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PGC的“私房”笔记

来源 :数码影像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huai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创作者来说,产出好内容是最基础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可以获得嘉奖的优点。就如你看了一部院线电影,投资过亿,特效满分,卡司满分,可是剧本逻辑混乱,人物动机站不住脚,这部电影就已经可以打零分了,因为故事没有讲好。”
  我大学和研究生学的都是电影导演专业,在对镜头调度和故事的理解方面,某种程度会受到所学的知识固化,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缺点,不能代表所有院校出身的导演的立场。所学至今,拍摄过广告、宣传片,也拍摄过短纪录片和网络短视频,每一次的广告拍摄,我都会把它当成一个很短的电影来拍,因为女生的天然属性,我喜欢漂亮的、酷的、快节奏的东西,所以很在意出现在画面里的每一件东西是否具有美感,是否协调,每一件道具是否都有意义,什么景别互切会让人不适,镜头的移向是否影响叙事,音乐节奏的拍子哪里差了半秒,颜色哪里细节不对,这些根植在心里的逻辑是我们作为专业导演所追求的“精细”和“电影感”,加上导演对于制作上的大小事情都有很大的话语权,所以拍广告基本上是埋头靠功夫磨产品的过程。
  但在拍摄网络短视频节目的时候,有些你所相信的逻辑是需要妥协的。
  短视频圈里,用户为王
  《沈小姐的私房菜》这档节目是为沈星老师量身定做的美食垂直领域短视频节目,团队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要围绕沈星老师个人的调性来设计节目的架构和风格。沈星老师在凤凰卫视的金牌节目《美女私房菜》,开播十年收视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兼顾了“可看性”和“实用性”两个元素,当观众看到原来一位长相甜美口才了得的美女主播j也可以现场教学烹制美味菜肴,整个节目就打破了以往大家对烹饪节目的认知,从而也吸引到了很多铁粉。
  因此在《沈小姐的私房菜》的设计上,我们大致沿用了《美女私房菜》的基本理念,但节目长度从以前电视节目的15-20分钟里教授三到四道菜,压缩成了3-5分钟里教授一道菜的短视频,更符合现代人利用碎片时间观看视频的习惯。而内容上,我们也和数个当下比较受欢迎的美食节目进行了深入的比对,把同期的美食短视频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特别强调实用性,由资深厨师担任主持,拍摄手法虽然平实,但对烹饪的过程交待得很清楚;另一类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治愈系美食小短片,画面风格深受年轻观众喜爱,我们也挑选了其中几集,试着按照片子教的方法做菜,但发现片子对于食材和调料的份量交待的不够清晰,基本上需要靠经验来猜份量才能完成一道菜,而这对于烹饪新手来说是不友好的。
  于是我们决定综合目前这些节目的优缺点,在实用性上,于前期制定菜谱时讨教了多位名厨,把用料名称和份量都精准地规范下来,拍摄前所有菜式也都由沈星老师和工作人员提前试做一遍;可看性上,团队挖掘了每集菜式背后的小故事,包括每道菜的历史由来、营养价值、食用节气和食品搭配,让观众不止是学会做菜,同时也能增长其他方面的知识。就这样,节自从筹备到上线将近半年的时间里,通过沈星老师和团队里的伙伴们不断试错,反复改版,才有了之后和观众正式见面的版本。
  《沈小姐的私房菜》作为我参与制作的第一个网络节目,刚加入时有很多东西需要适应,不仅要考虑到品牌的调性,更重要的是背后众多观众的诉求例而言,我们预设希望观众能身临其境的“呼吸感”镜头,被大量观众评论“镜头晃得难受”;又如,最开始节目的风格定位复古文艺,色调比较偏红偏暗,垫乐采用了华尔兹舞曲,观众也反映“节奏太慢,看得犯困”。每一期的节目更新之后,沈星老师和大家都需要坐下来看完每一条评论,收集意见,然后进行微调。这个过程于我而言是比较难熬的,你会发现并不是每个观众都能很迅速地去接受新鮮事物,他们习惯于用已经看过的节目风格来要求你,例如,他们喜欢尤克里里的轻快配乐,小清新的置景和摆设,低饱和低对比甚至稍微过曝的调色,等等。然而作为导演,想法可能每间隔两天就要接受一次颠覆性的修改,因为在用户为王的短视频圈里,节目的投资人也会很大程度的受到观众的意见左右,而制造趋势和用户教育并不是导演一个人可以控制的事情。所以说,对观众的妥协是一门大学问。
  浅谈泛娱乐和垂直类PGC
