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俄罗斯东正教复兴的原因探析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经历国家分裂后的阵痛和各种考验,东正教走上了全新的复兴之路。东正教热潮掀起的原因大致分为四个方面:政府支持和政教协作创造了前提和良好的氛围;优惠补助与自我经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精神危机的客观需要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新时期;俄罗斯;东正教;复兴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标志着苏联这个曾经称霸一方的超级大国正式解体。迎接俄罗斯的是一场万劫不复的灾难:政局极度不稳、经济全面崩盘、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精神危机、民族分裂等问题层出不穷。东正教作为俄罗斯信徒最多、规模最大的传统宗教,也面临着苏联解体带来的巨大冲击。在此种步履维艰、筚路蓝缕的动荡局势下,东正教在新时期的俄罗斯艰难生发,并且迎来了全面复兴:宗教组织内部不断完善、上下一心,修道院和教堂的数量不断增加,教会融入了政府、军队、市场和院校,在当今俄罗斯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东正教能够取得如今的繁荣局面,具体原因可从政治、经济、精神价值三个方面进行阐析。
  一、政府支持与政教协作
  苏联时期,在官方无神论的宣传和打压下,东正教被视作封建愚昧的精神鸦片,其发展道路极其曲折艰辛。苏联解体后,教会终于摆脱了原有的枷锁束缚,这是东正教走向复兴的第一步。推动东正教发展的政治因素有两个:一是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宗教的民主政策,二是教会积极寻求与政府密切合作。
  叶利钦上任俄罗斯总统以后,彻底否定无神论,要求客观公正地看待宗教,东正教重新获得官方的认可。1997年俄罗斯政府颁布了新的宗教法令——《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联邦法》。新的宗教法充分肯定了东正教在俄罗斯历史上的影响和贡献,“承认东正教在俄罗斯历史上、俄罗斯精神和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1]同时给予教会在宣传、出版、对外交流传播等方面的权力,还允许某些地区将民族宗教节日设立为节假日,这些规定为东正教的复兴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普京当选总统之后,依据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具体状况,于2002年2月和7月先后出台了两部新的宗教法——《俄罗斯联邦的传统宗教组织联邦法》和《俄罗斯联邦抵制极端主义联邦法》。第一部新法主要强调保护教会的合法地位及其权益,保障公民信仰自由;第二部新法则要求保障公民的权力和自由,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禁止宗教组织参与极端主义的活动。相较叶利钦,普京更加注重他国对宗教问题的干预,他要求宗教积极找寻自己的社会位置,排除外来因素的干扰,专心大胆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
  俄罗斯政府为东正教的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二者在此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东正教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开始主动与政府展开合作,为政府排忧解难,也助国家发展一臂之力。随着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系列宗教政党,越来越多的教会人士参政议政,他们为国家的建设出谋划策,使得东正教在俄罗斯政坛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国家领导人将东正教会作为自己的重要参谋,在一些重大事件的决议中经常会考虑教会的意见。教会牧首可以和总统直接展开对话,共商国是;而大主教则与对应级别的政府部门进行对接,为政府管理建言献策。教会与政府的强强联手,为社会的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来说,通过修宪立宪以及历届总统的鼎力支持,东正教会重新获得了宗教自由。政府和教会建立了合理自由的合作关系,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作取得辉煌的成果:国内的东正教会与海外的东正教会之间冰释前嫌,破除了多年的对立关系;牧首阿列克西二世也多次获得政府颁发的荣誉勋章。东正教会在和政府的合作中所付出的努力,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为复兴之路的开拓提供了前提和良好的氛围。
  二、优惠补助与自我经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会的良好运营离不开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东正教会的财产在苏联时期基本上被征用或没收,政府也禁止其从事经济活动,导致教会经济损失巨大。这一状况在苏联解体后发生了巨大转变,教会不仅获得了来自社会外部的许多优惠补助,还通过自我经营获得了不菲的收入,由一穷二白走向宽裕富足。
  1997年修订的《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联邦法》明确规定了对东正教会的财政支持法令,放开了对宗教组织利益方面的管控,对宗教组织的财政预算、调拨物资、动产和不动产不再进行限制,教会在经济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普京上台后,一方面继续教会的经济独立,一方面实施了更多的优惠政策。俄罗斯联邦能源委员会将教会的用房消费归入居民消费而非企业消费,如此一来便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尤其是节省下很大一部分的供暖费开支。政府在纳税环节也为教会谋得了不少福利,除了土地占有和产业需要交税之外,东正教会无需再交纳任何税款,并且土地占有税的收取范围有限,不包括“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价值的、建筑学价值的宗教设施用地”和“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具有文化价值的宗教建筑物。”[2]鉴于宗教为促进社会团结和树立道德价值观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国家还会对宗教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宗教建筑的修缮保养提供一部分補助,分担教会的经济压力。
