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课堂的生态评价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hub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与西方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可以说是不謀而合。因此,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富有诗情的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
  一、评价之根
  1.关注全体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评价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进步的动力,获得帮助,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
  ①对基础差的学生,评价应重在鼓励其敢读,爱说。学困生在课堂上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的状态,其原因主要是存在着自卑和依赖心理。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我班有一名学生不敢当场发言,甚至不敢读课文,于是我就采用同桌互读的形式,该生读完后,我轻声地在他耳边说:“想不到你的声音这么动听,只是声音低了一点,怎样,再来一遍?自己读,声音放高一点,争取让全班同学都听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该生读书的水平不断提高,渐渐地,这位同学也爱读课文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②对基础好的学生,评价要旨在激励他们挑战,创新。心理学家认为,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心探索欲,而优秀学生最容易处于这种状态。因此,教师的评价要激励其创新。在《古井》一课上,老师让学生汇报阅读感受,学生说从第二自然段的描写可以体会到人们对古井、对井水的喜爱之情。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不同意,既然人们喜爱井水,珍惜井水,为什么路面总是‘湿漉漉的’,从‘湿漉漉’这个词分明可以看到人们不珍惜水,浪费了很多水。”这时,老师笑着说:“你的想法真独特,是啊,人们珍惜水,可路面为什么总是‘湿漉漉’的,作者这样的描写是否自相矛盾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活跃了,通过再次深入读书,最后总结出:作者写挑水的时间是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挑水人,难免路面总是湿漉漉的,可见作者这么写是为了表现古井无论何时无论何人需要水,它都毫无保留地奉献出甘甜的井水,可见古井的贡献之大,表达对古井的喜爱赞美之情。当然要是能做到路面不“湿漉漉的”,珍惜每一滴水那是最好的。多可贵啊!学生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
  2.评价内容——广角多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参与活动,例如读书、思考、讨论、观察、质疑、回答问题、发表见解、想像探究等,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多元智力潜能),包括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等给予积极的评价。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上所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三个方面的整合,因此在评价实践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的评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学生的评价中要独立地对这些标准进行评价。以“态度与情感”的评价为例,这一标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性等方面,但其评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评价过程中要避免将其简单量化、打分的做法,教师要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给予恰当的评价。
  3.评价策略——多样融合。 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满足学生鲜活的个性,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融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单一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多样性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以建议性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以延时评价为主。
  4.评价主体——多向互动。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不同,优势各异,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的及所获得的都可能超过教师本人。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双向沟通。
  二、评价之韵
  1.幽默评价——意味深长。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语言的首选。一次语文课上,我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默写一首七绝古诗。这位学生刷刷地很快就把黑板写得满满的,字写得又高又大,引得其他学生都笑了起来。该生看着自己的“书法作品”亦颇有得意之色。待静下来以后,我说道:“这位同学的默写全对了,但是‘字高字大’(自高自大)就不太好了!”对学生在作业中所暴露出来的思想缺点,我并没有大发其火,也没有一本正经地进行批评教育,而是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含蓄委婉地进行评价,使学生在思而得知后的笑声中受到教育。
  2.形象评价——意境深远。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最富感染的。课堂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课堂教学评价恰当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能够使评价更富有感染力。
  3.适时评价——春风化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教师如果能及时捕捉这些片断,通过巧妙的评价处理课堂上的意外,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其他文献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多种多样,好的教学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运用艺术。教师可根据教学语言的一般规律、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自己的语言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进行千锤百炼、弃失扬得、反复融铸,以形成自己的风格。  一、语言要准确规范  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必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例如:“整除”与“除尽”、“
期刊
面对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的设计者也不再是教师一人的专利,而成为激发学生愿望、动机、价值追求的载体,那么让学生下水去体验作业设计的过程,更应当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一、激发兴趣创设作业设计的氛围    教师一直是布置作业的主人,这是若干年以来形成的模式,其实我认为完全可以让学生成为作业布置的主人、学习的
期刊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离不开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和创新,预设与生成缺一不可,没有预设,课堂教学就会失去方向,偏离目标,成为没有航向的小船,随时有触礁的危险:而没有生成,课堂教学也就成了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魅力与乐趣。所以,恰当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于打造高效课堂至关重要。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案不失为平衡预设与生成关系的一种有效策略。  一、导
期刊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2年度规划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026,题目《小学高效课堂建设中班级自主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谈起高效课堂建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效课堂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能让学生会学的课才是优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一、看学生自主的程度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
期刊
2013年以来,民勤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联盟,构建城乡、校际共同发展机制,搭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发展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学校联盟管理运行机制  民勤县以城乡学校的联盟组团发展为依托,实行“一统筹、二交流、三共享、四机制、三保障”的管理机制,全面推进城乡
期刊
创新对于社会发展极具重要意义,培养个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应当说目前我们的创新教育搞得并不太好,这就使得一批批学子完成受教育历程之后在就业这个问题上面临巨大困难。尽管国家鼓励自主创业,但如果说对每个行业都缺乏认识,那么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应该是非常低的。这一切都表明我们的教育缺乏引导青少年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了解社会这些举措,也缺乏主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使
期刊
为了进一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发展要求,传统的初中数学学科建设以及无法满足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加快初中数学学科的建设,整合社会上各方面的力量和学科资源,进一步凝炼学科的方向,加强引用知识的培养力度,强化科技教学。  一、整合力量,凝炼方向,加快应用数学教学学科建设的具体举措如下:  1.加大经费的投入,改善教学条件。经费是一个学校开展学科建设的前提保证。学校集合更方面的资金,努力挖掘各
期刊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会学数学,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課题。  一、目的性  我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到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必修学科,是锻炼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没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作基础,就很难学习和接受其他知识,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二、自主性  由于初中
期刊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一种极其抽象的思维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不落俗套的、属于自己个人的、新的东西。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创新?如何教会学生写出属于自己的,不落旧俗的,能展现自己个性特点的文章?  一、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万事皆难成功。在教学中一谈到要学生写作文,下面传来让我难受的唉声
期刊
所谓“校本课程”,是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开发和实施的适合本校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学校教育教学所必需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和师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校本课程建设要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这一实质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建设,根据学校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