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波恩学派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456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在这里召开了以于连(Fran峯is Jullien)的著作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也许汉学界外的人会感到奇怪,这位法国人的著作在德国汉学界内显得微不足道,而在德国汉学界外却令人兴奋、赞赏。几乎他的每一部新作都获得德国各家报纸的详尽评述,同时也遭到德国汉学界的冷遇。一般认为,这是因为汉学家不会思考,让他们真正了解这位巴黎汉学家的哲学著作,是一种无望的过分要求。如果人们不愿随声附和这种流行的推论,那么只有从政治上去寻找原因:朱利安不符合那种严格遵循政治上的正确思想、由报刊评审机构和会议观察员维护的国际汉学主流。
  我绝不否认,那些政治上正确的汉学家至少怀着良好的意愿,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在某种程度上,汉学在它的专业之外没有学术地位。每当汉学家证明:欧洲很晚才形成的一些概念和现象,在中国早已有之,汉学界外的专家就不得不一再指出这类汉学研究成果中的疑问。人们由此怀疑:汉学家之所以把某些概念、某些现象或某些进程出现的时间推前,很可能是出于一种自卑感或渴望具有独特性。于连是专家,他不会为了抬高某一方而贬低另一方。特劳策特尔 (Rolf Trauzettel) 也是专家,由于他比法国同事年长,所以在许多事情上,他自然是先行者。回顾八十年代:从那时起,他有了自己的学派,即“波恩学派”。这个学派同样也是在汉学界外比在汉学界内更有影响。
  
  “波恩学派”的名字
  
  人们一般以为波鸿鲁尔大学中国哲学教授勒茨(Heiner Roetz)创造了“波恩学派”的名字。他是这个学派的强硬对手。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与卡尔斯鲁厄的哲学家保罗(Gregor Paul)组成了波恩学派的反对派。他们主要是与特劳策特尔最重要的学生默勒(Hans Georg M卨ler)公开争论。如果我的记忆是可靠的,那么是我一九八八年在为《波恩汇报》写的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波恩学派”这个名字。当时我提出这个名字是为了刻画不同的学术立场,这是在同年十月三十一日至十一月二日由阿登纳基金会(Konrad Adenauer-Stiftung)在圣奥古斯廷(Sankt Augustin)举办的“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上显示出的不同立场。当时我还不知道自己也将属于这个学派,是勒茨向我指明了这一点,他在评论会议论文集时,把我称为特劳策特尔后卫军中的黑格尔信徒。也是现在我才知道,他这么说并非毫无道理。当时我在报纸上使用“波恩学派”这个名字,只是想说明:特劳策特尔以及他的学生克维林(Michael Quirin) 和默勒的思想完全不同于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被极力仿效的“美国学派”,我把巴瑞(William de Bary)、杜维明和梅茨格(Thomas Metzger)算作“美国学派”的代表。我没料到,当我在圣奥古斯廷会议上做了一个毫无恶意的学术报告以后,一位著名的美国汉学家公开以威胁的口气全面否定这个报告:“This paper needs a sharp knife.”至今许多批评者在谈到“波恩学派”这个论题时,仍会像当年那位美国汉学家一样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批判矛头更多的不是对准我,而是对准特劳策特尔和默勒。虽然我遵循儒家“和为贵”的原则,但是在最近做学术报告时,仍一再被盛怒的听众打断。
  是什么让人这样发怒?又是什么让德意志科研联合会的代表在此期间说服我们不要使用“波恩学派”的名字?对此我不想多说。特劳策特尔原来只是想提出一些问题,结果却得罪了很多人,还被指责为欧洲中心主义。显然他引发出许多令人思考、不可回避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某种学术方法,而这种学术方法如今看来已不时髦。我想用一幅图画来说明这个问题。
  
