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三联书店总店很好找,就在中国美术馆东边,过一条小马路就到了。
书店以前什么模样,已经不记得了,新店子1997年落成。似乎每年去北京总在冬季,我总会溜达到书店,一口气选一堆书,付账后抱着书上二楼咖啡厅,在弥漫着咖啡香的暖意融融中消磨一个下午。而且,和北京一些可见可不见的朋友的见面,也在这个比较中轴的地段合适,来了,一壶茶,或者一杯咖啡,然后各奔东西;来不了,也丝毫不会影响我在那里呆着的乐趣。
暌违5年,这个冬季又去了北京,城市在急速地现代化着,三联书店倒没变,尤其咖啡厅。只是也许这几年自己做酒吧,眼光挑剔了,以前混在这里乐滋滋的感觉也就不那么地道了。
其实严格意义上,这里只是三联书店的“多功能厅”,书店经常举办的签名售书、座谈会还有一些小型展览都放在这里。“生活、读书、新知”,邹韬奋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传统绵延至今,三联书店以及三联版图书在国内学界一直举足轻重,所以与其他人文书店张罗了半天却不一定有人喝彩的状况不同,大凡在这里举行的活动,都将影响、辐射到海内外华人文化圈。除了费孝通等老辈文化人的鼎立捧场外,中青年代的也频频来此确立“江湖”地位,比如美术策展人栗宪庭,2002年就由上海《艺术世界》杂志社给主持着在这里举办讲座,名为“烂——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上海也有三联书店呢,但总店的威风总归不一样,杂志社也可以借此露脸。就像说你的书由“三联”出,别人看你的目光就不同,至少迄今大小出版社纷纷出笼学术书籍,依旧未能撼动“三联”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分量。
当然,我还是更愿意“多功能厅”在寻常日子里能够就是一间亲切温馨的咖啡厅,假如“三联”人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种为老辈人所津津乐道的老式书店里书香掺杂咖啡香的氛围最容易返回这里。毕竟,有70多年的历史沉甸甸打底呢。
这里整体的形状像火车车厢,一侧拱壁是弧型,用银白金属包裹,嵌了一顶白炽灯,再垂挂一溜儿柔和的小射灯,方便客人阅读。弧型拱壁旁有很长的玻璃台,放着电脑、台灯、杂志、干花罐。另一侧绛红色的墙面挂着不少题字,关于同一主题“三联挚友,与书为伴”,黄苗子、黄永玉、王世襄、吴祖光等的手迹。沿墙摆了方木桌,红红黄黄的印花粗呢格子布搭在桌子上。吧台呈L型,咖啡机、咖啡豆散乱地放着。没有任何照片,几块简单的三合板上,有整个华人文化圈“名流”门用碳笔签的名,凡你能想到的主儿,都在上面可以找到。苏州昆剧院连演3天的大戏《长生殿》几天后在北京登台,精致的小海报放在这里随便拿取。
这里不设最低消费但也不提供免费茶水。咖啡种类多且便宜,巴西、哥伦比亚等15元一杯,没有蓝山一类,大约知识分子们认为那是新贵的品位。茶呢,龙井、普洱和玫瑰花野菊花苦丁茶,一律8元一杯。饿了,有三文治、蛋糕、曲奇和速食饭。MP3在放俗腻的流行情歌,服务员不热情,有的根本就吊着冷脸子。故意交了一张书单给一服务员,他迟疑片刻,跑去收银台电脑查了,哪些书有、分别在什么区域,一一标著在书单上再还给我,但十几本书依旧还得我自个儿去翻找。最最要命的是以前书店厕所虽然永远吊着“内部装修,暂停使用”的牌子,但若是你在咖啡厅消费,还是可以让你用,这次干脆厕所门上加了大锁,服务员说他们也到外面公厕,所以只好尽量少喝水。我暗暗叫苦,一个下午泡下来,这样干涩的季节,一壶茶加三两杯咖啡都嫌不解渴,于是只好一次又一次披挂好全副行头,冲进寒风中,到马路另一端的公厕去报到——这不存心让人呆不下去吗?甭说老店子的殷切厚道荡然无存,新生的超级书城里也不会不给客人提供厕所。书好卖,“皇帝女不愁嫁”,配套的管理、服务就该这样差强人意?
和沈昌文先生有缘,每次都在这里碰着他。看老人晃悠进来,开心地招呼他,悻悻抱怨这里为何不做得稍稍到位些,老人说:哦,国营的,没有谁来关心来刻意经营,也就是一般状况的维系吧。
也许像沈昌文先生一辈的老文化人对于三联书店咖啡厅的定位更符合这个信息时代的节奏?他从不使用手机,把这里当作自己的书信收发室,也把这里的电话留给朋友,来了就查询、取书信,然后一杯苦咖啡,记账,走人。若没什么大事,前后不会呆上10分钟。但这里又是老人为自己设计的生活基调中不可或缺的,他近70高龄,仍然一年四季骑着自行车满城找乐子,用他的话形容就是“骑车好玩啦”,沿途搜寻旧书禁书,还有地道的小饭馆、咖啡馆,再邀约老友们共享——三联咖啡厅之于他构成这个环城车游的重要环节,无谓享受,是习惯,能在某些时刻和老友们聚在这里做“思想操练”, 老人无疑已很满足。
但是,我总不甘心:只需要一个懂书、识咖啡、还有点爱心的人来打理,三联书店这个角落就能真正成为新老书痴们的快乐天堂——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绝迹了吗?
