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探析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能正确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可坚定青年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激发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高校思政课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析,把握其历史规律,从而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四史”教育;高校;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从“为什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怎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什么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对我们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对我们发展高校思政课意有着深刻意义。“四史”作为我们新时代学习的重点,并且融入高校思政课程,这不仅是对教育的期许,更是对优良传统的弘扬。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既能使历史知识真正的进入大众的视野,又可实现“四史”在课堂中应有的作用。把握住“四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意义,探析其历史价值与实现途径,对高校未来发展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将“四史”教育紧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代现实条件下增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不仅能够明显提升高校立德树人、传播真理的成效,而且更能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国家观,社会观,历史观,文化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既能积极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历史观、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使我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激发青年人责任与担当。
  (一)“四史”教育能够使我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基,是奋斗的方向。理想信念不坚定,就很难成长为国家栋梁。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无数青年将全过程参与的课程,将“四史”融入其中,有利于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克服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的难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是虚无的,而是在历史中经过实践检验而来。我国自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来,不断以自我反思,自我革命的方式进行深刻变革,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实践证明,我们取得的改革开放的胜利,脱贫攻坚的胜利,最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青年作为国家的明天,思政课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对青年思想的启发和引导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抵制历史中出现的虚无主义,功利主义。从而在课程教学中指引大学生更好的走向未来,使其思想信念坚定,始终不忘崇高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四史”教育对高校思政课有着积极且正确的引导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成就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會以后,邓小平也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这个学习必须联系中国革命的历史。”[2]而“四史”的学习正是与此完全吻合,并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有着指导意义,指引高校思政课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与中国历史进程紧密结合。高校思政课在“四史”的融合下,使青年学生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习“四史”能够使思政方向的研究明确价值方向,弄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正确走向[3],丰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涵,使高校思政课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现阶段的时代特征,突出高校思政课的目的性,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
  (二)“四史”教育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史”教育不仅仅是历史教育,而且能够“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4]。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也是青年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实现了价值客体的主体化。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我们在“四史”教育中“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5],通过对“四史”的学习和理解,强化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理论认同,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将爱国主义厚植于人民心中。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我们继续加强党史学习,深入思考未来方向,更好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昂贵的价值。
  (四)“四史”教育是激发青年人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法宝
  民族责任感是我们青年学生对民族和国家兴衰的责任和义务上的感知,这种感知在青年人身上显得尤为重要。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四史”教育通过对中国近代发展历史以及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的学习,让青年人从中认识历史规律,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四史”教育更好的融入高校思政课,更全面的发挥其在思政教育当中的作用,从而激发青年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四史”教育相结合,在激发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的同时,也能够让青年人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6]“四史”教育能够增强青年一代的奋斗拼搏精神和历史责任意识,让他们自觉承担起中国人民自救自强求复兴的历史责任,承载起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光荣使命。有这种有机的结合,能够使青年学生实现质的变化,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会一蹴而就。
  二、“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是我们牢记历史,薪火相传的重要法宝。对此项工作的推动需要久久为功,教育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一代接着一代干,必须持之以恒的贯彻落实。而且我们在工作当中要善于以史为鉴,将实践上升为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发展。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发掘其可行性的方法,持续探索“四史”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一)优化教学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长期的进行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教学体系。虽然这种教学体系可成为开展“四史”教育的有效载体,但是新时代背景下,将“四史”教育思政课程时要改变单一模式的理论教学,辅之以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从而实现教学形式的优化,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做好“四史”教育入课堂。
  在“四史”教学中,可以将社会实践融入历史知识,如策划“四史”教育学习主题活动、党日团日活动、党史主题班会、历史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青年一代深刻了解党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从中了解党带领人民进行的艰苦实践。只有掌握历史才能进一步理解历史选择中的必然性,并获得深刻的感悟。大学生在未来面临就业创业的挑战,思政课在优化教学形式中能够使青年学生明白个中道理,在未来的路上更加从容不迫。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亟需把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融入青年学生的思想之中,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补充思政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学形式的优化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内容也具有辅助协调的积极作用且意义深远。
  (二)完善组织机制
  促进“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需要形成有效的组织机制,更离不开制度建设的创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教育组织,才能为新时代青年学习“四史”提供更多的制度保障。
  加强组织机制建设,首先是要加强组织系统的,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引进熟练掌握“四史”历史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利用人才增强体制建设,深化“四史”教育和思政课融合研究。其次是积极探索高校“四史”教育组织建设,努力形成一整套的党史学习流程以及理论培训制度。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机制的完善方法,在实践中磨炼组织机制建设,借鉴“四史”教育中的有益经验,利用相关知识丰富组织体系。其次,仍需加强“四史”教育中的考核机制完善。将“四史”有关知识以及践行“四史”教育理念的行为确立一个科学的评价审核标准,奖励青年“四史”学习教育中的突出优秀者,着力落实“四史”学习教育的组织建设。从而使青年群体在历史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营造学习“四史”、运用“四史”、宣传“四史”的良好组织氛围。
  (三)深化学生主体地位
  “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中,离不开思政教师的主导,更要强化受教育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平等互动的关系,这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完全平等的,这种平等性首先表现在人格尊严方面,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因此,在“四史”教育中我们也要深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互动关系,促进学生的党史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与“四史”教育融合中,主要是以青年学生为对象,这就要求不仅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而且要“主动调节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使其接受教育”。[7]所以,在“四史”教育中必须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青年一代对理论知识的渴望。形成积极主动学习“四史”的浓厚兴趣。唯有持续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四史”深刻回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内化于心,外化为主动学习“四史”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构建“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的教育主体互动模式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持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高度尊重。
