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词语考释二题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ang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爱”的对象,能否是“木叶”?
  “林文”开头一段是这样的: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必修5,2006年11月第2版,2016年6月安徽第19次印刷)
  这段文字在不同版次的新旧教材上一直没变,其尾句用了“钟爱”,说的是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个形象。不过,读者不免生疑:“钟爱”的对象,能否是“木叶”?
  “钟爱”是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之为“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例证是“祖母钟爱小孙子”。据此判断,“钟爱”的对象只能是“人”而不能为“物”,而“木叶”是“物”,那么“钟爱”的对象自然不能是“木叶”。
  真是这样的吗?笔者以为,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对“钟爱”的解释还是不够全面。下面试以实例说说“钟爱”的几种用法。
  “钟爱”最为常见的用法,正如《现代汉语词典》所说,确是表示“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如《晏子春秋·谏上》:“为子之道,导父以钟爱其兄弟。”《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穆公钟爱其女,筑重楼以居之,名曰凤楼。”《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曹氏先亡无子,貂蝉亦无所出,维严氏生一女,布最钟爱。”《红楼梦》第十五回:“令郎如是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此类用例比比皆是。
  “钟爱”还有另一种用法,也可表示“特别爱(某一物)”,这正是《现代汉语词典》所漏。如魏继新《定风珠》:“屠夫有一杀猪用的案桌,矮脚宽身,是祖上传下来的,虽然开裂了,且血痕累累,年复一年,连木质也看不出了,屠夫对它却十分钟爱,用起来也十分顺手。”郭沫若《阳春别》:“我所有的家具也卖了,一架钢琴卖了两百块钱。那是我爱妻所钟爱的钢琴。今年正月她病了,我们几天没米下锅的时候,便想变卖它,但她总不肯。可怜她竟至死了。”前例说的是屠夫“钟爱”“案桌”,后例说的是爱妻“钟爱”“钢琴”。由这两例可知,“钟爱”的对象也可为“物”。
  其实,“钟爱”“某一物”的用法在现代媒体上也很常见,如“重拾对自行车的钟爱激发绿色出行的动力”(《西安日报》2016年04月26日),“总统‘心腹’钟爱中国古诗词”(《南京日报》2017年10月11日),“愿白鹿原长存在人们对这位文坛巨匠的记忆里,旁边还摆放着他所钟爱的足球与奥运火炬”(光明网2016年04月29日),“小米、苹果、海尔钟爱的智能家居,为何会被看好?”(搜狐网2017年10月12日)等。此类用例不胜枚举。
  必须补充的是,语言在不断发展,“钟爱”也出现了新的用法。(1)“钟爱”的对象为“人”时,还可表示“特别爱(情人或夫妻中的某一方)”。如“钟爱一生婚纱摄影是拥有12年品牌积淀的著名摄影品牌”(360百科),“女人,你在平淡而又琐碎的生活中,是否会重现神奇,让你的男人钟爱你一生?”(新华网2011年09月22日)等。(2)“钟爱”的对象还可为“事”,表示“特别爱(某一事)”。如“105岁的杨绛钟爱读书”(今晚网-中老年时报2015年07月20日),“看着就疼!为啥你们都那么钟爱后空翻?”(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2日)等。类似说法也常见常闻。
  综上所述,“钟爱”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为“物”,还可为“事”。“钟爱”的含义应是“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情人或夫妻中的某一方),特别爱(某一物,某一事)”。建议《现代汉语词典》对“钟爱”的解释能及时作出如此的修订。
  “一字千里”,能否改为“一字千金”?
  “林文”结尾一段是这样的: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必修5,2006年11月第2版,2013年5月安徽第13次印刷)
  而同版不同次印刷的新教材卻将这段文字作了如下改动: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必修5,2006年11月第2版,2016年6月安徽第19次印刷)
  两相比较,新教材将原文中的“一字千里”改成了“一字千金”。其因或是编者未见“一字千里”这个词目,将它视为生造词了。对此,笔者不禁生疑:“一字千里”,能否改为“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即一字值千金。原指增减一字,赏赐千金。语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后人用“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如南朝·钟嵘《诗品》:“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魂,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序》:“汉臣之笔墨泉海,陈其令名;秦相之一字千金,叙其嘉应。”也有用“一字千金”形容书法价值珍贵的,如唐·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很显然,“一字千金”作为成语是肯定诗文或书法有极高价值的。而“林文”的结尾所说的是“木叶”与“树叶”的差别,此“差别”与彼“价值”风马牛不相及,岂能以“一字千金”来形容?