  要想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只凭借外部社会的优惠补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会开始自力更生,从事多种经营活动。1992年,凭借银行家们募集的捐款作为启动资金,教会开始经商。最初教会的经营范围只限于有关宗教的相关产品,比如圣物和宗教仪式用品。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东正教会成立了自己的股份公司,经营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开办教会银行,收购大型的商店、食堂和药店,并开设了多家宾馆、饭店等盈利性单位。东正教会还拥有了专属的出版机构、广播电台和网站,在牟利的同时,也推动了宗教精神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伴随着俄罗斯社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教会也适应潮流融入了市场,他们的金钱观也发生了改变,不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信教不等于追求清贫”等口号,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教会与时俱进,为新形势下教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借助优惠补助的扶持,再加上自身的妥善经营,东正教会逐渐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这不仅减轻了政府的经济负担,也有助于教会维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在经济活动中,提高商人阶层道德感,将部分收入用于慈善等行为为教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东正教会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国家经济发展层面谋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也为自己的复兴之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精神危机的客观需要
  伴随着苏联政权的垮台和社会制度的崩塌,苏联维持了近七十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瞬间瓦解,俄罗斯迎来了一场十分严峻的精神危机,这场精神危机在国家内部主要表现为信仰缺失和道德滑坡,同时还面临西方思想入侵的威胁。在这种内忧外患的艰难条件下,国家需要一种力量来安定民心,将人们从解体的阴霾中解救出来。
  当一个国家的人民出现了信仰缺失,那么道德滑坡现象就会尾随而至。人们遵守数十年的道德观念受到严重冲击,共产主义道德观念被当局抛弃,而新的道德体制又遥遥无期。苏联解体初期,俄罗斯的法律机制尚不健全,因此社会秩序十分混乱,人们变得更加自私、冷漠、残忍,出现了贪污腐败、偷税漏税、投机倒把、吸毒酗酒、杀人抢劫等不良现象。在俄罗斯进行政治、经济、文化转轨的艰难历程中,暴露出贫富两极分化、灰色收入、失业、民族分裂诸多问题。人们对于这些难题一筹莫展,只能奢望救世主能够出现,宗教成为了人们心灵的依托。在新的道德体系形成完备之前,人们可以用宗教信条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人们的思想。社会的动荡让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变成“迷失的一代”,教会想方设法走入年轻人的队伍中,与他们展开对话,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俄罗斯联邦教育部与教会共同签署了《俄罗斯联邦教育与东正教会莫斯科牧首区合作协议书》。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东正教将神学教育加入课本,并且与政府共同制订教材计划。东正教会同时十分注重军队的精神思想问题,专门设立“精神教育中心”,并在军队院校开设东正教课程。阿列克西二世将拯救精神危機作为己任,他认为东正教会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教会的灵性生活”,“保护精神和道德价值”,“回应人民的期望、为社会服务”[2]。东正教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遏制了俄罗斯的精神危机,在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东正教会走向复兴的同时,一些外国教会也渐渐渗透到社会民众之中,他们利用财力优势和人们的崇拜心理,不断发展壮大,意图打断东正教的发展,分裂国家和人民。东正教会以传统思想中蕴含的道德纯净的信徒生活准则进行回击,揭露外来思想中的物质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对外来思想中对俄罗斯民权问题的指责,东正教会也针锋相对强硬回应:“人权的实现不应与神建立的道德规范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传统道德相矛盾,个人的人权不能与祖国、社团、家庭价值观和利益相抵触,不应损害宗教神圣物、文化价值、民族特性。”[2]教会始终与国家站在一起,东正教的精神价值和“服务祖国”的爱国主义紧密相关。在外来文化思想的冲击下,东正教发挥了自身蕴含的强大精神价值,成为抵御西方思想入侵的一股强大力量,正是这种守护俄罗斯民族性和独特性的精神价值,成为东正教在复苏道路上不断前行的重要推动力。
  结语
  东正教在新时期俄罗斯的复兴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民主政治和优惠政策为它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教会在清楚自身定位的前提下主动与政府展开合作,并且利用政府提供的利好条件从事多种经营,为自己积累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再加上自身所具有的精神文化价值正好填补了苏联解体后的精神文化真空,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东正教的复兴。东正教会重新与政府走到了一起,虽然政教分离,但是共同的利益驱使他们精诚合作。俄罗斯的崛起为东正教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而东正教的复兴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民族心理认同,扩大俄罗斯民族思想文化的影响力,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乐峰. 东正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张雅平. 东正教与俄罗斯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一直坚持其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部分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充分说明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性,因此要研究人的发展理论来更好的指导实践。  关键词:理论渊源;人的发展;共产主义  我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在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较快,不过在发展过程当中许多问题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而在现阶段,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出现帮助电子信息能够有效进行传输处理。在电子信息工程当中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信息的精准度,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也得到了保障,本文具体分析了现阶段数字信号的具体特点,探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数字信号;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  近年来,电子信息工程走进人们的
