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方公共图书馆可借助高校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优势来提升其社会公共服务文化能力,反之,高校图书馆可携手地方公共图书馆扩展服务空间、扩大服务效益,最终为地方文化建设开辟一条新道路、新路径。鉴于此,对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整合与联盟发展予以探讨分析,客观评估其利弊,结合现实发展来进一步阐述归纳图书馆联盟运作下的可推广性,并就联盟整合后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与后续建设提出一些新设想。
[关 键 词] 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联盟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34-02
一、新时期我国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
近年来,图书馆信息化运作成为主流演变趋势。借助于互联网与大数据平台,加快服务式体验与升级。
(一)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发展现状
笔者通过网络调查了上百所国内本科院校,同时也实地考察调研了几所高校。通过了解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运营模式发现,其在服务性建设层面的确具有较强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各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作用就是参与到教学培训中去。在教学培训环节,主要以专业课程、讲座、新生教育等方式为主。此次调查包括211工程院校在内的近百所本科高校,图书馆在教育培训中比较注重科学数据素养教育。在馆藏宣传与资源展示层面,绝大部分院校均以讲座形式来对数据素养和统计数据资源作系统规划介绍。例如,向全体师生展示数据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例操作来进一步引导师生如何解读数据以及统计分析结果。对于处在前沿的科研成果部分,最大限度检验其可靠性。在校园网络图书馆界面设计上,基础内容以收录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来源以及检索方式为主。
(二)地方公共图书馆的现状
地方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方面,属于互补的关系。相对比之下,地方公共图书馆内容的覆盖面要广泛许多,但深度性远远不够,所以在文化服务、经济建设、社会人文素养塑造等层面,相对欠缺。不过,发展定位比较明确。不仅如此,高校图书馆在投入建设层面有一定的经费来源,而各地方基层图书馆在发展建设中,资金经费属于最直接性的障碍。除了经费投入不足外,包括在思想服务意识层面、人才与技术层面,均严重欠缺。以省级公共图书馆以下的各县市图书馆为例,地方图书馆的发展受制于行政与领导干涉较多。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图书馆区域性联盟建设的必要性及现实
意义
(一)促进社会文化的传播交流,加快图书馆自身服务体系建设
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整合联盟,最直接性的改变就是丰富了馆藏文献资源。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为迎接教育部的评估,会定期对图书馆的建设予以投入。比如上述调查的上百所高校的院校图书馆,包括在图书藏量、设备数量等方面的投入均有很大提高。这些优势是各地方非重点省级图书馆所不具备的。但是,地方公共图书馆面向的是全体公众,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社会职能作用等,也是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所不具备的。社会文化传播与交流、人文环境与信息化建设,需要面向社会大众,这是大前提,而彼此资源的整合与运营管理联盟,可直接扩大读者受众,并且丰富、拓宽了读者受众接收新知识、新信息的渠道。
(二)加快地方公共图书馆业务的规范化
对于高校图书馆的优势,笔者已经带领大家了解过了,包括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丰富齐全的学科门类、高素质的開发与研究队伍、情报学专业人才、定期投入的经费以及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技术、设备等。纵观近些年来地方图书馆的发展,之所以停滞不前,相当程度上表现出以上各方条件与环境的缺失。不可否认的是,地方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建设、社会读者服务层面的确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正因如此,通过资源整合与联盟运营,更加有助于优劣互补,加快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并督促图书馆业务服务模式的革新与规范操作,最终实现资源在区域空间内的共享,因为开放性本身也属于图书馆的固有属性之一。不仅如此,高校图书馆的终极目的和核心价值在于培养一批又一批对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即最终是为了社会经济建设、产业行业服务。故此,彼此之间无论是从教育、经济、业务、行业等各个层面,加快整合已是大势所趋。
三、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联盟共建的改进设想
实际上从十一五期间开始,不少地方高校与当地的公共图书馆便开启了联盟整合之路。简言之,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关注层面,我国国内至少已经有十多年的历程,相应的也积攒了许些经验。对于联盟实践是否可行,既往的诸多事实也可直观呈现出来。正如前文所述,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在职能角色、建设模式层面有较大差异,但终极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另外,关于联盟发展下的优势,也是在经历不断实践与研究后得出了权威结论。不过,近十年间我国在该领域的改革实践中仍没有取得质的突破,也再次证明了整个过程仍需要继续摸索。故此,笔者就对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联盟如何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提出一点改进设想。
(一)利用地方资源加快特色馆藏的开发和利用
