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观测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引起课堂变革的重要外部因素是听评课的改革。西安欧亚学院从实际出发,对现有的听评课进行了改革,制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观测表,目的是促进教师在课堂中落实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本文从观测表的设计原则,分析了观测表的作用,提出了观测表在使用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关键词】听评课 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观测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等院校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每个高校的改革突破点均有不同,但无论怎样,其中的一个点即“课堂教学改革”是必做动作,因为“课堂上发生的一切,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成败”。课堂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改革最终要通过教师传递、落实到每一节课中,使学生成为改革的最终受益者。因此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只有课堂发生了变革,真正的改革才算发生。
  课堂观测提出的背景
  课堂改革的原因不外乎两类:一是由教师自发引起的,二是通过改变一些外部因素如教师考评、听评课制度、教师培训等而引起的。我国影响课堂变革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听评课制度。基于目前听评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构建一种指向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以引领高校课堂教学的变革[1]。西安欧亚学院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听评课制度进行了改革,通过课堂观测关注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堂观测是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有效评估技术,它包括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学生学习表现的观察及对“教”与“学”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课堂呈现的记录[2],通过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
  课堂观测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起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典型代表人物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R.F.Bales),他于1950年提出“互动过程分析”理论,开发了人际互动的12类行为编码,并以此作为课堂中小组讨论的人际互动过程的研究框架。在某种程度上,贝尔思的研究拉开了比较系统的课堂量化研究的序幕。美国课堂研究专家佛兰德斯(N.A.Flanders)于1960年提出 “互动分类系统”,即运用一套编码体系,记录课堂中师生的语言互动,通过对互动的分析改进教学行为,这套系统标志着现代意义课堂观测的开始[3]。
  目前,我国高校的课堂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评价主要关注教师“教”,忽视学生“学”;重价值判断,轻引导激励;重结果评价,轻过程评价;反馈不到位,改进无跟踪等。目前高校评价教师授课质量多采用打分制的评价表,授课教师最终会得到一个分数,但该分数是无法解释的: 谁都说不明白给该教师的分数是怎么来的,它说明了什么,好在什么地方,差在什么地方,与另一位教师相比差在何处,比自己上一次进步在哪里。不同听评课人的主观标准也会导致分数的差异,这样的逻辑就是拿一个所谓好课的标准(谁都达不到的)来评所有老师的课,结果所有老师的课都有问题,那么复杂的课堂活动最后就变成一个貌似精确的分数,以绝对的、抽象的分数来表示教学活动的精确,而真实的教学活动却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何况教学活动中有许多现象是难以用数量来表示的,勉强用数量表示就会妨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意义的揭示[4]。
  基于教育理论的发展和目前课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中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西安欧亚学院积极进行改革,重新设计了课堂观测表,以规避传统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观测表指标设计方法
  1.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观测指标的设计参考了弗兰德斯师生语言互动分析分类体系(FIAC)编码体系中关于教师语言、学生语言的观测项;同时参考了杜肯大学同事观测的项目;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学习在本质上可以被认为是学习者以活动为中介的行为及思维的改变,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教师“教”和学生“学”,实际了解课堂中教学发生的效果。
  2.从价值判断走向事实判断。观测表没有设权重或者分数,评价的结果不是用分数来呈现的,而是课堂情境的事实记录,反馈意见是基于事实的有限推论。观测表主要关注课堂生态环境中,师生、生生的行为如何发生。
  3.关注课堂的完整流程。指标设计覆盖了课堂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介绍(课后安排),要求观测人听两小节课,可以观测到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流程及设计。
  课堂观测表指标参考项
  课堂观测表设计的观测项主要有课堂准备、课堂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和课后安排五个方面,课堂准备观测项的观测点有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两方面;课堂组织观测项的观测点有环节设计、交流互动、引导提问、参与度等部分;教学内容的观测点有信息量和内容设计两方面,教学手段方法主要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课后安排主要是从课后作业观测。
  课堂观测表的作用
  1.使教师理解课堂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观测参考项,明白学校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中是如何体现的,例如课堂准备要根据学生情况备课,教师状态中要求教师对学生良好表现积极认可和鼓励,教师要关注学生小组活动,走近学生,观察并参与讨论,对学生反馈信息及时处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理解转化和反思课堂内容等,均是让教师从以往只关注自己授课内容的完整性、授课任务的完成度,转移到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
  2.促使听课人由评价者转变为观测者。作为观测者课前知道要听什么,怎么听;课中知道聚焦什么,记录什么;课后知道依据什么,建议什么。解决了敷衍了事、完成任务式的听评课工作方式。同时观测参考项使观测者从过去关注教师“教”,转变为现在关注教师“教”和学生“学”。最后使观测者掌握了信息和证据,有能力进行反馈,在操作中要求观测者重反馈,弱评价。观测者一是摆事实,多分析,少评价。二是注意边界,立足课堂情境,基于证据,适当推论。三是三分法,肯定优点,明确改进措施,挖掘个人特色。规避了评课时缺乏有证据的观点,漫谈式、即席发挥式话语过多的问题 [5]。   3.舒缓授课教师对听评课的反感情绪。课堂观测基于合作、改进和尊重自主的原则。在充分尊重授课教师学术自主的基础上,授课者和观测者是一种合作、学习的关系,观测者基于改进、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而提出建议。传统的评课,把教师分为三六九等,给教师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招致教师排斥和反感。改用观测表,教师如同有一面镜子,看到自己课堂中的优点和问题,同时这面镜子还有给自己提出建议的功能,藉此改进自己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消除教师的排斥和反感心理。
  课堂观测表待改进之处
  课堂观测表经过一学期的使用,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观测人虽然使用新的表单,但是记录内容还是比较笼统、模糊,有经验主义的评价,事实、证据明显不足。二是反馈不到位。因为事实记录的笼统,因此反馈信息不到位,另外多数观测者还是采用当面反馈,此反馈方式的缺点比较明显,反馈者自己对信息的整理没有完成,所提建议没有深思熟虑,因此对教师的参考价值有限。三是没有充分利用好两节课中间的休息时间,课间休息是与教师交流、调阅教师教学资料、与学生沟通的大好时机,但从观测者上交的表单中,没有此类信息的反馈。
