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变了中国的方向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an8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27日上午10点,北京回龙观杨炳章的家。屋外阳光温暖而灿烂。
  本来约的10点采访,可没想到实在太远了,记者还是晚到了5分钟,向杨炳章表示歉意的时候,这位洋博士做了一个很西式的摊手动作,脸上的笑容也很自然地绽放出来。
  或许是在国外生活多年的缘故,这位从北大到哈佛的高材生一开口就直奔主题。“我们先还是按照采访提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来吧。”语速很快,而且谈话中一直保持这种速度。
  由于写过《小平大传》,对邓小平研究多年,杨炳章很喜欢谈邓小平。“我是带着个人感情,尤其是一个中国人的感情来写邓小平的。”他这样告诉记者。
  整个谈话,大都是杨炳章在说,他没有多淡自己,不是不愿意,而是觉得和这次采访的主题关系不大。
  不过,最终,革命父亲的早逝、自己转学北大以及因为批评江青等而带来的1968-1970年和1974-1978年两次入狱的经历,还是不经意间带了出来。
  “唉,那个时候批判江青不是好事,现在都变成光彩的事了!”我写邓小平,他知道
  我是1984、85年开始写邓小平传记的。当时我在哈佛大学政治系读博士,1986年毕业。我写了两本书,英文版的,第一本《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写邓和中国政治的关系,第二本是《小平大传》。书的出版是在1998年。
  邓小平的两个孩子,一个邓朴方,一个邓质方,都是我同学,建立了一些私人感情。邓朴方高我一届,文革时我们是一派的。我个人认为邓小平做得不错,是很重要的政治人物,而且内心比较佩服他。开始写作的时候,小平的传记已经有了,但不多。
  研究邓小平也和我个人经历有关系。我父亲是共产党员,以前在张学良的军事学校,西安事变后拉到共产党这边工作。
  我考大学上了解放军外语学院,1963年到了北大,然后文革开始,因反对江青而“犯了错误”,1968年坐监狱,1970年提前释放。后来我跑到北朝鲜去了,1974年又抓了进去,也是反对江青,叫做“反对中央文革小组”,“反革命叛徒”,送回来后判了4年。现在当然是光荣的事,当时是反革命。
  去美国,还得感谢邓小平。1978年考研到北大,然后考到美国去了,1986年在美国毕业。
  我所用的资料和国内方面不太一样,在哈佛大学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查的,一些资料国内不一定有,国内的资料我用了《李璜回忆录》,作为类比。
  写作时,去了四川广安邓小平的老家两次,采访他还活着的亲戚,核对了家庭情况。比方说,以前有些人认为邓是客家人,其实不是。
  我写书,邓小平知道,他没有意见。
  我写邓小平的这两本书都翻译成中文在香港出版,自己删掉了一些,比如说他婚姻方面的问题,他长征时走失的一个孩子。
  这两本书,是邓小平研究领域在国外的权威文本,很多事实和分析也是有学术价值的。
  刚出的时候,多数意见是说好话,但也有些问题很过分。英国的《经济学家》认为我对中国方面的事情过于乐观,我认为不需要回答。
  有很多问题我不想涉及,比如,“谁说了算”我是回避了的,这也留下一些遗憾。
  
  库恩的事实错误
  
  我在哈佛待了20来年,也就带了10多个学生,每年回国两次。在国外,该说的说了,该写的也写了,写了三本书,1997年回来。也有家庭的原因,我的小孩和姐姐在中国。现在有时去有时回,从国外带回一些观点和立场。
  中国研究在美国是一个小科目,这几年,情况有所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政治地位的提高,让西方人更重视中国研究的课题。
  国外的传记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学术性的,博士论文也有做传记的,二是心理性的,描述人物历史。
  西方学者可能在研究视角上以西方为中心,中国学者则更多从中国自身出发。
  外国作者在事实方面出现的错误较多,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看法确实有可称道之处。他们对高饶事件、反右这些重大事情研究更深入,这和政治心态有关。
  我认为,美国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和专家,应该持中立立场。’这几天我看到库恩写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看了些美国的评论,他在基辛格中心工作了好些年。
  他这样做,完全是战略性的。他在中国做生意。而且,这里头也有一些明显的事实错误。
  比如说,宋健是决策层中有名的,但他是不是博士?还有中韩建交的事情,书中写哈佛一个研究中心寄了一封信给江泽民,江泽民转到了外交部,然后中韩就建交了。实际上,中韩建交哪里是这么简单,那是钱其琛当外长时费了很大劲的!
  
