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有的小学数学教师还在使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不仅遏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扼杀了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精神,甚至让学生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忽视学习过程,反而偏重于数学知识的灌输,这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导致小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84-01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比较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借助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这些困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着积极的教学意义。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理地对小学生进行小组分配
数学教师首先要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第一,数学教师要按照全班总体人数,把人数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第二,根据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坏进行分组,尽可能每组都能保证数学成绩好的人数和数学成绩不好的人数相同,从而形成互补作用,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差的学生学习,也可以起到帮带的作用。第三,数学教师在分组的同时也要咨询学生自己的意愿,是否愿意被分到这一组,若不愿意的,可以重新进行调配,因为自愿选择分组比强迫被分组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因此会与同组的成员关系更友好,更加促进数学的学习。第四,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言特点来分配,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善于表达的学生和沉默寡言的学生,这样可以使善于表达的学生带动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使之共同进步。
二、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小组合作的兴趣
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同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兴趣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获取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创设教学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三、有效地设置问题,进行讨论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互动是很重要的,数学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同时也让小学生学会了如何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组员都发表各自对数学教师所提问题的见解,同时认真倾听其他人的想法,从其他人的表述中,学习其优点,也促使小组成员之间得到更多的沟通,加深了了解,最后根据每个学生的表述进行统一汇总,并由每个小组选派的代表进行发言,无论回答的答案是对与错都是每个组员通过探讨一致通过的,这就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奖励时小组成员一起分享,受惩罚时小组成员一起接受惩罚,这就会促使学生团结一心,共同进步。
四、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分工协作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保证合作探究的时间,不要走过程,草草了事,特别强调的是小组中的每成员都要有一定的责任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事做,这样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营造合作探究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合作探究欲望。氛围的营造不单单是教师的几句话,几个动作或几个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以知识的背景营造,以新鲜的角度营造,以好奇心营造,以活动营造,以问题的争论营造等开展利于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对于那些非常简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五、树立团体意识、建立合适的评价方案
合作学习通常都以小组为单位,带有团体性质,需要学习者树立“荣辱与共”的意识。学生同伴间的学习互助、支持很重要。教学实践证明,来自同伴间的帮助远比教师的帮助效果好。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种积极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与小组成员是息息相关的!学生能感觉到自己在小组中的重要性,一个小组是个有机团体,只有每个成员的完美的合作才能成功。同时,也要使小组成员树立竞争意识,通过与其它小组的竞争才能更好地增强合作意识与团体意识,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合适的评价方案。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合作成果,互相评价的机会。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一定要全面而有激励性。首先是过程评价,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提供及时有效地指导,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事求是、全面准确地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使各小组明确自己努力与改进的方向。其次是学习结果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既要体现个人的智慧,更要体现团队的力量。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昌香.关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1).
[2]王吉华,李长琴.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作用与实施方法探究[J],2012(1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84-01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比较有限,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借助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这些困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着积极的教学意义。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理地对小学生进行小组分配
数学教师首先要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第一,数学教师要按照全班总体人数,把人数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第二,根据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坏进行分组,尽可能每组都能保证数学成绩好的人数和数学成绩不好的人数相同,从而形成互补作用,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差的学生学习,也可以起到帮带的作用。第三,数学教师在分组的同时也要咨询学生自己的意愿,是否愿意被分到这一组,若不愿意的,可以重新进行调配,因为自愿选择分组比强迫被分组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因此会与同组的成员关系更友好,更加促进数学的学习。第四,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言特点来分配,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善于表达的学生和沉默寡言的学生,这样可以使善于表达的学生带动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使之共同进步。
二、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小组合作的兴趣
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从而开阔学生思路,同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正确的、错误的、全面的、片面的、简单的、复杂的各种认识差异都展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各种认识矛盾的交锋中集中正确意见,选择最佳思路,总结一般规律,这个过程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兴趣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获取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创设教学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三、有效地设置问题,进行讨论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互动是很重要的,数学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同时也让小学生学会了如何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组员都发表各自对数学教师所提问题的见解,同时认真倾听其他人的想法,从其他人的表述中,学习其优点,也促使小组成员之间得到更多的沟通,加深了了解,最后根据每个学生的表述进行统一汇总,并由每个小组选派的代表进行发言,无论回答的答案是对与错都是每个组员通过探讨一致通过的,这就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奖励时小组成员一起分享,受惩罚时小组成员一起接受惩罚,这就会促使学生团结一心,共同进步。
四、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分工协作
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保证合作探究的时间,不要走过程,草草了事,特别强调的是小组中的每成员都要有一定的责任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事做,这样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营造合作探究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合作探究欲望。氛围的营造不单单是教师的几句话,几个动作或几个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以知识的背景营造,以新鲜的角度营造,以好奇心营造,以活动营造,以问题的争论营造等开展利于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对于那些非常简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五、树立团体意识、建立合适的评价方案
合作学习通常都以小组为单位,带有团体性质,需要学习者树立“荣辱与共”的意识。学生同伴间的学习互助、支持很重要。教学实践证明,来自同伴间的帮助远比教师的帮助效果好。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学习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种积极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与小组成员是息息相关的!学生能感觉到自己在小组中的重要性,一个小组是个有机团体,只有每个成员的完美的合作才能成功。同时,也要使小组成员树立竞争意识,通过与其它小组的竞争才能更好地增强合作意识与团体意识,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合适的评价方案。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合作成果,互相评价的机会。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一定要全面而有激励性。首先是过程评价,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更注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提供及时有效地指导,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事求是、全面准确地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使各小组明确自己努力与改进的方向。其次是学习结果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既要体现个人的智慧,更要体现团队的力量。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学生个体提供更多的机遇。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昌香.关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1).
[2]王吉华,李长琴.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作用与实施方法探究[J],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