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说,她们的SOLO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2008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们真可爱啊—年轻的女孩子意气风发,美丽的头发在风中飘散,像两只福娃。”
  姚皓韵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她的小说《她们说》的结尾。读至此处人们或许会一时发怔:福娃?


  福娃—风靡一时的奥运吉祥物,在太多信息、太多圖像、太多选择与可能性的冲击之下,早已褪色成记忆尽头的一缕黯淡微光,超速发展的网络正加速覆盖着过往的一切,这种覆盖是如此彻底,以至于人们已经不能想象自己在福娃年代的生活方式—没有微博、微信,没有高德地图、美团外卖,没有全面便捷的网络支付,没有无所不能的智能移动终端……
  二○○八年至二○一八年这十年来,被覆盖掉的又何止是福娃!
  《她们说》所书写的就是被网络加速覆盖的这十年,女主人公林果和许宝的青春经过的这十年。然而奇妙的是,文中的“她们”从始至终都维持着前网络时代的生活方式,不聊微信,不刷微博,不网络化办公,甚至从不网购。
  从大学毕业到成为业界“白骨精”的十年里,网络留在林果和许宝身上的印记微乎其微。“网红”名言和校友群揭秘等情节的设置,可以看出作者并非刻意避开相关元素,而是自然而然地忽略与搁置—网络引发的全面变革,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她们”的成长轨迹。
  这本书的创作与发行也采取了相同的忽略与搁置姿态:《她们说》的体量固然限制了它成为“IP头部内容”的可能性,但作为非虚构网络小说第一热门类型—都市言情类的作品,它洗练的“盐系”文风保证了阅读体验的亲和流畅,极富存在感的人物与情节则增强了读者黏着度,显然充分具备所有内容端都认可的“货币化”能力。然而作者却没有签约阅读平台进行连载,也没有借助任何线上出版宣发渠道,几乎避开了网络时代文学“出道”的所有捷径与坦途,于是《她们说》便化身为网络写作这个众声喧嚣的流行乐坛之外,一曲孤独的SOLO。
  较之动辄百千万字却可用“打怪升级”一言蔽之的绝大部分网络小说,这曲SOLO有着再精巧不过的结构。《她们说》娴熟地运用了赋格曲式—林果和许宝,主题与对题。她们异曲同工:同样乘着求学的风,从不知名的异乡漂到超级都市北京,就此扎根生长;却又性格迥异,林果迷惘而被动,永远混淆动机与结果,许宝踊跃而主动,永远忠于本身的欲求。她们相互扶持又彼此照映,对立而和谐地贯穿乐章始终,身边来来往往的男性角色们则形成丰富的插句,使主题和对题能以多样的变形方式展开:人物就此渐渐丰满立体起来,进而遵循着自身的内驱力行动和成长。
  最初,女主人公们在一场话剧的观众席上亮相。黑暗的剧场内,只有她们彼此相依,隔岸观火地眺望着舞台上的爱恨痴缠。这场话剧反复闪现,标示情节的起承转合,严丝合缝地贯连起全文,并在结尾处复现,引导开篇的原调回归:林果与许宝早已不再是十年前的她们,但身边却依旧只有彼此,爱恨痴缠依旧在舞台上若即若离的距离之外,包围在周遭的依旧只有人生剧场的无边黑暗。
  从这逻辑严谨却又变幻多姿的格局中,可以看到作者游刃有余的掌控力。文本的最终呈现是“小而美”的,应当说在现今产量惊人的畅销小说中,很少能看到完成度如此之高的作品。
  事实上对小体量、高完成度的追求,恰恰是与网络小说日益量产化的创作趋势背道而驰的,这注定《她们说》不能用每日数千上万字的更新量,自我重复的套路化情节和投人所好的模式化人物来赚取高额订阅—网络阅读平台显然不是它的生存土壤,它也很难享受到平台所提供的推荐曝光、IP运营等红利。
  然而这种文本风格与发布渠道的疏离,却并不表示《她们说》游离在网络写作之外,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恰恰体现着网络小说的最显著特征之一—独自发声,没有对话。


  《她们说》的赋格曲中存在着复调,却不存在对话。
