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初步探索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mab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其具体目标就是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高中学生的课业较为繁重,教学内容多,时间相对紧迫,高考分数仍然是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依据。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既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又使课堂不至于呆滞死板而是充满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的途径。
  有效教学理论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而是在教学理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特点是:各模块内容之间看似彼此独立却又互相关联;初步探究了生命现象的本质,而这些看似枯燥的理论却可以通过多姿多彩的生命现象体现出来。因此我认为,课堂上利用已知生命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再辅之以必要的练习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三维目标”协调发展。具体来说:
  1.备课时,精选整合教学内容,对教材要“再加工”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教学内容是否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决定着“有效性教学”能否实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因素。但长期以来,教材被视为是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传输教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因此我们要树立生物课程兴趣化的理念,不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要科学的使用或“再度开发”。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对教材精选和整合。比如说引用一些课本并未给出但和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堂的引子或课堂中期的“兴奋剂”,切实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如必修2“伴性遗传”一节提到了一种遗传病血友病。在欧洲长期以来它被“尊称”为“皇家病”,原因是这种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最初被发现于英国皇室(推测可能是突变),通过欧洲各国皇室成员之间的婚配这基因传到了其它国家,这些国家的皇室成员中发现了患者。这是历史上的真实案例。因此在上课时此案例的系谱图可展示给学生,通过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系谱图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这个真实的案例比课本上抽象的系谱图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适时点拨和有效的问题设置。
  2.上课时,注意设置“有效问题”,步步深入,引领学生思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封闭式问题(即能在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是最常见的。而有效提问则要求教师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为开放性问题能使教学过程更为新鲜而学生更有兴趣。如在讲授光合作用中恩格尔曼实验时,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恩格尔曼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结论是什么?这样的封闭式问题显然是索然无味的,而如果问题设计如下:①为什么水绵是合适的实验材料?②他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的?③为了能使实验的结果更准确,这个实验还做了什么处理?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显然更有趣,更具思考和探索价值。并且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是高考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并非超纲。至于教材上现成的过程及结论,教师要强调,但不必花大量时间讲授,有些内容学生自学即可。
  3.结课时,精选练习和作业,实现对教学成果的巩固
  目前,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但课下作业不宜太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练习和课下作业题的设计和灵活使用上下功夫,做到“少而精”,达到预期效果。简单来说,题目大致可分为单元练习题和高考(模拟)题两大类。单元题目考查知识点细致,难度一般不大,但缺乏综合性、创新性;高考(模拟)题立意新,考查面广,但难度有时较大。教师在设置题目时要注意兼顾到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如有十道作业题目(选择题居多),易、中、难之比可设为5:3:2,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通过这次作业获得新知而不至于失去信心。另外,课堂中练习题的设置也很重要,因为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学以致用,教师还可通过对经典题目的讲解、挖掘而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当然,目标的达成也要依靠教师对作业的及时检查和评判,这样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亦可养成。
  教学是一门艺术,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要把这种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益于新课堂,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数学教育方面,教师不应仅做知识的呈现者,更应该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数学的思维策略。由此确立了数学思想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思想方法;思维策略;数学思想  1.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现象非常普遍,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随着教
期刊
1.根据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加强能力培养  学习知识是为了利用知识,叶圣陶先生说:“教科书好比一张旅行的路程单,你要熟识那些地方,必须亲自到那些地方去旅行,不能够单单记住一张旅行单。”能够利用知识就是具备了一定的能力,知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能力。如果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的重点在于历史的基本知识教育的话,那么,到了高中阶段,则应更加侧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所谓能力,应该包括分析、比较、归纳、综
期刊
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教学既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上的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它是学习词汇、句法和语法等语言基本知识的基本材料;说它是难点,是因为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好语言形式教学与语言意义教学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追求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语言意义的教学,将一段完整的阅读材料分割成若干部分,逐句或逐字地翻译和讲解,有时还进行无谓的对比、引申
期刊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1.1规范地写、准确地算。小学低中年级,数学课上的写很重要,如一年级学写等号不用格尺,既要规范又要快。再如规范地书写数字、答题等。计算更为重要,强调规范书写的同时,计算的准确性不容忽视,有的学生计算只图快,不图准,这样是不行的。  1.2
期刊
新规范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在新规范教育的指引下,我校师生共同构建了一个“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健康成长。   1.学生精神“活”起来  新规范教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地安排学习、生活、休息、娱乐的方式。在课间同学们的身心得到了很好地放松,学生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下节课的学习中去。课外活动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兴趣小组,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也发展
期刊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在政治、经济、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这六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对小学英语是应该侧重听说还是四素同步多层面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实验,以英语学前实验班与小学四年普通班英语水平进行比较为例,可以发现学前的孩子在一年内因为单词、句型的量上要多于四年普通班。所以直接影响了二者的读书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另外,由于学前班掌握的单词量及句型较多,一年时间他
期刊
1.注意挖掘古代军事史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   中国古代军事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美德,教学中应充分揭示其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 品德教育。  1.1在讲授古代军事文化成就时,要突出其世界史上的历史地位。运用古代文化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大任务。国家教委规定,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师对学生中国古代文化史教育,要达到这样 的要求:“知道我国古代在文学艺术、科学技
期刊
【摘要】传统英语作业的批改多是教师全批全改的方式,教师批改耗时过多,且收效不佳。我在具体的教学中尝试了多种作业批改方法,既让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中解放出来,又让学生参与作业批改,教给他们批改的方法,他们在批改中动手动脑,做学习的主人。通过这样的尝试,大面积提高了英语教学成绩。  【关键词】传统;批改;尝试  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 ,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发展智力。是教学过
期刊
1.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学习动力定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阅读、习作等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逐步培养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要系统地学习各门学科,它们之间貌似独立但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各位教育者加强所教学科的渗透与整合将更有助于学生学好知识,构建更为系统的知识网络,并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习惯基础。最好的学习是关于方法的学习,师生需共同努力,培养学生学科渗透与整合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学科参透;整合;新课程理念  “注意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