  事物的历史性
  
  直到不久前,在我办公室的门上还挂着一幅中国画的复制品,复制品下写着:
  沈周绘画中的局部画面,一四七一年。这幅画证明了李约翰如何正确地认识到十五世纪的中国已经发明了电视机。(参照《中国科学与文明》第64卷,第2篇,278页)
  这是一幅呈现山水、松树、茅舍交融的水墨画复制品,不是我把它挂在门上的。一九九五年我接任了特劳策特尔的教授职位,同时也搬进了他的办公室。我在十年后摘下这幅画的原因与这次会议有关。我应该仔细看这幅画,特别是我想让你们今天看到它。与这幅画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发现, 画中那些平行而排列整齐的树梢,看起来像电视天线。实际上我们很容易想象出:如果一个中国画家用毛笔略微抽象地勾画出当今那些拥有电视天线和松树的台湾住宅,也会出现类似的效果。继续畅想,我们终于可以对一种事实做出解释:为什么在传统中国画中很少看见人?原来人们都坐在家里看电视。抛开这种玩笑,特劳策特尔写在复制品下面的注释指出了汉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并不一定是同样的。可是在汉学研究中,现象常常取代了本质的位置。于是我们到处碰到汉学专业的代表把树梢当作电视天线。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主张一种阐释学,根据这种阐释学应该去找出那些看起来相同的东西,而不应该去找出那些在历史中不同的东西。
  随着德国文理中学的拉丁文、古希腊文教学和德国大学的希伯来文教学的减缩,造成了历史和历史意识的某种失落。在这种遗失出现之前,显然已经出现了另外一种几乎不被注意到的更大的损失,即:神学知识的遗失。不少汉学家对一切宗教做出的反应,都犹如魔鬼碰到了圣水。虽然离开新教,离开马丁·路德,离开特劳策特尔潜在的天主教倾向,几乎不能理解特劳策特尔,但是我仍不想在此深入探讨刚才提到的汉学家与宗教的问题。我必须回到我的论题上来。目前不少人认为在耶路撒冷、雅典、罗马、巴黎、魏玛经历了几个世纪后才逐渐形成的一切,在世界上无论何时何地早就一直存在。因此可以把一种文化中的概念脱离历史、随意地套用到另一种文化中,具体来说,就是把欧洲文化中的概念,套用到欧洲以外的文化中。仅凭相似的表面现象,就可以把主观性、公众性、人权之类的概念安插、运用于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地点。在关于于连的报告中,我曾指责过日益蔓延的教科书学术现象,这是一种来自于美国社会科学的现象,它促使人们以译文而不是以原著为基础,到处去寻找并发现相同的事物。与此同时,它使人们忽视:一切事物拥有自己的历史,拥有应该慎重对待的、各自不同的、错综复杂的历史。对汉学研究中普遍缺乏历史性思考的问题,过去我曾做过不少分析,这里不再重复。但是我想再次反驳一种为反对“波恩学派”的历史性思考而提出的理论:特劳策特尔和他的学生们以否定性目录的方式,使中国成为永远在欧洲大门前乞讨的“他者”和“陌生者”。
  
  自身和他者
  
  否定性目录是指将中国没有的某些东西,列成目录式的一览表。其中列举的主要是欧洲用了许多世纪才发展出来的一些新现象。这些现象即使在欧洲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到处被实现和被移植的。就这点而言,也可以为一些欧洲国家列出与中国类似的否定性目录。在学术界,人们可以说美国或德国有这个,或没有那个,但是如果说中国没有阐释学,至今还会受到诅咒。谁提出这类论点,无论他是否有道理,都将遭受谴责。没人对阐释学会给自己的文化带来危险感兴趣,也没有人愿意听到阐释学在哲学中很晚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谁能证明在欧洲还没有阐释学的时候,中国已经出现了阐释学,谁就是一个“好”汉学家。而“好”汉学家原来应该以中国为起点,重写整个世界的人类思想史。不过这是一个容易提出,却很难去实现的要求。如果有人真的去这样做,还没等到他翱翔在历史事实的上空,就会立刻被汉学界外的专家拉回到历史事实的立足点上。因此他局限在自己学科的狭窄范围内,从意识形态上、从道德上来保护自己的领域。每当有人站出来说,中国没有这个或没有那个,这个人将被迫放弃自己的观点或被逐出讨论现场。
  中国传统学者喊:“我们和你们一样经历过奴隶制!”美国汉学家提出:“中国文人应该也患过你们的忧郁症。”这一切看起来就像被奴役、绝望是值得想往的,就像中国根本没有自己的东西,而只能作为欧洲的回声。对此,“波恩学派”提出重要的异议,他们反对那种在一切文化中寻找同样东西的普遍主义思想。像特劳策特尔那样,他们坚定不移地证明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他们认为:如果因为中国的思想不同于欧洲的思想,就认为它不如欧洲的思想有价值,那么实际上是把欧洲的价值体系看作世界普遍通行的唯一价值标准。如果从只有一种理性主义、一种伦理学、一种人权等等出发的普遍主义概念来看中国,表面上是把中国放在与欧洲同等的层次上进行比较,实际上中国却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今中国在古代哲学上去与柏拉图相比,在宗教上去与启示宗教相比,在法律上去与罗马的法律相比,在现代文学上去与卡夫卡相比,诸如此类。
  坦率地说,如果我在中国只能找到欧洲已有的东西,我对中国不可能会感兴趣。
  批评者指责“波恩学派”创造了一个代表“他者”的中国,当然他们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这里我不想再提出过去论争的理由。我只想简单地说:所有的话语和思想都是一种建构,都有它们特定的时间和时代。面对永恒,我们不能说,欧洲的价值是否能承载未来,是否会在某一天被其他价值超越。在二十世纪,我们不得不反复经受那种因滥用最高价值所造成的压迫。因此并非偶然,自从接触了中国以后,在欧洲不断有文人主张通过那条穿越中国走向自己的迂回道路来反思欧洲的价值。于连就属于这一批文人。一个古老的神学和哲学观点指出:我们只有在与一个真正的他者接触时,才能正确地认识自身。从这个角度来看,普遍主义指出的是一种在自身重复他者的道路:人们在中国只能发现人们在欧洲已经认识到的东西。
  
