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们真可爱啊—年轻的女孩子意气风发,美丽的头发在风中飘散,像两只福娃。”
姚皓韵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她的小说《她们说》的结尾。读至此处人们或许会一时发怔:福娃?
福娃—风靡一时的奥运吉祥物,在太多信息、太多圖像、太多选择与可能性的冲击之下,早已褪色成记忆尽头的一缕黯淡微光,超速发展的网络正加速覆盖着过往的一切,这种覆盖是如此彻底,以至于人们已经不能想象自己在福娃年代的生活方式—没有微博、微信,没有高德地图、美团外卖,没有全面便捷的网络支付,没有无所不能的智能移动终端……
二○○八年至二○一八年这十年来,被覆盖掉的又何止是福娃!
《她们说》所书写的就是被网络加速覆盖的这十年,女主人公林果和许宝的青春经过的这十年。然而奇妙的是,文中的“她们”从始至终都维持着前网络时代的生活方式,不聊微信,不刷微博,不网络化办公,甚至从不网购。
从大学毕业到成为业界“白骨精”的十年里,网络留在林果和许宝身上的印记微乎其微。“网红”名言和校友群揭秘等情节的设置,可以看出作者并非刻意避开相关元素,而是自然而然地忽略与搁置—网络引发的全面变革,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她们”的成长轨迹。
这本书的创作与发行也采取了相同的忽略与搁置姿态:《她们说》的体量固然限制了它成为“IP头部内容”的可能性,但作为非虚构网络小说第一热门类型—都市言情类的作品,它洗练的“盐系”文风保证了阅读体验的亲和流畅,极富存在感的人物与情节则增强了读者黏着度,显然充分具备所有内容端都认可的“货币化”能力。然而作者却没有签约阅读平台进行连载,也没有借助任何线上出版宣发渠道,几乎避开了网络时代文学“出道”的所有捷径与坦途,于是《她们说》便化身为网络写作这个众声喧嚣的流行乐坛之外,一曲孤独的SOLO。
较之动辄百千万字却可用“打怪升级”一言蔽之的绝大部分网络小说,这曲SOLO有着再精巧不过的结构。《她们说》娴熟地运用了赋格曲式—林果和许宝,主题与对题。她们异曲同工:同样乘着求学的风,从不知名的异乡漂到超级都市北京,就此扎根生长;却又性格迥异,林果迷惘而被动,永远混淆动机与结果,许宝踊跃而主动,永远忠于本身的欲求。她们相互扶持又彼此照映,对立而和谐地贯穿乐章始终,身边来来往往的男性角色们则形成丰富的插句,使主题和对题能以多样的变形方式展开:人物就此渐渐丰满立体起来,进而遵循着自身的内驱力行动和成长。
最初,女主人公们在一场话剧的观众席上亮相。黑暗的剧场内,只有她们彼此相依,隔岸观火地眺望着舞台上的爱恨痴缠。这场话剧反复闪现,标示情节的起承转合,严丝合缝地贯连起全文,并在结尾处复现,引导开篇的原调回归:林果与许宝早已不再是十年前的她们,但身边却依旧只有彼此,爱恨痴缠依旧在舞台上若即若离的距离之外,包围在周遭的依旧只有人生剧场的无边黑暗。
从这逻辑严谨却又变幻多姿的格局中,可以看到作者游刃有余的掌控力。文本的最终呈现是“小而美”的,应当说在现今产量惊人的畅销小说中,很少能看到完成度如此之高的作品。
事实上对小体量、高完成度的追求,恰恰是与网络小说日益量产化的创作趋势背道而驰的,这注定《她们说》不能用每日数千上万字的更新量,自我重复的套路化情节和投人所好的模式化人物来赚取高额订阅—网络阅读平台显然不是它的生存土壤,它也很难享受到平台所提供的推荐曝光、IP运营等红利。
然而这种文本风格与发布渠道的疏离,却并不表示《她们说》游离在网络写作之外,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恰恰体现着网络小说的最显著特征之一—独自发声,没有对话。
《她们说》的赋格曲中存在着复调,却不存在对话。
巴赫金早已有言:两个声音才是生命和生存的最低条件。在传统小说的理解与表达中,人物总是各自发声、相互对话,在不断发展的情节中交汇应答,逐步取得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成为不存在的最真实存在。于是人们读完《红楼梦》,便记住了宝黛钗凤等人的声音,读完《战争与和平》,便记住了皮埃尔、安德烈和娜塔莎等人的声音;更能从他们的对话中,跨越时空听见中国康乾时代、俄罗斯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前后的天声人语。越是经典的作品,声音就越真实、越丰富,对话就越复杂、越多元。
