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筱静

来源 :艺术沙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名刘昇霖?,1976年出生,河南安阳人。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室,获学士学位。?2005年至2008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山水专业,兼任山水画室助教,获硕士学位。?2010年至2012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讲师。
  从情感上说,我更倾向于认同通过努力最终有所成就,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云云,但是从理性上说,我又意识到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模式思维。不得不承认,在艺术领域,天赋占了更多的比重!这个情况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没有天赋成不了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不妨碍你做一个“艺术工作者”。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刘筱静:这是个老话题了。现在中国画坛的多元都基于对这个问题理解的差异上。上大学时在书店里买过一本书—《狂歌当哭》,是著名人物画家李世南写石鲁先生的回忆录。当时一口气读完,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石鲁对他说过的一番话:“什么是传统?传统就是一代一代创造出来的,传到今天就叫传统。你如果创造得好,传下去就是传统!”这句话就如当头棒喝,非常震撼。后来看到卢沉先生的一篇艺术随感,里面也有类似的表达:“没有创造就没有传统。无数创造的环连成传统的链,今天的传统是前人的创造,今天的创造就是将来的传统。”两位先生的真知灼见代表了先行者对中国画传承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
  其实近百年来中国画的发展伴随着太多复杂的社会因素,传统与当代的对立上过于绝对,重视二者的联系,着眼于发展,立足于传统,探索新文化语境下发展的可能性是未来的方向。
  石涛有句名言,叫“笔墨当随时代”。其实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无法脱离其社会属性,也无法摆脱历史的束缚。反映在艺术作品上必然有时代审美的某种共性。
  作为艺术家一定是一个对时代敏感的人,无论是文化还是社会,他应该表达自己对于当代独特的感受,表达自己独特的视角。
  现在,大家对于当代艺术的关注更多来自于时尚界的混搭和拍卖会上的天价,这让当代艺术罩上了浓重的商业味。我还是喜欢艺术家的作品能有自己不一样的个性,能触及人的内心深处,厌恶为了商业目的千人一面与虚伪的“大合唱”。我觉得没有多少审美价值。
  《艺术沙龙》:对于中西界限、画种间的界限,你的态度是什么?
  刘筱静:我个人认为,就视觉艺术而言,对西方一切优秀艺术的研究和借鉴一定可以拓展中国画的表现领域。我们没有必要拒绝异质文化的交融,不要动不动就用犬儒主义、后殖民主义一类的话来打压中国文化的外延,那只能凸显我们狭隘的民族自恋,封闭的结果一定是裹足不前、孤芳自赏。其实,历史地看,所谓的“纯粹”是不存在的,各民族的迁徙、战争、贸易加剧了文明的渗透。艺术家应该有更开阔的心胸。中国画有其自身的审美体系,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发展。艺术史就是发展史,这个毋庸置疑。
  《艺术沙龙》:你认为“70后”“80后”画家的创作与前辈画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刘筱静:差别首先是时代巨大的改变,其次是观念的差异。“70后”“80后”画家拥抱了一个高速发展、信息超前膨胀的时代。比起前辈画家来说,社会大环境相对开放给了他们更为开阔的艺术视野和多元化的表达欲望,加上艺术市场的繁荣,很多年轻画家迅速地获得通俗意义上的“成功”。当然,商业因素的普遍介入使得“70后”“80后”画家很难像前辈画家一样保持学术的心态,包括对传统笔墨深入的研究。这也是这个时代很浮躁的体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从年龄上看,“70后”“80后”画家普遍步入中年,现实中也逐渐成为画坛的中坚力量,这是正常的历史规律。
  《艺术沙龙》:你有自己的独立画室吗?你理想的创作环境是怎样的?
  刘筱静:我有一间自己的独立画室,300平米,在小汤山附近的一个偏僻的艺术区里,距离稍有些远,驾车走京承高速要四十多分钟。选择这里是我不太喜欢热闹的环境,觉得画画就是一个很私人的过程,怕人打扰,总想安静下来做些探索。虽然家里的客厅可以基本满足我工作的需要,但是我还是希望有自己一个很个人的空间。每天两点一线,就是我生活的常态。
  《艺术沙龙》:你经常外出写生吗?你认为写生重要吗?
  刘筱静:每年的春秋两季,我还是会抽出时间外出写生,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长年下来,积累了大量的写生手稿。对我个人而言,这些写生已经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收集素材”,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走出画室,是一种保持对大自然敏锐观察力的绝好途径。其实,写生对于创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和大自然的对话里,你会慢慢找回自己。
  《艺术沙龙》:你经常读哪些书?对绘画有影响吗?