  作为影视行业的从业者,平时多少都会接触到短视频,在短视频层出不穷的当下,风口浪尖上的PGC主要分为泛娱乐类和垂直领域类。泛娱乐类的PGC,例如资讯、八卦、笑话等内容,受众群非常广泛,它基本上击中了绝大部分人的兴趣点,无论从事的职业类型、所处的教育水平以及性格的差异化,上下班路上,睡前或早晨醒来,看几个笑话段子,了解—下明星的最新八卦,多多少少可以缓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但是这些内容的时效性、教育性和收藏价值都不高,大部分人看完笑过即忘,不具有让用户反复查看的属性,所以虽然用户量大、范围广,但粘度不高。反之,垂直领域类的PGC相比之下更能产生用户粘度,以《沈小姐的私房菜》为例,作为一档垂直美食领域的节目,节目受众的定位必然是喜爱美食并且愿意动手去烹饪的人。作为制作者只要保证自身内容产出的质量,就能留住观众,并且最大化自身用户群的粘度,因为用户能够从中不停地获取新知识,且该知识值得反复查看,如同工具书一样,我们不会去买一本菜谱然后看一遍就扔掉。所以就个人理解而言,泛娱乐类的PGC更便于大而广地收集用户数据,但垂直类的PGC则能建立更牢固的用户关系。
  老生常谈“好内容”
  “生产好内容”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无论是纯文字还是短视频,大家都在反复说的概念,但整个行业并没有真的在践行这个原则。其实对于“好内容”的过份强调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作为创作者,产出好内容是最基础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可以获得嘉奖的优点。就如你看了一部院线电影,投资过亿,特效满分,卡司满分,可是剧本逻辑混乱,人物动机站不住脚,这部电影就已经可以打零分了,因为故事没有讲好。
  怎么产出好的内容,于我而言,要先充分了解自己在做的内容是什么,再去谈什么是好内容。市面上越来越多做内容的产品,想涉猎的方面太多,最后出来的却是一个四不像。做产品应该贵精不贵多,先理顺自己所做内容的所属领域、目标受众及受众希望看到的内容。不能只顾着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要做观众喜欢的东西,用户品味并不是靠我们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唯有将自己放到用户的位置上去,才能得到最真实精确的答案。同时,在内容产出的过程中要减少同质化,现在中国做内容的项目越来越多,可是给人的感觉更多是.和某某某很像,是某某某的替代品,是某某某的中国版,诸如此类。真正的好内容不应该是在同一个热潮里出现一堆跟风的产品,而是应该由新产品掀起一个一个不同的热潮
  如何将PGC变现
  如今,PGC内容变现的途径已经越来越多元化了,细化下来有.广告收入、付费观看、平台分成、直播打赏、电商销售、衍生品线下购买,甚至是网络剧、大电影的制作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在内容产出之前先计划好变现的模式,按照期望的变现方法来调整内容,而不是等到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用户之后再进行考虑。以美食PGC内容为例,最传统的方法当然是广告冠名、定制口播以及广告产品植入,同时与签约的视频平台按比例分成,如果是付费观看的节目则为变现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内容上,也可以利用美食节目的属性,对节目中出现过的炊具和餐具进行同步销售,节目内可以让观众边看边买,节目外对接电商平台进行产品销售。除了常规节目以外,定期举办网络直播,接受线上打赏也是不错的方式。等品牌成熟建立后,就可以线上PGC转线下变现,设计生产衍生品,开线下门店,甚至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文化品牌。当然,以上一切的基础都是好的内容,只要有了好内容,观众的数量大、粘度高,变现的
其他文献
见到王小列导演的时候,已经临近傍晚,他风尘仆仆地刚从墨西哥看景回来,为明年年初开拍的新电影做准备。忙碌了一整天的他完全没有大导演的架子,依然耐心配合我们的采访和拍摄,虽然面带倦容,但是一直保持微笑,看起来气宇轩昂。  王小列导演来自于著名的“七八班”。说起北京电影学院的“七八班”,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但是提起引领中国电影开创全新艺术观念和个人风格特色的“第五代”这个响亮的名号,那可谓是如雷贯耳。中
期刊
8月的北京,依然热潮涌动,一年一度的BIRTV如约而至,今年的展会主题是“融合媒体、智慧广电”,展馆内几乎随处可见有关媒体云服务的展示内容,其实媒体云服务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最近几年的BIRTV和CCBN上年年都有相关的展示,只不过前些年,概念化的展示较多,“云雾弥漫”看不清楚的较多,那么,在这个融合媒体的大时代越来越真切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当下,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快速融合成新业态的市场态势下,说
