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小学生作文存在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47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规定的五大学习任务,用作文来检查学习效果。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然而,作文又是一个一直困挠师生的难题,尤其是农村广大师生。本文针对农村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寻找对策。
  关键词:小学作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方法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规定的五大学习任务,用作文都能检查学习效果。识字2000个和会写1000个词是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作文是字词句段的整合与整体。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村的教育也开始受到了重视,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与城市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体现在作文水平的差异上。
  一、目前农村小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抽样调查,发现我校学生普遍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是“谈写色变”,教师视作文教学为烦恼。又从历届小学毕业生考试情况来看,我校小学语文成绩普遍低于城内小学,特别是占有相当比重的作文这一块,明显落后于城内学校。
  (一)学生方面。
  我校小学生写作能力滞后的几个因素:
  1.视野狭窄、积累不足。
  虽然学生有较自由的支配时间,但活动往往存在着盲目性、单调性、肤浅性,缺乏有意识的指导。象写“秋天的景物”,由于我校学生均来自农村,但是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使文章过于单调枯燥。
  2.内容单调,形式单一。
  现在学生作文的内容都有了固定的模式,写好人好事就写自己怎样给老奶奶让座,写感动的事情就写自己生病,妈妈怎样照顾自己等。此外,形式也十分单一,不少学生的作文有着相同的开头、结尾。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短短几次写作课中就学会写文章,教给学生一些模式化的写作套路,例如怎样开头,中间用什么话过渡,最后怎样结尾。包括用什么结构、什么句式、哪些好词……这种方法看似省时省力,实际上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从写作发展的长远来看,是极为不利的。
  3.感情失真,虚假造作。
  许多学生认为写作是一套,真实想法和情感是另一套,不能在作文里流露出来,这是由于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忽视了现实生活对学生的意义,总是习惯控制他们的思想与情感,限制他们表达的顺序、方式与方法。于是,他们开始胡编乱造,不敢流露真情实感。空话、大话、套话、假话充斥在学生的文章中。学生的异想天开和童言无忌都被赶到了作文习作之外。
  (二)教师方面。
  1.教师指导欠科学。
  不少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方法不清楚,没有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作文教学这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对作文教学的策略和评价很模糊,过于强调写作技巧,不能接受有个性的思想、写作风格。教师这种只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来进行教学的观念,带有盲目性和不科学性。
  2.教师评价不当。
  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而是使学生能文从字顺,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文采,有思想性当然好,没有也没关系。对小学生作文写作的要求过高,特别在初始阶段,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少教师评价学生作文只写个日期或者“阅”、“查”或者“优”“良”“中”“差”,这种“冷情批阅”无疑会大大挫伤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3.教师急功近利。
  由于“应试”的压力以及我校教学的相对封闭,作文教学单一、枯燥,作文指导机械化。作文教学形成了“两周一次,教师命题,指导学生写,教师批改”的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甚至押题、猜题、套题;让学生读背范文,于是,出现了“应试作文教学”的局面,忽略了对学生应有的作文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个性,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水平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对我们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习作教学策略的指导。针对以上农村小学作文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要想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就必须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水平,掌握习作教学的基本规律。
  要扭转这些现象,要求我们教师从思想上转变认识,从培养合格社会人的角度认识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作文正是体现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性的终极。广大教师要在提高自己的写作理论同时,积极探索教学新法,提高农村作文教学水平。
  (二)激发兴趣,降低要求,克服畏难情绪。
  1.要以教师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组织与引导的作用,教师的情绪可直接影响学生对写作的热情,对学生的情感起到极大的导向和催化作用。同时,情绪还具有感染特征,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热情的言行,将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作文课上,教师热情亲切的话语,充满鼓励的目光,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都传递着教师真挚的情感,会强烈地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愉悦振奋的情感体会,诱发学生对作文的内驱力,从而积极思维,兴味盎然地投入作文活动中。
  2.明确兴趣在作文中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只有引导学生喜欢作文,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那么所有的写作活动都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赠送,我们的学生当然是乐意接受这种赠送的。这样,作文就成为学生心灵的释放,是对自己心境最好的诠释,是自身一次完美的挑战。   3.采用多种方法激起兴趣。
  (1)精心依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设相应的写作情境,创造适合习作的“大环境”、“小气候”,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找出需要表达的内容,捕捉写作素材,触发习作的灵感和激情。
  (2)举办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活动,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里观察生活、积累多姿多彩的作文素材,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美的律动,激起强烈的表达欲望,自然妙笔生花,其乐无穷。
  (3)教师运用形象谐趣、童真味、情感味浓郁的言语,去描述、去烘托出特定的氛围,来拨动学生的心弦,令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共声,如临其境。
  (4)根据写作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强烈的感染。
