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在博弈中前行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xyd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率先擎起“民生新闻”的大旗,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各地电视媒体敏锐地嗅到了这块尚未有效开掘的新闻处女地,一大批主打民生新闻的节目迅速跟进,历经八年发展,电视荧屏上的民生之火,已经燎原。如同其关注的视线,节目覆盖面层层下沉,以一省范围内为例,省级电视媒体的《生活帮》(山东电视生活频道),市电视台如《晚间》(济南台),《直播潍坊》(潍坊台)等等,甚至部分县区级电视台也有类似的节目开播,可谓层层围剿,誓将自己一亩三分地上的新闻刨干挖净。
  民生新闻如此“大火”,根源在于几年来整个社会浓重的“民生氛围”。国家领导人将民生作为执政的重大课题,而伴随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种种民生问题被置于聚光灯下,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相对于国际关系,普通老百姓更关注的是切身的难题和柴米油盐的涨跌,民生新闻应运而生。与民生新闻同样火起来的,是业界对于这种新闻形态的论争与质疑。民生新闻只能关注“鸡毛蒜皮”,民生新闻如何避免越俎代庖做“民青天”?不同的声音反映出的是已经开播近十个年头的民生新闻的自我博弈历程。要想实现“常青”,民生新闻所需要的,是如何在这其中寻找到一个最佳方略。
  
  “大民生”与“小民生”的博弈
  
  《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关于“民生”一词的最早记录。民生新闻,就是关注民生的新闻,“是媒体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民生为核心报道领域的新闻类别,它涵盖了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事业、社会稳定等基本内容,并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①
  “大民生”与“小民生”
  这一大一小不只是镜头涵盖的范围,更是节目的关注角度与层次深度。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是“大民生”,而张大妈家的孩子参加高考,则属“小民生”;国际油价的涨跌是“大民生”,王师傅的油价花销是“小民生”。所谓的“小民生”,就是将关注的着力点放在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寻常生活中,为百姓提供量身定做的生活信息和服务讯息,成为他们须臾不能离开的生活参考;所谓的“大民生”,就是更多注目于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及走势等新闻,比如,金融、房地产、汽车等方面的政策调整或者新规,同时“大民生”还包含从民生角度对国计所进行的解读和诠释这层意思,通过民生的角度来解读国计的内涵和对民生将可能带来的具体的、直接的影响②。
  “小民生”大行其道。新闻视点下沉是民生新闻的主要特色,新闻本地化,多以报道“小民生”为重点。围绕较为琐碎的居民生活进行采编,带有强烈的地域特性和亲民色彩,与此搭配的是主持人的平民化风格和新闻讲述的故事性、细节化。“小民生”新闻的吃香同电视台与所在地观众的贴近优势密不可分。
  “小民生”的一边倒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先,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为吸引眼球达到高收视高关注的目的,充斥了不少哗众取宠的怪事、丑事,并对此加以大肆渲染,在舆论引导上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次是新闻故事化严重,过分注重情节性、离奇性而忽视了新闻本应具有的及时、客观的特征。同时,过分的“小民生”的报道局限了民生新闻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视野的放开,普通民众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度上升,仅报道家长里短和鸡毛蒜皮的民生新闻难免有些“目光短浅”。
  “小民生”凸显大主题,小视角折射“大民生”。目前民生新闻节目的报道重点集中在“小民生”,在发挥亲民特点的同时也存在题材琐碎、报道表象化的问题。单纯以“小民生”视角做新闻,失之狭隘,单纯以“大民生”视角做新闻,又显得不够亲民,最好的民生新闻报道方式不妨做到以“大民生”的高度指导“小民生”新闻的动态。“如果说小民生更多强调的是新闻的内涵的话,那么,大民生则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做新闻的视角。”③民生新闻栏目要增强自身的公共意识,拓展新闻报道的领域范围。首先要关注关系民生的“国计”,包括很多政策性、会议性报道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这些新闻的报道和关注不仅不会背离民生新闻的特性,还能为民生新闻提供具有高度和指导意义的报道“主心骨”;其次,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尝试以浅显易懂、符合百姓语言习惯的方式解读国家政策措施,既凸显了民生新闻与其他新闻栏目的区别,又能开辟一种新的硬新闻的报道形态,以一种易懂的方式报道来吸引很多普通百姓,特别是相对来讲素质不是很高的受众的关注。
  总之,无论民生新闻栏目是立足于城市还是乡村,从业人员都要把眼界放宽,视野放远,“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以“大民生”的视角和高度关注百姓的身边事,以“小民生”投射大课题,只有这样民生新闻才能避免报道表象化,有内涵,观众有看头。
  