期刊
粘瓈文百忙之中抽空与我们分享工作14年来的经历,娓娓道出剪辑师的心历路程,访谈中粘瓈文的健谈以及爽朗笑声,让我很讶异她最常剪的竟不是综艺节目类,反而是旅游、教育以及纪录片等节目,却可观察出平常她对于工作的质量要求很高,就像她说的,“想成为好的剪辑师‘耐心’两个字一定要好好做到。”  踏上剪辑师的路走过挑战找出自己  粘瓈文大学是念传播本科系,所以毕业后自然找了同科系的工作,也没有刻意一定要做剪接师
期刊
早在今年2月份,GoPro宣布收购了两款业界领先的移动视频编辑应用Replay与Splice,为世界各地的GoPro用户和智能手机用户提供了强大而极度便捷的移动编辑解决方案。如今,GoPro已经将这些视频解决方案整合到GoPro的生态系统当中,推出了全新移动端视频编辑应用组合Quik和Splice。两个应用让所有用户都可以像专业人士一样完成视频编辑。  Quik:Quik能够自动从用户拍摄的视频中
期刊
工作满档的黄慧娟导播,在某个下午抽空接受我的访谈。我对导播的印象还停留在冷漠、凶狠的层面,但看到她时我很惊讶,黄慧娟导播气质不凡,很像一名音乐老师,丝毫没有导播惯有的暴脾气。谈吐间让我感受到她对工作的热爱,也让我情不自禁的想探索她这一路走来的故事。  人生碰到幸运,更能抓住机会  黄慧娟大学选择的是大众传播系,并爱上了电视这行。她开玩笑说“大众传播系是苦力多、性能比不高的系,很多同专业的同学后来纷
期刊
之前看了文章《电影人的尴尬》,我和大学老师一一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甘露:我们应该怎样培养今天的学生?  张会军:培养学生是一个比较大的系统工程,每一个教师、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都要配合,努力才可以完成。学院近年来直在电影创作教学和制作方面坚持特色和保持传统,同时,我们在电影教学、电影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坚持平行推进,保持全方位发展。一方面,我们以创作实践、综合培
期刊
VR,在2016年犹如“洪荒之力”席卷而来,在BIRTV2016展会上也出现了不少VR技术和产品,但VR究竟只是概念和虚火,还是真正代表了视频应用未来的方向之一呢?本刊专访了北京强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钱怀宇先生,探究关于VR在专业视频应用领域的发展。  Q:《数码影像时代》  A:强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钱怀宇  Q:VR是最近非常热门的话题,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非常关注VR,经常听到
期刊
先后毕业于四川省艺校表演系和香港“巨采”艺员培训班。1998年以演员身份参与42集电视剧《浪卷红尘》的全程拍摄与后期制作。2008年,拍摄剧情短片《二灵八》。2012年,拍摄纪录短片《三-十二》,该片获得了2014年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英国万象国际华语电影节、滨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2017年,执导纪录片《二十二》,成为首部票房过亿的纪录片。  以下为郭柯导演本次讲座的文字实录。  郭柯:今天主
期刊
4K视频有丰富的细节(分辨率)以便容纳更多的视频范围、拍摄更大的场景。在4K视频越来越普及的时代,4K摄像机已经不是什么噱头,早已渗透到影视消费及专业市场中。然而在广播的领域中,4K画质要远距离传输是一件浩大的工程,这最后一里路要什么时候才能走完?拍了4K的视频,要如何运用呢?难道4K的应用就是和以前FHD時代一样,只是让画质清晰,但不方便广播传输吗?  当然不是,要想完整的应用4K视频的清晰度、
期刊
“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是远远不够的”,记得很多年前有这样则香港公益广告,我到现在还能倒背如流,主演是我小时候的偶像刘德华。是的,这个广告词对我来说影响是深刻的,它不仅让我注意了自身修养,也在我日后的待人接物和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三个约单的重要时段,以及服务态度对结果的直接推动力。  约单前  约单前,也就是初次会晤的时刻,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每次去见客户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