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实施的几点思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mi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课标应如何转变观念,明确目的,积极探索,推动新课标的贯彻实施,摆在教师面前是一个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新课标实施以来,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媒体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但同时也暴露一些问题,如课改目的不明确,观念没转变,穿新鞋走老路。在此,作为一直在一線的语文教师,我根据平时的教学,教研的积累,认为教师在新课标实施中应注意几点问题:
  一、目的明确,积极探索,促进新课标的贯彻实施。
  受旧观念的影响,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德国教育家斯普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教育的创新最根本要从课堂改革抓起,课堂上要改掉过去照搬教材教学,学生被动听讲,被动回答的局面,通过学生与书籍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何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思考力何创造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探索发展的过程。这种形势,课改势在必行,教师应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明确目的,积极探索,促进新课改贯彻实施。
  二、转变观念,互尊互爱,营造平等,诱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传统教学,老师常常居高临下,思维机械单一。新形势下,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又是研讨的参与者,知识的获得者,能力的发展着,课堂上学生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自由讨论、争辩,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所以更应互尊互爱,把学生当朋友,营造平等友爱的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遇到难题,及时引导,学生思路狭窄,诱发他们去拓宽,老师也要学会蹲下与学生对话。
  三、立足教材,认真专研,注重探索,防止走秀。
  新课标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在平时教研中,部分教师尽管花样百出,课堂很热闹,也很吸引人,但是效果不好,教材中配套的探究性学习,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是新课标新理念的重要体现,很多教师简单的一问一答,包办分析结论,有的干脆放弃。这样做法,不利学生理解感悟,同时陷入传统落后的我讲你听的旧模式,犯了穿新鞋走老路的错误。正确的做法,应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看、读、议、说、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学以致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深挖教材,活用教材,防止走秀。
  四、整合目标,研究学法,教与学要互动推进。
  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必须注意的第二点就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所组成:最外一层,是知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语言篇章等基礎知识和相关知识;第二层,是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里面的核心层,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而且,学法指导不应只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其次,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五、要拓宽教育渠道,改变评价模式。
  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语文教育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教师应像导演、像领航员,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书法训练、日记撰写、诗歌背诵等等都可成为教学内容。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评价主要侧重在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而评价的方式又大都采用试卷考核的方法,这种以“分”为本的评价严重地扭曲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使语文教学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其实,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说它最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新的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就对语文课程的评价提出了新的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并为实施留下了一定的创造空间。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以上是我个人在平时教学中得出的一点思考,当然,要是新课标更好贯彻落实,还学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总之,一切的革新,必须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希望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道上越走越好。
其他文献
【摘要】极限理论描述了目标函数在自变量无限变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它是近代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基础。极限理论教学是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微积分中几乎所有理论的基础,也是学习高等数学等大学数学科目的基础。学习极限概念是高等数学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正确理解和掌握极限的概念和思想方法也是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介绍了高等数学极限教学的几个注意点以及计算极限的几种主要方法,对学生理解极
期刊
【摘要】数学既是一门知识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时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讲解好数学知识,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的深层涵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小学数学教学的管理。本文,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管理,在教学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管理方法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教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科目,对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创设灵活的教学模式、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这三个角度阐述了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语言音乐教学主动性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宗旨是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做到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多年来受国家应试教育和中高考制度的影响,学生容易忽视艺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材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阶段,小学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在不断进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对小学学校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对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视,本文主要就如何更好的做好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点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学校管理  加强对小学学校管理的重视,做好小学学校的管理工作有助于小学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摘要】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好脑瓜不如烂笔头,手脑并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在不断探究中学习,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认识的更加明确和具体。认知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就要求教师适当改变教学的固有模式。但部分农村中学目前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欠缺,导致课堂实验教学效率低甚至无效。本文通过介绍农村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引出对课堂实验教学的一些建议,希望能改善农村中学物理实验
期刊
随着中学英语新教材在全国的普及和素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听力已成为学生英语能力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在英语教育素质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现在的中、高考都有听力测试,占全卷分值的20%以上,中考的听力测试已经普及,高考的听力测试也在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其实,听力作为中、高考必试题型是由语言学习规律决定的,是对以往英语教学只重视读写的良好纠正和发展。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
期刊
【摘要】音乐是听觉艺术,它的首要特征是“聽”。遵循听觉艺术的感受规律,变换听觉方法、丰富听觉内容、开拓听觉渠道,让学生在听音乐、感知音乐的过程中学习音乐,多角度的去实现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  【关键词】听觉方法听觉内容听觉渠道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的舞台上,我国的著名歌手刘欢和英国的“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演唱的《我和你》,可谓灌耳的天籁之音,顶级的听觉艺术,震撼了全球……  作为音乐学
期刊
阅读理解题在英语试题中始终是分值最高的一个题型,纵观几年来的英语试卷不难看出,阅读理解题更多强调对阅读速度、知识面和理解能力的考查。《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阅读的目标描述如下:1.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2.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3. 能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4.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5.能通过不同信息渠道查找所需信息;《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
期刊
在当今“学习化社会”中,知识更新异常迅猛,今天知道的东西,明天就可能过时。如果停止学习,就会落后,况且一个人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又是极其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知识的学习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掌握学习方法,发展思维能力的手段。因此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使之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
期刊
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教学的层面解读语文,语文是“工具”课;从教育的层面审视语文,语文是育人的基础;从学生的层面体察语文,语文是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的:“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细致、全面地挖掘课文中的心育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