  巴赫金早已有言:两个声音才是生命和生存的最低条件。在传统小说的理解与表达中,人物总是各自发声、相互对话,在不断发展的情节中交汇应答,逐步取得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成为不存在的最真实存在。于是人们读完《红楼梦》,便记住了宝黛钗凤等人的声音,读完《战争与和平》,便记住了皮埃尔、安德烈和娜塔莎等人的声音;更能从他们的对话中,跨越时空听见中国康乾时代、俄罗斯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前后的天声人语。越是经典的作品,声音就越真实、越丰富,对话就越复杂、越多元。
  可是这样的声音在绝大部分网络小说中是听不到的。其极致表现就是许多“爆款”之作连载时,订阅量可达千万,可一旦完本就迅速被忘记。读者“追更”时看得紧张万分、欲罢不能,过后却根本无法描述文中的人物形象,甚至无法脱口说出主角的名字。
  哪怕是没有仔细阅读过《红楼梦》的人,也熟知贾宝玉、林黛玉这些名字。因为人物早已通过发声而成为拥有自我意识的主体,读者甚至会有他们就生活在身边的错觉。可是在网络小说中这样的主体并不存在。连篇累牍就只听得见作者一个人在“自说自话”,人物已退化成作为传声器而存在的“角色”。
  《她们说》当然不至于此。林果、许宝自不待言,就连戏份远远逊色于“她们”的“他们”:老叶、袁威和Max等男性人物,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发声,你一言我一语地形成多声部的复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多重声音相互无涉:大部分发声并没有得到回应,人物始终处于一种“自说自话”的孤绝状态。
  在情场上,就连天生好手许宝都只擅长于猎获而不擅长于交流,只擅长于驯服而不擅长于沟通,更不用说永远将自己放置于被选择地位的林果了。她从来只从自身尺度出发去解读落入耳中的声音,仿佛那并非来自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只是一个个有待归类阐释的论题。
  于是她们以理性、以官能旁观着陆续走过身边的男人们,欣赏他们的表演,品尝他们的情绪,嘲笑他们的原形毕露,追怀他们的不可替代。但她们却不在意他们的心声,不参与他们的改变,就像他们不在意不参与她们的一样。她们和他们沉默地并肩同行一段,然后分道扬镳。
  女性之间亦复如是。许宝对袁威火力全开,追求手段极富攻击性,却无视进而放任对方女友的存在;林果在发现老叶的不忠之后,甚至都没有探知对象是谁的兴趣。就连两位女主人公互相之间也不太涉入对方的成长,而是远远地守望相助,像两座不定期通航的岛屿—关系亲密的闺蜜、关系对立的情敌,她们只是将彼此当作坐标点,以校准自我、锁定目标、探知外部世界的边界……
其他文献
今年九月末匆忙地赶到京都,去学校报到完就拖着两大件行李,寻寻觅觅,终于在御灵神社前安下在日本的第一个家。租下的公寓在古京都城中轴线乌丸通的最北端,几步之遥就是一四六七年“应仁之乱”的发生地。这里离同志社大学、大谷大学比较近,离自己的学校却有些远,上下学都得骑车过鸭川。得知我住到了这里后,一位前辈安慰我道:“住得很好!地段不错,清幽可喜。”  每天走出公寓,就能看到御灵神社的青灰色鸟居。此处供奉的是
期刊
出版物是时代潮流的风向标。近年来,与日本设计有关的佳作频出,也是日本设计成功输出的一种表现。事实上,自十九世纪末以来,日本就通过优秀的设计作品和独特的设计理念,俘获了一大批热爱、研究日本设计的西方人—艺术专业的研究者以及商人、建筑师、医生、记者等等。艺术评论家帕崔西亚·格拉汉姆的《日本设计:艺术、审美与文化》一书正是从西方人的角度对日本设计进行了归纳与总结。这里的“日本设计”,作为一个观念整体,包
期刊
说起《洋葱皮》,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联想到君特·格拉斯的回忆录,不过请再仔细一点—德语“Beim H?uten der Zwiebel”,转到英文“Peeling the onion”、西语“Pelando la cebolla”、中文“剥洋葱”,都意在显示他摆了一个深思熟虑的造型,一个强力追究自己的动作;但这里要说的一本书更加内敛,《洋葱皮》,原文写作Tela de sevoya,直译是洋葱的“布
