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高校教材质量保障对策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ry_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材质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材管理中存在教材选用制度不完善、教材出版质量不高、教材评价不健全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质量,亟待从组织管理体系、教材选用制度、教材评价体系、教材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构建科学全面的教材质量保障体系,以高质量教材保证多样化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 教材管理 质量保障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传播媒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尤为重要[1]。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原使用的教材已经不适应当前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如何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高质量教材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如何评价当前使用的教材质量,以及如何提高教材出版质量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保证高水平、适用性强的教材进入学校课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加强教材质量保障方面的研究,加强教材选用与评价,推进规范化管理,构建科学、全面的教材质量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教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用制度执行不到位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材选用流程一般为:任课教师选用教材,系(教研室)主任负责审核,二级学院分管院长负责审批,教务处负责汇总统一征订[2]。但是,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大量存在二级学院不执行学校教材选用制度,不按照规定流程选用教材;教师自主选用教材权限过大,部分教师仅凭个人喜好选定教材;教材不固定,任课教师更换,教材随之更换;部分长期固定教材,方便了教师,影响了最新知识的传授。有些高校出于自我保护意识,选用自己教师出版的教材,使优秀教材难进课堂。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课程门数的增加,教材使用数量和种类逐步增大,对教材选用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难免使一些质量低下的教材进入学校课堂。
  2.教材出版质量有待提高
  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自身定位需要更多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适用教材,但市场上更多的是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教师编写出版的教材,部分教材不适用于本校学生。为此,很多高校出台了鼓励本校教师自编教材的制度,部分高校将教师编写的教材认定为教学成果或科研成果,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很多教师愿意编写教材。而一些出版社有出版任务,只要教材质量说得过去就出版,造成低水平重复出版[3]。学校缺乏教材建设的规划,对出版教材质量没有严格把关,而且又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教师投入教材编写的精力与动力不足,编教材只是为了评职称或者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这些也是劣质教材的主要来源。同时,由于教师实践能力的缺乏,导教材偏重于理论阐述,实践动手能力阐述不够深入,导致部分教材实用性较差。
  3.教材评价制度不完善
  保证教材质量需要实行教材质量评价制度,但是教材质量评价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很多高校没有全面开展教材评价制度[4]。上世纪90年代起,教育部开始组织著名高校的专家编写各专业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大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问世。但是高校教材市场,仍有一些内容相近、体例相似、粗制滥造的教材。由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即使是以前的优秀教材,也有可能不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进入课堂的“问题教材”有几种情况:许多高校教材偏重于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理论方面面面俱到,忽视了教材的实用性;新版的教材换汤不换药,内容仍然是陈旧的,教材不能体现最前沿的成果,没有最新的理论技术;缺乏实验实践类专业教材,高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要求,但是教材市场上实践类教材种类太少,没有足够的教材供选择。对于这些问题教材,缺少必要的评价环节进行监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4.高校自编教材(讲义)造成校外优秀教材难以选用
  国内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材选用时都会优先选用本校教师编写、出版的教材(讲义),而不是选用国内最优秀、最适用的教材,高校这种过度保护意识使得国内外优秀教材难以进入课堂;某些课程在国内有多种教材,但是部分教师并不选用这些教材,而是采用自编教材。这是因为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审查、审核教编写出版制度的实施不严格,多数情况下高校会从制度层面上鼓励教师自编教材,获得一些教学科研工作量[2]。教师往往将备课笔记整理好提交校内出版社或校内印刷厂出版或印刷,教材(讲义)中出现大量知识陈旧、印刷错误等方面问题,导致部分自编教材水平不高。
  二.教材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对策
  1.健全教材建设组织管理体系
  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提高教材建设重视程度,首先要从组织方面保障教材建设。要建立健全校内教材建设与管理机构,成立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教材建设的规划、教材建设的立项、教材质量评价等方面工作,委员会可由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负责人、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组成;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教务处,应有专门科室负责教材日常监事与管理工作,不宜将其职责划入某个科室;各教学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的教材建设工作组织,加强对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保证教材质量。
