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儿童一起向上生长

来源 :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hdw126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儿童节,看着孩子一年年长大,不少教育者喜上眉梢,欣慰满怀。
  不少儿童也欢欣鼓舞,笑逐颜开。就像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的孩子,日前他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信中,总书记勉励他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設、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今年的儿童节,因这封回信而变得极有意义、格外不同,多年后再回首,想必依然是孩子们难忘的美好记忆。
  长大的确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比儿童成长更美好的,则是教育者和儿童一起成长,共赴一次美丽的生命之约。如果说教育的奥秘在于孔子所谓的“教学相长”,那么理想的教育一定是有学习欲望的学习者和善于反思、勤于自省的教育者携手前行。
  遗憾的是,有些教育者似乎缺少“吾日三省吾身”的意识,总是以己之不变来应对教育之变,常常拿着老眼光来看待今天的孩子。世界发展日新月异,人才市场对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在他们那里,付之于孩子的教育,依然是苦读死读、题海战术、以时间换成绩、一切由成人掌控等,看不到多少与时俱进的新东西,更看不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类充满温馨的教育场景。
  实践理想的教育,抑或求解教育的密码,答案其实在儿童身上,在于透过儿童,反观自身,改变自己。而儿童节,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近距离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机会,也是一个难得的透视童年、体悟教育的契机。在儿童节这天,教育者除了和孩子一起欢庆节日,享受陪伴其成长的快乐,还需要反思如何尊重儿童基本权益,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探寻儿童内心的奥秘。尽管并非每位成人都从事专职教育工作,但父亲或母亲的身份决定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一些与儿童教育有关的常识,把握儿童成长的关键期,而不是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好,总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做戕害童心之事,抑或无视自己孩子的特点,照搬他人的教育经验,违背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
  其实,自17世纪末约翰·洛克首次提出儿童是有独特需求和能力的人,即确立儿童概念以来,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儿童的独特性逐渐被认识,儿童需要教育、需要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等观念逐渐成为共识,儿童发展已经被当作一门学科加以研究,但总体而言,儿童的成长规律,儿童之于成人、国家以及未来的意义,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一些学校和家庭之中,在一些教育者那里,儿童依然被视作“不完美版的成人”,他们并未真正明白“儿童”二字背后的含义。他们不了解儿童发展的敏感期,不知道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更没有蹲下身来,问一问儿童内心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样的教育。
  与以往相比,当下的我们非常需要蹲下身来,向儿童学习,把自己修炼成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这是因为,中国家庭如今整体上越来越富裕,向往美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人,似乎还没有学会如何教育好下一代,还没拥有与社会变化、时代发展相匹配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儿童成长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教育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更考验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不能再照搬以前的教育经验,真正有效的办法只能是拿出巨大的诚意,重新看待儿童的成长。
  从现实来看,教育者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既要学习如何帮助儿童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要引导儿童积极面对不断更新迭代的新媒介,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龄人相处,在信息时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同时,教育者也要学习如何理性看待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唯健康之体魄、美善之心灵、正确之价值观,才是教育之要,才能让儿童、教育者和整个教育生态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任何人都不是生而完美的,儿童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成人和教育本身的种种不足。如果说教育有什么捷径,那么一定是从儿童那里获得的。当教育者有意识地变身为儿童,和儿童一起向上生长,教育就会慢慢地成为一种美好生活。而教育之美好,就在于彼此成全,共同走过一段人生路,最终完成让人惊喜的蜕变。
  儿童节是儿童成长的一个节点,也是教育者蜕变的起点。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们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祝福儿童,省思自我,和可爱的儿童一起成长,这当是儿童节永远的主旋律。
  ——摘自人民网
其他文献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讲为主,课前教师精心备课,课堂上按照计划一一讲完,至于学生学会、会学没有,学会多少,教师从不了解,也无法了解,这叫只管教不管学,只管讲不管会。其课堂“少慢差费”,必然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差生多多。  新课改提倡树立以“堂清”为基础和前提的高效课堂,面貌为之一新。那么,何谓“堂清”?堂清是指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当堂理解、掌握所得知识,课后不留任何问题,是对“日清、周清、月清”的延伸
期刊
我们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当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进行反思,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着重加强当前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从而促进和保障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实现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中职学校在教育过程当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以及阳光的精神面貌是中职学校在
期刊
教师的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度、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可见,人格在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我们的教育人生可以是平凡的,但是人格魅力却应该是闪闪发光而不应该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单媒体变成了多媒体,满堂灌变成了合作探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欣喜不己。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表面繁华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由于很多教师片面认识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存在形式化,难以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怎樣规范课堂教学,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益,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课堂气氛要活而有度  教学中有
期刊
“在这一个时间里,我在听您讲课,您和我们相遇在滕州二中的阶梯教室;  在另一个时间里,我将回到高二继续自己的功课,您返回原来的工作岗位;  在再一个时间里,我不知在哪所大学深造,您是否还会在那所中学教书?”  听到如此美妙的仿写,大合堂教室里顿时掌声四起。  六节“同课异构”课,所学文章均为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苏教版高二教材《短篇小说选读》中的一篇),说是短篇,其实很长,10页共
期刊
一、农村中小学网络教研严重滞后  目前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研究主要有两种形式:常规教研和网络教研。作为一种传统教研模式,常规教研早已被教育主管单位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接受而成为一种公认的“官方教研”。这种教研模式主要依赖“官方”的推动,参与的教师在被动接受的情况下,以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比武等形式来呈现。它的弊端是,时间和空间仄狭、闭塞,教学资源信息缺乏,方式单一枯燥,个体的展示无法形成团队氛围,缺少
期刊
对文本语言进行品味、揣摩、鉴赏,可以说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然而在引领学生如何去品味、揣摩、鉴赏文本语言的方法策略方面,我们往往捉襟见肘,穷于应付。现结合韩军《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例,从“增、删、易”三个角度来谈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赏析策略。  一、增  “增”,即对课文中的语言进行一定的添加,或字或词或句或段,甚者标点符号等。请看教学片段:  师:“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
期刊
小学生需要家长把好辅导作业这—关,失去有效的检查,那么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难以提高的。家长要学会正确的辅导方法,以培养孩子仔细认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检查孩子作业的方法和步骤  孩子读—、二年级时,重点检查字迹是否写端正;做完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体错误之处,而是说出大体范围,如“做得不错,但这个题有些不对的地方,你再看看。”或者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个小圆圈,让孩子自已找出不正
期刊
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的第一关,然而由于它抽象、枯燥,一直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以复韵母《aieiui》一课的教学为例,提出让汉语拼音课堂活起来的一条有效途径———创设故事情境,并总结出故事情境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实践与探索,认为故事情境的创设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拼音与发展语言、思维有机融合,并能成功突破拼音教学的重难点,有助于培养学
期刊
在英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他可以品尝到声音的味道,不同的声音就犹如冰淇淋、香醇的葡萄酒或是松露巧克力一般美味。  也许这太不可思议,但又是真实存在的,它来自于詹姆士·万纳顿独特的联觉能力。  学会说话后,詹姆士总是撒娇地告诉母亲他很喜欢她,因为她的味道就像是冰淇淋。  父亲听到后也好奇地问自己是什么味道,詹姆士就会噘起小嘴,说父亲的味道就像是过期的豌豆。  父母并未觉得詹姆士有什么异常,可这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