可是这样的声音在绝大部分网络小说中是听不到的。其极致表现就是许多“爆款”之作连载时,订阅量可达千万,可一旦完本就迅速被忘记。读者“追更”时看得紧张万分、欲罢不能,过后却根本无法描述文中的人物形象,甚至无法脱口说出主角的名字。
哪怕是没有仔细阅读过《红楼梦》的人,也熟知贾宝玉、林黛玉这些名字。因为人物早已通过发声而成为拥有自我意识的主体,读者甚至会有他们就生活在身边的错觉。可是在网络小说中这样的主体并不存在。连篇累牍就只听得见作者一个人在“自说自话”,人物已退化成作为传声器而存在的“角色”。
《她们说》当然不至于此。林果、许宝自不待言,就连戏份远远逊色于“她们”的“他们”:老叶、袁威和Max等男性人物,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发声,你一言我一语地形成多声部的复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多重声音相互无涉:大部分发声并没有得到回应,人物始终处于一种“自说自话”的孤绝状态。
在情场上,就连天生好手许宝都只擅长于猎获而不擅长于交流,只擅长于驯服而不擅长于沟通,更不用说永远将自己放置于被选择地位的林果了。她从来只从自身尺度出发去解读落入耳中的声音,仿佛那并非来自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只是一个个有待归类阐释的论题。
于是她们以理性、以官能旁观着陆续走过身边的男人们,欣赏他们的表演,品尝他们的情绪,嘲笑他们的原形毕露,追怀他们的不可替代。但她们却不在意他们的心声,不参与他们的改变,就像他们不在意不参与她们的一样。她们和他们沉默地并肩同行一段,然后分道扬镳。
女性之间亦复如是。许宝对袁威火力全开,追求手段极富攻击性,却无视进而放任对方女友的存在;林果在发现老叶的不忠之后,甚至都没有探知对象是谁的兴趣。就连两位女主人公互相之间也不太涉入对方的成长,而是远远地守望相助,像两座不定期通航的岛屿—关系亲密的闺蜜、关系对立的情敌,她们只是将彼此当作坐标点,以校准自我、锁定目标、探知外部世界的边界……
姚皓韵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她的小说《她们说》的结尾。读至此处人们或许会一时发怔:福娃?
一
福娃—风靡一时的奥运吉祥物,在太多信息、太多圖像、太多选择与可能性的冲击之下,早已褪色成记忆尽头的一缕黯淡微光,超速发展的网络正加速覆盖着过往的一切,这种覆盖是如此彻底,以至于人们已经不能想象自己在福娃年代的生活方式—没有微博、微信,没有高德地图、美团外卖,没有全面便捷的网络支付,没有无所不能的智能移动终端……
二○○八年至二○一八年这十年来,被覆盖掉的又何止是福娃!
《她们说》所书写的就是被网络加速覆盖的这十年,女主人公林果和许宝的青春经过的这十年。然而奇妙的是,文中的“她们”从始至终都维持着前网络时代的生活方式,不聊微信,不刷微博,不网络化办公,甚至从不网购。
从大学毕业到成为业界“白骨精”的十年里,网络留在林果和许宝身上的印记微乎其微。“网红”名言和校友群揭秘等情节的设置,可以看出作者并非刻意避开相关元素,而是自然而然地忽略与搁置—网络引发的全面变革,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她们”的成长轨迹。
这本书的创作与发行也采取了相同的忽略与搁置姿态:《她们说》的体量固然限制了它成为“IP头部内容”的可能性,但作为非虚构网络小说第一热门类型—都市言情类的作品,它洗练的“盐系”文风保证了阅读体验的亲和流畅,极富存在感的人物与情节则增强了读者黏着度,显然充分具备所有内容端都认可的“货币化”能力。然而作者却没有签约阅读平台进行连载,也没有借助任何线上出版宣发渠道,几乎避开了网络时代文学“出道”的所有捷径与坦途,于是《她们说》便化身为网络写作这个众声喧嚣的流行乐坛之外,一曲孤独的SOLO。
较之动辄百千万字却可用“打怪升级”一言蔽之的绝大部分网络小说,这曲SOLO有着再精巧不过的结构。《她们说》娴熟地运用了赋格曲式—林果和许宝,主题与对题。她们异曲同工:同样乘着求学的风,从不知名的异乡漂到超级都市北京,就此扎根生长;却又性格迥异,林果迷惘而被动,永远混淆动机与结果,许宝踊跃而主动,永远忠于本身的欲求。她们相互扶持又彼此照映,对立而和谐地贯穿乐章始终,身边来来往往的男性角色们则形成丰富的插句,使主题和对题能以多样的变形方式展开:人物就此渐渐丰满立体起来,进而遵循着自身的内驱力行动和成长。