书店以前什么模样,已经不记得了,新店子1997年落成。似乎每年去北京总在冬季,我总会溜达到书店,一口气选一堆书,付账后抱着书上二楼咖啡厅,在弥漫着咖啡香的暖意融融中消磨一个下午。而且,和北京一些可见可不见的朋友的见面,也在这个比较中轴的地段合适,来了,一壶茶,或者一杯咖啡,然后各奔东西;来不了,也丝毫不会影响我在那里呆着的乐趣。
暌违5年,这个冬季又去了北京,城市在急速地现代化着,三联书店倒没变,尤其咖啡厅。只是也许这几年自己做酒吧,眼光挑剔了,以前混在这里乐滋滋的感觉也就不那么地道了。
其实严格意义上,这里只是三联书店的“多功能厅”,书店经常举办的签名售书、座谈会还有一些小型展览都放在这里。“生活、读书、新知”,邹韬奋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传统绵延至今,三联书店以及三联版图书在国内学界一直举足轻重,所以与其他人文书店张罗了半天却不一定有人喝彩的状况不同,大凡在这里举行的活动,都将影响、辐射到海内外华人文化圈。除了费孝通等老辈文化人的鼎立捧场外,中青年代的也频频来此确立“江湖”地位,比如美术策展人栗宪庭,2002年就由上海《艺术世界》杂志社给主持着在这里举办讲座,名为“烂——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上海也有三联书店呢,但总店的威风总归不一样,杂志社也可以借此露脸。就像说你的书由“三联”出,别人看你的目光就不同,至少迄今大小出版社纷纷出笼学术书籍,依旧未能撼动“三联”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分量。
当然,我还是更愿意“多功能厅”在寻常日子里能够就是一间亲切温馨的咖啡厅,假如“三联”人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种为老辈人所津津乐道的老式书店里书香掺杂咖啡香的氛围最容易返回这里。毕竟,有70多年的历史沉甸甸打底呢。
这里整体的形状像火车车厢,一侧拱壁是弧型,用银白金属包裹,嵌了一顶白炽灯,再垂挂一溜儿柔和的小射灯,方便客人阅读。弧型拱壁旁有很长的玻璃台,放着电脑、台灯、杂志、干花罐。另一侧绛红色的墙面挂着不少题字,关于同一主题“三联挚友,与书为伴”,黄苗子、黄永玉、王世襄、吴祖光等的手迹。沿墙摆了方木桌,红红黄黄的印花粗呢格子布搭在桌子上。吧台呈L型,咖啡机、咖啡豆散乱地放着。没有任何照片,几块简单的三合板上,有整个华人文化圈“名流”门用碳笔签的名,凡你能想到的主儿,都在上面可以找到。苏州昆剧院连演3天的大戏《长生殿》几天后在北京登台,精致的小海报放在这里随便拿取。
这里不设最低消费但也不提供免费茶水。咖啡种类多且便宜,巴西、哥伦比亚等15元一杯,没有蓝山一类,大约知识分子们认为那是新贵的品位。茶呢,龙井、普洱和玫瑰花野菊花苦丁茶,一律8元一杯。饿了,有三文治、蛋糕、曲奇和速食饭。MP3在放俗腻的流行情歌,服务员不热情,有的根本就吊着冷脸子。故意交了一张书单给一服务员,他迟疑片刻,跑去收银台电脑查了,哪些书有、分别在什么区域,一一标著在书单上再还给我,但十几本书依旧还得我自个儿去翻找。最最要命的是以前书店厕所虽然永远吊着“内部装修,暂停使用”的牌子,但若是你在咖啡厅消费,还是可以让你用,这次干脆厕所门上加了大锁,服务员说他们也到外面公厕,所以只好尽量少喝水。我暗暗叫苦,一个下午泡下来,这样干涩的季节,一壶茶加三两杯咖啡都嫌不解渴,于是只好一次又一次披挂好全副行头,冲进寒风中,到马路另一端的公厕去报到——这不存心让人呆不下去吗?甭说老店子的殷切厚道荡然无存,新生的超级书城里也不会不给客人提供厕所。书好卖,“皇帝女不愁嫁”,配套的管理、服务就该这样差强人意?
和沈昌文先生有缘,每次都在这里碰着他。看老人晃悠进来,开心地招呼他,悻悻抱怨这里为何不做得稍稍到位些,老人说:哦,国营的,没有谁来关心来刻意经营,也就是一般状况的维系吧。
也许像沈昌文先生一辈的老文化人对于三联书店咖啡厅的定位更符合这个信息时代的节奏?他从不使用手机,把这里当作自己的书信收发室,也把这里的电话留给朋友,来了就查询、取书信,然后一杯苦咖啡,记账,走人。若没什么大事,前后不会呆上10分钟。但这里又是老人为自己设计的生活基调中不可或缺的,他近70高龄,仍然一年四季骑着自行车满城找乐子,用他的话形容就是“骑车好玩啦”,沿途搜寻旧书禁书,还有地道的小饭馆、咖啡馆,再邀约老友们共享——三联咖啡厅之于他构成这个环城车游的重要环节,无谓享受,是习惯,能在某些时刻和老友们聚在这里做“思想操练”, 老人无疑已很满足。
但是,我总不甘心:只需要一个懂书、识咖啡、还有点爱心的人来打理,三联书店这个角落就能真正成为新老书痴们的快乐天堂——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绝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