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枝末节,意义非凡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晖明,浙江省长兴县夹浦镇中学教师。
  朱光潜先生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那么我想,标点符号应该就是美术中一处艺术留白。标点符号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它隐在文中的细微之处,默默地承载着许多的语义和情感信息,它一直是“以无形之言传无尽之意”。它为我们的个性阅读、发散想象提供了无限宽广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若能将眼光投向那些看似细枝末节的标点,借助标点巧妙解读文本,往往会有意外的惊喜。
  一、利用标点符号,增添朗读的情感
  我们知道,标点是文本中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和语调的符号。它是一种微小却不可或缺的语言,对文本的朗读、内涵的展现以及情感的表达有着重要的标示作用。余音绕梁的朗读不仅仅是深刻把握了文本的内涵意蕴,更是入微体察了文本中的标点符号。所以,重视标点符号的朗读会让我们更准确把握文意,体味情感,并读出我们对文本的个性理解。
  小思的《蝉》由树上的一只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文章虽短,但意味深长,特别是文中的几个标点符号值得细细探究——
  (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读读这几句话?(一生朗读,语气平淡)
  师:他这样读对吗?请你来点评一下。
  生:不对!文中的两个感叹号没有读出来。
  师:他刚才朗读的语气,你觉得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
  生:我感觉应该是句号。
  (教师出示改文: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师:用陈述语气朗读为什么就不行呢?
  生:因为这里表达了一种感叹的语气。
  师:请你试着读读看。(生读)
  师:大家觉得这样朗读行吗?
  生:我觉得行,因为他读出了对蝉的叫声的赞美。
  师:老师想问一下,后面的感叹号也是赞美吗?
  生:不是,后面的感叹号是对蝉的一种责备。
  师:那你再看看前面的感叹号,前面的“赞美”与后面的“责备”是否矛盾呢?
  生:嗯——(教师示意学生坐下)
  师:请大家听老师朗读这几句话,看能否听出其中表达的情感。(教师朗读)
  生:第一个感叹号表达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第二个感叹号表达的是一种厌烦和轻视。
  师:请你具体说说看。
  生:老师在读第二句话时重读了“却”和“竟”,“却”是一种对比,突出了蝉叫声的响亮;“竟”则是表达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惊讶。第三句话一问一答,表现出“我”对蝉的叫声的厌烦之情。
  师:句中是哪个词语表现了这种厌烦之情?
  生:“何必”、“罢了”。
  师:你的眼光很敏锐!那你是否注意到两个感叹号不同语气语调的处理?
  生:前面用的是升调,后面用的是降调,同时“罢了”一词有略微的拖音。
  师:现在就请大家一起试着朗读吧!(生齐读)
  (教师出示语句: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师:对于这两句话,你们觉得又应该如何朗读?(一生朗读,读出了一种赞叹)
  师:你为什么是这样处理的?
  生:我用的是赞美的语气,因为“我”听完朋友的话后,懂得了蝉为了活一个夏天而整整等待了十七年,这是多么地执着和顽强。所以我们必须要用赞美的语气来表达出蝉的生命意义。
  师:朗读准确,品读也具体。请大家一起用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句话,以表达作者心中的敬佩之情。
  同样一个感叹号,但其中所表达的语气语调迥然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对标点符号进行品读时,应引导学生充分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理解,体会其表达的不同语气语调,并通过有声的朗读演绎出来。
  在教学《化石吟》时,笔者曾引导学生对诗歌第五小节中的“海枯,石烂,日转,星移……”一句进行了一番朗读。当时我把这句话改成三种表达形式:“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请学生对比进行朗读,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大家都认为这三种改文不行:前面两种改文在朗读时语速较快,均不能表现化石是在时空缓慢变化的进程中形成的,第三种改文在缓慢、断裂的朗读中虽然能体现生物进化过程的缓慢,但是却割裂了时空的连续性,不符合生物进化的客观事实。所以,只有以舒缓而又绵长的语气朗读,才能既展现生物进化的缓慢连续行进,又体现生物的航船在时空中生生不息地向前航行。
  郭沫若曾经说过:“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同样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抓住文中的一些标点符号对学生进行指导朗读,学生就能较好地把握朗读的停顿和语气,并逐渐地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二、借力标点符号,品析人物的心理
