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明确地提出了“要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的要求。这一个提法,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自能”的新的学习要求。
自改习作意义何在?“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习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思维合乎逻辑的过程,也是自我加深认识事物,确切表达事物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自改习作,可以提高语感水平,巩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可培养他们的责任心。那么自改习作路在何方?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改意识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自改习作,必须有正确的、积极的动机作为内部推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形成自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所以培训学生自改习作,必须从激发自改动机,培养自改意识做起,并贯穿习作教学的始终。
教学中,可通过讲古今中外文学家改自己文章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好文章都是从反复修改中得来的,在事例中受到熏陶。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开始时用“到”字,他觉得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就改为“过”,后来又觉得“过”也字不妥,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春风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后来站在船头,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他顿时恍然大悟,这个“绿”字不正是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让全诗大为生色。
二、授之以渔,掌握自改要领
(1)片段入手:小学生自改习作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可行的方法是从片段入手。修改的重点是让学生养成读一读的习惯。看看标点使用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表达是否准确等。
(2)下水尝试: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批改全文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习作情况,找出共性问题,选择富有代表性的习作,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修改,根据习作的要求引导学生自己修改,如:中心是什么?合乎题意吗?所写材料能否表现中心?主体部分是否写得具体?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进行激烈争论,在修改实例中自主获得修改习作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技能。
(3)读读改改:学生对于语言敏锐的感觉,主要是从朗读中体会出来的,习作完成后,让学生多读几遍,借助声音的刺激,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就会发现。以有声语言支持思考活动,有利于找出错漏的字词或标点,改正拗口的词句,删除重复的词语,补充合理的内容,使习作达到文通字顺。最后再让学生轻声朗读,边读边思如何对文章进行修饰、润色。
(4)合作修改:学生作文后,不要急于下笔批改,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读习作,看看有哪些地方还需修改。如学校举行了一次广播操比赛,班里的学生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团结向上,最终获得了第四名。就这件事写的《记一次有益的活动》,不少学生以“这次进入四甲真是太幸运了,太令人高兴了”作结尾。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开展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加强锻炼身体;二是让学生明白团结向上,有共同目标才能取得成功)这样的结尾对文章所要体现的精神是否有作用?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文章的结尾存在问题,主动进行了修改。学生既当“听众”又当“老师”,在互评互改中取长补短,既提高鉴赏能力又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
三、坚持训练,形成自改习惯
习惯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他们逐步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道理。平常习作,我们可以这样来训练学生:一是凭语感修改。在习作初稿完成后,要求把作文念给父母听,请父母帮忙提意见。二是常吃“回头草”。写完文章后,学生常常陷于当时的思路与情境中,修改时无从下手,这时可将文章收起,等几天后再拿出来修改。文章在搁置的过程中,学生认识水平会不断更新积累,会有新的感悟,在这时才对文章动动“手术”,效果是非常好的。这样,通过长期的、形式多样的训练,让学生不断掌握修改习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自改习作能力,形成自改习作习惯,当学生的自改习作的习惯一旦形成,便会在落笔前思考,成文后推敲,从而在内心自发萌生一种想改的需要,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期待和追求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市浮宫中心小学)
自改习作意义何在?“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习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使思维合乎逻辑的过程,也是自我加深认识事物,确切表达事物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自改习作,可以提高语感水平,巩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也可培养他们的责任心。那么自改习作路在何方?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改意识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自改习作,必须有正确的、积极的动机作为内部推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形成自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所以培训学生自改习作,必须从激发自改动机,培养自改意识做起,并贯穿习作教学的始终。
教学中,可通过讲古今中外文学家改自己文章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好文章都是从反复修改中得来的,在事例中受到熏陶。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开始时用“到”字,他觉得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就改为“过”,后来又觉得“过”也字不妥,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春风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后来站在船头,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他顿时恍然大悟,这个“绿”字不正是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让全诗大为生色。
二、授之以渔,掌握自改要领
(1)片段入手:小学生自改习作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可行的方法是从片段入手。修改的重点是让学生养成读一读的习惯。看看标点使用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表达是否准确等。
(2)下水尝试: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批改全文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习作情况,找出共性问题,选择富有代表性的习作,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修改,根据习作的要求引导学生自己修改,如:中心是什么?合乎题意吗?所写材料能否表现中心?主体部分是否写得具体?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进行激烈争论,在修改实例中自主获得修改习作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技能。
(3)读读改改:学生对于语言敏锐的感觉,主要是从朗读中体会出来的,习作完成后,让学生多读几遍,借助声音的刺激,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就会发现。以有声语言支持思考活动,有利于找出错漏的字词或标点,改正拗口的词句,删除重复的词语,补充合理的内容,使习作达到文通字顺。最后再让学生轻声朗读,边读边思如何对文章进行修饰、润色。
(4)合作修改:学生作文后,不要急于下笔批改,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读习作,看看有哪些地方还需修改。如学校举行了一次广播操比赛,班里的学生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团结向上,最终获得了第四名。就这件事写的《记一次有益的活动》,不少学生以“这次进入四甲真是太幸运了,太令人高兴了”作结尾。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开展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加强锻炼身体;二是让学生明白团结向上,有共同目标才能取得成功)这样的结尾对文章所要体现的精神是否有作用?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文章的结尾存在问题,主动进行了修改。学生既当“听众”又当“老师”,在互评互改中取长补短,既提高鉴赏能力又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
三、坚持训练,形成自改习惯
习惯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培养小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他们逐步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道理。平常习作,我们可以这样来训练学生:一是凭语感修改。在习作初稿完成后,要求把作文念给父母听,请父母帮忙提意见。二是常吃“回头草”。写完文章后,学生常常陷于当时的思路与情境中,修改时无从下手,这时可将文章收起,等几天后再拿出来修改。文章在搁置的过程中,学生认识水平会不断更新积累,会有新的感悟,在这时才对文章动动“手术”,效果是非常好的。这样,通过长期的、形式多样的训练,让学生不断掌握修改习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自改习作能力,形成自改习作习惯,当学生的自改习作的习惯一旦形成,便会在落笔前思考,成文后推敲,从而在内心自发萌生一种想改的需要,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期待和追求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市浮宫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