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的编制和实施,是对2003规范的补充和完善,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清单计价从2003年执行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对清单计价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深化,在“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市场监管”的思路,以进一步强化清单计价的执行。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建筑工程 计价规范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以下统称为08新规范)认真总结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成果,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工程建设管理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是对工程量清单计价全过程进行规范的国家标准。严格执行08规范对进一步推进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08新清单规范的实施特点
“08新 规范”总结了“03”规范实施以来的经验,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与“03 规范”比较,“08 规范”具有以下特点:
1 实施条文更详尽,内容更全面。
首先从08规范的条文数看,新规范的条文数量由03 规范的45 条增加到137 条,其中就增加了92 条,同时强制性条文由6 条增加到15 条,增加了9 条,涵盖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08 规范”使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每个计价阶段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对全面规范工程造价计价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对风险责任有着明确的划分:
【条文】: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应在招标文件中说明该工程要求投标人承担的风险内容及其范围(幅度),禁止采用以所有风险或类似语句规定投标人应承担的风险及其范围(幅度)。
【注释】这里的风险主要是指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计价的风险,体现了风险共担的原则;规范还给出了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的分摊原则:
完全承担: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如管理费和利润;
有限度承担:市场风险,如建筑材料、机械燃料等价格风险、材料价格的风险宜控制在5%以内,施工机械使用费的风险可控制在 10%以内,超过者予以调整完全不承担: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变化的风险。如税金、规费、人工单价等,应按照当地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按实调整。
可以说,这是比较完善和完整的清单规范条文了,改变了以往03 规范对工程实施阶段全过程中如何规范计价行为的指导性不强的缺陷,新规范主要侧重于规范招标中的计价行为,内容则涵盖了工程项目建设从招投标开始到施工、竣工结算办理的全过程,并增加了详细的条文说明,包括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编制,工程合同签订时对合同价款的约定,施工过程中工程量的计量与价款支付、索赔与现场签证,工程价款的调整、竣工结算办理以及计价争议的处理等内容。
2 形成整体性的计价行为,整合工程计价各阶段的要求。
工程计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的计价都有其特有的规律,而每个阶段的联系又是紧密不可分的。08 规范首先对工程造价计价的共性问题进行了规范,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计价特点作了专门性的规定,使共性和个性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计价过程,具体表现为各条文之间按照工程建设的顺序是承前启后,相互贯通的,更能有效地知道计价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使得每一个工程计价阶段都满足了其特有的规律性。
3 实事求是,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要求。
08 规范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加强市场监督”的改革思路,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对工程建设领域中施工阶段发、承包双方的计价,适宜采用市场定价的充分放开,切实符合了目前我国的建设市场的实际情况,使制定的方针方案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充分尊重了市场价格规律,同时也使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得到落实,政府监管发挥作用。例如在对一些清单的单位或计算规则进行了补充或细化过程中明确规定了:“工程利润是在工程估价的基础上,企业确定的计划利润。对每一个投标工程,必须因工程制宜,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要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投标竞争对手、有无后续工程及参加投标目的来确定所投工程获利多少,即所谓的高标、低标。其中低标是承担该项目不求利润,只求保本的最低标价。准确地估价成本和合理地确定利润能体现一个企业投标报价的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也是争取中标的一种手段。”
二、在08新清单规范下建筑企业应对策略。
1 加强企业造价专业人员队伍素质建设。企业是实践计价规定的主要单位,企业中必须要将新规范贯彻落实到每一个计价人员的身上,组织学习08新计价规范,还可以通过考试或问卷形式考核计价人员对新规范学习的情况,不管怎样,实行新的清单计价规范对于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知识结构都是一个挑战。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的因素较多,如施工条件和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合同条款等。都需要企业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认识,才能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需求,此外,由于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机制,也要求造价人员甚至项目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预测市场风险和建筑产品价格运行机制。因此,企业要给造价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园地和学习机会,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尽快适应计价改革的要求。
2 加强项目管理内部制度建设,营造适应新规范的制度环境。推行新的清单计价规范,需要企业扮演好市场主体的角色,尽快制定与新的清单计价规范相适应的、配套的投标报价制度、合同价款审查制度、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制度、索赔与现场签证制度、工程价款调整管理制度、竣工结算等方面的制度,保证新《清单规范》的正确执行。
