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蜥蜴的故事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200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读到一篇短文,作者是一位母亲。
  只有一页纸的故事,描写一只大蜥蜴,怎样由一只手掌般大小,变成1.5米长的庞然大物。
  这宠物是在作者女儿9岁时购入的,由于女儿对毛绒绒的动物敏感,所以母亲给她买了只小蜥蜴做伴。没想到小蜥蜴一天天长大,到女儿15岁时,这宠物已经大得不能再当做宠物了。
  一天,家中突然一声巨响,原来大蜥蜴在摆尾时,把它藏身的玻璃匣子打破。一屋子的碎玻璃,人与蜥蜴同时被吓傻了。
  玻璃可以重新装,但是母亲却悟出一个道理:这大蜥蜴再也不适合留在家里。
  母亲说:我女儿再也不需要这宠物,这宠物也不再依靠女儿。而作为一个母亲,我却尽可能抓住二者不放手。
  我很喜欢这篇散文,说的是蜥蜴的故事,表达的却是母亲的情感。
  与这蜥蜴一样,母亲要准备终有一天家里也留不住女儿。
  
  不能驯服的孩子
  作者引用了童话《小王子》的一个片段:
  狐狸要求小王子把它驯服,小王子问狐狸说:你为什么要求我这么做?
  狐狸答:因为如果你把我驯服,你就要永远对我负责。
  为什么把狐狸驯服,就要永远对它负责?这个道理,我本来不明白。但是这个大蜥蜴的故事,令我想起很多中国的母亲,她们只知道照顾儿女,无微不至。能够做到的地方,绝对不辞劳苦。只是她们没有考虑到,孩子最需要的,并非总是母亲照顾周到,而是母亲该放手时肯放手。
  不能放手的母亲,儿女也不能走得远。
  走不开的孩子,是没有能力应付外面世界压力的,一有挫折,就躲回母亲的怀抱。那一只孩子拼命甩开的牵手,也是一只孩子无法不握着的牵手。
  原来孩子与狐狸一样,是不能驯服的。驯服了的孩子与驯服了的狐狸一样,失去了野性,就无法应付家门外的世界,就需要别人对它负责。
  
  永远对孩子负责
  如果外国母亲与中国母亲真有不同之处,就是外国的报章会登载很多像大蜥蜴这类故事的文章,支持母亲放手。中国的母亲,即使是受外国教育的,也容易把儿女当做腹中的一块肉,最好永远由得自己搓圆按扁,永远以自己的意见为意见。
  上一代的家庭,甚至叫儿子抽鸦片,让孩子永久地走不出家园。宁愿永远地对孩子负责,也不愿意有个独立而有主见的儿子。
  一位同事刚从上海返回香港,它说探访了一些人家,独生子被奉作太上皇,连喝一杯水也要婆婆端到面前,还说怎么不在杯上盖个盖子,水冷掉了!一汤一饭,更是假于他人之手。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完全让别人负责,思想上的空间又怎能发展?
  我希望这个恐怖故事并不普及,不然我们上一代的人,将永远负责下一代。
  
  孩子的成年大典
  瑞典名导演L·伯格曼的弟子利维曼拍过一部女性电影《苏菲》。
  一位名叫苏菲的女子,她的一生不幸,从来不敢突破家人的期望。想爱的人不敢爱,不想爱的人却嫁为夫婿。
  苏菲的缺陷,是没有自己的故事,只 有期待,永远没有实现的期待!
  儿子是她惟一的安慰,满腔情怀的寄托,是她生活的注脚。
  但是儿子要离家时,她却是坦然地放手。
  孩子临行时依依不舍,问:妈,你会寂寞吗?
  苏菲说:我会寂寞,但是我不希望我的爱,成为你的牢狱。
  下一代要走的路,上一代是不会熟识的。问题是,上一代的人,总是不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犹太妈妈”是出名的放不下儿女的,但是他们有个“Bar Mitzvah”的仪式,儿子到了13岁,家人就来个大典礼,庆祝孩子长大,从此加入成人世界,这不只是一个家庭仪式,而且有宗教意义。现在因为男女平等,很多家庭也会为女儿举行这个成年大典。
  我们中国从前也有冕礼,男子到了20岁,就要加冕成人,从此以大人看待。
  我做家庭治疗时,常会提议父母为青年一代做个加冕礼。戴上一顶帽子,向全世界的人宣布,从此这孩子就要接受成人的待遇,从此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
  而父母,从此就要找别的人和事去烦心,从此对这个孩子放手。
  
