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育人功能相结合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mn2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需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但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存在团队成员选拔时间不充足、项目经费有限、新媒体宣传不到位等问题,需要积极去探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育人功能两者之间的融合度。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育人功能  融合度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4(c)-0221-03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Practice of "Three Visits to the Countryside"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Summer Vacation
  HE Hui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Hunan Province, 422000  China)
  Abstract: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social practice of "three visits to the countrysid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summer vacation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of "three visits to the countryside" in summer, such as insufficient time for team members selection, limited project funds, and inadequate new media publicity. Therefore, we need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of "three visits to the countryside" and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Key Word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ummer "three to the countryside" social practice; Educational function; Fusion degree
  “三下鄉”即是包括有关文化、科技和卫生方面的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去感受农村的变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战略中去,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去发现和解决“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  当代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是指各高校在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到乡镇地区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势,为乡镇群众提供生产生活需求服务的同时也拓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全面认识国情和世情,提高自身素质的社会实践过程[1-2]。暑期“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的形式,受到高校普遍重视与关注,其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国情社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大中专学校和共青团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同时,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会对当地的产业、环境、农业、医疗、教育、卫生等开展调研,对农村的留守儿童开展爱心教育课程、结对帮扶、赠送图书等活动给予力所能及的关爱。活动期间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在活动中给人们传递正能量,为美丽乡村建设出谋划策,给乡村带去新气象。因此,高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可以让当代大学生在“三下乡”服务基地尽己所能、发挥所长,敢于吃苦,不怕困难,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做好自己家乡脱贫攻坚战役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建设者,这也可以为乡村振兴和地方发展培育储备人才资源[3]。
  1.2 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知识是理论化的,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需要当代大学生亲自参与,俯下身子,深入到实践中去,面对面地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和沟通。大学生还需要与当地的村民开展访谈、调研、参与生产实践等,可以收集相关活动所需的资料。同时,在传递知识给留守儿童时,也坚定大学生自己的学习信念,提升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大学生将国家的政策方针进行宣传。其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期需要跟参与活动的学生家长进行电话或者短信沟通,让家长对活动开展的目的、意义、时间和地点进行了解,增强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认可度,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1.3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大学生肩负时代发展赋予的使命,大学生在活动期间会投身于教育、医疗、产业发展、乡村环境、关爱留守儿童、法治宣讲等各个领域,为乡村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虽然不长,但大学生们在此期间用脚步去丈量家乡的变化,用相机去记录家乡的美食、美景、人文风情,用笔尖去写下志愿服务期间与家乡的故事、宣传家乡典型事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用不长不短的时间去做一件值得珍惜和回忆的事情,学到的东西是弥足珍贵的,也是受益匪浅的。
  2  当代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不足
  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基层,将理论教学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功能,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2.1 团队成员选拔时间不充分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由每一位成员组成的团队,每个团队8~12人(不包含指导老师)。由于活动经费、指导老师、管理难度等方面的影响,参与到暑期“三下乡”团队中的成员有限,但大学生对于暑期“三下乡”参与热情度还比较高。前期人员选拔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学生干部培养、有相关社会实践经验、能坚守“三下乡”初心、拥有较好文字功底、热爱志愿服务活动。中期还会对参与报名的大学生进行面试、试讲等环节的工作。在此期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筹备工作大约都临近期末考试,由于准备的时间紧、团队成员名额又有限,会导致一批拥有满腔热情、斗志昂扬的学生落选。此外,目前还是有不少的学生家长对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持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认为学生放暑假就应该回家好好休息,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太累太辛苦;认为没有必要参加实践活动,学好课本知识就行,这体现了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理念还是比较传统保守。
  2.2 项目审批获得经费有限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活动经费的支持。因此,对活动项目经费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确保各项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每个团队如果没有做好前期的活动预算,没有指派专门团队成员管理各项活动开支结余,就会出现因为活动的经费不足,实践活动中一些教学或者宣讲需要用到的辅助道具不能正常购买,一些项目开展起来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进而制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发挥良好的成效。
  2.3 新媒体平台宣传不到位
  加强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大学生知道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了解这是一项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提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但是有些高校对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期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综合应用学校校园广播站、学校网站、校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和渠道开展宣传工作[4],导致学生对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获取的渠道面小,能够吸纳到团队里面的成员能力并不突出,特别是大学生当中的优秀党员或者学生干部参与度不是很高。
  3  当代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探索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但是也存在团队成员在选拔的时间上不充分、活动经费有限、新媒体平台宣传不到位等因素制約育人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对其进行探索。
  3.1 团队成员选拔时间要充分
  团队成员从确定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人员选拔上面出现时间紧迫、流程比较简单;出现竞聘者准备不充分,表现不理想的现象。因此,需要提前制订出多种选拨方案,竞聘者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有利于选出更合适的人员参与到活动中,活动前期可以开展志愿者写作培训、安全培训以及志愿者支教课程培训,提高团队成员整体的综合能力,增强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使其牢牢记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践行出征前的庄严宣誓。
  3.2 项目活动经费适当增加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有制度的保障,也要有资金专项制度的支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应该将团队成员的安全问题始终摆在第一位,不仅要采取各种方式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也需要适度增加活动经费,满足实践活动期间的资金需要,来完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机制,以保证活动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也需要国家相应健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性文件等[5]。例如:设立专项基金,做好资金预算,经费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安排专门的经费支出,为各项活动开展提供资金保障,以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确保实践活动效果[6]。
  3.3 新媒体平台宣传到位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要顺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在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需要认真阅读文件内容,通过推送往年活动的精彩片段、开展先进事迹分享、活动动员会等方式,营造一个比较浓厚的参与氛围。当然,还要对当年的文件内容进行梳理,再结合专业特点对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这样才能让文件认真地落实和执行下去。活动中期和后期也要加强对活动的宣传力度,扩大活动的影响力。除此之外,也需要对传统的宣传模式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宣传报道。对大学生思想意识进行正确的引导,在网络上弘扬正能量,将青春与奋斗进行紧密结合,做一次有意义的事情,这也能更好地促进工作实效性,以发挥并提升育人的功能。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给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有助于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最终使其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有思想的大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当代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以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育人功能方面能获得更好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于晓平,黄彦琳,黄文婷.乡村振兴与大数据背景下地方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探究——以河池学院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30(4):68-71.