最初,女主人公们在一场话剧的观众席上亮相。黑暗的剧场内,只有她们彼此相依,隔岸观火地眺望着舞台上的爱恨痴缠。这场话剧反复闪现,标示情节的起承转合,严丝合缝地贯连起全文,并在结尾处复现,引导开篇的原调回归:林果与许宝早已不再是十年前的她们,但身边却依旧只有彼此,爱恨痴缠依旧在舞台上若即若离的距离之外,包围在周遭的依旧只有人生剧场的无边黑暗。
从这逻辑严谨却又变幻多姿的格局中,可以看到作者游刃有余的掌控力。文本的最终呈现是“小而美”的,应当说在现今产量惊人的畅销小说中,很少能看到完成度如此之高的作品。
事实上对小体量、高完成度的追求,恰恰是与网络小说日益量产化的创作趋势背道而驰的,这注定《她们说》不能用每日数千上万字的更新量,自我重复的套路化情节和投人所好的模式化人物来赚取高额订阅—网络阅读平台显然不是它的生存土壤,它也很难享受到平台所提供的推荐曝光、IP运营等红利。
然而这种文本风格与发布渠道的疏离,却并不表示《她们说》游离在网络写作之外,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恰恰体现着网络小说的最显著特征之一—独自发声,没有对话。
二
《她们说》的赋格曲中存在着复调,却不存在对话。
巴赫金早已有言:两个声音才是生命和生存的最低条件。在传统小说的理解与表达中,人物总是各自发声、相互对话,在不断发展的情节中交汇应答,逐步取得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成为不存在的最真实存在。于是人们读完《红楼梦》,便记住了宝黛钗凤等人的声音,读完《战争与和平》,便记住了皮埃尔、安德烈和娜塔莎等人的声音;更能从他们的对话中,跨越时空听见中国康乾时代、俄罗斯一八一二年卫国战争前后的天声人语。越是经典的作品,声音就越真实、越丰富,对话就越复杂、越多元。
可是这样的声音在绝大部分网络小说中是听不到的。其极致表现就是许多“爆款”之作连载时,订阅量可达千万,可一旦完本就迅速被忘记。读者“追更”时看得紧张万分、欲罢不能,过后却根本无法描述文中的人物形象,甚至无法脱口说出主角的名字。
哪怕是没有仔细阅读过《红楼梦》的人,也熟知贾宝玉、林黛玉这些名字。因为人物早已通过发声而成为拥有自我意识的主体,读者甚至会有他们就生活在身边的错觉。可是在网络小说中这样的主体并不存在。连篇累牍就只听得见作者一个人在“自说自话”,人物已退化成作为传声器而存在的“角色”。
《她们说》当然不至于此。林果、许宝自不待言,就连戏份远远逊色于“她们”的“他们”:老叶、袁威和Max等男性人物,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发声,你一言我一语地形成多声部的复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多重声音相互无涉:大部分发声并没有得到回应,人物始终处于一种“自说自话”的孤绝状态。
在情场上,就连天生好手许宝都只擅长于猎获而不擅长于交流,只擅长于驯服而不擅长于沟通,更不用说永远将自己放置于被选择地位的林果了。她从来只从自身尺度出发去解读落入耳中的声音,仿佛那并非来自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只是一个个有待归类阐释的论题。
于是她们以理性、以官能旁观着陆续走过身边的男人们,欣赏他们的表演,品尝他们的情绪,嘲笑他们的原形毕露,追怀他们的不可替代。但她们却不在意他们的心声,不参与他们的改变,就像他们不在意不参与她们的一样。她们和他们沉默地并肩同行一段,然后分道扬镳。
女性之间亦复如是。许宝对袁威火力全开,追求手段极富攻击性,却无视进而放任对方女友的存在;林果在发现老叶的不忠之后,甚至都没有探知对象是谁的兴趣。就连两位女主人公互相之间也不太涉入对方的成长,而是远远地守望相助,像两座不定期通航的岛屿—关系亲密的闺蜜、关系对立的情敌,她们只是将彼此当作坐标点,以校准自我、锁定目标、探知外部世界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