期刊
一  记得一九九八年夏回到上海,机场大巴从浦东过江,外滩,一片灯火通明突现在眼前,恍若迪士尼幻美世界。惊艳铭刻在记忆里,然而过去并没有随着告别的手势而消失。那时我在哈佛准备博士论文,回来收集有关周瘦鹃的资料。十年暌违,旧友新知相聚,谈起我写了几篇有关“革命”的文章,得到许多鼓励,回美国后于是把箧中的资料置于一边,一头扎进哈佛燕京图书馆,继王韬、梁启超之后写了孙中山、茅盾等章节,二○○○年出版了《“
期刊
“九一八”事变之后,上海、南京爆发了大规模学生运动,中央大学的教学一度陷入停滞,校长人选迟迟未定,工资仅发二三成。于是,吴梅(字瞿安,1884-1939)携眷返回苏州老家。紧接着“一·二八”抗战爆发,苏沪一带人心惶惶,在一片烽火中度过了一九三二年的春节。到了三月间,战事日趋严重,苏城或有不保之虞,当时避兵移居者或往乡下,或往湖州一带,吴家也乱成一团,拿不定北上河洛或避兵淮扬的主意。吴梅认为不行则已
期刊
一  曾经有几年,每到圣诞节,我和家人都喜欢开车沿着纵贯北美的101号公路,从阴郁多雨的温哥华,驶向阳光灿烂的加州,一路浏览西海岸的风光景色。在辽阔的海洋,和郁郁葱葱的红松林之间,加州那些分布在金色沙滩上的小城镇,从旧金山南边的蒙特瑞,到洛杉矶北边的圣芭芭拉,红瓦白墙,鲜花盛开,犹如一处处人间乐园,给人一种错觉,这里永远好天气好风光,财富和青春也永远挥霍不完。  在硅谷的经济,好莱坞的影视,以及西
期刊
大致说来,阿尔丁夫·翼人的长诗《沉船》建基于一个双重结构:对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的挖掘,对个体生命意义的追寻。源于对生、死、自由等基本命题的困惑,翼人触摸到了自己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交汇点,找到了进入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的基点和入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宗教信仰,则为翼人的追问提供了丰厚的情感和思想支撑,增强了他面对生命本体问题时的底气与胸襟,开拓了诗人的心灵视界和生命境界。“河流”是翼人对本民族原始
期刊
关于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卒年:辞世时才二十五岁(图1)。  紧接着这个岁数的是另一组数字:在仅仅六年的艺术生涯中,他创造了上千幅让人过目难忘的画作,还招来了大批的模仿者,甚至伪造犯。  这么说虽然正确无误,听来却有陈词滥调之嫌。在那些整天和他混在一起的人眼中,甘于庸常就等于冒犯品味。  所以,更好的开头是他死于肺结核。更好,因为这几乎是那些天妒英才而早夭
期刊
二○一七年八月美国“右翼大团结”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镇(Charlorttsville)举行示威导致暴力冲突后,我泛览各种报道和评论,不禁想起七十多年前出版的一本书—瑞典学者贡纳尔·默达尔(Karl Gunnar Myrdal,1898-1987)的名著《美国的两难困境: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制》(An American Dilemma: The Negro Problem and Modern D
期刊
冒广生(1873-1959),字鹤亭,号疚斋,江苏如皋人,与明末清初大才子冒辟疆同宗,举人出身,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不同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聘为上海市文管会特约顾问、上海文史馆馆员。冒广生一生辗转南北,但与苏州籍的江标、顾麟士、曹元忠、金心兰及客居吴门的吴俊卿、费念慈等相识相知,通过解读上海博物馆图书馆编的《冒广生友朋书札》及馆藏过云楼友朋书信,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