  [2] 王爽.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深化与拓展研究——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J].南方论刊,2019(4):103-106.
  [3] 朱克涛,陈靓.基于暑期“三下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4):83-84,97.
  [4] 李吉彬.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题教育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5] 王金丽.大理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育人研究[D].大理大学,2018.
  [6] 王仕葆.实践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20.
其他文献
摘 要:图书馆是读者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之一,并且深受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应该将读者放在首位,根据其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帮助,充分体现出人文服务理念,为读者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该文先阐述了人文服务理念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人文服务理念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重要性,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人文服务理念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人文服务理念 图书馆 读者服务 体现  中图分类号
摘 要:2019年,国务院、教育部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这是关于以高职学校为主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简称1+X证书。该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实施1+X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梳理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相关证书的标准,提出几点关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建设的建议,以供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参考,进一步促进我国高
摘 要: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公共空间,尤其是当互联网大发展,自媒体如雨后春笋一般产生的时候,可供公民发声的网络公共空间的营造就成为了可能。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研究公共说理的重要性日渐提高。该研究以B站为例探究我国网络空间公共说理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多方参与引导促进公共说理,而群体的非理性抑制公共说理,给出了B站用户学会交谈说理和官方积极参与打造良好的B站公共说理环境的建议。  关
摘 要:新时期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发生,并且有着比较严重的欺凌程度,校园欺凌事件是指学生之间利用语言、肢体等手段进行蓄意或者恶意的欺负、侮辱,对于被欺凌的学生造成严重的伤害。该文分析了中学生校园欺凌事件的成因,主要包括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重点探究了中学生校园欺凌事件的防范策略,主要包括: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创建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人们提高了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人文关怀”理念应运而生。现阶段,城市建设中无处彰显了“人文关怀”理念,公交站台及公交车座椅设计、轻轨地铁坐位划分、让座行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等深刻诠释与践行了“人文关怀”理念。基于此背景,对于图书馆读者而言,对“人文关怀”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该文主要探究了人文关怀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运用,同时还分析了人文关怀的含义、“人文关怀”在读
摘 要:随着当前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这也就使得人们对精神层面有了更高需求。图书作为人们经常会阅读的重要材料,其设计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阅读,这就要求编辑必须要在内容、装帧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市场受众对图书阅读的客观需求,而后加以合理设计、规划,从而确保现下图书能够更加符合人们审美、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图书质量。该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编辑在图书装帧设计中的主体作用,及作用发挥
摘 要:少儿图书选择是公共图书馆采访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业务工作,其不同于公共图书馆一般的图书选择要求,具有相对的特殊性和更严格的要求。但在现实的少儿图书采访工作中,图书的选择仍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至今并无规范化的选择依据和标准。该文从我国少儿图书出版市场的现状和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的特点入手,分析图书采访中存在的问题,阐明少儿类图书选择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建立少儿图书选择标准的必要性,提出了图
摘 要:现阶段,“中国梦”通过新媒体在大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该文阐述了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实施途径,以期能够为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中国梦 宣传教育 思想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
摘 要: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咨询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也是公共图书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所在。在5G智慧时代,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大力推动参考咨询服务改革与创新,是公共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该文对5G智慧时代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5G智慧时代对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新要求基础上,重点分析了5G时代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
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推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主体需要重视优化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推进生态文明理念与建设实践的紧密融合,充分体现出生态文明对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所具有的引导作用。该文论述了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对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生态文明视阈下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