  思想的背景
  
  美国教科书学术派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好”的美国汉学家知道应该引用和不应该引用谁的思想。他绝对不引用格拉内特(Marcel Granet)的思想。他肯定抵制被当作欧洲中心主义哲学家的黑格尔。他的理论权威是哈贝马斯。无论是否符合事实,他把第三人称的“他(he)”扩大到“她(she)”。他有时喜欢像后殖民主义狂热分子那样,把“理性”作为一种纯欧洲的构想而加以拒绝,他要求中国人返归国粹。应该在此公平地提到:无论是勒茨还是保罗都没有追随“美国学派”这条特殊的发展道路。这是在上述最后三点的基础上,从九十年代开始形成的一条路。 而“波恩学派”肯定会引用格拉内特的理论。他们也总能从黑格尔那里发现杰出的思想。他们绝不引用哈贝马斯的理论。他们引用的理论和方法还来自西蒙(Josef Simon)、洛特迪克(Peter Sloterdijk)或卢曼(Niklas Luhmann)。从个人的情况来看,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神学特征:特劳策特尔和顾彬是新教徒,马丁·路德的思想对他们产生终生的影响。在“波恩学派”中,当然还有与他们不同的天主教徒克维林和无神论者默勒等。“波恩学派”的人一致认为: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区分第三人称的“他”和“她”是不科学的,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来指责“理性”的欧洲性也是不科学的。他们区分中国与欧洲,是想让每一方都拥有并保留自己的东西。这种方法是使双方相互对峙,而不是相互比较。对于“波恩学派”来说,只有这样才能从中国本身去了解中国,而不是按照西方的模式来了解中国的经典。在这种理解过程中,当然不可能完全放弃西方的概念,也绝不能让视野变得狭窄。只要在使用西方概念时,考虑到概念的历史性并采取慎重的科学态度,就能公平地对待中国的伟大之处。反之,如果在欧洲还不成其为欧洲时,就把中国列入“欧洲的”加以兜售,这才是无视中国的伟大之处。
  我曾经说过,当前的这场文化斗争是美国汉学与欧洲汉学的决斗。虽然有一批美国汉学家能像欧洲人那样去思考问题,但是应该说,在当前的这场斗争中,我们已经失败了。目前在德国汉学界也能发现不少像美国汉学界那样的不合逻辑的思维。国际汉学已为此付出了代价,因为专家们已不再重视汉学。“波恩学派”不能制止当前汉学的衰落趋势,但却可以天真地期望一个有所好转的时期。到那时,可能人们会知道“波恩学派”的立场不是欧洲中心主义的,而是对中国友好的。“波恩学派”的理性主义,它的怀疑主义,它的历史思考,它进行分析、区别的倾向,虽然不能扭转当前汉学界那种理想主义、道德主义、一元化和无视历史的倾向,但是有一天,当人们反思“只有把中国人看作欧洲人,才能接受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时,“波恩学派”不用为此自责。
  (张穗子 译)
其他文献
坊间流传一句俏皮话:“ 医界大佬一退下来就大谈人文精神,医生只要进一回ICU 就是人文大师。”似乎人文在技术与管理之外,是一份身份转换之后的顿悟,一份苦难亲历之后的苏醒。也有例外,至少前半句。最近韩启德先生出新书,书前书后、书里书外满是亲历的生命故事,其人文觉悟始于儿时一次温暖而温馨的住院经历,于是乎书名就叫《医学的温度》。这个主旨原是他一次演讲的题目,题中之意在于唤起现代医学的人文性,让人联想到
一些家长经常发愁:“孩子越来越马虎,特别简单的题都做错。”“孩子做事情丢三拉四,经常忘带东西。”“课堂上不是东张西望,就是走神,学习效率特别差。”这些现象都与注意力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此,河北石家庄市盛世长安小学特别聘请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兼职教授曲连坤,带领16位班主任从每班选取注意力集中、不集中的学生各一名作为案例,就学生的课堂状态、家庭教养方式等,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发现学生注意力的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高于何处?通仕途也。官高而禄厚,是以才士趋之若骛。洎乎晚唐,天下大乱,文人失势,武人专权,是以李长吉有“若个书生万户侯”之叹,温飞卿有“莫抛心力作词人”之咏。  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贝之才胜于无贝之才多多矣。于是文人下海顿成景观。未下海之文人,亦忙于生财,编书胜于抄书,抄书胜于写书,欲抛心力作词人者鲜矣。飞卿此语,殆为今日作耶?