  刘筱静:现在的阅读主要还是以和艺术类相关的文集、论著等为主。生命有限,也不可能涉猎太多种类。喜欢读一些艺术家的访谈录,这样可以了解艺术家真实的想法。另外这几年一直在陆陆续续有意识地阅读有关东西方艺术史的各类书籍,目的是想对这两大艺术板块做一个对比的观照,梳理下自己还不够客观的认识,希望能对现在的创作思路有一个方向性的指引。
  《艺术沙龙》:绘画之外,你是否有其他的爱好?痴迷到什么程度?
  刘筱静:绘画之外,算得上兴趣也乐此不疲的就是收藏了。也可能我天生是个恋旧的人,喜欢一切有时光印迹的东西。我对收藏没有那么痴迷,也不是专项收藏,一切随缘,不强求,并且都在自己经济能力控制下。每到一个地方旅行,都会抽空去古玩市场淘些东西作纪念。去年去欧洲,最喜欢和妻子逛各地的跳蚤市场,买到很多让人惊喜的老玩意儿。现在家里的书架上除了书刊就是这些各处淘来的“宝贝”。实际上,收藏的还是一种心境吧。   《艺术沙龙》:你关注哪些微信公众号?
  刘筱静:这个我比较杂,除了和艺术相关的微信号,古建、摄影、旅游、文玩,我都有关注。
  《艺术沙龙》:对于画画、写书法、读书、玩手机或其他业余爱好,你怎样分配时间?
  刘筱静:刚从美院毕业后开始自己创作,那时候还不习惯于自己安排时间,无数次想把自己的每天都规划好,希望能高效地工作,为此制定过很多张“时间表”,一度精确到小时,结果都没有坚持下来。后来慢慢意识到这种方式不适合自己,也就放弃了。我现在比较随性,喜欢做什么,这段时间会集中优势时间和精力投入进来,往往收获更大。比较无奈的还是手机,微信里信息量太大,匆匆看一遍也耽误不少时间,令人烦恼。


  《艺术沙龙》:对你来说,绘画是种精神追求还是谋生手段?
  刘筱静:理想中,艺术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很单纯。现实里,艺术已经成为我谋生的手段,很复杂。希望都能兼顾吧,把二者一体化。
  《艺术沙龙》:你怎么理解绘画成功与天才的关系?
  刘筱静:这个问题我有些纠结,从情感上说,我更倾向于认同通过努力最终有所成就,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云云,但是从理性上说,我又意识到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模式思维。不得不承认,在艺术领域,天赋占了更多的比重!这个情况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没有天赋成不了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不妨碍你做一个“艺术工作者”。
  《艺术沙龙》: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你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刘筱静:如果有可能,抛却当时所有政治上的复杂因素,我希望自己是生活在宋朝,最好是生活在宋徽宗一朝。原因很简单,一个懂艺术的政治家一定会尊重艺术家,更会引领从上而下热爱艺术的风尚。而艺术家也能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中最大可能地得到精神和物质的自由,从而更好地激发创造力。当然,这是个乌托邦,宋徽宗也没有把他的“艺术之国”打造得多么长久。现实中,艺术家还是在逐渐被边缘化。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车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围绕汽车后市场服务的“互联网+车主服务生态圈”体系正在快速形成,目前多数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素质水平无法满足企
摘 要:本文针对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低效的问题,以心理学和教育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生本课堂模式”——“高考二轮复习微专题运用”理念,并介绍了微专题的操作示例和效果。  关键词:高考复习;微专题;理念;模式  如何进行有效的高考英语复习?这是每位高三英语教师都在探讨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临近高考时的二轮复习,复习效率的深度开发、学生积极性的提升都将直接影响到复习教学的优
篇目今传二十七篇,毕沅以为原来曾有三十篇,根据所载和类书所引相关篇目考之,毕说较为可信.署名毕沅的可能为洪亮吉代作,准此,则该序与同署为毕氏的观点抵牾问题可以释疑.关
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的核心是: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基于意识,成于自然”的认识,可以推进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落实,具体地说,“基于意识”可以把握课堂改
教材是教与学的第一手有效凭证,是笔者们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本文立足初中英语教学,尝试从深入教材、解读教材出发,提出了勾勒轮廓、板块解读、善于反刍三个教学主张,希
在浙江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决胜期,“补短板”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当前,各领域的短板已成为扼住浙江高水平发展的症结。既然无法绕行
随着电力市场化范围的不断扩大,发电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多,抱着老旧的战略发展模式指引公司前行是不合时宜的。从在新电改形势下的发电企业进行合理的战略选择的必要性出发
王老太太是从乡下来的.来了不短的时日了,仍然不适应这城里的生活,当孙子挎起书包,晃着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儿说一句婆婆再见!咚咚咚地跑下楼去,老太太的心也像被拽走了,无所依
目的研究鬼箭羽提取物香橙素(Aromadendrin,Aroma.)对高糖(High-Glucoes,HG)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um cells,HUVECs)胰岛素抵抗(insuli
摘 要 本文以信息技术教学中“做微课,用微课”为切入点,从微课的意义,精做微课的方法,巧用微课的思路,及微课的效果四方面展开论述。得出微课虽“微”,但作为特殊“助教”在教学中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示范、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促进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形成。  关键词 信息技术;微课;Camtasia Studio;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3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