合理开发馆藏资源,兴办和发展文化产业。图书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相辅相成。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层面具有重大作用,反之,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同样会反馈于图书馆的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对此,科学合理开发馆藏资源,将现有资源实现最大利用率,集经济、教育、文化、政治于一体,创新发展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文化服务类产业。譬如,在国家法规与现行政策的允许之下,可开展电子阅览服务。在原有个性化推送服务的基础上,可适当开展一些有偿性的服务业务,包括像信息咨询服务、科技查新服务、文化小商品服务、外文资料一对一翻译服务以及馆内资料复印服务等,均比较可行,且操作性较强。如此一来,在内部以及各城市间形成良性竞争环境,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开发馆藏资源,挖掘出其价值,最终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与服务产业的革新,并且拓展了图书馆的资金来源。 (二)建立统一的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满足社会大众多元需求
应当继续推进电子资源建设。具体来看,图书馆的服务核心在于社会文化传播与建设,终极目标是为了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被服务的主体对象是人民群众,也就是广大读者。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持续进步,也使读者对知识、信息等需求处在一个无限增长的状态。故此,读者需求的无限增长和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文献数量之间自始至终会存留一个矛盾,这种矛盾会永远存在。故此,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实时更新、服务体系的适时优化,才能最大限度满足读者无限量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文化传播。正因如此,建议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上,主攻技术层面上的改进,加大电子资源建设的投入。对于后期的运营、维护等,同样坚持以电子资源补充的方式,在成本投入层面也会大幅节省。
(三)拓展关联文化产业服务
严格意义上来讲,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传播者,同时也充当着整个城市文化的标志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的象征。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建设、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等,均意义重大。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通过阅读,启迪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精神文明提升。所以,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城市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在彼此间联盟共建服务机制之下,不仅能够提供给人优越的资源和阅读环境,更在于提高人的素养。
在市场化运作及服务构建中,应当主打社会教育功能。在社会原有文化产业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彼此间的服务契合。比如,以上述提到的双向消费理念为切入点,即“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目前,信息技术、互联网的普及改变着绝大部分人的社会行为习惯,但不可否认,图书借阅始终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图书馆目前存在的最高价值,无论未来的发展趋向如何,这一点始终不会改变。正因如此,在现有服务体系基础上尝试创新与改进是最佳选择。拓展关联文化服务产业,最大的社会价值在于增加文献传递的自觉性,使图书馆在实施社会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大大增强。
(四)加强界内学术研究,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联盟共建服务机制下,用人机制也同样会发生较大变化。正如前文所言,本质是社会经济发展趋向下决定的。以城市公共图书馆为例,公共图书馆面向的服务受众虽然不如高校图书馆集中,但受众范圍很广。长期以来,城市公共图书馆作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在内部组织结构、岗位人员配置方面比较严格。简言之,编制普通处在紧张状态。近些年来,随着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以及各项政策的实施,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被拓展。行业工作者能够提供的服务大多属于基础业务建设、读者服务、业务研究辅导等。总之,就是能够真正反映出图书馆日常运行条件及内部业务管理效能的指标非常少。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对学校的学术科研、教学管理、文化传承等意义重大。简言之,高校图书馆就是学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用的人才。与此同时,地方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产物,直观记载着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足迹。尤其是图书馆内部储藏的各类关于本地的历史性、文化性文献,记载着地域知识、地域内人们的社会活动等。总之,地方公共图书馆是特定区域内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的综合。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地方公共图书馆,核心在于为社会服务、为民众服务,包括文化建设、教育发展、经济增长等。
参考文献:
[1]谭芳兰,江小云.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研究述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8):125-126.