  他代表了正确的方向
  
  任何政治家都是有共性的,邓小平和毛泽东也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都希望中国富强,而且都是政治经验非常丰富。不同之处,邓扭转了毛泽东的政治革命,开始全心全力搞经济建设,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方向。
  这是邓小平的一大贡献,他代表了正确的方向。邓是时代的代表人物。
  要从中国传统的社会历史文化来挖掘邓小平这个人物的特色。毛泽东是法家的,邓属于道家的,无为平淡的一个人。我们必须从文化背景上去了解他。
  毛的时代,邓在书记处工作,为人处世比较低调。毛认为邓有才,考虑过让邓主持中央工作,但后来没让他接班,因为邓比较反对文革。由于毛晚年的独断,使邓越来越感到权力的重要性。要办事就必须自己说了算。
  过去20多年,中国在经济上有很大发展,也造成很多小挫折。在不久的将来,国民生产总值应该会超过美国。但是国内和国外的评价标准不同,如果以国民生产总值为经济发展标准,目前的速度还是不错,但其他方面还得加快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一方面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政治必须进步。总的说,对于中国的前景,我还是比较乐观。
  (实习生成然对本文有贡献)
其他文献
曾荫权此时的心情,比SARS期间被误“架空”、出任全城清洁大队长时不可同日而语。  任职公务员38年间,曾荫权可谓官运亨通,虽经历落实中英联合声明、居英权及炒家狙击港股等棘手问题,但都通通“化险为夷”。究竟这个个子矮小,口舌不饶人,被认为是“炮仗颈”的高官,多年来如何在香港政坛一路青云直上?  普遍的看法是,曾荫权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能屈能伸”,“能等”,“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而且
期刊
本刊记者奔赴香港,在众多的“新香港人”中,特别采访了十位人士。  他们或许身份、背景不同,他们的人生经历,或许有其不可复制的独特之处,但他们的生存故事,也多少具有了某种代表性。  他们是:  王亥夫妇:画家、演员,香港第一家私家菜店主。  高礼泽、李静:为香港赢得了第一枚奥运乒乓银牌。  王敏:诗人,某书店负责人。  胡野碧:海归人士,投资银行家。  李佳林:上市公司主席,赤手空拳闯香港的创业者。
期刊
许子东简历    1982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六年后被提升为副教授,是当时全国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最年轻的一位。80年代以《郁达夫新论》一书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1989年应邀到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任鲁思研究员(Luce Fellow),次年转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应聘到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书,现为岭南大学终身教授。  2000年开始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担
期刊
电视主持人中外对比中的差距    几年前,白岩松说,就算是一条狗,放到央视的演播台上,一个月以后,也将成为一条名狗。据说白岩松后来因为这个不雅的比喻受到了全国同行的批判,但谁也不能否认这句话中的隐喻:在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日益明星化的职业中,主持人们的大红大紫与其说是靠自己的专业水准,不如说更多是依赖了电视这个无往不胜的媒体平台(特别是央视这样垄断性的平台)。  中国的观众们目前还很少看到国外
期刊
特首贪污一样查处    人物周刊:ICAC这种权力模式在1974年建立之前国际上有没有前例可循?或者说它就是港英政府的一个创新?  黄鸿超:1974年,据我所知,香港并不是第一个有廉政机构的,但当时我们采取“三管齐下”的策略去打击贪污是非常独特而有效的。经过30年,我们自己发展了一套反贪的策略,成效有目共睹。  但就反贪问题而言,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为不同国情而有不同的反贪策略,比较多的国家和地区
期刊
李佳林简历    1961年生于内蒙古,1978年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习。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攻读硕士。  1991年到香港和朋友创建伟仕电脑(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公司在香港上市,任董事局主席。  如果没有朋友的介绍,我们可能见不到李佳林。  他的公司是全香港仅有的1200多上市公司中的一家,产值达30亿。在他上环的办公室,这个来自内蒙古的北方汉子,没有和我们大谈生意经,
期刊
他是首批到港的海外专才,近年来事业发展顺遂。胡野碧,从教书先生走上金融之路,以及后来叱咤B股市场,自称“全属无心插柳”。一个乡间小子,是怎样成功的?    胡野碧简历    1963年生于湖南,湖南大学学士,荷兰皇家管理学院MBA。1991年到香港工作。曾带领新加坡发展银行成为中国业务的前十大海外券商,在B股市场持续多年排名第一,在H股市场排名前十位。  2002年,胡野碧创立了香港第一家以中国大
期刊
作为美国著名电视新闻杂志《60分钟》的老牌主持人,莫利·塞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电视人思考的深度  作为一个新闻人,在这个行业我已经做了50年。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我开始了职业生涯,我在大学只呆了几个月就辍学,大学的气氛实在是有些压抑人。大学的教授他们自己过得非常无聊,也一心一意地想把学生的日子搞得非常无聊,这些教授一直热衷于炒冷饭,而不是教授我们一些新的创新的知识。  我感到高兴的是最终我能够涉足新闻
期刊
三千里拷问     最近一段时间,媳妇老跟我探讨保鲜话题,她认为我对她已没新鲜感了,夫妻之间的感情好像有股霉味。  我给她摆事实,讲道理,说再新鲜的东西老搁着,也得奔坏了走。比如一碗粥,艇仔粥也好,柴鱼粥也好,猪红粥也好,地瓜粥也好,不给它喝完,剩下的留不了几天,就馊了。再比如,我爱吃西红柿炒鸡蛋,媳妇春节把西红柿买淤了,又赶上我节后老不着家吃饭,最近正把面颜红润、内心腐烂的西红柿一个又一个往外扔
期刊
食物链上的奶奶    说起来有些大不敬,关于奶奶的回忆,大部分都与食物有关。在我小时候,人们对食物仍抱有深深敬畏,因为曾经短缺过,刚刚温饱中,将来会否短缺仍是未知。那种神经质的敬畏使我的童年、少年记忆都紧紧跟食物做了链接。也让我长大后看到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为之震动。活着、血液、食物,我想不出有什么比这些更卑微更基本,更包容一切。  奶奶有5个女儿,两个儿子,最大的女儿比最小的女儿大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