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名人传记是对自身思想的洗礼,《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作为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能让学生了解名人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过程,进而指导自己的学习。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效的“取”和“舍”。
取——保留语文课的工具性特点
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不能忽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如在《沈从文》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此册选修教材的重点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裁剪,确定了以下目标:“梳理选文的脉络,探究沈从文的人生轨迹,把握其传奇色彩。品味关键性语句,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感悟主旨,了解逆境对一个人的意义,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我看来,这一目标既显示了教学过程和方法,又蕴涵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能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据此目标,我设置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把握全文的主旨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在“品文读人”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选取了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段,让学生品味其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句子背后的含义。对具体文句的分析,既能够让学生更充分地把握文中所说的“逆境”,又能够让学生体会出文中所蕴涵的作者的质朴情感和悲悯情怀,同时还体现了语文学科对于语句理解这一技能的培养,使语文的工具性得到体现。
舍——课堂上舍弃对文本高、精、偏的探究拓展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继承和发展。教浅了怕学生吃不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深了又怕学生吃不了,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成本。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开发适合自己风格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学方案,优化课堂教学。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的专题性和研究性较强,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要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因课制宜。
我认为设定“高、精、偏”的教学目标是不可取的:高,即远远高出一般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如对沈从文《边城》不同的解读;精,即对文本涉及的个别内容做深入的分析,如沈从文为什么要把家乡作为他作品中的背景;偏,即对文本没有涉及的问题做过多的探究。由此,在本节课的“能力提升”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结合沈从文的经历,正确理解文中所说的“逆境”,讨论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逆境。这样既让学生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又不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负担。
语文选修课的课堂相对于必修课来说,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实现选修课的高效性。
课前有效的准备
《中外名人传记》这本教材所选内容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中外名人。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先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并交流汇总,以期对学习的目标人物有一个初步印象。对于不同的意见,要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并借此分析课本内容。这样做,可以避免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揪住一个问题不放,也避免了被教材牵着走。
很多学生对老师禁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对推荐的东西却易生反感。所以,课前准备旨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让其产生一种“我也可以品评课本” 的积极心态。在教学《沈从文》一课时,我就采用了此种方法。结果,学生发现了“不太一样”的沈从文,进而对沈从文的传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组织课堂讨论
人物传记多以叙事为主,间或有作者的评论,因此难点不多,但归纳信息至关重要。讨论式的教学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讨论最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文《沈从文》的讨论中,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性。他们提出,能不能将名人与其作品区别对待?经典与学生生活体验有距离,读经典重要还是个人生活体验重要?还有的学生认为:沈从文是偏执冷酷还是温情幽默,都不应该影响到他的文学成就,我们不能因为不喜欢这个人就否定他的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是缺点,文学大师也是如此。我们走近文学大师,阅读经典,是为了从中汲取营养,所以,不喜欢的大可浅尝,喜欢的再去细品,定会有不同收获。这些思考性的学习成果颇具探讨价值,也是教师备课时备不出来的。
总之,唯有一线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琢磨、反思与大胆尝试,才能让语文选修课设置的初衷得以体现。
(责 编 莫 荻)
取——保留语文课的工具性特点
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不能忽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如在《沈从文》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此册选修教材的重点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裁剪,确定了以下目标:“梳理选文的脉络,探究沈从文的人生轨迹,把握其传奇色彩。品味关键性语句,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感悟主旨,了解逆境对一个人的意义,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我看来,这一目标既显示了教学过程和方法,又蕴涵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能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据此目标,我设置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把握全文的主旨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在“品文读人”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选取了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段,让学生品味其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句子背后的含义。对具体文句的分析,既能够让学生更充分地把握文中所说的“逆境”,又能够让学生体会出文中所蕴涵的作者的质朴情感和悲悯情怀,同时还体现了语文学科对于语句理解这一技能的培养,使语文的工具性得到体现。
舍——课堂上舍弃对文本高、精、偏的探究拓展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继承和发展。教浅了怕学生吃不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深了又怕学生吃不了,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成本。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开发适合自己风格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学方案,优化课堂教学。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的专题性和研究性较强,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要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因课制宜。
我认为设定“高、精、偏”的教学目标是不可取的:高,即远远高出一般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如对沈从文《边城》不同的解读;精,即对文本涉及的个别内容做深入的分析,如沈从文为什么要把家乡作为他作品中的背景;偏,即对文本没有涉及的问题做过多的探究。由此,在本节课的“能力提升”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结合沈从文的经历,正确理解文中所说的“逆境”,讨论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逆境。这样既让学生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又不使学习成为他们的负担。
语文选修课的课堂相对于必修课来说,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实现选修课的高效性。
课前有效的准备
《中外名人传记》这本教材所选内容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中外名人。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先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并交流汇总,以期对学习的目标人物有一个初步印象。对于不同的意见,要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并借此分析课本内容。这样做,可以避免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揪住一个问题不放,也避免了被教材牵着走。
很多学生对老师禁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对推荐的东西却易生反感。所以,课前准备旨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让其产生一种“我也可以品评课本” 的积极心态。在教学《沈从文》一课时,我就采用了此种方法。结果,学生发现了“不太一样”的沈从文,进而对沈从文的传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组织课堂讨论
人物传记多以叙事为主,间或有作者的评论,因此难点不多,但归纳信息至关重要。讨论式的教学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讨论最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文《沈从文》的讨论中,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性。他们提出,能不能将名人与其作品区别对待?经典与学生生活体验有距离,读经典重要还是个人生活体验重要?还有的学生认为:沈从文是偏执冷酷还是温情幽默,都不应该影响到他的文学成就,我们不能因为不喜欢这个人就否定他的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是缺点,文学大师也是如此。我们走近文学大师,阅读经典,是为了从中汲取营养,所以,不喜欢的大可浅尝,喜欢的再去细品,定会有不同收获。这些思考性的学习成果颇具探讨价值,也是教师备课时备不出来的。
总之,唯有一线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琢磨、反思与大胆尝试,才能让语文选修课设置的初衷得以体现。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