[2]贾静.高校图书馆有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思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5):106-108.
[3]刘芳.关于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0):104.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联盟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34-02
一、新时期我国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
近年来,图书馆信息化运作成为主流演变趋势。借助于互联网与大数据平台,加快服务式体验与升级。
(一)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发展现状
笔者通过网络调查了上百所国内本科院校,同时也实地考察调研了几所高校。通过了解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运营模式发现,其在服务性建设层面的确具有较强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各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作用就是参与到教学培训中去。在教学培训环节,主要以专业课程、讲座、新生教育等方式为主。此次调查包括211工程院校在内的近百所本科高校,图书馆在教育培训中比较注重科学数据素养教育。在馆藏宣传与资源展示层面,绝大部分院校均以讲座形式来对数据素养和统计数据资源作系统规划介绍。例如,向全体师生展示数据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例操作来进一步引导师生如何解读数据以及统计分析结果。对于处在前沿的科研成果部分,最大限度检验其可靠性。在校园网络图书馆界面设计上,基础内容以收录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来源以及检索方式为主。
(二)地方公共图书馆的现状
地方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方面,属于互补的关系。相对比之下,地方公共图书馆内容的覆盖面要广泛许多,但深度性远远不够,所以在文化服务、经济建设、社会人文素养塑造等层面,相对欠缺。不过,发展定位比较明确。不仅如此,高校图书馆在投入建设层面有一定的经费来源,而各地方基层图书馆在发展建设中,资金经费属于最直接性的障碍。除了经费投入不足外,包括在思想服务意识层面、人才与技术层面,均严重欠缺。以省级公共图书馆以下的各县市图书馆为例,地方图书馆的发展受制于行政与领导干涉较多。
二、高校图书馆参与图书馆区域性联盟建设的必要性及现实
意义
(一)促进社会文化的传播交流,加快图书馆自身服务体系建设
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整合联盟,最直接性的改变就是丰富了馆藏文献资源。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为迎接教育部的评估,会定期对图书馆的建设予以投入。比如上述调查的上百所高校的院校图书馆,包括在图书藏量、设备数量等方面的投入均有很大提高。这些优势是各地方非重点省级图书馆所不具备的。但是,地方公共图书馆面向的是全体公众,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社会职能作用等,也是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所不具备的。社会文化传播与交流、人文环境与信息化建设,需要面向社会大众,这是大前提,而彼此资源的整合与运营管理联盟,可直接扩大读者受众,并且丰富、拓宽了读者受众接收新知识、新信息的渠道。
(二)加快地方公共图书馆业务的规范化
对于高校图书馆的优势,笔者已经带领大家了解过了,包括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丰富齐全的学科门类、高素质的開发与研究队伍、情报学专业人才、定期投入的经费以及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技术、设备等。纵观近些年来地方图书馆的发展,之所以停滞不前,相当程度上表现出以上各方条件与环境的缺失。不可否认的是,地方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建设、社会读者服务层面的确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正因如此,通过资源整合与联盟运营,更加有助于优劣互补,加快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并督促图书馆业务服务模式的革新与规范操作,最终实现资源在区域空间内的共享,因为开放性本身也属于图书馆的固有属性之一。不仅如此,高校图书馆的终极目的和核心价值在于培养一批又一批对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即最终是为了社会经济建设、产业行业服务。故此,彼此之间无论是从教育、经济、业务、行业等各个层面,加快整合已是大势所趋。
三、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联盟共建的改进设想
实际上从十一五期间开始,不少地方高校与当地的公共图书馆便开启了联盟整合之路。简言之,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关注层面,我国国内至少已经有十多年的历程,相应的也积攒了许些经验。对于联盟实践是否可行,既往的诸多事实也可直观呈现出来。正如前文所述,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在职能角色、建设模式层面有较大差异,但终极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另外,关于联盟发展下的优势,也是在经历不断实践与研究后得出了权威结论。不过,近十年间我国在该领域的改革实践中仍没有取得质的突破,也再次证明了整个过程仍需要继续摸索。故此,笔者就对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联盟如何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提出一点改进设想。
(一)利用地方资源加快特色馆藏的开发和利用
