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麻烦时

来源 :爱你·心灵读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ongf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备受语言方面的困扰。他姓黄,是广东人,普通话很不标准,总是把自己的姓氏发成“王”字音。我暂且将他称为H吧。
  上大学的时候,H喜欢上了一个女生,该女生是湖北人,听不懂粤语。为了赢得女生的芳心,H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告白,以女生最爱的席慕蓉的一首诗为开场白,在女生寝室楼下对着女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
  然而,H的普通话实在太烂,仅仅是第一句“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他就说成了完全不对劲的“鱼何让里鱼见我,在我最米里滴时咳”。他一开口,围观的路人就爆发出了响亮的笑声。
  告白自然是失败了。因为H滑稽的普通话,很有情调的一首诗最终成为一个笑话,而“鱼何”一词也成为大学四年里大家取笑H的绰号。
  为了改变自己那一口粤式普通话,H想了不少办法,又是在网上寻找教程,又是报读普通话班,终于他的普通话渐渐有所改善。只是,改善普通话并不是一件速成的事,漫长的四年大学生涯过去了,H的普通话还是说得很勉强。
  毕业后,H去各个公司面试。H的成绩和自身条件都很不错,英语更是拿到了六级证书,可是自我介绍的时候,他的普通话令人对他的印象分大减,尤其是自己的姓氏都无法把握好读音,就更惹得面试官发笑了。
  为了改正“黄”与“王”两个字的口音,H花费了不少心思。大概是原本的口音根深蒂固的原因,他还是会将“黄”说成“王”,在工作中也时常因为这个原因而处于尴尬的状态。
  对于自己不标准的普通话,尤其是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正确,H很是头疼。直至后来,有一次,H在咖啡馆喝咖啡,遇到了几个外国人。听着他们流利地说英语,H忽然想到,其实自己可以取一个英文名来代替中文名,如此便可避开尴尬的“黄”与“王”。
  于是,H给自己取了个英文名——Herry,此后在各种场合的自我介绍里,H都不觉得尴尬了。后来,H进入唱片行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录音师。
  这个故事是我在录制唱片时听到的。那会儿我很紧张,觉得自己不适合出唱片,H给我讲了这个故事,然后对我说:“我们这些专业的人都觉得你行,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他的普通话还是很不标准,却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在他的鼓励之下,我终于克服紧张,完成了唱片的录制。很幸运,大家都很喜欢我的歌。
  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这些麻烦使我们变得紧张,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面对麻烦,有人选择回避,有人选择挑战。无论是哪种选择,都没有人可以保证结果是好的。很幸运,H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选择。
  (摘自《轉机》译林出版社)
其他文献
最熟悉“第二杯半价”的促销手法的莫过于肯德基、麦当劳——与其他促销手段相比,“第二杯半价”几乎不会过时,且年年有新意。  冰激凌、冷饮、蛋挞、鸡翅……统统有“第二杯半价”。  这一营销手段如今在各个地方的餐饮店都能看到,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  除了拉动消费以外,“第二杯半价”的商品往往只有1~2种。这种设定能使单品销量迅速攀升。一方面,商家可以借此推出新品;另一方面,商家也要加强对供应链的掌控,提
期刊