  2.实施全面的教材选用制度
  教材选用制度的目标就是促使教师选择优秀精品教材,从而提高教材质量。有特色的教材不仅可以提高学校教材建设水平,还可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首先,要制定教材选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教材选用工作流程,杜绝教师随意选用教材和随意变更教材。任课教师选择专业教材后,要经过系(教研室)论证,将课程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对教师的选择予以建议。选定后的教材须经学校教材指导委员会同意才可以变更教材。其次,应建立教材管理信息库。教材管理信息库中的教材应是经过专业负责人和二级学院分管领导审核过的本专业中优秀教材。在以后的教材征订过程中可以将信息库中的教材作为参考,这样既保证选用优秀教材,又保证教材的稳定性。第三,教务管理部门应在教材选用前搜集各专业优秀获奖教材目录供教师参考,或者定期组织优秀教材展示活动,使教师更好的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其他文献
因为去重庆,在几千米的高空,读作家刘亚荣的散文《虫鸣三章》,作家写了三个普通的小动物,其背后深藏的不仅是一个故事,而是文化的叙事,这是里尔克说的“根”。诗人深刻地指出:“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诗人说的根是动脉粗壮的精神,盘在人的心灵中,创作不断吸引的营养。这一个根字,没有任何的形容
2019年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活动于日前在汤显祖故里江西抚州市举办。英国剑桥莎士比亚戏剧节艺术总监大卫·克里利及其演出团队带来莎士比亚经典剧目《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也是大卫·克里利第一次将演出带到中國。据了解,抚州市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活动,已有来自英国、西班牙、法国等2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文化官员来到抚州参观交流,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演出团队在抚州展演国外
第16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颁奖典礼日前在广东佛山顺德北滘文化中心举行,知名作家叶兆言凭借长篇小说《刻骨铭心》、散文集《乡关何处》、《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等作品折桂“2017年度杰出作家”。此外,严歌苓、蓝蓝、周晓枫、敬文东、郝景芳分别荣膺“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学评论家”及“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在颁奖典礼上,叶兆言表示,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他一直在坚持每天写作。去年秋天
我真不明白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她。  我们是在市总工会的演讲比赛上认识的,我是工作人员,她是参赛选手。市总工会的演讲比赛历史悠久,说不清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反正,二十多年前,我参加工作的时候,它就有了。我工作第一年,就报名参加了比赛,同办公室的姐姐劝我不要去,因为此前我们局从来没有一个人在这么大的全市比赛中获过奖,没希望的事,去做它干嘛?还有,万一讲砸了,会被人家笑话的。我说,没事,不就去演讲一下嘛,学
2019年日本书店图书大奖最近揭晓,四十五岁的新锐作家濑尾舞子凭借长篇小说《于是,接力棒到了我手中》荣膺此项最具影响力与市场价值的平民文学大奖。濑尾舞子1974年出生于大阪府,从大谷女子大学国文科毕业后,一边在中学当国语老师,一边执笔创作,直到2011年辞职成为职业作家。2001年憑借小说《卵之绪》获得少爷文学奖大奖,翌年出版单行本《卵之绪》,由此在文坛崭露头角。2005年凭借长篇小说《幸福的餐桌
冯骥才在2018年岁末推出了最新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在《单筒望远镜》的封底,冯骥才写道:“在中西最初接触之时,彼此文化的陌生、误读、猜疑、隔阂乃至冲突都在所难免;而在殖民时代,曾恶性地夸张了它,甚至将其化为悲剧。历史存在的意义是不斷把它拿来重新洞悉一番,从中获得一点未来所需的文明的启示。”“我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关系。其实西方人也很重视,比如萨义德的《东方学》和亨廷顿的‘文明冲
日前,改编自著名作家毕飞宇同名小说的京剧《青衣》作为首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开幕大戏,在紫金大戏院迎来首演。京剧《青衣》塑造了一个“戏痴”筱燕秋的艺术形象,由戏剧梅花奖得主李亦洁饰演。优美的唱腔、感染力十足的音乐、干净极简的舞美、打动人心的故事,让这部大戏呈现出近乎完美的效果。据悉,毕飞宇的小说《青衣》问世以来先后被改编成电视剧、舞剧、赣剧等版本。“青衣”本是京剧行当,一些戏迷因此发出“青衣回归”的
日前,作家陆天明历时五年酝酿准备、两年零九个月创作的最新長篇小说《幸存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出版方近日在京为这部作品举行了新书发布会。《幸存者》全书近36万字,是一部深情回顾新中国历史,书写新中国同龄人的青春、激情和理想的长篇小说。“幸存者”意味着大浪淘沙,更是“向涛头立”的时代弄潮儿。作品中的这些热血青年,不仅是中国经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见证者。作者以饱满的情感描绘出他们曾
據新华社消息,改编自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长篇小说《青铜葵花》的同名大型音乐儿童剧,于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后正式首演,并开启全国巡演。《青铜葵花》是曹文轩的代表作,已翻译成英、法、德、意、韩等多国语言,出版发行800余万册,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反响。经曹文轩授权,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2017年正式启动了音乐儿童剧《青铜葵花》编创工作,并由江苏省少儿文化艺术促进会等单位承制,薛梅担任编剧、胡一
王安忆日前接受聘任成为浙江大学一名“驻校作家”,并开启了一门八堂课组成的文学课,讲述的内容就是“小说的构成”。对于此次入驻浙大,王安忆说她自己与杭州有著很深的渊源,她的母亲虽然出生在上海,但祖籍就在杭州,当年还特意曾回到杭州寻访老宅。“母亲心里面,她就是杭州人,所以我对杭州也是有特殊的感情的。”她希望这次能和浙大有着长长久久的交往。这次的交往就是从八讲的文学课《小说的构成》开始,第一讲从小说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