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深层地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p_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利用1961—2011年沈阳市0.8、1.6、3.2 m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计距平、信噪比等气候学诊断方法,分析沈阳市各深层地温年、季、月变化趋势及异常、突变等特征。结果表明:各层年平均地温均呈增温趋势;且随着深度的加深,其月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并具有滞后性;年、季平均地温异常年份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异常偏高年份明显多于异常偏低年份;且均发生了气候突变。
  关键词 深层地温;气候变暖;变化特征;气候异常;气候突变;辽宁沈阳
  中图分类号 P4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252-02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人们在关注气温变化的同时[1-4],也在关注地温的变化。陆小波等[5]通过对中国近50年的地温变化进行分析指出:地温的区域变化特征显著,20世纪90年代后东北地区增温最显著,春季地温年际变化出现异常的频率最大。刘晓东等[6]对青藏高原地区地表热状况在夏季东亚大气环流中的作用进行了一些数值试验和分析,结果发现土壤温度等地表状况的变化对大气环流有很大影响。朱乾根等[7]采用美国Oregon州立大学的2层大气环流模式考查了土壤湿度和地表反射率对北方气候的影响。王旻燕等[8]在《GMS5反演中国几类典型下垫面晴空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中指出:地表是地球和大气能量交换的界面,地表温度是描述地表自然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决定着地表向大气的长波能量辐射能力,也是气候系统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辽宁省地处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区内,变暖趋势大于全球的平均变暖趋势[9],因此有必要研究地温的变化特征,揭示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以为确定作物播种期、调整种植结构等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辽宁省气候中心,选取沈阳市1961—2011年0.8、1.6、3.2 m 月平均地温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其中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多年平均值采用1971—2000年30年的平均值。
  1.2 研究方法
  1.2.1 气候倾向率。平均地温的气候倾向率采用一元线性方程法[10],见式(1)。
  Y=at b(1)
  式(1)中,Y为年平均地温;t为年份;a为回归系数,也称线性趋势项,把a×10称为平均地温每10年的气候倾向率。
  1.2.2 累积距平和信噪比。气候突变是指气象要素变化过程中存在的某种不连续现象,此处用累积距平曲线来确定[10],计算公式见式(2)。
  Xt=■(Xi-X)(2)
  式(2)中,Xi为地温的某年均值;X为地温的多年平均值。当Xt值达到最大时,该年为突变转折年。为了检验突变转折年是否达到气候突变的标准,计算其信噪比[10],计算公式见式(3)。
  RSN=■(3)
  式(3)中,X1、X2和S1、S2分别为转折年前、后2个阶段平均地温的平均值和标准差;RSN为信噪比,当RSN>1.0,则认为存在气候突变,最大信噪比所对应的年份为气候突变出现年。
  2 结果与分析
  2.1 深层地温的气候倾向率
  1961—2011年沈阳市深层地温的气候倾向见表1。由表1可知,近51年沈阳市0.8、1.6、3.2 m年平均地温均呈增温趋势。其中,1.6 m增温幅度最大(0.349 ℃/10年),3.2 m次之(0.319 ℃/10年),0.8 m增温幅度最小(0.247 ℃/10年)。
  从各层季平均地温的倾向率来看,除3.2 m季平均地温在夏季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外(-0.02 ℃/10年),其他各层各时段均呈增温趋势。其中,0.8 m在春季增温明显,平均升温0.407 ℃/10年,秋季次之,为0.281 ℃/10年,冬季最小,为0.147 ℃/10年;1.6 m在春季增温明显,平均升温0.445 ℃/10年,秋季次之,为0.395 ℃/10年,夏季最小,为0.220 ℃/10年;3.2 m在冬季增温明显,平均升温0.585 ℃/10年,春季次之,为0.485 ℃/10年,夏季地温下降0.02 ℃/10年。