  基于以上问题,对课堂观测的优化思路如下:一是帮助观测者转变观念。观测者以合作者、学习者的角色进入课堂,摒弃“高高在上”“权威”“经验”等先入为主的优越感。二是加强培训,因为听评课是教师的一项专业能力,教师学会听评课的技能,对于促进听评课双方的教学技能都有益处,因此,总结前期观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观测者进行理论和实操培训非常有必要。三是对观测、反馈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观测不只是关注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关注。反馈一定要经过认真地梳理观测记录,避免漫谈式、即席发挥式反馈,要有理有据,最好当面反馈和邮件反馈相结合。
  参考文献:
  [1][4][5]崔允漷:《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江苏教育》2007年第12期,第21-25页。
  [2]杨向东、崔允漷:《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第204页。
  [3]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第73页。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殊教育迅速发展,特殊群体有了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学前阶段的特殊群体教育与学前普通教育一样,对受教育者的一生影响巨大。培养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前师范院校应不断探索学前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探讨医教结合及全纳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内容与教育方式,以应对快速发展的特殊教育,培养符合特教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学前特殊教育人才。只有不断完善和提升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期刊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历史任务,人才队伍是高等教育的战略性资源,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转型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安康学院围绕建设有特色、高品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举措,以期对同类院校转型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转型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 人才队伍建设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转型背景下陕
期刊
3月10日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的形式同时刊发了中国科学家的4篇研究长文。  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大基因分别完成的这4篇長文,介绍了生物合成研究的最新突破:完成了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化学合成——要知道,酿酒酵母总共有16条染色体,此前国际同行奋斗多年才发现了1条。  在合成染色体的过程中,他们还突破了生物合成方面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比如:突破合成型基因组导致细
期刊
【摘 要】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力量薄弱、经费紧张,所以,网络在线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教师网络在线培训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网络在线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教师 网络在线培训 信效度调查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研究背景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位于经济欠发达
期刊
【摘 要】2013年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的举办,标志着微课全面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微课作为互联网模式下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已被广大师生接受和认可。积极探索微课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是落实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化的重要举措,是驅动高职教育发展模式、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ADDIE 的微课教学设计模型,希望能更好地为设计、开发高质量的微
期刊
2015年12月19-20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围绕“中华传统道德”这一主旨,与会者从中国道德哲学、儒家德性德行、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化等角度展开深入讨论。  学者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某些关键概念进行了哲学新诠。贡华南从生命节奏、时令节气、天地节律等方面,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节制”道德进行梳理,认为天道人性由之可以贯通思考。姚新中则从孟子“养”的概
期刊
【摘 要】笔者以经典艺术歌曲《故乡》为模板,在简要论述艺术歌曲的定义以及《故乡》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艺术歌曲的歌唱特色、演唱处理技巧等问题,从而对艺术歌曲的演唱处理方式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既是对自己艺术歌曲学习经验的一次总结,又能够为将来艺术歌曲的演唱提供指导。  【关键词】艺术歌曲 故乡 歌唱特色 演唱处理  艺术歌曲《故乡》的概述  《故乡》是于1937年创作完成的一首朗诵性
期刊
【摘 要】“90后”女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主力军和未来女性人才的后备军,其价值判断和选择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女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虽然受到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氛围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是家风家教的影响却是整个价值观构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因此借鉴家风家教的作用机制和经验,依托良好家风建设可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深度,通过性别主义教育,使女性树立性别主体意识,
期刊
【摘 要】对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讲,双语教学在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双语教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然后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对双语教学师资培训进行研究。  【关键词】双语教学 地方性本科院校 师资培训  项目1: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西安地区学前教育幼儿早期浸入式双语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3WL02)的研究成果。  项目2: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转型发展期地方本科
期刊
【摘 要】文章在阐述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要求真、崇善和尚美的观点,以充分展现“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求真 崇善 尚美 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价值追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研究课题“延安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性转化途径研究”(YAJS15024)、陕西普通高校统战理论研究课题“高校统战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