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回顾了国内外部分院校现行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模式,分析目前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模式利弊,指出医学院校外语课程模式构建应首先利用需求分析了解工作岗位和学生对课堂教学等方面的需求,再依外语学术能力的概念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具体课程配置,结合平行四边形模型对学生进行分层和认知能力划分。对这三个理念的深入理解可以帮助课程设计者从课程理论上更合理地完成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 课程模式 医学院校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国务院颁布的2010至202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需要培养专业化、国际化人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其与职业和学科相关,将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与英语相结合,培养掌握科学知识,具备专业技能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杨惠中,2010;束定芳,2011;蔡基刚,2012)。近年来,各院校大量压缩英语学分,要求开设学科英语或双语专业课程,然而由于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师资队伍配备不足,教材选择不当等等问题,ESP课程的教学成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分析近年来国内外院校采用的ESP课程模式,借鉴相关的课程理论知识,力求寻找到合适的医学院校ESP课程模型构建的指导性理论。
一、ESP课程模式回顾
英美高校在教学中采用全英语教学方式,因此他们课程模式借鉴性并不强。以日本早稻田大学为例,早稻田大学专门成立了科学和工程英语语言教学中心,寻找理工学科中的共同点,设置学术英语四年不断线课程(蔡基刚,2012)。在一年级开设学术讲座理解和学术交流策略课,二年级开设学术阅读和概念建立及讨论课程,三、四年级开设专题功能英语、学术写作和学术陈述三大类课程(Anthony,2011)。
在我国,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院校都率先尝试开设专业英语。清华大学主要使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式,在一、二年级开设的以通用学术英语系列课程为核心的英语必修课程,三、四年级修读学生所在院系开设的英语或双语授课的专业课程,必修课涵盖学术听说课程、学术读写课程、通用科技英语等通用专业英语,选修课则包含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专业用途英语(张为民,2011)。
在这两种现有模型的基础上,蔡基刚(2012)提出了综合语言课程强化、学术技能课程和专门用途课程为一体的课程模式,实行选修性质的分科或技能英语教学,强化语言基本功,再进行以学术书面交流和学术口语交流为核心的必修学术技能课程,最后根据学校专业特点,设置选修性质的专门用途课程。这种课程模式摒弃国际惯用的建立语言中心的方法,而是贴近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效应最大化。结合国内许多高校本科生入学外语能力不牢固,并不能如国外学生直接进入专门用途英语学习的情况,实行逐步提升外语能力,渐进式引入ESP教学的方式。并且在概念上区分了学术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在第二阶段进行各专业有共性的学术英语学习,在第三阶段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和水平选择ESP课程学习。
尽管以上三种模式紧密联系了高校和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尚缺乏教育理论概念的支持。笔者根据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浅析其中应遵循的原则,为ESP课程模式构建提供理论解析。
二、医学院校ESP课程模式构建理论原则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普遍认为是课程设计,特别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的首要步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评估提供了依据。需求分析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目前被广泛接受的需求分析包括情景、目标分析法和学习者为中心分析法。
针对医学院校学生目标情景分析法(target situational analysis)是指对学生结束课程学习,走向工作岗位后的需求展开分析,即对已经毕业,工作了若干年的学生,分析其在哪些场合,有哪些外语需求。医学院校可预见的外语需求包括:国际会议报告,国际会议交流,论文写作,往来信件写作,诊断书,病例记录,与外国病患的交流等场景。同时使用现状情景分析法(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在学生开始ESP课程前分析其掌握外语专业知识的能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课堂形式的喜好、语言学习的态度等一系列因素定量分析。也可应用Hutchinson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 课程模式 医学院校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国务院颁布的2010至202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需要培养专业化、国际化人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其与职业和学科相关,将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与英语相结合,培养掌握科学知识,具备专业技能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杨惠中,2010;束定芳,2011;蔡基刚,2012)。近年来,各院校大量压缩英语学分,要求开设学科英语或双语专业课程,然而由于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师资队伍配备不足,教材选择不当等等问题,ESP课程的教学成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分析近年来国内外院校采用的ESP课程模式,借鉴相关的课程理论知识,力求寻找到合适的医学院校ESP课程模型构建的指导性理论。
一、ESP课程模式回顾
英美高校在教学中采用全英语教学方式,因此他们课程模式借鉴性并不强。以日本早稻田大学为例,早稻田大学专门成立了科学和工程英语语言教学中心,寻找理工学科中的共同点,设置学术英语四年不断线课程(蔡基刚,2012)。在一年级开设学术讲座理解和学术交流策略课,二年级开设学术阅读和概念建立及讨论课程,三、四年级开设专题功能英语、学术写作和学术陈述三大类课程(Anthony,2011)。
在我国,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院校都率先尝试开设专业英语。清华大学主要使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式,在一、二年级开设的以通用学术英语系列课程为核心的英语必修课程,三、四年级修读学生所在院系开设的英语或双语授课的专业课程,必修课涵盖学术听说课程、学术读写课程、通用科技英语等通用专业英语,选修课则包含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专业用途英语(张为民,2011)。
在这两种现有模型的基础上,蔡基刚(2012)提出了综合语言课程强化、学术技能课程和专门用途课程为一体的课程模式,实行选修性质的分科或技能英语教学,强化语言基本功,再进行以学术书面交流和学术口语交流为核心的必修学术技能课程,最后根据学校专业特点,设置选修性质的专门用途课程。这种课程模式摒弃国际惯用的建立语言中心的方法,而是贴近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效应最大化。结合国内许多高校本科生入学外语能力不牢固,并不能如国外学生直接进入专门用途英语学习的情况,实行逐步提升外语能力,渐进式引入ESP教学的方式。并且在概念上区分了学术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在第二阶段进行各专业有共性的学术英语学习,在第三阶段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和水平选择ESP课程学习。
尽管以上三种模式紧密联系了高校和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尚缺乏教育理论概念的支持。笔者根据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浅析其中应遵循的原则,为ESP课程模式构建提供理论解析。
二、医学院校ESP课程模式构建理论原则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普遍认为是课程设计,特别是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的首要步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评估提供了依据。需求分析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目前被广泛接受的需求分析包括情景、目标分析法和学习者为中心分析法。
针对医学院校学生目标情景分析法(target situational analysis)是指对学生结束课程学习,走向工作岗位后的需求展开分析,即对已经毕业,工作了若干年的学生,分析其在哪些场合,有哪些外语需求。医学院校可预见的外语需求包括:国际会议报告,国际会议交流,论文写作,往来信件写作,诊断书,病例记录,与外国病患的交流等场景。同时使用现状情景分析法(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在学生开始ESP课程前分析其掌握外语专业知识的能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课堂形式的喜好、语言学习的态度等一系列因素定量分析。也可应用Hutch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