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学科的教育教学都面临着一个创新问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自然更加没有例外。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历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教育教学,所以离开创新根本不可能找到别的进路。但创新既需要激情和勇气,更需要不同观点的智慧火花的撞击,因此离不开跟教学同仁的交流、探讨甚至争鸣。在这方面我有一次亲身的经历和切身的体会。
“你们对《咏柳》的教法是怎么样的?”
那一次,几位同行聚在一起探讨语文教学和研究的问题时,一位同伴忽然向大家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仅仅只是语文教学和语文研究中的一个极小极小的例子罢了。《咏柳》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笔下的一首咏物小诗,我们都教过已经不知有多少遍了。但是平心而论,要叫我说出我对这首咏物小诗的教学方法或心得体会,这倒着实是件难事。对这首小诗的教学情况是这样,对许多别的课文的教学,情况依然也是这样。虽然我在教学中借助的资料除了教学用书还有一部《唐诗三百首》和一部《唐诗鉴赏辞典》,并且每教一遍差不多都会去翻翻这些注本,以求对其中的《咏柳》体会认识得尽量深刻透辟些;但是到这时为止,我总觉得对此除了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炒冷饭”之外,根本没什么时髦或者新鲜的货色可以拿出来与别人分享的。
“那么你是怎样向学生讲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又是怎样向学生讲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
为了让大家摆脱窘境,他索性把问题提得尽量明确和具体起来,并且将探询的目光集中到我的脸上。
“碧玉”就是绿色的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意思就是一株用碧玉妆饰而成似的柳树高高地站立在那里,从它身上垂垂下坠的万千柔条宛然如同碧玉腰间的茸茸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这是一个设问句,是诗人在自己向自己发出疑问。设问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诗人自己这样的一个回答:“二月春风似剪刀。”意思就是是二月春风像剪刀那样裁出了细叶妆饰了柳树。
我满以为这样的回答能够赢得对方的首肯。教学用书和有关注本,说法也大致都是这么样的。殊不知他很不以为然地“嘘”了一声,接着便要我给他拿出纸和笔来。只见他异常迅速地画出了这么一个颇富启发效果的示意图:
看着这个奇妙的图示,我们不禁瞠目结舌!《咏柳》的奥秘似乎完完全全一览无余地展示在这里,但自己却又怎么也说它不清楚道它不明白。见我们欲言又止欲言又止的神情,他先将图示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将笔依次纵压在从左到右的各条竖线上;然后再把它旋转90度,先中间后两边地逐次横压在相应的各条横线上。纵压时最后轮到的那条竖线上只有一个因素——“谁”;横压时在中间的一条横线上又刻意将“谁”显露出来。在压到“碧玉—丝绦”一线的时候,他特意将笔轻轻地滚动了两下。这一切都显得很像是谜,很像是一个个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又发人深省催人反思的谜。1
他随即扬起眉头来,将目光一闪一闪地对着我们。那情景仿佛在问:在这样的条件之下,“碧玉”真能算是绿色的玉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又真能算是诗人所作的自问自答——其中的“谁”当真能够指向于“二月春风”?
随即他又拿起笔来,在纸片上的两个角落,分别写下这样一些使人感到似曾相识的诗句:“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然后抬起头来,凝视着我,神情显得颇为诡秘。我终于想起来了,这些诗句出自我所喜欢的《春江花月夜》,是与贺知章处于同一时代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名句。它们也像此处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样,不约而同地都在句首出现了“不知”二字——这分明是相应诗句不属于疑问句的绝妙暗示。这种情况不知是贺知章受了张若虚的影响呢,还是张若虚受了贺知章的影响,总之这些“不知”出现在同一个时代的诗作中,应说不是偶然的现象。我似乎从中领略到什么。
原来贺知章笔下的这首区区28字的《咏柳》,竟然隐藏着太多的秘密。其中,与“丝绦”保持着必然联系的“碧玉”,指的并不应该是绿色玉石意义上的物质形态的东西,而是应为“碧玉小家女”意义上的年轻美貌的女子。因此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与其领会为用绿色玉石妆饰而成的柳树高高地站立在那里,不如领会为将美女碧玉妆饰得像一株春柳高高地站立在那里。同时在这首咏物小诗中,由于诗人故曰“不知”的因素是“细叶谁裁出”的问题,所以除此之外的其它内容,包括“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以及“二月春风似剪刀”等等,必然属于在诗人心中处于“已知”状态因而不必予以明说的内容。“已知”的原因是由于无论是“碧玉妆成一树高”或者是“万条垂下绿丝绦”或者是“二月春风似剪刀”,无不都显得形象生动意趣盎然,可视,可闻,可感,可知;“不知”的原因是“细叶谁裁出”作为一个疑问,属于诉诸读者理智寻觅的范畴,看不见,摸不着,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在这种境界中,“谁”自然只能是主宰着“妆”、“裁”、“垂”、“似”等创造性劳动及创造性联想的创造主体,而远远不能是“似剪刀”的二月春风这种劳动工具所能替代所可比拟的那类对象。更何况在“细叶谁裁出”的前边着以“不知”二字后的“不知细叶谁裁出”,根本不属于疑问句,因而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设问”问题或者“回答”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其实并不是对“谁”所作出的正面直接的回答,不过是为读者对“谁”的思考和寻觅补充提供着一个必要条件罢了。毕竟“似剪刀”的“二月春风”只能属于劳动工具,而裁出细叶妆饰柳树的“谁”呢,则应属于操纵工具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创造主体。
应该说,这些领悟这些认识,尽管与《咏柳》一诗的传统见解迥然有别乃至于大相径庭,但它却令我感到终生难忘。
“你们对《咏柳》的教法是怎么样的?”
