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科学的能力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需要组织一个个具有结构性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仔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促进他们了解科学常识和科学现象,发展科学素养。现以二年级《各种各样的天气》一课为例,分析如何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
创设趣味情境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故事可以融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上课,学生会兴趣盎然。《各种各样的天气》一课的“聚焦”部分,让学生将思维聚焦到天气以及天气的变化,运用寒号鸟没有根据天气变化做准备而受苦的寓言故事引出课题,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故事中小蚂蚁和小松鼠为天气变化所做的准备也为后面“拓展”环节打下了基础。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叫寒号鸟,我们一起听一听它发生了什么故事。
(课件出示寒号鸟图片,教师结合图片进行描述。)
师:听了寒号鸟的故事,同学们觉得寒号鸟为什么会被冻僵?
生:贪玩,不相信伙伴的话,不关注天气,没有做好防范。
师:故事告诉我们,寒号鸟没有注意到天气的变化,没有像小伙伴一样提前做好防范,结果被冻僵。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呢?每天的天气都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天,中午和晚上的天气也有可能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天气》。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兴趣很高,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语言常常不严谨、不规范、不全面、答非所问,表达的意思往往零乱。在“探索”部分,教材给出了4幅图片来区分天气,笔者运用提示语,引导学生对“天气”尝试着进行清晰、有条理的描述。学生回答时,教师加以指导,并在黑板展示提示语,让学生记忆深刻,又不显得太过生硬或突兀。低年级学生思维比较发散,思路不清晰,提示语可以让他们按照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久而久之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对天气符号的认识也为“拓展”环节埋下了伏笔。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四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天气?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晴天、阴天、雨天、雪天。
(教师板书“晴、阴、雨、雪”。如图1。)
师:为什么第一幅图是晴天?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晴天?
生:晴天时天上有太阳,很温暖,空气很好。
(随着学生回答,教师出示提示语:“我认为这幅图是
创设趣味情境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故事可以融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上课,学生会兴趣盎然。《各种各样的天气》一课的“聚焦”部分,让学生将思维聚焦到天气以及天气的变化,运用寒号鸟没有根据天气变化做准备而受苦的寓言故事引出课题,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故事中小蚂蚁和小松鼠为天气变化所做的准备也为后面“拓展”环节打下了基础。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它叫寒号鸟,我们一起听一听它发生了什么故事。
(课件出示寒号鸟图片,教师结合图片进行描述。)
师:听了寒号鸟的故事,同学们觉得寒号鸟为什么会被冻僵?
生:贪玩,不相信伙伴的话,不关注天气,没有做好防范。
师:故事告诉我们,寒号鸟没有注意到天气的变化,没有像小伙伴一样提前做好防范,结果被冻僵。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呢?每天的天气都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天,中午和晚上的天气也有可能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天气》。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兴趣很高,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语言常常不严谨、不规范、不全面、答非所问,表达的意思往往零乱。在“探索”部分,教材给出了4幅图片来区分天气,笔者运用提示语,引导学生对“天气”尝试着进行清晰、有条理的描述。学生回答时,教师加以指导,并在黑板展示提示语,让学生记忆深刻,又不显得太过生硬或突兀。低年级学生思维比较发散,思路不清晰,提示语可以让他们按照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久而久之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对天气符号的认识也为“拓展”环节埋下了伏笔。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四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天气?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晴天、阴天、雨天、雪天。
(教师板书“晴、阴、雨、雪”。如图1。)
师:为什么第一幅图是晴天?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晴天?
生:晴天时天上有太阳,很温暖,空气很好。
(随着学生回答,教师出示提示语:“我认为这幅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