山不喜平”,呆板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能更大的功效就在于催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用好声造好势,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必备。试问:欠缺琅琅读书声的课堂,会是一个好的语文课堂吗?想改变这种尴尬,就需要语文教师投入激情,它不是立竿见影的技巧,而是长期有意识磨练而成的素养。你可以在声音的高低起伏之间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在语调的停顿转折之间引发学生的思维跃动。在语文教学中不论是朗诵训练还是内容的剖析解读,抑扬顿挫都会有更大的发挥平台。
我们学校的一位老教师,在一次市级公开课上教学《故都的秋》时,这位老师刚上课,合上教科书,高声并且富有深情和诗意地背诵下了全文。期间教室里一片寂静,继而全场掌声一片。整堂课师生合作融洽,学生更愿意举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说得头头是道。可见学生一上课就被老师的激情给彻底感染了。
充满激情、蕴涵鼓动性的朗读,最大限度地激起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强烈共鸣,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感,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做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问题设置要精练明晰。
高中教学的篇目,篇幅一般都比较长。即使是篇幅较小的《唐诗宋词选读》在理解上面也是比较费工夫的。那如何让学生能一课一得,不至于一节课下来觉得心里没数,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语文教师就得思考了,你在课堂上应该要有课堂抓手,要找准一个切入口,然后用精练明晰的问题设置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来帮助学生更到位地把握文本内容,融入课堂。
(三)课堂教学语言要幽默机智。
机智幽默体现了语文教师良好的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教师充满机智幽默而又富于激情的语言,可以很好地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使学生尽快地回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来;同时也可以缓解、调整、调动学生的情绪。幽默风趣可以化解课堂上的某些尴尬,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这样一来又更能激起教师的积极情绪,两者相辅相成。这样的语文课堂,你要是说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升,反正我是不相信。高中生疲于繁重的学业任务在课堂上经常无精打彩,开小差。这时语文教师就要善于运用你的机智,运用幽默适当的语言,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活跃课堂,使学生真正有所得。
三、语文教师切忌受制于高考应试而忽视课堂激情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语文老师早已习惯了知识点的分解与剖析,习惯了将一个个文质兼美的文本变成一道道试题。在他们的眼中,语文就是获取分数的一个手段,是攀爬高考的一道台阶。面对教科书上的名篇大家,我们毕恭毕敬,勤勤恳恳,逐字逐句,不敢越雷池半步,不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半点。欠缺课堂激情的投入,语文课堂必将如一潭死水。
填鸭式的应试教学只会低估学生的智力和主观能动性,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事实上,在课堂上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说有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但更主要的还是要看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你有没有本事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将是教书匠和教师的分水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课堂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长此以往,学生更愿意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去积累,成绩必然会有所提升。■
一、语文教师要有职业素养
于漪老师曾说过:“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必然充满了对职业、对学生真诚的爱。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走进教室,就应该全身心投入课堂,走进学生心灵,从而爆发出无穷的创造性,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并达到教学相长、相辅相成的目的。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能成为一件感兴趣的事情,课堂效率自然不言而喻,但问题的关键还在语文教师身上。我经常告诫学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如果语文老师本身就对职业缺乏热情和兴趣,如何要求学生把学习语文当成乐事,又如何能让高考的学子在语文上取得更加突出的进步呢?