那一次,几位同行聚在一起探讨语文教学和研究的问题时,一位同伴忽然向大家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仅仅只是语文教学和语文研究中的一个极小极小的例子罢了。《咏柳》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笔下的一首咏物小诗,我们都教过已经不知有多少遍了。但是平心而论,要叫我说出我对这首咏物小诗的教学方法或心得体会,这倒着实是件难事。对这首小诗的教学情况是这样,对许多别的课文的教学,情况依然也是这样。虽然我在教学中借助的资料除了教学用书还有一部《唐诗三百首》和一部《唐诗鉴赏辞典》,并且每教一遍差不多都会去翻翻这些注本,以求对其中的《咏柳》体会认识得尽量深刻透辟些;但是到这时为止,我总觉得对此除了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炒冷饭”之外,根本没什么时髦或者新鲜的货色可以拿出来与别人分享的。
“那么你是怎样向学生讲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又是怎样向学生讲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
为了让大家摆脱窘境,他索性把问题提得尽量明确和具体起来,并且将探询的目光集中到我的脸上。
“碧玉”就是绿色的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意思就是一株用碧玉妆饰而成似的柳树高高地站立在那里,从它身上垂垂下坠的万千柔条宛然如同碧玉腰间的茸茸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这是一个设问句,是诗人在自己向自己发出疑问。设问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出诗人自己这样的一个回答:“二月春风似剪刀。”意思就是是二月春风像剪刀那样裁出了细叶妆饰了柳树。
我满以为这样的回答能够赢得对方的首肯。教学用书和有关注本,说法也大致都是这么样的。殊不知他很不以为然地“嘘”了一声,接着便要我给他拿出纸和笔来。只见他异常迅速地画出了这么一个颇富启发效果的示意图:
看着这个奇妙的图示,我们不禁瞠目结舌!《咏柳》的奥秘似乎完完全全一览无余地展示在这里,但自己却又怎么也说它不清楚道它不明白。见我们欲言又止欲言又止的神情,他先将图示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将笔依次纵压在从左到右的各条竖线上;然后再把它旋转90度,先中间后两边地逐次横压在相应的各条横线上。纵压时最后轮到的那条竖线上只有一个因素——“谁”;横压时在中间的一条横线上又刻意将“谁”显露出来。在压到“碧玉—丝绦”一线的时候,他特意将笔轻轻地滚动了两下。这一切都显得很像是谜,很像是一个个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又发人深省催人反思的谜。1
他随即扬起眉头来,将目光一闪一闪地对着我们。那情景仿佛在问:在这样的条件之下,“碧玉”真能算是绿色的玉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又真能算是诗人所作的自问自答——其中的“谁”当真能够指向于“二月春风”?
随即他又拿起笔来,在纸片上的两个角落,分别写下这样一些使人感到似曾相识的诗句:“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然后抬起头来,凝视着我,神情显得颇为诡秘。我终于想起来了,这些诗句出自我所喜欢的《春江花月夜》,是与贺知章处于同一时代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名句。它们也像此处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样,不约而同地都在句首出现了“不知”二字——这分明是相应诗句不属于疑问句的绝妙暗示。这种情况不知是贺知章受了张若虚的影响呢,还是张若虚受了贺知章的影响,总之这些“不知”出现在同一个时代的诗作中,应说不是偶然的现象。我似乎从中领略到什么。
原来贺知章笔下的这首区区28字的《咏柳》,竟然隐藏着太多的秘密。其中,与“丝绦”保持着必然联系的“碧玉”,指的并不应该是绿色玉石意义上的物质形态的东西,而是应为“碧玉小家女”意义上的年轻美貌的女子。因此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与其领会为用绿色玉石妆饰而成的柳树高高地站立在那里,不如领会为将美女碧玉妆饰得像一株春柳高高地站立在那里。同时在这首咏物小诗中,由于诗人故曰“不知”的因素是“细叶谁裁出”的问题,所以除此之外的其它内容,包括“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以及“二月春风似剪刀”等等,必然属于在诗人心中处于“已知”状态因而不必予以明说的内容。“已知”的原因是由于无论是“碧玉妆成一树高”或者是“万条垂下绿丝绦”或者是“二月春风似剪刀”,无不都显得形象生动意趣盎然,可视,可闻,可感,可知;“不知”的原因是“细叶谁裁出”作为一个疑问,属于诉诸读者理智寻觅的范畴,看不见,摸不着,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在这种境界中,“谁”自然只能是主宰着“妆”、“裁”、“垂”、“似”等创造性劳动及创造性联想的创造主体,而远远不能是“似剪刀”的二月春风这种劳动工具所能替代所可比拟的那类对象。更何况在“细叶谁裁出”的前边着以“不知”二字后的“不知细叶谁裁出”,根本不属于疑问句,因而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设问”问题或者“回答”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其实并不是对“谁”所作出的正面直接的回答,不过是为读者对“谁”的思考和寻觅补充提供着一个必要条件罢了。毕竟“似剪刀”的“二月春风”只能属于劳动工具,而裁出细叶妆饰柳树的“谁”呢,则应属于操纵工具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创造主体。
应该说,这些领悟这些认识,尽管与《咏柳》一诗的传统见解迥然有别乃至于大相径庭,但它却令我感到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