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地:分析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积累更多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共收入了从2007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共60例反流性食道炎的病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方式,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单一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估,对比联合治疗与单一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两个月后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症状恢复、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道炎,效果顯著,值的积极临床推广。
[关键词] 泮托拉唑;莫沙必利;反流性食管炎;联合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5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13-02
反流性食管炎早期传统医学理论对此病的治疗方式单一,而仅限于某一种药物单独使用治疗,实践证明其治疗效果不够显著,临床实验表明,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食管炎患者的病痛,现结合我院从2010年1月-2012年12月3年来收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对照治疗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收录从2010年1月-2012年12月3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年龄范围20-50岁,平均年龄(36±2.1)岁,病程时间1-6个月,其中男45例,平均年龄(32±1.8)岁,平均病程时间2-3个月;女15例,平均年龄(36±1.8)岁,平均病程时间2-3个月。临床症状主要上腹痛21例、胸骨后疼痛46例,消化不良32例、返流44例等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程、症状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最终研究所得数据结果且有可比性。
1.2.2 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单一治疗方式。具体用药方法:泮托拉唑选用口服方式,剂量40毫克、早晚各一次(间隔12小时);莫沙必利5毫克、每日3次,以上均餐前口服。
1.2.3 结果 持续2个月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估,对比联合治疗与单一治疗的效果。参考标准:①治愈:反流性食管炎症状(上腹痛、烧灼感、反流、胸痛等症状)完全消失。②显效:上述症状得到基本控制,无新症状出现。③无效:腹痛、烧灼感、反流、胸痛等症状维持原样且有新症状出现。
2 结 果
经过2个月治疗后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症状恢复、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22例、显效7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9例、无效3例。观察组治愈率73.3%,对照组治愈率60%,从中可见联合治疗与单一治疗的效果差异性显著(p<0.01)。
3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不能及时清除酸性消化性胃液以及胃蛋白酶、胆汁、胰液,就会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导致上腹痛、胸骨后疼痛、消化不良、反流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确诊首选食管镜检查。发病机制主要是正常生理情况下管状食管进入胃囊斜向右侧成一角度称His角,将胃底推向食管起到活瓣作用,机械地防止胃食管的反流。贲门部食管入口处的黏膜聚拢多及食管下的高压区亦均为防止反流的重要因素。这些正常解剖关系均起着防止胃食管反流的作用。破坏了防止胃食管反流机制,食管胃接合部闭合不全就会导致频繁反流,从而引发该病。
泮托拉唑:5-二氟甲氧基-2{[(3,4-二甲氧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盐-水合物。本品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适用于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氏综合症。莫沙必利:4-氨基-5-氯-2-乙氧基-N-{[4-(4-氟苄基)-2-吗啉基]甲基}苯甲酰胺枸橼酸盐。本品为消化道促动力剂,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上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者,也可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治疗。本组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周后不仅症状缓解率高,内镜下食道粘膜愈合率随着症状好转而改善明显,提示该联合用药治疗效果优于莫沙必利单一治疗。由于其不仅能有效治愈反流性食管炎,且能快速缓解反流症状并保持缓解症状,服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学海.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11):18-20.
[2] 许国铭.重新认识、深入研究胃食管反流病.中华消化杂志,2003,23:5.
[3] 张明,李兆中.食管粘膜屏障及其病理生理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1997:17,67.
[4] 周小军.100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的体会[J].郑州大学学报,2011,23(10):43-45.
[5] 陈新谦,金有豫,等.新编药物学(第十五版).434:457.
[关键词] 泮托拉唑;莫沙必利;反流性食管炎;联合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5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13-02
反流性食管炎早期传统医学理论对此病的治疗方式单一,而仅限于某一种药物单独使用治疗,实践证明其治疗效果不够显著,临床实验表明,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食管炎患者的病痛,现结合我院从2010年1月-2012年12月3年来收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对照治疗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收录从2010年1月-2012年12月3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年龄范围20-50岁,平均年龄(36±2.1)岁,病程时间1-6个月,其中男45例,平均年龄(32±1.8)岁,平均病程时间2-3个月;女15例,平均年龄(36±1.8)岁,平均病程时间2-3个月。临床症状主要上腹痛21例、胸骨后疼痛46例,消化不良32例、返流44例等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程、症状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最终研究所得数据结果且有可比性。
1.2.2 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单一治疗方式。具体用药方法:泮托拉唑选用口服方式,剂量40毫克、早晚各一次(间隔12小时);莫沙必利5毫克、每日3次,以上均餐前口服。
1.2.3 结果 持续2个月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估,对比联合治疗与单一治疗的效果。参考标准:①治愈:反流性食管炎症状(上腹痛、烧灼感、反流、胸痛等症状)完全消失。②显效:上述症状得到基本控制,无新症状出现。③无效:腹痛、烧灼感、反流、胸痛等症状维持原样且有新症状出现。
2 结 果
经过2个月治疗后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症状恢复、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22例、显效7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9例、无效3例。观察组治愈率73.3%,对照组治愈率60%,从中可见联合治疗与单一治疗的效果差异性显著(p<0.01)。
3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不能及时清除酸性消化性胃液以及胃蛋白酶、胆汁、胰液,就会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导致上腹痛、胸骨后疼痛、消化不良、反流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确诊首选食管镜检查。发病机制主要是正常生理情况下管状食管进入胃囊斜向右侧成一角度称His角,将胃底推向食管起到活瓣作用,机械地防止胃食管的反流。贲门部食管入口处的黏膜聚拢多及食管下的高压区亦均为防止反流的重要因素。这些正常解剖关系均起着防止胃食管反流的作用。破坏了防止胃食管反流机制,食管胃接合部闭合不全就会导致频繁反流,从而引发该病。
泮托拉唑:5-二氟甲氧基-2{[(3,4-二甲氧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盐-水合物。本品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适用于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氏综合症。莫沙必利:4-氨基-5-氯-2-乙氧基-N-{[4-(4-氟苄基)-2-吗啉基]甲基}苯甲酰胺枸橼酸盐。本品为消化道促动力剂,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有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上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者,也可用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治疗。本组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周后不仅症状缓解率高,内镜下食道粘膜愈合率随着症状好转而改善明显,提示该联合用药治疗效果优于莫沙必利单一治疗。由于其不仅能有效治愈反流性食管炎,且能快速缓解反流症状并保持缓解症状,服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学海.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2003年)[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11):18-20.
[2] 许国铭.重新认识、深入研究胃食管反流病.中华消化杂志,2003,23:5.
[3] 张明,李兆中.食管粘膜屏障及其病理生理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1997:17,67.
[4] 周小军.100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的体会[J].郑州大学学报,2011,23(10):43-45.
[5] 陈新谦,金有豫,等.新编药物学(第十五版).43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