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契机 巧生成 提实效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潜藏着大量复杂多变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重要或不重要的生成性信息。如何对待这些极其丰富,但又纷繁复杂的生成性资源?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叶澜教授对理想的生成性课堂,曾作过这样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那么,如何抓住契机,合理、巧妙地利用生成性资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一、巧用学生的话
  
  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扮演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必须抓住学生语言中有意义的话,穿针引线,引发学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从比学生更高的思维层次入手,由此及彼地突破预设的教学方案,适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出现让学生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时,我出示“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段后提问:“请大家好好读读父亲说的话,看看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有个学生竟然在下面插嘴道:“父亲明明知道离开放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为什么还要同意‘我’钓鱼呢?”显然,这是一个生成性的问题,因为有了前几次的教学经验,我没有对学生的话置之不理,而是顺水推舟:“你们能联系上文来解决这个同学的困惑吗?”学生纷纷研读上文,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说从课文插图当中,可看出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正是钓鱼的大好时机。有的说可能是汤姆已经好长时间没有钓鱼了,他们特意赶早来作钓鱼准备。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肯定学生会读书,能联系环境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心情。继而抛出问题:那为什么钓到的鲈鱼又要放掉?学生不难理解因为离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小时,所以汤姆在父亲的要求下,放掉了大鲈鱼。汤姆真是个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学生。
  面对课堂上学生的插嘴,教师把握契机,机智生成,引领学生通过自己咀嚼文字加深对文本的探究和感悟,作品的美感,学生的体验,人物品质的高大,都赫然在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妙用师生的错
  
  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因此,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并能独具慧眼,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把“错误”这一生成资源巧妙地予以运用,成为一堂课的“亮点”,使语文课堂更加出彩。如一位教师在解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让学生说说对课文中角色的感受,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孩子语出惊人:“唐僧有什么用,一路上都得别人伺候着,为他保驾,还得什么都听他的。”“我不太喜欢三打白骨精里的孙悟空,他太听师傅的话,打白骨精才这么费劲。我更喜欢大闹天宫的孙悟空,那时他什么也不怕,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那真是酷毙了!”“白骨精身上也有优点,她屡败屡战,不怕困难。”“白骨精挺有孝心,吃唐僧肉还不忘把老母亲接来。”……
  孩子认知水平的局限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使得孩子对复杂事物的是非判断能力受到一定影响。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耐心的引导和合理的教育,白骨精的“屡败屡战”是杀人吃人,能说是优点吗?让母亲一起来做丧尽天良的事又何“孝”之有?这样一调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健全的人格就会积极地形成,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也就更深刻、更全面。
  再如在教学“尴尬”一词时,我遇到了这样一个情况。
  师:(理直气壮)“尴尬”一词虽然比较复杂,但记忆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看老师写。
  师:(边写边说)先写一个“九”字……
  生:(七嘴八舌)不是“九”,横和竖弯钩不连在一起。
  师:(大吃一惊)哦,让我看看书。
  师:(看书,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不好意思)哦,我以前一直写错了。(感觉脸发烫)
  师:(回过神来)从刚才老师的表现中,你们知道“尴尬”一词的意思了吗?
  生:刚才您写错了字,神情有些不自然。
  生:犯了错,不知道(下转第70页)
  (上接第68页)怎么办,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师:那你们能用“尴尬”一词来描绘刚才的情形吗?
  生:(纷纷举手)……
  这是因为我的一个错误而带来的一个小插曲, 面对自己的教学失误,我没有采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是非常诚恳地向学生承认过错,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神情,思考老师的内心感受,不露痕迹地让学生感悟了“尴尬”的含义,加深了对该词的记忆。“尴尬”不再尴尬,错误同样绽放精彩。
  
  三、善用学生的问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体。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当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时,课堂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这种意外和新鲜往往给学生带来探究的冲动。鼓励学生质疑,能引发精彩的非预设的生成,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每一位老师都应在努力促进预设生成的同时,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胆略,不失时机地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让它绽放生命的光彩。
  例:课文《船长》最后一段写道:“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森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师:同学们,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什么?
  生1:可以看出哈尔威船长死在了自己的岗位上,与船共存亡。
  师:结合上文的情况,我们可以判断,哈尔威船长有没有获救的可能呢?
  生2:有。他完全可以和最后一批人一同乘坐小船到“玛丽”号上去。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3:我体会出了船长热爱自己的船,忠于自己的职守,宁死也不愿离开轮船。
  生4:有个成语叫“以身殉职”,我觉得就是用来形容像哈尔威船长这样的人的。
  师:哈尔威船长的品质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生5:老师,你觉得哈尔威船长应不应该死?
  师:(愣住)
  生6:既然事故的发生哈尔威船长没有一点责任,为了救船上的乘客,他也尽了最大的努力,那他为什么还要去死呢?
  师:你们问得好。从上文我们已经知道,哈尔威船长完全有获救的可能,但他却“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可见,在哈尔威船长看来,与一艘托付着他的理想的爱船一同沉没,正是他生命走向圆满的唯一选择。与此相似的死亡还有很多,屈原投江、项羽自刎……这些人都是熙熙攘攘人世中的执著者,一旦自己一生追寻和守护的事物即将消亡,他们甘愿用最宝贵的生命去为之殉葬。
  “你觉得哈尔威船长该不该死?” 是个极具教学价值的问题,被教师巧妙地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学生不仅明白了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的意义,还激发了学生对他的热爱、怀念以及失去他的遗憾。在生生、师生、教材与学生的交流碰撞中,生成的教学资源被合理运用,使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课堂上,教师应该多一点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多一点对学生独特感悟的关注,多一点对学生错误的关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叙述3D打印概念和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应用前景进行了综合分析,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国内外设计创意产业领域的应用发展情况,对3D打印技术将给设计创意产业带
为了拉近和孩子的距离,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我和他们进行了一次改变互相称呼的谈话活动。孩子们觉得我的提议很新鲜很有趣,所以都积极参与进来.有的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小名,有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青年教师思想也在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加强师德建设是时代的需要。高校工会是了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动态的前沿阵地,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
2008年9月1日,投资近9000万元、耗时约240天易地新建的苏苑实验小学如期竣工,并正式交付使用。
前不久看了一节课,老师请孩子们上台表演节目时。××小朋友举起了手,老师评价道:“××举手可从来没这么积极过!”××小朋友原本微露喜色的脸顿时变得通红,表演时有些束手束脚。
一日早晨,幼儿入园时,我到班级巡视.在中二班门口,我看见一名男孩牵着妈妈的手哭哭啼啼地往教室里去,走到教室"心情角"旁边,小男孩将自己的照片不假思索地插到了"快乐心情"栏
从2004年10月开始,我国进行了《如何提高幼儿自我安全保护能力》的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知识与能力脱节的现象。为此,我们通过案例,对“知行统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我国劳动合同的一种法定形式,其对于稳定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劳动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做了多项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仍
一、活动的前期思考1.活动来源本活动前期,孩子们已积累了一些关于野菜的经验:认识了一些野菜,看过家长拌过野菜,也吃过野菜,同时也在关注、谈论野菜的问题.教师在充分考虑幼
爱情是文化的直接反映,文化的融合与摩擦体现在爱情上并且成为典型即是“异国婚恋”。作为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第一人,李金发自登上诗坛起就被称为“诗怪”,本文通过对李金发早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