  (5)搭建习作展示平台,展示学生成果,亦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欲和表现欲。总之,要采取多种途径,让学生热情高涨地投入到习作中去,习作成功指日可待,因为“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激发兴趣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永恒主题。
  (三)指导观察,积累素材。
  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因此,农村小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
  1.学会观察农村景色。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不懂得从生活中收集作文的材料。其实,农村的孩子们的生活内涵是很丰富的。家庭、学校、社区中每天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每天上放学的路上周围丰富多彩的景色,还有在校园内开展的各类活动等等,都是很好的写作材料。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农村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农村孩子他们从中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树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这一切无不烙上了农村的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只要认真观察,这些就为他们描写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奠定了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2.学会交流、收集农村语言。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立秋摘花椒,白露打黑桃,霜降采柿子,立冬打晚枣”,这是农村一年四季农作物采摘所特有的谚语。又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于收集、交流这些丰富的农村语言,既提高了农事作文的科技含量,又积累了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3.学会体验农村生活。
  农村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上树摘果、下河摸鱼、爬树粘知了,这些趣事会给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拔草喂兔、人牧牛羊、锄草间苗、插秧施肥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方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就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农村小学生在节假日常要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这都是他们体验农村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大好机会。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例如种稻谷,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时间播种,什么时间锄草,施肥,收获,并且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又如很多同学都亲身参加过割稻、采茶或摘采柑桔的劳动,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劳动中,你是怎么做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讨论之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了写作范围。
  4.学会观察农村变化。
  观察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农村学生朝夕面对的是青山绿水、田野乡村、江河湖海,自然景观及资源十分丰富。如:日出日落、月缺月圆、花开花谢、季节更迭、山峦小溪、飞禽走兽、插秧割禾、秋收春种、烧水做饭等。因此,教师要经常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四季的更替,气候的变化;沧海桑田的变迁,涓涓细流的汇聚;飞鸟鱼虾的生活习性,牛马走兽的雄姿;随时捕捉生活中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并随时记录下生活中的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人和事。从浑朴天琢的大自然、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写作的活水。这样,在习作时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比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化学、农药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在教学中我们可指导学生对此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从中指导学生作文,扩展学生写作题材,学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5.学会写观察日记。
  农村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一切耳闻目睹,都十分地感兴趣,很多同学都喜欢养花种树或养一些中动物,语文教师可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把他们养花种树,和中动物交往中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这样,一篇篇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童趣的日记便跃然纸上。
  (四)写熟悉的人和事。
  指导学生写作,还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学生写作前,教师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事,我主要是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自己是参与者,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都十分清楚,写起来自然比较容易。尤其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写进去,从而揭示出事情的意义。
  (五)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广阔的天地是农村孩子们的乐园,也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应结合农村的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特别是要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参观、游览、访问等活动。让孩子们去摘野果、捉鱼、爬山、野炊……也可以根据季节的变换,选择不同的场地,让孩子们去亲身体验。如利用农村小学特有的农忙假,让他们到田野里去插秧、收割稻谷,在星期六、星期日跟随家人去除草、施肥……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一种禽畜、植物或一处景物,如鸡、鸭、猪、牛,翠竹、青松等,看它的生长变化过程,由此让学生知道它们也会随着时间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从而写出富有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六)指导学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然而,农村小学生写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愿检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给老师。这样马马虎虎,主要是写作态度不端正。但是,学生不会修改文章,也是个实际问题。所以,要指导他们学会修改作文。
  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小学生写作能力很有限,让他们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必须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第一,是朗读。作文写好后,一定要读读自己写的作文。要让学生明白只有读,才能发现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语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写作文后,我让他们放声读两遍。有时,还让他们录音,然后放录音,听听是否有词句的错误。听到有问题的地方,用笔划出来。这种方法简单、易做,学生乐于接受。
