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脉“记者浮躁症”

来源 :新闻采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g66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天,我在参加江苏省第二期新闻高级人才培训班时,财有人谈及当今记者存在着“浮躁”的现象,也颇有同感。这里,不妨试着来给这“浮躁症”号个脉。 症状 浮躁从词义上解释是轻浮急躁,也往往泛指人们思想和工作作风的不踏实。应当说这是目前的一种社会综合 A few days ago, when I was attending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the second phase of news high-level personnel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financial sector talked about the “impetuous” phenomenon of today’s journalists. They also share the same feeling. Here, try to give this “impetuous disease” a pulse. Impulsive symptoms interpreted from the meaning of frivolous impatient, but also often refers to people’s thinking and work style is not practical.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is is a kind of social synthesis so far
其他文献
曾有一首歌这样唱:“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三国演义之中,“诡诈”的形象似乎已经深入人心,可这本书的核心真的仅仅于此吗?真正能支撑人面对九死一生的困境且展现出
期刊
中国煤经会于今年3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了深化人事、劳动和工资制度改革座谈会。会上中煤总公司干部局和劳资局的领导对近几年改革进展情况、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
摘 要: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的诗词创作者,其诗风以清丽婉约、缠绵悱恻为主,融入了纳兰性德真挚的情感。本文结合纳兰性德的诗词作品,分析其诗词中蕴含的爱情、友情和亲情,进而探讨清代诗词风格。  关键词:清代诗词;纳兰性德;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3--01  清代诗词主要受元明两朝的影响,其风格多以借景抒情、借物言志为主
摘 要:我国古代诗歌主题一直集中于描写与咏叹女性,但在审美意识、社会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同时期作品体现出不同的女性形象,其中南朝宫体诗中的女性形象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朝着物化特征方向发展。本文着重针对南朝宫体诗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对大家了解南朝宫体诗有所帮助。  关键词:南朝宫体诗;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林海霞(1974.12-),女,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人,本科,小教高级,河北
摘 要:各个时代都有对言意关系问题的探讨和争论。先秦老庄的言意之辨是为了探索世界的本源,魏晋的言意之辨是为了知精神尽心性。魏晋人的言意之辨的成果澄清了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一些问题。受其影响,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在六朝时期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以刘勰为代表的《文心雕龙》,文学创作也追求个性自由。  关键词:老庄;言意之辨;文学影响  作者简介:李启帆(1994.1-),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在
《枕中记》和《金金先生荣华梦》都是有关“黄粱梦”的故事,但两者在主人公身份与梦境写实性上存在很大差异.
中华新闻报等报刊最近批评了一些媒体的低俗之风:有的刊登外国裸体女人摄影图片,有的刊发记者与裸体女的合影,有的介绍某省组织的人体模特拍摄活动的裸体图片,有的在《本地新闻》
摘 要:“说话”源于唐代,与佛教僧俗讲渊源颇深;话本小说诞于宋代,正因始自于唐的佛教世俗化促进了以适应广大市民阶层欣赏趣味为主的宋话本小说的发展,佛教故事丰富了宋话本小说题材与内容,佛教轮回、禁欲等思想影响了话本小说的文化趣味、叙事模式。  关键词:佛教;宋话本小说;影响  作者简介:苏换着(1990-),女,河南濮阳人,大理大学民族学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宗教、研究领域家族佛教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既是苏轼的诗句,更是苏轼对自己的评价.苏轼一个超脱的神人,豪迈不羁,大胆直言,他生性爽朗,为人直率,闲暇时间经常去游山玩水,广结良友.
期刊
摘 要:“诗教”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传承与展现了中华文化魅力;经典文学的诵读体现了民族思想与精神的进步;鉴于“诗教”与“经典诵读”的效用、情感、价值与意义,本文对“诗教”与“经典诵读”的汉语言文学研究价值与意义进行简要地分析探究。  关键词:诗教;经典诵读;汉语言文学;研究意义  作者简介:唐红星,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