期刊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当今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电商企业仓储运输的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本文主要以京东为例,对现阶段“互联网+”模式下电商企业仓储运输的积极影响及面对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电商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仓储运输;京东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对我国生产力的逐渐提升及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产生了重要作用,为电商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正因如
期刊
摘要:我国的经济水平、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各类企业为了加强生产,于是不断探求更行之有效的技术策略。信息化平台的出现可以说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软件工程作为最基础的软件工具,在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如能灵活运用,将从根本上影响企业的建设成果。本文以此为立足点,进一步探讨了软件工程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地位,提出了如何在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实现普遍运用软件工程。  关键词: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平台;应用  市
期刊
摘要:消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狂欢式消费正逐渐在年轻人群体中蔓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卷入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等不理性消费的大潮中,由此带来的负面社会后果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不理性消费行为的产生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宏观微观多重因素共同解构了以往朴素的实用主义心理,使青年群体最终掉入消费的陷阱,成为不理智的消费者。  关键词:消费主义;青年群体;新型营销;不理性消费行为  引言 
期刊
摘要:网格系统作为设计师常用的一种设计技巧,它带来的视觉感受是秩序感、逻辑感、系统化。在平面设计中巧妙的利用网格系统,可以更加快速、准确、清晰的传递给人们需要的信息,使用网格系统设计板式就意味着要遵循普遍、合理的原则。  关键词:网格系统;版式设计;秩序性  一、什么是网格系统  网格系统英文为“grid systems”,运用有规律大小的固定格子设计排版布局,以规则的网格阵列来指导和规范网页中的
期刊
摘要:我国面临社会转轨、健康转型、人口转变的复杂形势,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时,如何应对人口问题日趋多元化、各种因素交叉重叠等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未来的人口发展状况,采取审慎而有效的科学措施和非常规手段,把握趋势,主动求变。本文主要分析了生育工作有关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计划生育;硬环境;软实力;实力打造  引言:在国内与国际种种因素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公益”的背景下,网络公益蓬勃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监管制度,出现了网络公益信任危机。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219份问卷。对民间公益组织网站中项目质量对网民捐赠信任的影响进行探析,了解项目的内容信息、视图效果、项目人以及被帮助者信息和捐赠信息等方面对网民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网站项目中内容介绍信息和后续反馈信息对信任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为公益组织提供参考,优化网站设计
期刊
摘要:教育功能是高校博物馆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由于高等院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第一要务,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就显得特别重要。高校博物馆作为大学精神文化产品的集中地,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它也是大學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是营造科学与人文氛围的重要实体。随着大学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今天高校博物馆不仅承担着校内育人功能,也承担了社会育人功能。利用其不同于社会博物馆的优势,高校博物馆逐渐承担起
期刊
摘要:艺术歌曲作为声乐创作中一种常见的体裁,是声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我如何不想她》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经典代表作品之一,诗词意境深邃、音乐悠美流畅,是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对《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乐曲的曲式和声结构、旋律创作手法等的剖析,分析该作品的艺术特色,挖掘该作品的深层次内涵。  一、关于“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Art Song)是声乐创作的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