  “记录”与“介入”的博弈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有生动比喻:“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中国新闻工作者道德准则》规定: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④这说明记者所要做的是敏锐的观察、客观的记录和报告,而不是去放手做这艘船的掌舵者。但记者不是机器,同样会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自身的感性冲动,作为民生新闻记者,面对着家长里短生活事,难免产生共鸣。我们不难发现,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尤其是涉及部分“伸冤鸣屈”的题材时,记者报道的感情因素往往滋长,甚至化为介入的行动。作为一档新闻节目,同时又是民生节目,理性与感性、介入与独立记录的博弈从未停止。
  新闻发展,记者不再“袖手旁观”。记者已不再是单纯采访,而是参与新闻事件之中现身说法,为当事人“搭把手”,这在民生节目中已然常见。比如《生活帮》中记者变身为“帮办”,完全介入新闻事件进行采访报道,此时采访也成了直接的新闻援助。所谓介入式报道是指报道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参与意识,通过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报道,有意识地对事件的发展态势施以一定的影响,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或达到某种效果而采用的新闻报道方式。⑤
  民生新闻节目的介入式采访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明察,即直接的介入式报道,另一种则是暗访。针对暗访,国际上有很多新闻自律都曾谈到,传媒内部要有严格的批准程序,以便事后能够经受社会的质询。英国独立广播委员会的自律规定,这种情形“必须得到最高节目负责人的明确同意,才可录制(不论是否准备播出)”。⑥本文主要探讨民生新闻中独特的直接介入式报道,其多见于调查类、帮扶类以及公益援助类等民生新闻节目常涉及的热点题材。如高考期间组织出租车组成“爱心车队”并派记者进行随车报道,为帮扶患病无钱救治的困难群体设立基金等。对于追求高收视率的电视新闻媒体来说,为吸引观众眼球,记者冲到幕前参演新闻大戏也就不难理解了。
  介入有度,新闻客观不可抛。介入式报道在带来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带来了隐忧。过分的介入容易扭曲新闻节目的本质,在部分新闻节目中经常看到记者越俎代庖,甚至成为主导新闻进行的关键人物,这样的“越位”不仅会导致新闻真实和客观面目的丧失,更容易将受众引向极端。新闻媒体具有舆论监督的社会作用,有责任通过自身的报道促成社会良性机制的形成,但这并不代表记者可以随意介入,代替社会规则行使审判权。现在很多群众有事不找政府找媒体,将个别节目尊为“青天”,正是这种越位行为的“后遗症”。这固然反映了媒体在消除社会不公问题上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就长远来说,这样的行为不利于整个社会机制的构建,也不利于相关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过分的介入容易导致新闻理性的丧失。记者在进行介入式报道时容易偏听偏信,先入为主自我判断,这无益于新闻真实的探究。同时,记者介入新闻时难免将自身的感情因素融入报道中,这将带来严重的主观化倾向,新闻在传递给受众时已经贴上了个人标签。
  介入式报道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这样的创新和尝试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中注定将留下深刻印记。但面对真实客观的新闻“铁令”,需要实现的,是在报道的亲民生动与客观记录中寻求平衡技巧。
  民生新闻带来了一种新的电视语态,无论是报道内容的“大民生”还是“小民生”,无论是报道形式的“客观记录”还是“积极介入”,都是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自我博弈。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关乎每个人每日的生活,民生话题永不过时,这样的选择和博弈也会继续存在,而其最终的目的都将指向对受众的争取,不断赢得受众认同是民生新闻前行路上的永久课题。
  
  注 释:
  ①张连明:《民生新闻的正名与还原——以辽宁电视台〈新北方〉栏目为样本》,《当代电视》,2008(5)。
  ②③杨兴锋:《既要小民生也要大民生》,南方报网,2009年1月14日。
  ④《中国新闻工作者道德准则》,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2009年11月9日修订,27日公布。
  ⑤张平宇:《试论介入式报道》,《当代传播》,2000(3)。
  ⑥陈力丹:《介入式暗访不能作为采访的常规》,《今传媒》,2006(12)。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新一轮的数学实验教材不仅教学内容呈现形式丰富多彩,而且教材中的素材多是来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具体实践,给学生提供了探索与交流的平台,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在实
近年来,伴随着一次性餐具使用的便捷性,随之而来的是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白色垃圾量剧增、环境污染严重等负面影响。为了解决效率、方便、快捷与环保、健康、绿色的矛盾,环
当前,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政类期刊要谋求发展并脱颖而出,必须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只有对刊物进行准确定位,在报道上追求速度、深度、角度,同时高度重视营销管理,
生物新课程标准在突破传统的动物、植物和人三大板块的基础上,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突出体现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生产成本控制是生产型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和顾客的满意,最终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因此,生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要素和重要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概念描述的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它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对话组成的、旨在形成公共舆论、体现公共理性精神的
《草原旅游发展的生态安全研究》一书,是我的博士生吕君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继胡浩博士的《大都市旅游房地产发展与布局研究》之后,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又一
呼包鄂旅游圈区域合作是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次区域合作的典型代表,本文首先从资源特色与发展优势的角度考量了呼包鄂旅游圈适宜开展区域合作的自然背景、人文背景和风俗习惯、宗
在新闻报道中记者通过文字技巧使读者在接受新闻内容的同时,呈现一种视觉上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说,采写一篇新闻报道,一定要让读者感觉到文字的力量,感觉到故事中的细节,这种感觉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食品安全报道现状的分析,梳理食品安全报道领域存在的问题。从合理加强正面报道、科学开展连续报道和扩大监督范围与层次等方面,探讨进一步完善当前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