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有“神功”乎?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功之“神”,非神鬼之“神”,此意为武学修为,已达出神入化,令人匪思的境界。中华有“神功”乎?此种疑问,多数来源于一些习练武术,幻想能登峰造极,又总无法领悟武学真谛的爱好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高深的功夫,都绝非朝夕可成。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大潮的澎涛,人们平静的心湖也随之激起阵阵浪花,各方面压力也都随之加大,当今武林,习练武术者数以万计,但是又有几人能抛弃杂念,数年如一日地苦苦追求?武者,非苦无以成才;非恒无以成功;非天资聪慧,难成大就;非得明师真传,终无法达高境界。
  传统武术,之所以被人误解为花架子、戏称为“武舞”,绝非是祖先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失传,而是现在人们取其糟粕,弃其精华,仅把它当作一种别样的健身运动,一味的追求动作的美观大方,忽略了其灵魂—技击,即双方交手,生死存亡紧要关头,注重的是如何方能打败对方,姿势美与丑与胜败无任何关系!打人,并非是招式打人,讲求的是功力!无论你招式多么玄妙、姿势多么酷,速度不够快,如何击打到对方?即使勉强碰着对方,杀伤力不够,那对方中个十招、百招和抓痒何异?反之,如果你具有雄厚的功力,随意的抬手举足,即可致对方丧失战斗力,又何需什么招式?武术之妙,非招式之妙,而在于劲之运用!
  功有硬、软、轻之分;劲有明、暗、化之别!明劲,即刚猛之力,肌肉伸缩所产生之力,讲究快打快攻、先发制人、即发即收、即收即发、未收又发,习练明劲,功成者,也可一出招即将人击倒,达此境界,亦能算略懂武术了,但性格都较刚烈、夜郎自大,易与人冲突交手,大有天下老子第几之势,这就是所谓“先练三年,自认天下无敌”之说。练习明劲,功效显著,武林盛传“外功一年打死人”,然由于习练者不能吃苦等其它原因,百分之九十人只在门前徘徊,仅有百分之十方能跨过门槛!
  百炼精钢,终成绕指柔,“天下至柔莫如水,却又无坚不摧”!暗劲,即阴柔之力,内力也,是练习天地之精华及全身真气汇聚于丹田,再行气运气,继而以气摧力。气,是一种很抽象的事物,看不着摸不到。练气,主修人的思维意念,虽不至于象练习明劲那样流血流汗,但却需要精力的高度集中,数载如一日的苦苦追求!三心二意、意念不坚定者,绝无成功之理。习练暗劲者,性情平和,为人谦虚,已悟得武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自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功夫实是一般,这就是“再练三年自知寸步难行”之说。大凡明劲功成者,习练暗劲,只有百分之五成功,因为他们总以为自己的功夫是苦心习练,血汗换来的,是最厉害的,对所谓丹田之气,弄不懂也不相信,难以数年如一日地静心修悟。
  明、暗、化三劲,化劲最难,功成达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境界,如此方可称得上高手!胜败得失,世事进退,已全然于胸中,自己既不比别人差,也不比别人强。从明劲至暗劲继化劲,即使天资异禀,苦心修炼,加上明师时时指点,至少也需要二十年,然自然门则以化劲为主,明、暗为辅,七至八年即望大成。
  自然门乃徐始祖集少林、武当之精华研练而成,融养生、技击为一炉的武学,尤以神腿、点穴、暗器、轻功、内功五大神功绝技享誉武林!点穴之功,争议颇大,很多人都认为只是夸大其词,故弄玄虚之说,其实这是门很科学的功夫。穴位,如同眼睛一样薄弱,只不过隐藏在皮肤之下,位置很小,所以为常人所不知,针灸学的刺、烧穴位治病与武学点打穴位制服歹徒,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然武学穴位,与针灸穴位很相似,却又不同,武术之穴位,是按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分十二总穴、三十六大穴、七十二小穴,有昏、死、哑、麻之别。因点穴之功极为玄妙,资质愚钝者,终无法领悟,又因点穴之术,极为厉害,四两之力就可轻易致伤残或者死亡,“宁可失传,不可乱传”,无德之人绝不会得到真传,所以武林会此技者寥寥无几。
  硬、软、轻三功,唯轻功最苦!轻功又有:腾跃、飘闪之分,腾跃,即双腿点地弹跳,可致数丈之高;飘闪即身法快如闪电,前进一丈、后退八尺,攻,敌不及守;退,敌不可追。大凡愚夫习练轻功,以负沙衣、穿铁鞋来负重跑步和跳高,虽苦练数载,可达超越常人之能,然终无法达高境界,且易伤身体,一旦停功,消失也快。若配合行气运气,药膳调理,方事半功倍,克渐有成。轻功之妙,虽不能腾云驾雾,然飞檐走壁、步履水面,绝非虚无,实是练法太苦,说者朗朗上口,功成者凤毛麟角,据传闻,徐始祖就可行走水面,如履平地一般。
  自然门讲究内外皆修,却是一门以修内功为主,外功为辅的内家武学,尤以内功独步天下。内功功成,周身一体,可内气外放,隔空发劲,伤人与无形。隔空发劲击物,世人认为过于神奇,不可思议,其实这只是一种功夫而已。得其正确的练功方法,将周身之气,汇聚于丹田,再行丹田内转、以意行气、以气摧力、内气外放。我义父杜飞虎先生习此功五年有余,即可隔空发劲,用掌风击倒两块红砖,曾数次在少林、武当国际大赛上,为众多武术名家、国外武友表演过,并多次接受中央五套、广东、湖南卫视等新闻媒体采访,吾虽天资愚钝,却蒙义父错爱,传授此功,虽练年余,亦可距离一米左右用掌风击倒矿泉水瓶。
  中华有“神功”乎?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华夏神州,藏龙卧虎!