  2.2 深层地温的年际变化特征
  近51年沈阳市0.8、1.6、3.2 m地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1961—1993年间除极个别年份外,多为负距平,1994—2007年间0.8、1.6 m均为正距平,3.2 m正距平持续到2005年,之后均为负距平。其中各层距平在1996—1999年间明显偏高。
  1961—2011年沈阳市各深层平均地温逐年变化曲线见图1。由图1可知,近51年沈阳市0.8、1.6、3.2 m地温在20世纪60年代变化平稳,70年代初期明显上升之后出现下降,在1977年达到近51年来最低,分别为8.2、8.5、9.1 ℃;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变化平稳,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中期各层地温明显高于其他年代,1.6、3.2 m最大值出现在此时段的1996年,0.8 m最大值出现在1998年,各层在21世纪00年代后期均呈下降趋势。
  2.3 深层地温的月变化特征
  1961—2011年沈阳市各深层平均地温逐月变化趋势见图2。由图2可知,越接近地表,气温的月变化幅度越大。其中,0.8 m地温3—8月逐渐上升,在8月达到最大,为21.5 ℃,4—5月间增幅最大(上升7.8 ℃),9月至翌年2月逐渐下降,2月最低,为-0.7 ℃。1.6 m地温4—8月逐渐上升,在8月、9月达到最大,均为18.3 ℃,10月至翌年3月逐渐下降,3月最低,为2.5 ℃。3.2 m地温5—9月逐渐上升,在9月、10月达到最大,均为14.9 ℃,11月至翌年4月逐渐下降,在4月最低,为6.7 ℃。由此可见,随着月份的变化平均地温在上升、下降阶段,3.2、1.6、0.8 m相续滞后1个月,上升阶段同时也是热量由浅层向深层传递的过程,反之亦然。   2.4 深层地温的异常特征
  气候异常主要指显著偏离平均状态的异常情况。通过对1961—2011年沈阳市深层年、季平均地温异常年份分析(表2)发现:近51年沈阳市深层地温异常年份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且异常偏高年份明显多于异常偏低年份。从年平均地温来看,0.8 m在1997年、1998年出现异常偏高,1.6 m在1996年、1997年、1998年出现异常偏高,3.2 m在1995年、1996年、1997年出现异常偏高。从季平均地温来看,1.6 m在1977年春季出现异常偏低,0.8 m在1972年秋季,1970年、1977年冬季出现异常偏低,0.8、1.6、3.2 m各季平均地温异常偏高年份多发生在90年代中后期。
  2.5 深层地温的突变特征
  利用累积距平和信噪比方法计算了深层平均地温气候突变的年份(表3),结果表明:各层年、季平均地温均发生了气候突变,且发生暖突变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即地温从一个相对偏冷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暖期。近51年仅0.8 m季平均地温在1972年秋季发生冷突变,即从一个相对偏暖阶段跃变为一个偏冷阶段。
  3 结论
  (1)近51年沈阳市0.8、1.6、3.2 m年平均地温均呈增温趋势。其中,1.6 m增温幅度最大,3.2 m次之,0.8 m增温幅度最小。从各层季平均地温的倾向率来看,除3.2 m季平均地温在夏季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外(-0.02 ℃/10年),其他各层各时段均呈增温趋势。
  (2)近51年沈阳市0.8、1.6、3.2 m地温变化趋势基本趋于一致,在20世纪60年代变化平稳,70年代初期明显上升之后出现下降,在1977年达到近51年来最低,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变化平稳,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中期各层地温明显高于其他年代,各层在21世纪00代年代后期呈下降趋势。
  (3)随着深度的增加,深层地温月变化具有滞后的特性,并且多年平均地温随着深度的增加,其月变化幅度逐渐减小。各深度地温值可以表现表层热量在垂直方向上的传递过程。
  (4)近51年沈阳市深层地温异常年份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且异常偏高年份明显多于异常偏低年份。各层年、季平均地温均发生了气候突变,且发生暖突变多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4 参考文献
  [1] 丁一汇,戴晓苏.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J].气象,1994,20(12):19-26.
  [2] 任国玉,徐铭志,初子莹,等.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19-721.