3 加快建立企业内部定额的步伐,主动适应清单报价环境。新《规范》首先倡导投标企业依据企业定额自主报价。基于这一机制,各个施工企业应该有一套根据自身技术、设备、管理、施工方案等实际情况,体现本企业先进性的内部定额,这个定额对外可作为投标报价的依据,对内作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内部核算的依据,特别是在推行新的《清单计价规范》后,施工企业定额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企业个别成本只有以企业定额来衡量,并以各企业个别成本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形成工程计价。
三、新清单规范下造价人员应对策略
3.1 深入学习2008《计价规范》的条文和规定,了解新规范的实质和精髓,如08规范中“通用措施项目一览表”中第1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项目内容中的“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合并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列为“通用措施项目一览表”中的第1项,“临时设施”单列为“通用措施项目一览表”的第10项。还在“通用措施项目一览表”的基础上增加“11、材料与设备检验试验”、“12、赶工措施”、“13、工程按质论价”和“14、特殊条件下施工增加”等项目。这些新的规定都是需要计价人员熟读于心,了如指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熟练掌握其应用和操作要领,使自己成为清单计价的能手。
2 加强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的学习和实践。施工工艺的学习对于计价人员来说是一个难题,因为目前有些计价人员对施工场地和工艺了解不够深入,或者一些年长的计价人员仍旧按照以前旧工艺的规定去开展计价工作,不利于真实反映地造价水平,所以,为了提高对本次新规范的认识,我们特别要强调计价人员对项目特征描述的能力,同时要学会针对每个项目的特征描述正确报价的技巧,使清单计价结果合理准确。
3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学习知识和应用是计价人员在造价计价管理中必须加强的两个方面,特别是针对新出台的08计价规范,如果不熟悉新的条文规定,就不能科学合理的进行计价工作的开展,如当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的变化幅度超过10%,且其影响分部分项工程费超过0.1%时,应由受益方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向合同的另一方提出工程价款调整要求,由承包人提出增加部分的工程量或减少后剩余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调整意见,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执行。推行新的清单计价规范后,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运算问题更加繁杂,业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只有及时学习和掌握包括清单算量、清单计价以及适应新的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才能降低造价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提供方便。
四、结语
2008 新《计价规范》的颁布与实施,无疑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造价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善于掌握工程造价乃至整个工程建设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才能在今后的从业生涯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衷心希望各位同仁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在今后的执业中用自己的智慧赢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
[2]刘伊生.工程造价计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李慧明.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王振鸿.工程造价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的基本要素[J].基建管理化,2006.
[5]吴耀兴,吴江莉.论建设工程造价的弊病及控制途径[J].经济师,2007,(3).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建筑工程 计价规范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以下统称为08新规范)认真总结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成果,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工程建设管理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是对工程量清单计价全过程进行规范的国家标准。严格执行08规范对进一步推进工程量清单计价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08新清单规范的实施特点
“08新 规范”总结了“03”规范实施以来的经验,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与“03 规范”比较,“08 规范”具有以下特点:
1 实施条文更详尽,内容更全面。
首先从08规范的条文数看,新规范的条文数量由03 规范的45 条增加到137 条,其中就增加了92 条,同时强制性条文由6 条增加到15 条,增加了9 条,涵盖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管理。“08 规范”使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每个计价阶段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对全面规范工程造价计价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对风险责任有着明确的划分:
【条文】: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应在招标文件中说明该工程要求投标人承担的风险内容及其范围(幅度),禁止采用以所有风险或类似语句规定投标人应承担的风险及其范围(幅度)。
【注释】这里的风险主要是指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计价的风险,体现了风险共担的原则;规范还给出了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的分摊原则:
完全承担: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如管理费和利润;
有限度承担:市场风险,如建筑材料、机械燃料等价格风险、材料价格的风险宜控制在5%以内,施工机械使用费的风险可控制在 10%以内,超过者予以调整完全不承担: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变化的风险。如税金、规费、人工单价等,应按照当地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文件按实调整。
可以说,这是比较完善和完整的清单规范条文了,改变了以往03 规范对工程实施阶段全过程中如何规范计价行为的指导性不强的缺陷,新规范主要侧重于规范招标中的计价行为,内容则涵盖了工程项目建设从招投标开始到施工、竣工结算办理的全过程,并增加了详细的条文说明,包括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编制,工程合同签订时对合同价款的约定,施工过程中工程量的计量与价款支付、索赔与现场签证,工程价款的调整、竣工结算办理以及计价争议的处理等内容。
2 形成整体性的计价行为,整合工程计价各阶段的要求。