谈到优秀的教师,我们不得不提到梁启超先生,梁先生上课时讲到精彩处会掩面、顿足、狂笑、叹息、悲从中来,甚至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可见梁先生的弟子是多么荣幸,不用任何音像设备做铺垫渲染,便能欣赏到极具感染力的视听效果。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就是在最能令人感到愉悦、陶冶情操的课堂朗读上,很多语文老师都不愿亲自范读,课堂语言不够生动,缺乏感染力。语文教师自身的激情缺失,怎么能为人师表?又如何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
教师在生活上的一些不快或是忧郁,切忌不能带到课堂上来。进教室前不妨尝试微笑,暂时忘却一切。因为学生用求知的眼睛在注视着你,教师心情的好坏对课堂气氛影响很大。我在教学《我的母亲》时,心里总是想到以前母亲对我的种种关爱,但她为子女操劳至今身体欠佳,心中不免忧愁,以至于整个课堂都是抑郁的,课后有学生偷偷地问我:“老师,你今天心情不好哦?”这时候,我才忽然意识到,我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学生,我这样的低迷情绪已经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
如果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精神萎靡不振,又怎么能很好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呢?你的情绪、精神状况将直接牵动着学生,并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我们的职业也不允许我们有过多的个人情绪表露在课堂上,因为学生并不是你发泄不满情绪的对象。
二、语文教师的教学激情需立足于扎实的教学功底
教学是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更是要讲究艺术性,它是一种激情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可是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常常在课堂上处于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对老师的讲课常常显得麻木,对学习提不起精神,更不用说是深层次的提升了。孙绍振先生说:“一个教师要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就得有本领把学生的想象引领到科学理性以外的美的天地中去。”我觉得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切实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一)示范朗读要饱含深情。
“文似看山不喜平”,呆板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可能更大的功效就在于催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用好声造好势,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必备。试问:欠缺琅琅读书声的课堂,会是一个好的语文课堂吗?想改变这种尴尬,就需要语文教师投入激情,它不是立竿见影的技巧,而是长期有意识磨练而成的素养。你可以在声音的高低起伏之间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在语调的停顿转折之间引发学生的思维跃动。在语文教学中不论是朗诵训练还是内容的剖析解读,抑扬顿挫都会有更大的发挥平台。
我们学校的一位老教师,在一次市级公开课上教学《故都的秋》时,这位老师刚上课,合上教科书,高声并且富有深情和诗意地背诵下了全文。期间教室里一片寂静,继而全场掌声一片。整堂课师生合作融洽,学生更愿意举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说得头头是道。可见学生一上课就被老师的激情给彻底感染了。
充满激情、蕴涵鼓动性的朗读,最大限度地激起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强烈共鸣,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感,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做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二)问题设置要精练明晰。
高中教学的篇目,篇幅一般都比较长。即使是篇幅较小的《唐诗宋词选读》在理解上面也是比较费工夫的。那如何让学生能一课一得,不至于一节课下来觉得心里没数,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语文教师就得思考了,你在课堂上应该要有课堂抓手,要找准一个切入口,然后用精练明晰的问题设置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来帮助学生更到位地把握文本内容,融入课堂。
(三)课堂教学语言要幽默机智。
机智幽默体现了语文教师良好的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教师充满机智幽默而又富于激情的语言,可以很好地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使学生尽快地回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来;同时也可以缓解、调整、调动学生的情绪。幽默风趣可以化解课堂上的某些尴尬,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这样一来又更能激起教师的积极情绪,两者相辅相成。这样的语文课堂,你要是说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升,反正我是不相信。高中生疲于繁重的学业任务在课堂上经常无精打彩,开小差。这时语文教师就要善于运用你的机智,运用幽默适当的语言,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活跃课堂,使学生真正有所得。
三、语文教师切忌受制于高考应试而忽视课堂激情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语文老师早已习惯了知识点的分解与剖析,习惯了将一个个文质兼美的文本变成一道道试题。在他们的眼中,语文就是获取分数的一个手段,是攀爬高考的一道台阶。面对教科书上的名篇大家,我们毕恭毕敬,勤勤恳恳,逐字逐句,不敢越雷池半步,不允许学生自由发挥半点。欠缺课堂激情的投入,语文课堂必将如一潭死水。
填鸭式的应试教学只会低估学生的智力和主观能动性,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事实上,在课堂上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说有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但更主要的还是要看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你有没有本事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将是教书匠和教师的分水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课堂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长此以往,学生更愿意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去积累,成绩必然会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