  在二十一世纪,在中华复兴的重要时刻,中华武术的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广大的武林同仁都应冬练三久,夏练三伏,为弘扬国粹,尽上自己一份薄力,传承中华武术文化,实现中华的复兴,这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
其他文献
提起“戳脚翻子”,对于初习武术者来说似乎还比较生疏,然而,在传统武术界中无不对这一中华古老拳种十分推崇。  戳脚翻子拳相传“创于宋、成于明、盛于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了。宋时道长邓良依珠算九归口诀创戳脚九枝子,并将其传与周同,再传与岳飞。至明朝时被温姓武术家发扬光大,形成包容多种技法、功法的较完整的拳术体系。多年来,民间武术盛传宋时创出武术的十大门户,乃是洪、留、枝、捋、磨、弹、查、炮、花、龙。其
期刊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训练中,最常见的训练损伤就是踝关节扭伤,它绐我们的生活和训练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踝关节扭伤是全身关节扭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伤筋病症,中医称为“踝缝伤筋”。临床表现为踝关节周围肿胀、疼痛、行走不便、皮下有瘀斑等。本病推拿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期刊
拳谚说:“练拳无人似有人”,这是前辈练太极拳求功的经验,强调了练拳应在意念上下功夫,意应先于形,高于形。练拳走架要有目的,并且要有具体的目的,通过练拳增强形象思维能力。但是,能做到“练拳无人似有人”之举,并不是件容易之事,真正能按这个拳谚练拳者很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练拳中要认真追求这个原则。我的体会是,除了老师的指点外,自己要注重研究每个拳势的基本技击内涵。解决练拳的难题,须得循序渐
期刊
步法练习,乃武技修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课目。作为一个武术家,终其一生都在不断提高步法的质量,不为别的,只因为步法是技击的灵魂,胜负的关键。  我们先进行步法的寸步练习:
期刊
通过站桩摸劲,周身对浑圆力有了初步感受和体认后,进一步则要练习试力了。试力者,试为尝试,摸索、探索之意,力指拳术的力量,”试力为得力之源“,即通过一番尝试与探索之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方能更为深刻地认识拳术的力量,并最终获得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拳术的力量。所以,姚先生经常强调:”站桩是基础,试力是关键,它的范围最广,难度最广,在意拳的整个训练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技击能力的强弱和试力训练的关系极
期刊
鹰形是形意拳“十二形”之一。鹰有瞥目能察细微之物,放爪能有捉拿之技,抓获之精,其爪锋利,其目敏锐。采用鹰的下落,两目盯物捉物迅速,运用在搏击中束身靠膀抵御敌手,扛挤偎靠,接近待取。鹰爪攻击技法是顾上打下的一种方法。 一、鹰形在搏击中的理念 鹰为猛禽,爪抓锐利,嘴啄力强,飞行敏捷,善用爪搏捉,性残凶暴,觅食狠毒,以爪刃食物分筋挫骨。形之于拳,真精化气,灌溉三田,精满神旺,力达于四梢,演练咸拳,则
期刊
内家武学追求的是灵活、弹抖之内劲,其外柔内刚,暗藏杀机,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如何激发出潜能,获取内劲却是百家争鸣,众说不一。因而各家各派的练法也不一样。现将本人所习之武当太乙派内劲激发功介绍如下,以供大家学习、参考。此功原称为“武当太乙壮内益气内功”,系太乙派秘传内功之一种。此功法简效宏,短时间即可激活人体潜能,获得整体浑圆之内劲。有志者不妨一试。  第一段:  1、双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
期刊
八极拳的技击精要是历代先辈们在无数次的生死搏斗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珍品。《八极拳谱》中曰:“行拳必内存八意,外具八形,劲发八面”。八意者:警、慌、狠、毒、猛、烈、神、急也。八形者,即龙、虎、熊、猴、燕、犬、鹰、鹑也。八面者,八方也。内存八意方可先机制胜,外具八形始堪进退。应敌时身体中正,劲发八面,不偏一隅,方能稳重厚实建立而博人。八意、八形、劲发八面均以“极”字为宗旨。也就是说,人的全身内外是一个完
期刊
传统武术往往非常注重训练一个人的身体、意识和精神,如此以来,已经教导了人们数千年。不过,在过去的十年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训练方法。这是一种在自由格斗基础上演进的武艺,只要招数有用,至于招数是如何产生的,来自于哪里,都无所谓。它被人们称为“综合格斗功夫”。  像许多传统武术师一样,MMA(终极格斗比赛)的选手们也很重视身体的训练。通过按照各种特殊要求训练身体素质,他们把自己变成了当今世界上的一流高手。
期刊
棍有棍术基本套路、棍战打斗基本功、棍外功、棍内功、实战打斗等。现实社会生活中,棍棒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圆的方的、重的轻的、奇形怪状,金属材料的、非金属材质的,各种各样,应有尽有。且操拿打斗,自卫反击十分便当,还可健身。从现实棍战打斗实战来看,只要棍棒长短粗细轻重适宜又结实耐用,一般是圆棍,长度齐眉;短棍则有此一半稍短一点即可,重量以各自操用能力适当便可。不论是自卫防身,力克群敌,后发制人,还是先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