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营造阳光让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ingt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时候,我们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看周遭,看学生。身为教师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来看待学生,不能用自己的情感来代替学生的情感,必须研究学生现有的认识、思想、情感。
  一、以平视的眼光看学生
  
  教师要“蹲下来看孩子”,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才会有心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昀适合的教育。
  教师心中必须有学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愿望、需要,学生的发展自然就在教师心中。如果总是以成人的目光看孩子,孩子一些新颖、奇特的想法就可能被否定,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会被扼杀。对学生应该平视,只有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才能够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在平日的教学中,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充满乐趣地进行学习,在快乐的学习体验中发展思维,培养学习兴趣。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出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重要的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的重组者。只有学习的内容对智力具有挑战性,使学生迫切需要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只有给学生自主探究、交流的空间,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学生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教师必须仔细研究学生现有的认识、思想和情感,万不可抱有“从小看大”等陈旧观念,看不到学生的可变性、可发展性,这是非常有害的。
  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学生犯了错,只要改正了,就应该原谅,而不应总挂在嘴边。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不可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那样学生会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师也不会忘记我以前犯的错,也不会相信我!”不利于改正错误。有时,教师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给一些学习困难和有行为过失的学生贴上“坏学生”的标签,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形成,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在所难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轻易给孩子下结论,因为“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学生看起来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昀需要爱的时候。当孩子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昀需要的是老师的理解和帮助,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昀需要教师理解的人。
  三、以欣赏的目光看学生
  
  欣赏是一种十分特别的力量,它使欣赏者内心愉悦,使被欣赏者奋进向上。学会欣赏是一种做人的美德。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被赞扬,肯定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当学生感受到教师欣赏他时,学生很容易被打动,觉得自己更具价值,更能成功,由此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学生得到教师欣赏的同时,也能够学会欣赏别人,包括老师。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教学的天空将会一片阴暗。因此,教师要善于欣赏学生,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和友爱的享受。
  欣赏优秀学生人人都会,但以欣赏的目光看“差生”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而差生往往昀需要老师欣赏和鼓励。其实,差生是学校里昀孤独的一群人,他们长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和肯定,长期被老师遗忘,长期与表扬和奖励无缘,只好自成一体,与世隔绝,或者故意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引起同学和老师注意。他们是学校中各种麻烦的制造者。要是偶然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他们或许会记住一辈子!
  “差生”有值得老师欣赏的地方吗?有的!如果我们摘下“学习成绩”这个单色镜去认真看一看“差生”的话,我们会发现他们好多地方都比我们眼里的“优生”更优秀,比如身体更好,更懂礼貌,更勇敢,更能适应社会……
  曼罗兰说得好:“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有阳光。 ”老师心里的阳光,正是由对学生的爱心而产生的对学生的理解、宽容、赏识……让我们每个教师都能用爱心去营造它,不断地温暖学生的心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灿烂的阳光中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启东市和合小学)
其他文献
现代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和增强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笔者觉得,将德育与体育二者有机地整合,充分挖掘体育的德育功能,在体育教学过程巾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将成为当前学校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体育课堂不再是一个哨子、两个篮球,放羊式教学和圈羊式教学同样行不通了
期刊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是学习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事实上呢,老师们普遍对复习课很茫然,有的认为没什么好上的,其实不然。怎样才能上好复习课呢?  一、灵活使用教材。作为体育复习课,其实比新授课更难上。教师要用好教材,精心选择复习内容,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创设好的锻炼情境,对知识进行综合,扩大课堂容量,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特别要有“板块意识”,通过比较、提炼,对重要知识在综合的基础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美术课赏充满活力的源泉应该是赏识,赏识教育不应该仅仅就是没有原则的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允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人人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是你真的会夸孩子吗?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
期刊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教学成为有效教学呢?笔者以《认识物体》一课的教学来淡点体会。  去年我教了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的《认识物体》一课,这是我从教以米第二次教学这个内容,感触颇
期刊
在近几年的小学品社课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尝试开展多种体验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感受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  一、用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得到情感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品德课学习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众所周知,多媒体能够有效地创设情境,辅助教师达到这一目标。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富足,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环境,我们不得不承认,独生子女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好胜、自私、独立性小、依赖性大、宽容度小。这样,在生活中遇到新的矛盾后,就很难单独处理,发生什么意外,不仅对孩子本身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对以后的教育留下后遗症,因此,我们要针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帮助孩子克服个性弱点。  我们班有个孩子,经济条件很好,因此他热情大方,肯帮助别人。但他有一个较
期刊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于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罩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因此,作为音乐教师需要挖掘教材之巾的德育因素,找出结合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于段,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动听的音乐旋律,明快的音乐节奏,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能
期刊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将数学问题与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它是数学再发现的源泉,是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教学情境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那么,怎样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与方法。  一、精设故事,创设有效情境    儿童形象性强,对故事很感兴趣。因此教
期刊
在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读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正成为我们的生存需要与生活方式。然而不少教师却很少去读“课外”书,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也不少。殊不知教材之外的知识对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个人修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热爱读书的教师,是社会的一笔无形资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
期刊
培养幼儿思维能力有多种途径,然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通过幼儿数学活动对幼儿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条重要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为此,教师应切实理解和灵活运用幼儿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皮亚杰指出:“一个被动的观察者尢法得到知识,必须通过在分析种种活动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识,”可见激学区域生活化、游戏化对于孩子的促进是有很大帮助的。  一、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1.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