合理开发馆藏资源,兴办和发展文化产业。图书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相辅相成。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层面具有重大作用,反之,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同样会反馈于图书馆的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对此,科学合理开发馆藏资源,将现有资源实现最大利用率,集经济、教育、文化、政治于一体,创新发展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文化服务类产业。譬如,在国家法规与现行政策的允许之下,可开展电子阅览服务。在原有个性化推送服务的基础上,可适当开展一些有偿性的服务业务,包括像信息咨询服务、科技查新服务、文化小商品服务、外文资料一对一翻译服务以及馆内资料复印服务等,均比较可行,且操作性较强。如此一来,在内部以及各城市间形成良性竞争环境,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开发馆藏资源,挖掘出其价值,最终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与服务产业的革新,并且拓展了图书馆的资金来源。 (二)建立统一的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满足社会大众多元需求
应当继续推进电子资源建设。具体来看,图书馆的服务核心在于社会文化传播与建设,终极目标是为了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被服务的主体对象是人民群众,也就是广大读者。社会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持续进步,也使读者对知识、信息等需求处在一个无限增长的状态。故此,读者需求的无限增长和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文献数量之间自始至终会存留一个矛盾,这种矛盾会永远存在。故此,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实时更新、服务体系的适时优化,才能最大限度满足读者无限量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文化传播。正因如此,建议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上,主攻技术层面上的改进,加大电子资源建设的投入。对于后期的运营、维护等,同样坚持以电子资源补充的方式,在成本投入层面也会大幅节省。
(三)拓展关联文化产业服务
严格意义上来讲,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传播者,同时也充当着整个城市文化的标志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的象征。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建设、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等,均意义重大。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通过阅读,启迪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精神文明提升。所以,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城市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在彼此间联盟共建服务机制之下,不仅能够提供给人优越的资源和阅读环境,更在于提高人的素养。
在市场化运作及服务构建中,应当主打社会教育功能。在社会原有文化产业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加快彼此间的服务契合。比如,以上述提到的双向消费理念为切入点,即“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目前,信息技术、互联网的普及改变着绝大部分人的社会行为习惯,但不可否认,图书借阅始终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图书馆目前存在的最高价值,无论未来的发展趋向如何,这一点始终不会改变。正因如此,在现有服务体系基础上尝试创新与改进是最佳选择。拓展关联文化服务产业,最大的社会价值在于增加文献传递的自觉性,使图书馆在实施社会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大大增强。
(四)加强界内学术研究,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联盟共建服务机制下,用人机制也同样会发生较大变化。正如前文所言,本质是社会经济发展趋向下决定的。以城市公共图书馆为例,公共图书馆面向的服务受众虽然不如高校图书馆集中,但受众范圍很广。长期以来,城市公共图书馆作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在内部组织结构、岗位人员配置方面比较严格。简言之,编制普通处在紧张状态。近些年来,随着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以及各项政策的实施,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被拓展。行业工作者能够提供的服务大多属于基础业务建设、读者服务、业务研究辅导等。总之,就是能够真正反映出图书馆日常运行条件及内部业务管理效能的指标非常少。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对学校的学术科研、教学管理、文化传承等意义重大。简言之,高校图书馆就是学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用的人才。与此同时,地方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产物,直观记载着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足迹。尤其是图书馆内部储藏的各类关于本地的历史性、文化性文献,记载着地域知识、地域内人们的社会活动等。总之,地方公共图书馆是特定区域内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的综合。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地方公共图书馆,核心在于为社会服务、为民众服务,包括文化建设、教育发展、经济增长等。
参考文献:
[1]谭芳兰,江小云.中小城市区域图书馆联盟研究述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8):125-126.
[2]贾静.高校图书馆有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思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5):106-108.
[3]刘芳.关于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0):104.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