工程计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的计价都有其特有的规律,而每个阶段的联系又是紧密不可分的。08 规范首先对工程造价计价的共性问题进行了规范,同时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计价特点作了专门性的规定,使共性和个性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计价过程,具体表现为各条文之间按照工程建设的顺序是承前启后,相互贯通的,更能有效地知道计价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使得每一个工程计价阶段都满足了其特有的规律性。
3 实事求是,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要求。
08 规范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加强市场监督”的改革思路,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对工程建设领域中施工阶段发、承包双方的计价,适宜采用市场定价的充分放开,切实符合了目前我国的建设市场的实际情况,使制定的方针方案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充分尊重了市场价格规律,同时也使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得到落实,政府监管发挥作用。例如在对一些清单的单位或计算规则进行了补充或细化过程中明确规定了:“工程利润是在工程估价的基础上,企业确定的计划利润。对每一个投标工程,必须因工程制宜,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要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投标竞争对手、有无后续工程及参加投标目的来确定所投工程获利多少,即所谓的高标、低标。其中低标是承担该项目不求利润,只求保本的最低标价。准确地估价成本和合理地确定利润能体现一个企业投标报价的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也是争取中标的一种手段。”
二、在08新清单规范下建筑企业应对策略。
1 加强企业造价专业人员队伍素质建设。企业是实践计价规定的主要单位,企业中必须要将新规范贯彻落实到每一个计价人员的身上,组织学习08新计价规范,还可以通过考试或问卷形式考核计价人员对新规范学习的情况,不管怎样,实行新的清单计价规范对于造价人员的专业素质、知识结构都是一个挑战。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的因素较多,如施工条件和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合同条款等。都需要企业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认识,才能适应新的时代发展的需求,此外,由于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机制,也要求造价人员甚至项目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预测市场风险和建筑产品价格运行机制。因此,企业要给造价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园地和学习机会,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尽快适应计价改革的要求。
2 加强项目管理内部制度建设,营造适应新规范的制度环境。推行新的清单计价规范,需要企业扮演好市场主体的角色,尽快制定与新的清单计价规范相适应的、配套的投标报价制度、合同价款审查制度、工程计量与价款支付制度、索赔与现场签证制度、工程价款调整管理制度、竣工结算等方面的制度,保证新《清单规范》的正确执行。
3 加快建立企业内部定额的步伐,主动适应清单报价环境。新《规范》首先倡导投标企业依据企业定额自主报价。基于这一机制,各个施工企业应该有一套根据自身技术、设备、管理、施工方案等实际情况,体现本企业先进性的内部定额,这个定额对外可作为投标报价的依据,对内作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内部核算的依据,特别是在推行新的《清单计价规范》后,施工企业定额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企业个别成本只有以企业定额来衡量,并以各企业个别成本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形成工程计价。
三、新清单规范下造价人员应对策略
3.1 深入学习2008《计价规范》的条文和规定,了解新规范的实质和精髓,如08规范中“通用措施项目一览表”中第1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项目内容中的“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合并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列为“通用措施项目一览表”中的第1项,“临时设施”单列为“通用措施项目一览表”的第10项。还在“通用措施项目一览表”的基础上增加“11、材料与设备检验试验”、“12、赶工措施”、“13、工程按质论价”和“14、特殊条件下施工增加”等项目。这些新的规定都是需要计价人员熟读于心,了如指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熟练掌握其应用和操作要领,使自己成为清单计价的能手。
2 加强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的学习和实践。施工工艺的学习对于计价人员来说是一个难题,因为目前有些计价人员对施工场地和工艺了解不够深入,或者一些年长的计价人员仍旧按照以前旧工艺的规定去开展计价工作,不利于真实反映地造价水平,所以,为了提高对本次新规范的认识,我们特别要强调计价人员对项目特征描述的能力,同时要学会针对每个项目的特征描述正确报价的技巧,使清单计价结果合理准确。
3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学习知识和应用是计价人员在造价计价管理中必须加强的两个方面,特别是针对新出台的08计价规范,如果不熟悉新的条文规定,就不能科学合理的进行计价工作的开展,如当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的变化幅度超过10%,且其影响分部分项工程费超过0.1%时,应由受益方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向合同的另一方提出工程价款调整要求,由承包人提出增加部分的工程量或减少后剩余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调整意见,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合同有约定的按合同执行。推行新的清单计价规范后,工程造价人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运算问题更加繁杂,业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只有及时学习和掌握包括清单算量、清单计价以及适应新的清单计价规范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才能降低造价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提供方便。
四、结语
2008 新《计价规范》的颁布与实施,无疑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造价人员只有不断地学习,善于掌握工程造价乃至整个工程建设领域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才能在今后的从业生涯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衷心希望各位同仁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在今后的执业中用自己的智慧赢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
[2]刘伊生.工程造价计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李慧明.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王振鸿.工程造价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的基本要素[J].基建管理化,2006.
[5]吴耀兴,吴江莉.论建设工程造价的弊病及控制途径[J].经济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