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可将其分为热加工工艺(制造工艺)、冷加工工艺(零件切削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三部分。机械制造工艺作为机械制造(切削加工)专业的基础理论,也是为学习数控刀具、数控加工工艺等相关后继课程和生产实践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同时更是工艺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标准;项目
一、 课程目标
1. 熟悉毛坯料的制造、工件成型加工等主要规程的制定,包括其毛坯工艺内容、工艺特点、工艺设备及分析方法等基础知识。
2. 掌握确定常见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3. 掌握选择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
4. 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典型机械和部件的装配方法。
5. 熟悉毛坯制造过程及加工方法的相关能力。
6. 具有熟悉和掌握毛坯的加工方法、路线拟定、表面质量的精度分析及工艺规程的制定。
7. 具有确定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的能力。
8. 具备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初步制定工艺规程的能力。
9. 具有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的能力。
10. 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尊重技术的科学态度、具有团队精神,养成实事求是,有高度的责任心及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具有目标追求,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并且不怕吃苦,具有目标及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具有创新意识、技术革新的意识。
11. 具有将高责任心的生产技术服务献与社会的意识、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更具有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12. 具有健康的生活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二、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将突破学科体系的模式,实现教学目标,采用案例教学模式的方法,将打破该学科体系的框架,更好的采用了综合性及理论实践性一体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毛坯制造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典型工件加工、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综合性内容按项目化进行结合,按照工艺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较好地有机结合,进行现场观摩教学。
本课程的设计将以项目为主,建议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以服务就业为目标导向,以实践能力为本位,任务驱动。通过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强调岗位的具体实际需求,更强调学生应劳动力市场的专业性的需要;实践教学中以就业为主导,是实施性素质教育与综合性职业能力的具体就业需求、企业需求更好的相结合。培训以能力为本位,结合素质为基础,是放眼于学生的全面性素质发展,即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性教育为基础,以提高综合性职业的能力为核心。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获得毛坯机械制造的工艺方法、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装配的基本知识,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形成一个完整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工作的适应性,有助于在一专的基础上发展多能。
三、 教学方法建议
1. 本课程采用以项目“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块结构,将理论与实践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为此,在实践性教学中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具体的项目性的教学模式。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先进性教学模式,并不是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发扬传统教学的优点,将其更好地融入理论实践一体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之中。
2.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以从学生的实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学习个性,以学生为主导,使学生熟悉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各种加工机床的操作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地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 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应遵照具体的项目学习目标,编制针对性的项目任务书及计划书。项目任务书应确定好教师讲授(或演示)的课程目标内容;明确学习者复习预习的要求;提出项目性整体安排、模块训练的时间安排及内容等。在教学模式中,可将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总结,对分组安排、讨论(或操作)的要求,同时作出明确的规定。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结构、塑造民主及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成就感,突出综合性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
5. 教师更应指导学生完整、系统地完成项目内容,并将相关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情感态度有机结合。
6. 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情况的实际出发,遵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 课时学时分配
五、 评价建议
1. 倡导教学评价的多主体性及方式的多样化。
2. 课堂总结中,对学生评价,应结合课程标准的目标及理念;在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完成本课程后应达到相关数控加工(中、高级)的技术等级。
3. 不仅仅要重视终结性的评价,更要重视学习过程性评价学;要求学生要参与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4. 教师角色要进行转变,从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为在学习评价中的裁判员角色,更好地成为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是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
参考文献:
[1]機械制造工艺基础(第3版).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系列教材.
作者简介:
陈丽丽,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标准;项目
一、 课程目标
1. 熟悉毛坯料的制造、工件成型加工等主要规程的制定,包括其毛坯工艺内容、工艺特点、工艺设备及分析方法等基础知识。
2. 掌握确定常见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3. 掌握选择毛坯和零件加工方法的基本知识。
4. 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典型机械和部件的装配方法。
5. 熟悉毛坯制造过程及加工方法的相关能力。
6. 具有熟悉和掌握毛坯的加工方法、路线拟定、表面质量的精度分析及工艺规程的制定。
7. 具有确定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的能力。
8. 具备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初步制定工艺规程的能力。
9. 具有了解装配的基本知识和典型机械、部件的装配方法的能力。
10. 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尊重技术的科学态度、具有团队精神,养成实事求是,有高度的责任心及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具有目标追求,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并且不怕吃苦,具有目标及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具有创新意识、技术革新的意识。
11. 具有将高责任心的生产技术服务献与社会的意识、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更具有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
12. 具有健康的生活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二、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将突破学科体系的模式,实现教学目标,采用案例教学模式的方法,将打破该学科体系的框架,更好的采用了综合性及理论实践性一体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毛坯制造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典型工件加工、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综合性内容按项目化进行结合,按照工艺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较好地有机结合,进行现场观摩教学。
本课程的设计将以项目为主,建议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以服务就业为目标导向,以实践能力为本位,任务驱动。通过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强调岗位的具体实际需求,更强调学生应劳动力市场的专业性的需要;实践教学中以就业为主导,是实施性素质教育与综合性职业能力的具体就业需求、企业需求更好的相结合。培训以能力为本位,结合素质为基础,是放眼于学生的全面性素质发展,即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性教育为基础,以提高综合性职业的能力为核心。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获得毛坯机械制造的工艺方法、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装配的基本知识,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形成一个完整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工作的适应性,有助于在一专的基础上发展多能。
三、 教学方法建议
1. 本课程采用以项目“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块结构,将理论与实践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为此,在实践性教学中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具体的项目性的教学模式。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先进性教学模式,并不是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发扬传统教学的优点,将其更好地融入理论实践一体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之中。
2.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以从学生的实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学习个性,以学生为主导,使学生熟悉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各种加工机床的操作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地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 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应遵照具体的项目学习目标,编制针对性的项目任务书及计划书。项目任务书应确定好教师讲授(或演示)的课程目标内容;明确学习者复习预习的要求;提出项目性整体安排、模块训练的时间安排及内容等。在教学模式中,可将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总结,对分组安排、讨论(或操作)的要求,同时作出明确的规定。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结构、塑造民主及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成就感,突出综合性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
5. 教师更应指导学生完整、系统地完成项目内容,并将相关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情感态度有机结合。
6. 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情况的实际出发,遵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 课时学时分配
五、 评价建议
1. 倡导教学评价的多主体性及方式的多样化。
2. 课堂总结中,对学生评价,应结合课程标准的目标及理念;在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完成本课程后应达到相关数控加工(中、高级)的技术等级。
3. 不仅仅要重视终结性的评价,更要重视学习过程性评价学;要求学生要参与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
4. 教师角色要进行转变,从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为在学习评价中的裁判员角色,更好地成为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是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
参考文献:
[1]機械制造工艺基础(第3版).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系列教材.
作者简介:
陈丽丽,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