1.清除体内毒素  夜晚是机体进行自我修复的时间,器官正常活动或者食物分解之后的残留物质都会进入肠胃。晨起空腹喝一杯水,可以唤醒沉睡的肠胃,促进肠胃蠕动,把毒素排出体外。 2.加快新陈代谢  有数据显示,晨起空腹喝水可以将代谢率提高24%,身体的代谢率提高,就可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加快食物的消化速度,减少脂肪堆积。 3.缓解消化不良  很多人消化不良是因为胃酸增加,胃炎胃溃疡患者还可能产生胃酸回
关键词:价值观;自我探索;价值取向;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8-0037-04  【活动理念】  价值观反映的是一个人关于什么是“重要的、值得的”看法,并且会对其行为产生导向作用,人所做出的行为都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因而价值观对一个人所做出的决策以及当前的行为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快速
摘要:作为旅游各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导游业务》课的实践教学是必要和可行的。本文依据《导游业务》课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上对《导游业务》实践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学用结合;职业能力;导游业务;实践教学    职业能力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所必备的技能素质和行为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一    我爱吃泡泡糖。  于是兜里一有钱的时候,我就会跑到商店,把它们换成花花绿绿的泡泡糖。  要是不小心吞下去了,小心变成植物人!母亲每次发现我偷吃泡泡糖的时候,她就会厉声训斥道。  这是令人恐惧的,没想到好看的外表下竟是如此狰狞的危险。可是谁又戒得了呢,那块散发着淡淡水果味的方块,放进嘴里,一股香甜的气息蔓延唇齿,然后再吹出大大的泡泡——没有比这好吃又好玩的了,而且,哪个笨蛋会把泡泡糖吞进肚
扩军看起来很美,但实际操作起来,能不能在2020年形成完备的联赛体系才是关键。如果届时还没有将很多现存问题解决好,扩军反而将引发联赛滑坡。不久前,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中国足协确定,2016年中乙联赛参赛球队由现有的16队扩军至20队,并计划2017年中甲扩军到17队,2020年中超扩军至18队。对于如今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中超来说,扩军的呼声始终没有间断,但是,从这则消息中可以看出,中超扩军最早也要等到
摘要: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人们对健身的要求,使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理学评价转向身心健康的评价;体育教学从 “阶段性体育”与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与终身健康的方向转变。根据这一变化,体育课的目标在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同时,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体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这就使得体育教学要以学生
抗战时期,美军观察组到延安考察,感受到了与重庆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重庆的官僚一见到美国人,就要物资、要飞机,要一切所能要到的东西,而在延安,观察组听到了让他们印象极为深刻的三个字——“有办法”。遇到任何的困难,无论是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上世代贫困的延安农民,还是衣衫褴褛、缺乏弹药的八路军战士,延安人永远是“有办法,有办法”。  “有办法”,充满着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蕴含着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