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思维导图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y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思维导图的认识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简单却极其有效。它的创使人是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的东尼·博赞。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思维导图传入中国内地,最初是用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学习障碍的。 基于种种原因,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把概念图(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提出)、知识树、问题树等图示方法的优势特性嫁接过来,同时将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辩证思考、追问意识等思维方式融合进来,把“思维导图”转化为“学科思维导图”。“学科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基于系统思考的知识建构策略”已被全国五百多所课题实验学校引入应用。
  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他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定位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為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基础。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教师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思维导图的应用,为教师们研究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打开了一扇窗。
  三、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应该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明显优势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在讲授新课时可以向学生展示预习资料的思维导图,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例如在学生学习Microsoft office软件时,其实office软件虽然包含的种类很多,但各个软件之间是存在许多相同之处的,如操作界面的结构、鼠标右键的功能操作,一些常用快捷键的应用等等。如果单纯的用黑板来讲可能学生理解起来就很费精力,但是利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十分形象的将各个软件之间共性的知识点展示出来,而且也能突出每个软件的适应范围。通过思维导图不但方便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逐能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如图一所示)
  思维导图应该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另一个明显优势是可以将概念的知识具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常使用,存在的问题就是会有一部分学生一个个小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认识不清楚,理不清小任务与大目标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这时候思维导图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例如在讲《妙手回春秀文字》一课时,通过思维导图将本节学习任务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本节课任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学生在进行任务操作时就能够有条理且步调一致的完成学习任务。(如图二所示)
  通过以上两个小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提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人的核心能力,一个人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不断成长,只有不断成长才能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成功的教学必须是以“提升学生学习力”为核心的教学。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使用用,不断总结,将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真正实现“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最终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
其他文献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读为主,注重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新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学生只有充分的自主阅读实践,才可能产生深刻的主体感受。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朗读和创设情境等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冬天带来的神奇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期刊
观察时间:2017年3月—4月  观察对象:朱虹谍  年龄段/班:小班  观察目标:幼儿遇到问题之后如何自主解决问题  观察分析:  星期一,工作时间,积木区。  今天,做完计划后,孩子们都到各个区实施自己的计划。我和以前一样在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走到积木区,看到谍谍在里面走来走去,今天她的计划是在积木区玩。看到我走来,谍谍对我说:“周老师,我想修一个加油站。”我说:“恩,你今天想修一个加油站。”谍
期刊
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丹和费拉里分别提出了一元三次方程和一元四次方程求根公式。19世纪,挪威数学家阿贝尔证明了高于四次的一元方程一般没有根式解。本文构造的一元方程可以高于四次方,用传统的方法求该方程的实数解比较麻烦,用作者提出的定理求解则较为简捷。  结论:作者提出了一元方程实数解定理,并已证明。希望有关部门能将该定理收入教课书中,一来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二来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  致谢:
期刊
课程名称:艺术欣赏  教师姓名:黄雅丽  学生年级:职一年级  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学内容分析:(概述这节课的价值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这是 基础模块 部分  第一单元 美术与人生 第二节“美术与生活” 的内容  了解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美术首先是一种个人表现,是一种最直观的表现内心与生活的手段;美术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起着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传递人类
期刊
教学目标:  1.会认“朗、志、漫、鳞”等10个字,会写“哄、骗”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从课文中得到一些启发。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从课文中得到一些启发。  德育点:留心身边事物,从身边小事做起;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  习惯培养点: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课件PPT 生字卡图片  教学过程:
期刊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为牛津英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Head to head。学习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学习形容词和副词。  2.掌握语法点: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verbial.  [学生分析]  1.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英语课,学生视听感受明显,表现出极大兴趣,在欣赏和享受中学习,学习效果很明显。  2.学生以前已经学过
期刊
我很荣幸这次能代表学校参加区“百花奖”赛课活动,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但是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学习到很多,收获到很多。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明确、更清晰的认识。  一、核心问题引领,把握知识本质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在教材中接触“植树问题”,但一部分学生在兴趣小组等活动中对“植树问题”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然而这部分学生未见能把握“植树问题”的本质。所以,在教
期刊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掌握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故事的寓意,体会其简洁又幽默的语言特色。  2.初步理解庄子不慕名利,逍遥自在的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大家知道“庄周梦蝶”的故事么?故事里充满着浪漫和哲理。故事中的庄周就是庄子,今天让我们走近庄子,感受他机敏、幽默与诙谐的语言
期刊
【课 题】平方根  【教 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第三课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學对象】七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陈义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平方根的概念,明确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理解开平方运算和乘方运算之间的  互逆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学会用算术平方根解决平方
期刊
8.2一元一次不等式(1)教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