  第二,介绍词句修改的具体方法。(1)删。删去多余的字、词、句,使语言简洁明快。(2)增。增加一两个或几个字,使语句明确、生动、流畅。(3)调。调整语序,使表达合乎逻辑。(4)换。换个词或句子,使表达更严密。(5)改。作文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应认真对待,予以改正。
  以上是给学生所讲的五种修改方法,在修改中,还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修改符号,予以改正。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互改。两人或几人一组,相互评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三,针对性评改。(1)针对性批改。在作文批改是要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批改的指导作用。具体要求是:A.根据作文的目的去批改,提出语病,语言不能繁,能揭示出问题的本质就行。B.提出问题,开出处方,同时,尽量找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对学生加以鼓励。C.横批尾批同时并举,合理解决具体问题,尾批概括总结,切记泛泛而谈。(2)针对性评讲。讲评作文是,既要讲整篇都写得好的,又不能忽视某部分或某名字写得好的。以评讲佳作为住,同时加强优生作文的代表性指导。特别要注意指出本次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大家都来“服药治病”。
  第四、针对性督促。对符合要求的作文要加以赞扬和鼓励,对未按要求做的,则应督促其重作。对差生则应耐心指导,然后督促他们去完成。
  总之,尽管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水平任重而道远,但作文教学这块热土也给了我们农村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我相信在新课改潮流地推动下,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农村作文教学将别有洞天,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 李守森主编.《教育教学文论汇篇》(学苑出版社出版),2009.3.
  [2] 石峰.《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当代教育教学研究》,2010.8.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均衡,即教育均衡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相对的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
期刊
摘 要:新课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课标特别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初中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部分之一。本文分析了限制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因素,并对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了判断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检验标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否认真对
期刊
摘 要:探究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诱导学生合作、探讨、争论,在此过程中感悟数学过程,所学的知识便牢固可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教学过程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
期刊
摘 要:为了真正在课堂中贯彻好素质教育的要求,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考察和借鉴其他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学教互动”为定位的“五段一清”教学模式:从“明确目标——课前自学——检查讨论——展示反馈——反思总结和周周清”的目标为准则,着眼于学生课堂学习实效的提高,着
期刊
一、引言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了,也就记得了;我做了,很自然理解了。中国也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古训。都强调读书学习只有诉诸自主体验,方能算真正理解。自主体验是生成知识的基础,它把认知内化,促进了体验主体认识的升华。所以自主体验是学生感知知识、获取知识、验证知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二、背景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已在各个小学学校普及多年,虽然现在各级教育领导都很重视像信息技术、科学等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重视学生操作能力培养。但本人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及长期对本校和周边学校的调查研究,发现信息技术课堂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现象。本文概括了几类不和谐现象,并由此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构建和谐信息技术课堂的方法与途径。希望借此能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课堂的调控能力,同时能给各位同
期刊
摘 要:突破管理瓶颈,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实质上就是学校对各种人员的管理。学校办得好与差,关键在于管理的合理与适度,科学而合理地进行管理就会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巩固教学成果,提高学校声望。  关键词:领导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后勤管理  学校办得好与差,关键在于管理的合理与适度,科学而合理地进行管理就会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巩固教学成果。学校管理,实质上就是学校
期刊
摘 要:本文谈了影响汉语学习成效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教师及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这些因素,有助于提高汉语教学和学习成效。  关键词:汉语学习;成效;影响因素  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汉语学习成效的因素很多,在汉语教学和学习中注意以下因素,有助于提高汉语教学及汉语学习成效。  一、心理因素  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学生在汉語学习上情绪浮躁,缺
期刊
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我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但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时期。沉重的升学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使学生们的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他们经常处于一
期刊
摘 要: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但目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障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充分的拥有,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因素与对策  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6%左右,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农村人口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