  众所周知,文章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主要是通过心理刻画或动作描写等方面来展现的。其实,高明的作家有时也会借助一些看似细微的标点符号体现出来。课堂上,如果我们能够捕捉到文章中的这个细节,并引导学生进行细腻地品读揣摩,就一定能品析到人物当时特定的心理。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一篇经典回忆性散文。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在教学时抓住了人物语言描写中几个标点符号进行品读,引发了课堂师生交流碰撞的高潮——
  父親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其他文献
鲁迅作品文本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第五组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的主题就是鲁迅,初中语文教材有鲁迅三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三篇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一个高中生对鲁迅已有相当的了解了。那么,面对《纪念刘和珍君》(以下简称《纪》
“钟爱”的对象,能否是“木叶”?  “林文”开头一段是这样的: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
(清)王夫之说:“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什么是立意?立意,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作文的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石壁》)人们看待同一个事物,由于各自的思想立场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看法也会不同。作文的立意
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根据人教版教材的设计,从高一下学期起,以议论文的写作为主,而高一上学期,还是延续初中的记叙文写作。为使学生在一学期的记叙文写作中得到有效训练,切实取得情感表达水平和思维品质的提升,笔者在以往尝试的基础上,把叙事与想象能力的训练作为重点,有意识地依托教材中的历史题材,设计出一系列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随笔写作训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对于形式众多、审题难度高的各类作文题,源自
语文教育家李镇西主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启发学生对理解到的意义作出自己独到的价值判断,将阅读与生活联系,用生活诠释阅读,用阅读影响生活,启发学生去理解作品并思考生活。  这种将眼光投注到阅读者的生活的导读方法,我在阅读《大地上的事情》时候进行了实践。  我计划读这本书三次,三次阅读这本书我所指向的阅读者是:我;我和我的女儿;我和我的学生。  一读:老师读,让文本与现实生活对话,读出情怀。老师自己阅读
阅读教学在追求“诗意”“真”时,于“趣”之处展现灵动之美,课堂艺术灵动之美的着力点应是兴趣、情趣、意趣、理趣、雅趣。   一、兴趣:体味言语,放飞心中性灵   以言语为媒介作为学生兴趣的触发点,让学生主体能动地参与,通过对“他人的世界(阅读)”,让学生在体味言语过程中,扩展自己的世界,放飞心中性灵,获得对自己有益的异己世界。如《青玉案·元夕》教学片断。   师:词的下片写了一个女子?其他同学有什么
台湾诗人痖弦曾说过一个故事:有一年,痖弦、郑愁予和其他几个诗人到风景区大贝湖游玩。远远的看到湖边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禁止的鱼”。痖弦说:“这是现代诗的语言呀!”但走近一看,原来不是“禁止的鱼”,而是“禁止钓鱼”。痖弦说:“禁止的鱼”是美丽的诗歌,而“禁止钓鱼”却变成庸俗的散文了。”[1]  究其原因,可能“禁止钓鱼”只是告诉人们不许在这里钓鱼。表意明确,但无内涵,无深意。而“禁止的鱼”则引发了我
言语交际是表达人物内心,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带有一定指向性的活动。对于听话人来讲,交际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听话人需要通过说话人表达的信息,结合交流语境,推断说话人的意图。在一般的语言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之间的互动本应自始至终保持自身的同一性,有问必答, 但是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设置一定程度的关联障碍,让听话人选择不回答,甚至回避、回绝,或答非所问,意图传递出言语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根据四大核心素养目标来有针对性地设计组织教学。从高中教材看,人教版必修5中第三单元是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粤教版必修4中第二单元有书评、美学随笔等;粤教版选修15《论述文选读》中专门设有学术论文、书评等单元;苏教版必修3
李商隐的《锦瑟》一直以来备受各大高中版本教材的青睐[1],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回避的经典篇目之一。而《锦瑟》一诗自古至今以主旨朦胧而备受方家研究议论,历来亦未得一个确切的定论。元好问有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色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而对于诗歌鉴赏基础薄弱的高中学生来说,《锦瑟》里出现的意象所构成的幽眇深远的意境,更成为他们理解这首诗主旨的一个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