  (四)拓展思政教育内容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更加全面,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的理论知识上。同时,“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的融合也要不断拓展其内容。将实践的观点以及劳动等丰富到“四史”教育中,如利用袁隆平等农业和国家基础行业的科研人员为例,向大学生讲述新时代国家栋梁的光荣事迹。再之。通过“四史”教育充实高校思政课,将课程教学接地气,入人心。逐渐开拓教育内容,丰富教学实质。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更加全面,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的理论知识上。同时,“四史”教育与思政课的融合也要不断拓展其内容。将实践的观点以及劳动等丰富到“四史”教育中,逐渐开拓教育内容,丰富教学实质。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四史”的同時,还应该立足当下,引导青年大学生拓展知识面,从课本知识到社会实践知识尤其是社会劳动中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历史发展的实践逻辑。从而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中不断拓展思政教育内容。
  三、结语
  “四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8]。我们在新时代仍需不断深入学习,从“四史”中不断发掘理论资源、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伟大的精神力量。“四史”是“最好的教科书”[9],也是青年大学生挑梁担柱、勇攀高峰的必修课。对于一代代青年价值观认同、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爱国情感凝聚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因此,我们要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继续深入探索其实现路径。在日常教育中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丰富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精神代代传承。真正做到“四史”学习和高校教育融汇贯通,激励青年学生将学校所学所思所感落实到社会实践当中,把自己未来的发展路径和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发展,、历史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勇于担当历史赋予青年大学生的使命,学好本领,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第1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1页。
  [3]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委员会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求是》2020年第17期。
  [4]习近平:《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29 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2月30日,第3版。
  [5]习近平:《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西柏坡侧记》,《人民日报》2013年7月14日,第4版。
  [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7]胡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初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3期。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43页
  [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第1页。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师生互动实质上就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对于学生的真正学习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但當前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着冷场、虚假活跃等问题,不能真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本研究在深度学习理念的导向下,对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进行研究,以探索有效方法来改进课堂师生互动,使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促进语文课堂高质量教学。  关键词:深度学习;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深度学习是在信息时代教学变革下产生的一种新理念,是针
期刊
摘要:随着当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各界都开始重视起心理教育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而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成长阶段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也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之中,以此确保能够提供给学生更为全面的心理引导。基于此,本文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展开了探究,从二者联动的意义与原则入手,探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事项,希望能够以此推动小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关
期刊
摘要:修辞教学即掌握最佳语言表达规律,使语言运用得体、规范、优美,这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中学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重要阶段,修辞作为提升语言表达效果的关键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修辞教学呈现出了明显的无效状态。  关键词:中学语文 修辞教学 对策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具体到修辞教学,
期刊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与《纲要》明确规定了游戏是我国幼儿园中最基本的活动,为幼儿园教师开展课程游戏化下的幼儿园活动提供了指导。角色游戏是幼儿日常游戏中最为典型的一种,深受各个年龄段的幼儿的喜爱。教师应当加强对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研究与开发,提升幼儿的游戏体验,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角色游戏;探析。  引言: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指教师应当在幼儿园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与游
期刊
摘要: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每一个中国公民以精神上的洗礼,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了一份神圣的使命和责任感,更是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执着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勇为的社会实践精神。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也给每一个中国公民以精神上的洗礼。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总
期刊
摘要:伴随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音乐教学也以崭新的方式呈现学生面前,音乐课堂引入新的乐器,丰富学生的音乐情趣,葫芦丝是一种少数民族乐器,以灵巧、便捷的特点受到师生关注,也是学校特色音乐课程之一。本文对葫芦丝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葫芦丝;教学方法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学会一种乐器可陶冶孩子的艺术情操,形成美好的道德素养。葫芦丝作为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演奏
期刊
摘要: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问题情境为载体,进行教学内容的结合,使学生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中,进行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见,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抽象、复杂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其他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教学优势,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  引言  问题情境
期刊
摘要:历史教学离不开叙事,历史教学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叙事能力。教师拥有好的叙事策略和方法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事件和人物,更好的构建历史思维,塑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好的叙事策略能够使得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历史叙事是当代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历史叙事;历史教学;历史思维;历史解释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历史叙事教
期刊
摘要: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不仅可以让教师教学高效进行,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降低学生的任务难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同时也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高效有序的进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更适合自身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方法,更新知识结构的同时拓宽了知识视野。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更有趣味的教学环节提
期刊
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能够对其成长轨迹产生直接影响,而作为我国人才培育系统的基础环节,小学教育体系应当正视心理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限制。因此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除了有必要掌握科学的心理学教育理念之外,同时也应当密切关注学生在发育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特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育人体系的深度融合,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班主任促进学生心理积极发展的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