  “一字千里”,诚然未被《现代汉语词典》《中华成语大词典》等工具书收录,但笔者以为它可谓是个新造词。此词虽还不是成语,但表意却是非常明确的,它极容易让人联想到“一字差千里”或“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如“‘订金’‘定金’一字差千里”(人民网2017年03月27日),“借条≠欠条!一字之差却差之千里,不懂小心吃大亏!”(搜狐网2017年09月30日)等,其意就是“相差一个字,意思却差得很远”。再看“林文”的结尾:前一句以“不过”说“木叶”与“树叶”字面上仅有“一字之差”,后一句以“然而”“几乎”说“木叶”与“树叶”在艺术形象的领域相去甚远。为了强调这种差别很大,作者使用“一字千里”无疑是切合语境的。
  值得注意的是,与教材配套的同版不同次印刷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对“林文”结尾一段的内容的概括也不一样: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2007年4月第2版,2014年5月第17次印刷)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金。(2007年4月第2版,2017年7月第23次印刷)
  试问:前者用“一字千里”来概括差别,是不是对“林文”使用“一字千里”的正确性的认可?而后者改“一字千里”为“一字千金”,是不是受了新教材影响在以讹传讹?
  综上所述,“一字千金”与“一字千里”也仅有一字之差,但在强调差别之大时,还是使用“一字千里”好。建议新教材新教参尽快恢复原文,改“一字千金”为“一字千里”;也建议《现代汉语词典》《中华成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增收“一字千里”,并视之为成语。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随文积累重点词语“亡、若、中伤、奈何”和固定句式“奈……何”。   3.引导学生辩证地探究故事寓意,得到实际的启迪。   4.探究古代寓言的学习方法,并通过群文阅读实践强化,领会中国古代寓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辩证地探究故事寓意,得到实际的启迪。   
参考书多以“豪放”“自信”“愤懑”概括《将进酒》的情感。如果细致分析《将进酒》诗句,还可发现诗句表层下的生命意识。  诗中有许多激愤之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初读下是激愤之语。探究下,却可发现李白于二句诗中体现的复杂情感。借此,可进一步探析整首诗深层情感。  “钟鼓”指“鸣钟击鼓作乐”,“馔玉”指美好的饮食。“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不足贵”的“钟鼓馔玉”,可能是作者思而未得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古典文学富丽堂皇,异彩纷呈。我们要登堂入室,要进入古典文学殿堂寻珍探宝,除了加强阅读积累,掌握古汉语知识之外,最重要的是摒弃“以今律古”的惰性思维,掌握语境定义的规律和方法。  下列句子中的带点字,我们似乎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1)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林觉民《与妻书》)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
真语文阅读中,文本细读有三个境界:文本的语言艺术境界、作者情怀境界和读者个性创造境界。这三个境界中,第一境界是基础的、初步的,是指向文本语言把握、作品内容理解的,是进入二三两个境界的铺垫。第二个境界是渐进的、深入的,是读者持着文字与作者对话交流,感悟作者情怀,探求文本真实,实现与作者在思想和心灵上的相通。第三个境界是独特的、多元的,是立足于学生认知、思维、经验等基本素养对文本的自我发现与个性思考,
也许很多老师会有相同的感慨,一首《琵琶行》上完,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要引导学生在诗歌中学到什么。学生也学得一头雾水。当笔者再次拿起文本备课,反思这个问题时,发现《琵琶行》这首长篇叙事诗,教学容量相当大,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进一个被贬男人酸楚、复杂的内心世界,才能进入真正的情感体验。  “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在“教学建议”部分说:“结合练习前三题,引导学生抓住这首诗的一些精彩片段和重难点问题,做一些鉴赏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终,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这篇课文所在的第四单元人文要素可以提炼为“人生之舟”。人的一生如在尘世之中漂泊,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要度其一生,需有人生之舟。这个单元的四篇选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理想的光辉和人格力量。如何解读《植树的牧羊
培育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本文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甜甜的泥土》为例,探讨如何在小说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核心素养。  追求美,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当我们专注于某一事物时,我们能透过其表象,领悟其超越现实的内涵和精神。这种内涵和精神能使人心情愉快,使内心有所触动,这就是审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读者在进行
纵观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探究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虽已考查了整整十年,三年散文七年小说,近几年是散文与小说呈轮考趋势。但每年的得分率却极其低下,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和考生。面对开放而灵活的探究题考点,难道真的令我们束手无策吗?  《江苏语文高考说明》在文学类文本探究题考点中明确要求: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
郑桂华,1969年生,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第二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专家委员,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审查委员,教育部“国培”——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授课教师,上海教育考试院语文学科专家组成员,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要著作:《语文教学的反思与
鲁迅作品文本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第五组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的主题就是鲁迅,初中语文教材有鲁迅三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三篇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一个高中生对鲁迅已有相当的了解了。那么,面对《纪念刘和珍君》(以下简称《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