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习作我做主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明确地提出了“要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的要求。这一个提法,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自能”的新的学习要求。
  自改习作意义何在?“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习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思维合乎逻辑的过程,也是自我加深认识事物,确切表达事物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自改习作,可以提高语感水平,巩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可培养他们的责任心。那么自改习作路在何方?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改意识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自改习作,必须有正确的、积极的动机作为内部推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形成自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所以培训学生自改习作,必须从激发自改动机,培养自改意识做起,并贯穿习作教学的始终。
  教学中,可通过讲古今中外文学家改自己文章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好文章都是从反复修改中得来的,在事例中受到熏陶。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开始时用“到”字,他觉得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就改为“过”,后来又觉得“过”也字不妥,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春风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后来站在船头,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他顿时恍然大悟,这个“绿”字不正是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让全诗大为生色。
  
  二、授之以渔,掌握自改要领
  (1)片段入手:小学生自改习作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可行的方法是从片段入手。修改的重点是让学生养成读一读的习惯。看看标点使用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表达是否准确等。
  (2)下水尝试: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批改全文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习作情况,找出共性问题,选择富有代表性的习作,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修改,根据习作的要求引导学生自己修改,如:中心是什么?合乎题意吗?所写材料能否表现中心?主体部分是否写得具体?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进行激烈争论,在修改实例中自主获得修改习作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技能。
  (3)读读改改:学生对于语言敏锐的感觉,主要是从朗读中体会出来的,习作完成后,让学生多读几遍,借助声音的刺激,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就会发现。以有声语言支持思考活动,有利于找出错漏的字词或标点,改正拗口的词句,删除重复的词语,补充合理的内容,使习作达到文通字顺。最后再让学生轻声朗读,边读边思如何对文章进行修饰、润色。
  (4)合作修改:学生作文后,不要急于下笔批改,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读习作,看看有哪些地方还需修改。如学校举行了一次广播操比赛,班里的学生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团结向上,最终获得了第四名。就这件事写的《记一次有益的活动》,不少学生以“这次进入四甲真是太幸运了,太令人高兴了”作结尾。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开展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加强锻炼身体;二是让学生明白团结向上,有共同目标才能取得成功)这样的结尾对文章所要体现的精神是否有作用?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文章的结尾存在问题,主动进行了修改。学生既当“听众”又当“老师”,在互评互改中取长补短,既提高鉴赏能力又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
  
  三、坚持训练,形成自改习惯
  习惯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他们逐步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道理。平常习作,我们可以这样来训练学生:一是凭语感修改。在习作初稿完成后,要求把作文念给父母听,请父母帮忙提意见。二是常吃“回头草”。写完文章后,学生常常陷于当时的思路与情境中,修改时无从下手,这时可将文章收起,等几天后再拿出来修改。文章在搁置的过程中,学生认识水平会不断更新积累,会有新的感悟,在这时才对文章动动“手术”,效果是非常好的。这样,通过长期的、形式多样的训练,让学生不断掌握修改习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自改习作能力,形成自改习作习惯,当学生的自改习作的习惯一旦形成,便会在落笔前思考,成文后推敲,从而在内心自发萌生一种想改的需要,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期待和追求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市浮宫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一、“赏读”的提出  回顾历史,阅读教学经历了由新中国成立前的“背读”时代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讲读”时代,再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导读”时代这一转变。近来又出现了“研读”的潮流。“背读”枯燥僵化,是对人性的漠视。“讲读”凸显了教师的精彩讲授,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导读”呢?它表现为学生不是按照自身的需求迫切地读,而是在教师的指令下阅读。至于“研读”,学究气太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阅读“应
一提起线描画,在人们的头脑中便会出现“黑白”这两个字眼,似乎黑白色调的绘画成了线描画的代名词。但在孩子们的眼中,世界是多彩的,他们享受着色彩缤纷的画面给他们带来的视觉冲击,那么孩子的黑白线描画能否像多彩的世界一样绽放出艳丽的色彩呢?以“线描画:手”为例,看孩子们的手亮出五彩光芒。  一、活动内容绽放生活色彩  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孩子美术教育内容的选择必须要结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结合他们熟悉的、有
曾不止一位老师说过:二(9)班的学生上课不活跃,一个问题抛下去,几乎全班学生都保持沉默。在老师再三鼓励下,才有两三个班干部站起来,与老师“唱对台词戏”,直到课结束,还离不开这几个“班干部主角”。听到这番评述,我感到很惊讶:低段语文课堂里,学生应该叽叽喳喳,小手如林,唯恐老师叫不到自己,是极富阳光、生动、跳跃的语文课堂,为何二(9)班的孩子有如此反差的表现?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们闭口不言、保持沉默的?
不少语文教师在一起研讨时,总会谈到教学中一个共性的问题:高年级语文课堂远没有低年级时的气氛活泼、参与度高。其实,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闷”,不仅与学生的生理和心智有关,还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语文课堂的“沉闷”现象,就必须从源头下手,源头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有“活水”,才能真正“活”起来。  那么,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来改变这种“沉闷”的现象,让学生有效
意大利的埃·德·阿米琪斯曾写过一部日记体教育小说:《爱的教育》,该书自1886年诞生以来畅销不衰,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成为一部被公认为“极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鲁迅先生也说“教育总根于爱”。读完左群英博士的学术专著《同情教育论》,我感触很深。本书呈现的一份厚重的人道主义情怀促使我对“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这一命题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思考。  我们今天的教育有
摘要:古诗词一直以来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积淀,它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深厚人文内涵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老师面访和学生调查,分析出在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人教版;古诗词教学;问题;对策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比例不断得到提升,然而笔者观察发现,最近几次中考古诗词得分情况不是很理想。卷纸上呈现出背诵的得分相对阅读性质的题目得分偏高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教材编写者独创的课型,这类课文的显著特征就是:将一首小学生较难理解的古诗包含在一篇浅显易懂的短文中。“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它需要借助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同时还需要“诗”“文”互照,寻找诗与文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的来龙去脉,感悟古诗的丰富内涵,以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人说:“兴趣就是课堂上一种强烈的兴奋剂。”的确,它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课堂上,我常这样去激发学生学习的阅读兴趣:    一、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具有审美特征  充
摘要:现实的环境,现实的条件,都需要我们正确地面对,用心把握;在把握现实的前提下,创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从而追求高效的教育教学模式。  关键词:现实;和谐;高效    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已有十二个年头,自己实践过、体验过的课堂数不胜数,欣赏与观摩同伴的课堂不计其数。十二年来,经历了从传统到创新、从老教材到新教材、从轻松到沉重、从简单到复杂……十二年过去了,我竟然不解地发现自己竟然不会教英语了。我甚
摘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本人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赏识学生打破教材、赏识学生的问题、赏识学生的创意、鼓励并赏识后进生、把“赏识”与“批评”结合起来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赏识学生。  关键词:赏识;信息技术;活力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之一是渴望得到赏识,通俗地讲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