  
其他文献
每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然而,当这话真的从孩子的口中说出时,我依然感受到了一种震撼  这是今天早晨女儿发自内心的一句话。  学校上科技课要用气球,昨天晚上8点半她才想起来,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还赔了不少眼泪。今天早上起床后,她又想找,但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昨天已经找过了,家里确实没有,我们制止了她的无谓行动。女儿又开始眼泪汪汪了。  对于刚上学不久的女儿来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
期刊
包茎在小儿中并不少见,但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有的年轻妈妈带孩子来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她:"您的儿子有包茎。"她问医生:"什么是包茎?"经解释后才理解。  包茎是因为小儿包皮口狭小,紧紧地包住阴茎头,以致不能将包皮向后翻,使阴茎头显露在外。如果生下来就存在这种现象,就称为生理性或先天性包茎。随着年龄的增长,阴茎及阴茎头也在增大,包皮与阴茎头之间的粘连逐渐吸收,小儿也会出现阴茎的勃起(相当于人工把阴茎
期刊
庄严肃穆的葬礼允许人们用最彻底的方式——失声恸哭,来表达哀伤。孩子可以从这恸哭声中知道,表达哀伤是非常自然的。在这样的场景中孩子很容易理解:死,就是不再活着。  走出阴影(二)    让孩子参加葬礼  在一般情况下,家人在亲人亡故不久都要参加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葬礼。是否允许孩子们参加葬礼,一直是成年人举棋不定的事情,因为他们担心,孩子会被葬礼的场面吓坏。然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参加葬礼,希望
期刊
儿子总想进妈妈的被窝  问:我儿子6岁。有时他醒得早了就跑到我的房间,钻进我的被窝想再躺一会儿,要我跟他说一会儿话。如果我撵他走,他就去找奶奶,钻进奶奶的被窝,求奶奶和他说一会儿话。我担心,这种习惯对他的性发展会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答:小男孩想和妈妈挨着躺一会儿,说一会儿话,这怎么是危险和病态的事呢?你的儿子也许希望心理上与你接近点,希望舒服一点,希望受到保护,希望有人关注他和喜欢他,而他可能
期刊
近些年来,“英才教育”广告频繁出现。从“胎教音乐”、“0岁方案”、“早期智力开发”、日本“英才教育战略”、美国“100所高校准许早慧儿童提前入学计划”,到“让神童走进千家万户”的家教方案,纷纷通过广告进入了我们的家庭。  我们也看到了针对学生的“助记器”(用于记忆公式、定理、外语、史地等知识)、“助听机”(用于英语听力)、“智力增长器”、“语言电脑复读机”以及“清脑助学器”等广告,且大部分是邮购广
期刊
父母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却不一定知道孩子内心所经历的煎熬。但是,这早年的心痛经验,却成了孩子宝贵的功课。  你曾经有过“心痛如刀割”的经验吗?  你第一次如此心痛的感觉,是几岁时发生的?现在想起来,还心痛吗?  我的第一次心痛是刻骨铭心的。话说童年的我,比起邻居的小孩来说,是较得天独厚的,虽然左邻右舍经济情况都差不多,孩子们玩的东西都是废物利用,但是我却有两个洋娃娃,是爸爸的朋友送的,都是他女儿玩过
期刊
赞赞2岁的那个夏天,有一天,望着肉嘟嘟的她,妈妈忍不住去亲女儿的小屁股。  “哈哈,哈哈。”当时小赞特别愿意,还故意撅起来让我再亲,然后转过身,准备“回敬”妈妈,吓得妈妈赶紧逃。  时隔3年,赞赞快5岁了,今天洗完澡,她自己正在穿背心、裤衩。“过来,妈妈好长时间没有亲赞赞的小屁股了。”我无限爱怜地说。  “你可真恶心!”小赞脱口而出。  什么,什么?这是从女儿嘴巴里说出来的吗?我目瞪口呆。  哎呀
期刊
有人说,教育孩子,就像一种人生实验,父母把自己对于孩子的种种“假设”施加到孩子的身上,期望得到实际的“验证结果”。依我看,大凡“实验”,总是可以反复做的。在得到最终的“验证结果”之前,我们可以一次次地失败,然后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开始。教育孩子可以这样吗?万万不可。大概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总有某种担心,担心自己会犯下什么错误,落下什么遗憾。因此,我们
期刊
给孩子穿不怕弄脏的衣服  白天可以不戴尿布  健康的孩子爱在外边玩,常常会弄得满身泥土。所以应给孩子穿便于活动,能露出手脚的衣服。应选透气性好、便于洗涤的纯棉布料。化纤品容易引发疹子和痱子。夏天应多准备几件T恤衫勤换着穿。  冬天时,给孩子穿一件厚衣服不如穿两件薄衣服;穿一件粗线毛衣不如穿一件绒毛衫和一件线衣。  袜子不打滑才安全。即使是冬天,房间里只要取暖好,应尽量不穿袜子。  尿布应改成裤衩式
期刊
儿子已两岁九个月。出生到现在,已拥有了一纸箱的玩具,但儿子没有什么“像样”的玩具,价格不高,数量不多,但玩法多,想法更多。    指挥交通  儿子的汽车大约有三十辆之多,最大的是辆蓝色老爷车,可说是儿子汽车王国中的“贵族”,价值二十多元。车内有两人,打开开关,汽车便亮了灯,开来开去,不怕障碍,里面的小人,一个胳膊扭来扭去,做司机状,另一个则是乘客。这辆汽车是爸爸从外地买来的。其时,儿子已牙牙学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