小时候看电视连续剧《霍元甲》,里面的日本女子和虹口道场的日本武士都穿着木屐。当时我十分好奇,这木屐怎么与我穿的“呱嗒板儿”那么相似啊,同样是一步两呱嗒。  当时我以为木屐是日本人的专利,殊不知中国古已有之,只不过在唐朝之后,来中国的日本人学走了制作木屐的技术,这玩意儿就在日本传承下来并不断更新。  我在乡下见过另一种木屐,它有像木板凳一样的底儿,是用整块实木制作而成的。木屐中间空,两侧高,整体约有
期刊
足球运动员罚点球,有1/3的概率是射向球门中央,1/3的概率射向左边,1/3的概率射向右边。  守门员怎么办?他们或者扑向左,或者扑向右。反正他们很少待在中间——虽然有1/3的球会射向那里。这是为什么?因为扑向错误的一侧要比傻瓜似的呆立原地,看着球从左边或右边飞过去好看得多,也没那么难堪。这就是行动偏误: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采取行动。  在一家夜总会门外,一群年轻人吵吵嚷嚷,狂打手势,看上去像是要爆
期刊
面对一幅画时,用“闻”字更能形容我的状态。凡·高在阿尔勒画的画几乎都有麦田的气味,看着看着,好像把一束麦穗放在齿间咀嚼,麦粒上还带着被夏天的日光暴晒过的气味。  有些画家的画是没有气味的,画海没有海的气味,画花没有花的气味,徒具形式,很难让人有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元朝的王蒙的画里有牛毛的气味。有一次,我在上海美术馆看他的《青卞隐居图》,闭上眼睛,那些停留在视觉上的毛茸茸、蜷曲躁动的细线忽然變成一
期刊
一次聚会结束后,我和妻子露丝从斯坦福教师俱乐部的前门走出来。露丝对我说:“天哪,总算能从里面出来了。”我们的系主任罗恩是聚会的发起人,露丝说那句话时他正巧在我们身后。他问:“露丝,聚会有那么糟糕吗?”露丝不得不解释说,她脚上穿的那双鞋快要把她折磨死了,所以她迫不及待地想上车把鞋子脱掉。她不断地跟罗恩解释说自己实际上玩得非常开心。露丝说的的确是事实,但我至今也不确定罗恩是否真的相信她的话。  导致交
期刊
我的一个熟人又要回北京這个嘈杂、令人焦虑,但是充满诱惑的城市生活了。当初他离开北京是因为离婚了。那是两年前,他还爱着他的前妻,但前妻不爱他了。离婚后,他卖了北京的房子(他们婚姻存续阶段有两套房子),辞掉工作,去南方的一个旅游城市开旅店去了。  这个熟人原来是一个设计师,对做旅店生意什么都不懂。从他的个人财务角度来说,离开北京去开旅店基本上是一个灾难性的决定。他在北京的月薪在三万元左右,而此后两年中
期刊
我曾去过一位朋友家,屋里陈设简单,却处处透露着主人优雅的品位。当时我见到长桌上摆着一个木制圆盘,虽是浅色,但从光泽上看,應该有些年月了。圆盘里铺满了朵朵干花瓣。一片暗红、绛紫配着木制盘,有种寂然的美。  我问她:“怎么想到这样搭配?”她说圆盘是友人家以前用的茶盘,干花是从路边小摊上一个老婆婆那儿买来的小香囊。刚开始因干花瓣的香味很重,她还将它在外头晾了一段时间。现在摆在客厅里,有淡淡的花香,夹杂着
期刊
“到上海去,就要给自己做件新衣服。”常到上海出差的朋友这样对我说。“倒也不是做得特别好,只是便宜。”她补充说明,“去体验一下那种趣味吧。”  到了上海,我由长住当地的亲戚轻车熟路地带到了南外滩轻纺面料市场。所谓市场,共有三层楼,内有上百家店铺,各种面料都有,丝绸、棉、麻、绒毛、缎面、皮草,应有尽有。我抬头仰望着广告牌,想到了胖墩墩的老板娘。  “今天定做,明天取衣”是面料市场的最大卖点。我不禁想象
期刊
那个黄昏,山野里升腾着一股微醺的闷热,黏黏的衣服贴在人身上,一动,衣服窸窸窣窣乱响,说不出的难受。本来是不想返回的,刚走了几步,香气还袅袅腾腾地萦绕着,仿佛把我的魂儿勾了去。  “不行,我还是得返回,哪怕就闻一口。”我跟同行者说。他们只顾笑,不解我意,略带一点不情愿,后来还是随我返了回去,第二次去闻主人院中的两盆野兰花。难怪,他们有一点点不情愿,因为我要反复看的,并不是他们想看的;他们着急想看的,
期刊
我一直光顾的咖啡店的咖啡真的很美味。  店里的那位女店员总是非常仔细地将咖啡过滤出来。我并没有夸耀她冲泡技术的意思,也知道咖啡没有用到特别好的咖啡豆,但就是惊人的好喝。  当我发现经过这位女店员之手的咖啡最让我惊艳的一瞬间往往是在喝最后一口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好喝的可能不仅仅是味道。那种美好的口感不仅留在唇齿间,更是渗透进人的心灵深处,久久不曾消散。  食物也好,饮料也罢,人们总是关注于最初一口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