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整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yondz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许多新课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特别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广大教师已经耳熟能详了。目前,大多数老师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设置,从备课薄上看都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来,但具体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却不尽人意。大多数的课堂呈现出的仍是仅关注知识目标的落实,即使是对其它方面有所关注,大多也仅是停留在浅层面上,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达成率均不尽人意。尤其是过程目标的落实最为欠缺。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体现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呢?下面我根据在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谈些看法。
  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理清三维之间关系
  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上的目标要求。具体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首先应明确一节课的知识目标,说得具体一点就是这节课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然后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取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学习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与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生物科学素养的核心是生物技能,这是毋庸置疑的。产生怀疑或动摇,将使生物教学无所适从,也将使生物教学质量严重滑坡。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节中,学生们通过收集、观察、分析、讨论等逐步了解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把握各生态系统的特点与作用,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维护生物圈的平衡,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假如把生物科学素养比作一座大厦,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生物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更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生物教学将回到课改前的状态,缺失人文性。没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他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生物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景,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
  对于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心理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的三大主要学习动机(考试成功、独立学习、问题解决)中,“问题解决”(如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区分事实、原理和学说,探知未知世界)在促使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各种动力当中,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以上结果说明,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时,推动其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内在动力,即发自内心的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很好地利用并激发学生的这种求知欲,便可以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课堂利用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同时人也是作为一种生物体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其自身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于已知生活中的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观察认识,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认知冲突,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能够很好地实现。因此,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首先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即具有现实性。对于高中生来讲,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越来越强,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会随之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产生许多的问号。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贴近生活,以有利于学生能够自己联系实际,产生疑问,引起认知冲突,然后通过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解决问题,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其次,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也应注意问题情境的趣味性。好奇是兴趣的先导。只有好奇心才能点燃兴趣的火种,富有创新精神的人通常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创设问题情景时,通过有趣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第四章中《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用实物教具或者通过多媒体展示生长弯曲的盆景。让学生思考:“通过哪些手段能够获得这样一盆形态的盆景呢?”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发挥集体的力量。这样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可以把学生引入一种要求参与的渴求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毫无强迫的痕迹,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烁,创新成为可能,也变为现实。
  三、根据学科特点,实行有效教学,整合落实三维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于过程和方法中。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为我们整合三维目标提供了典范。
  (一)在引导化中促进三维目标的整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教师的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3.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使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在个性化中促进三维目标的整合
  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这很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事实上,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应正确认识学生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并把它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三)在活动化中促进三维目标的整合
  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学科知识的活动。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去教会学生什么,而是创设良好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学到知识,获得发展。
  (四)在问题化中促进三维目标的整合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又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如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深入解决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1.生活中有哪些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2.为什么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一个问题着眼于整体,整体感知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问题的解决,要引导学生查阅、收集、整理、概括,抓主要信息。第二个问题着眼于细节,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问题的解决,既要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和展示资料,又要引导学生在分析过程中体会。
  总之,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是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它能否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广大教师对它认识程度的深入与否,取决于能否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在深切体会到本次课改的博大内涵和现实意义的同时,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同课改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应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靖国平.体验性学习与新课程改革.教育科学研究,2004.2.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由现象追溯物理规律;由物理过程寻求定量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概括和想象等思维能力,有较强的数学运算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有与之对应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这对于只
摘 要: 创新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孕育创新意识;鼓励探究,激发创新意识;注重联想,培养创新意识;逆向思维,提高创新意识;精心设计开放题,发展创新意识。  关键词: 物理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
摘 要: 学好一门课程的前提是对这门学科有足够的兴趣,兴趣对人的学习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巨大内在动力。另外,兴趣的形成可以提高后进生的注意力,而注意力的形成有利于后进生的思考,提出问题,促进成绩的提高。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后进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我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这
功是中学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它体现了力对物体的作用在空间上的累积过程。在考纲中属B级。对功尤其是变力做功是近年考查热点,亦是考生应考的难点。本文现就计算变力所做功的方法,以及到底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求解作如下阐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化学实验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物质间的变化规律,掌握其中的化学原理和性质。同时,化学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期达到教学目标。  一、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实验前应先准备好实验的相关资料,以多媒体或图片的形式进
摘 要: 本文作者要求运动员在两场篮球比赛结束后分别进行活动性休息和静止性休息10分钟,并测试八项生理指标的恢复情况,表明10分钟活动性休息(整理活动)在30分钟内对加速人体功能的恢复和疲劳的消除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整理活动 机体功能恢复 作用    整理活动是指运动练习结束后所做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其目的是使人体由紧张激烈的肌肉活动逐步过渡到安静状态,促进体力恢复。重视整理活动这一问题已
摘 要: 化学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把研究性学习带入课堂,能让学生自身体验科学的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索创新的习惯。它为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研究性学习 要点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适用于所有学科的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把理论系统知识传
本论文是笔者三年来跟随导师史锁芳教授临床实践,并在其悉心指导下,通过对史锁芳教授治疗咳嗽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加以初步的整理和总结,希望能为咳嗽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借鉴。 
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探究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化学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的、合作的、探
摘 要: 如何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作者从三个角度的选择来展开复习,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 高三化学复习课 有效性 骨干知识 实验情境 中心问题    提高化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的追求,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认为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不完全是“教师详细知识归纳 大量习题训练”模式,既要注重知识的有效“重复”,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