  [3] 孙风华,杨修群,路爽,等.东北地区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比分析[J].气象科学,2006,26(2):158-161.
  [4] 赵春雨,刘勤明,李晶.辽宁省近48年来气候变化研究[J].气象,2000,26(5):32-35.
  [5] 陆晓波,徐海明,孙丞虎,等.中国近50a地温的变化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5):709-711.
  [6] 刘晓东,罗四维,钱永蒲.青藏高原地表热状况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1989,8(3):205-215.
  [7] 朱乾根,兰红平,沈桐立.土壤湿度和地表反射率变化对中国北方气候影响的数值研究[J].气象学报,1996,54(4):493-500.
  [8] 王旻燕,吕达仁.GMS5反演中国几类典型下垫面晴空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J].气象学报,2005,63(6):957-968.
  [9] 李辑,陈传雷,龚强.辽宁省大雾演变规律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7,20(2):112-117.
  [10]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36-62.
其他文献
摘要 针对固原市原州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的实际,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及林木保存率,结合多年的造林实践,探索总结出适宜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治理模式,包括集水坑整地造林、带状集流沟整地造林、鱼鳞坑整地造林,以期为其在今后的林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生态治理;造林模式;干旱半干旱地区;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S7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 介绍了旱黄瓜生育特点及特征特性,对其在京津一带的秋冬季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培育适龄秧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保鲜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京津冀的黄瓜种植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旱黄瓜;秋冬茬;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2.2.04 .7;S6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19-01  旱黄瓜又称秋黄瓜,是华南系
摘要 调研绍兴鸭在里下河地区的实际养殖状况、饲养技术水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为进一步发展生态养殖打下基础。  关键词 绍兴鸭;养殖状况;改进措施;江苏里下河地区  中图分类号 S8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58-02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江苏里下河地区绍兴鸭养殖初具规模,年存栏量100万只。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和扬州大学相关专家跟踪调研发现,当地绍兴
摘要 介绍四川省紫色马铃薯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等方面内容,以为四川省紫色马铃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关键词 紫色马铃薯;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087-01  紫色马铃薯是一种新型保健食品,营养丰富,含有4%左右的蛋白质,还含有VC、
摘要 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药剂对机栽稻田杂草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BHFO 10SC除草剂单用防效低于其他除草剂混用的效果,但混用效果都比较好,且对稻苗无明显的药害,表现安全,水稻增产明显。  关键词 BHFO 10SC除草剂;杂草;防效;机栽秧田;秸秆全量还田  中图分类号 S435.111.3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49-02  麦秸秆还田对
摘要 总结银杏的一系列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科学造林、培育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银杏栽培获得“一优二高”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银杏;丰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2.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076-02  “植物界的熊猫”——银杏(Ginkgo biloba Linn),又名白果,稀珍名贵,用途广泛,是一种重要的干果和木本药材树种。其种
摘要 对油松的主要分布范围及形态特征进行概述,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有针对性地探讨,对科学认识、扩繁及积极推广该树种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油松;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S791.2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203-01  1 分布范围  油松在我国自然分布范围很广,东至山东蒙山;
摘要 综述了博落回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提取工艺,并对博落回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该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博落回;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提取工艺;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 R2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157-02  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R.Br.),又名落回,号筒草、勃勒回、简秆、筒青、滚地龙
摘要 针对川西北藏区土地沙化日益严重、地区降雨量少、水源含沙量大,无法满足沙化治理用水需求的问题,进行了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阿坝州红原县瓦切乡的沙化生态修复中,介绍其具体系统方案,以期为破解沙化治理用水难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太阳能;节水灌溉;沙化;生态修复;四川红原  中图分类号 S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214-02  截至200
摘要 通过对绵竹市遵道镇龙蟒河地块的景观规划,探讨灾后乡村景观的塑造,在满足亮山、亮水的功能上,达到可持续发展,从而展现乡村特色。  关键词 灾后;乡村景观;规划;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731.7;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51-01  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区范围内人类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地表之上叠加人类活动形成的人文景观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