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外一首)

来源 :含笑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swc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讨厌这些没完没了的汗水
  顺着眉骨滴落
  顺着黝黑的脊背流淌
  他眯了眯六月的天空
  嘟哝一句
  ——这狗日的日头
  偶尔下几天雨
  他蜷缩在工棚里
  就像憋出了内伤
  心神不宁地瞅着门外
  嘟哝一句
  ——这狗日的日头
  现在,他在高高的脚手架上
  被太陽炙烤着,而内心清凉
  ——想起千里之外
  有宽敞的堂屋,熟悉的身影
  孩子坐在教室里朗读
  车到郴州
  K9003,从岳阳发往深圳
  停靠郴州时,行程已
  前一半,后
  一半
  这里北瞻衡岳之秀,南峙
  五岭之冲,也是中原
  通向沿海的
  咽喉
  亲爱的,我听见汽笛长鸣
  请原谅我不能带着你的
  愿望,饱览异乡
  风景
  千里奔波,中年亦是中途
  生命总被某些事物
  驱使着,继续
  前进
其他文献
伟大的使命,神圣的职责,将远隔千山万水的福建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紧紧地连在一起。驱除西海固的贫瘠,加快宁夏发展。肩负党中央、国务院重托的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密切合作,谱
童年时,我最为珍爱的是一本藏蓝色的硬面手抄笔记本。记得父亲把笔记本买来给我后,没用多长时间我就陆陆续续的以抄写歌曲、诗句,或者画画,或者“创作”诗、歌词、小感言的形式把笔记本填满了;当时约摸10岁的我,又会抄些什么、画些什么、“创作”些什么呢?  2002年底,我从县城调到州府工作,收拾东西时从一捆旧书当中发现了一片硬纸壳,我一眼认出这是我童年时最为珍爱的那本藏蓝色硬面手抄笔记本外壳的一半,并且是
期刊
立夏初始,雨后微晴,我们一行人前往新店乡,寻访清朝至民国时期滇东南最繁忙的驿站——半边寺.说来汗颜,我虽为丘北人,却从不曾耳闻半边寺.好奇心驱使着我,这样奇怪的名字,该
期刊
这些天里,在我们小区的后花园散步,无论早晚,我常常会想起文山丘北的普者黑.在若干年前,这是少有的事情.rn每到五六月份,后花园的荷花就先先后后地开了,开得欢实、妖艳,只是
期刊
期刊
坝心他披好种梨  脱贫攻坚抓产业  八月梨树齐弯腰  不愁价格不愁销  家家户户建新房  美丽家园把话谈  国家帮扶政策多  实惠一波又一波  治病上学不用愁  安居就业有奔头  振兴乡村步伐快  携手迈向新时代  万寿菊花建基地  农民致富有底气  乌骨鸡种人人爱  引到他披发展快  味美不过黑山羊  吃过还想尝一尝  三月梨花等你來  幸福生活乐开怀
期刊
那个七月的清晨  沐浴着明媚的阳光  走进扶贫村寨柏木箐  斑驳的泥巴墙  从我眼帘路过  一幅画 依稀可见  一个孩子用画笔  描摹出房子的轮廓  画面上的尘灰  蒙着了孩子画笔的声音  阳光慵懒 铺在屋顶  孩子用稚嫩的手  把太阳涂得金黄灿烂  画面上有条路  被大山挤压得曲折狭长  一串模糊的脚印  流向远方  远方有一个孩子  面对房子 欢呼雀跃  時光锁定画面  孩子在画里 我在画外 
期刊
对马莲河村的李玉平来说,自从河长杨立民来了之后,他多年来的生活习惯一下子就被改变了。洗了多年的车也不能再洗了,因为他洗车的脏水不能再直接排到马莲河了,每天数百元的收入就没有了,一直在河边倒了多年的垃圾也不能再倒了。这不只是让李玉平不适应、不习惯,就连整个马莲河村在沿河两边居住的几十户村民们都不适应、不习惯了。   刚开始李玉平想这还不是一阵风,过一段时间就过去了,村民们还不是该干啥还干啥。再说
期刊
风从北方来  我是漂泊归来的北方人  村落冷寂,不见鸡鸭成群  枝丫上的鳥巢空成象征  老井干枯,楼群丛生  我与故乡相互陌生  此时,说起故乡  炊烟尽处,雪落无声  转 身  每一级石阶,都是冷血心肠  将翠螺山踏出八卦,酒香不浸  江流涛涛,伴我拾级而上  淹没细碎光影。为朝圣者洗尘  南坡开阔,封存仅有的衣冠  和虔诚者的目光  下山时,影子高于石阶  石阶高于江水。  江水改变了流向
期刊
在稠岭干了二十年,今天要退下来。人们开始喊他老乡长。尽管他很不适应但还得乐呵呵地应承,以免别人说自己闹情绪。   上午交接大会开得很隆重。县委组织部的领导代表县委县政府对老乡长表示了感谢,尤其提到在老乡长任期内成功实现全乡最后一个贫困村脱贫。退休了能得到组织的肯定,老乡长很激动。   新任乡长已经到任,按规矩,老乡长在开完交接大会后就算光荣退休了。但是会后老乡长提出来想再去陈家窝看看,这是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