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为学生营造出直观的物理场景,让学生能够感受物理的魅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 ;教学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中,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就需要重视实验教学,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扎实地记忆、理解实验知识及现象。本文笔者简要探讨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在此和大家交流,同为抛砖引玉。
一、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是智力开发的钥匙。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对物理实验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就应积极的从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用学生的实验兴趣去带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乐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趣味实验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浮力与压力”时,教师可以把一张硬纸壳放在一个注满水的杯子口上,用手把杯子口和硬纸壳压紧并提问,“当把杯子整个倒过来的时候,硬纸壳会不会从杯子口上掉下来,杯子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从实际的经验出发,说硬纸壳会掉下,水会从杯子里流出来等。当教师把手拿开,结果硬纸壳没有掉下来,而杯子里的水依然满满的,一点也没有流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时,有趣的物理实验情境立刻引起学生新奇感觉,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认知,有效的引导了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了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它是一种以观察实验为主的直观性教学,具有真实、形象、生动、有趣和示范性功能,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充分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正视演示实验的作用,充分合理的开展好演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学中,为了使演示实验更有效,首先我们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师演示时,操作要规范,操作过程要清晰可见,要注重在演示的过程中传授学生实验的基本技巧和方式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演示,这样学生会更兴奋,更有激情,实验更有趣,教学效果也更好。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用得过多,效果越好。每一节的课堂教学都有不同的环节,因此演示实验在这里面也有不同的目的,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多和杂的特点,要力求达到少而精。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所谓的自主探究实验,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前提,以现行教材实验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学习,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式。它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模式,也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有效学习途径。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合理的运用一些直观的实验,精心设疑,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究,让学生经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过程,体会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例如,在讲“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可以准备:大汽水容器、小易拉罐、金属块铝、铜、铁(这些金属为立方体、圆柱体)、细线、弹簧测力计(平板 式、条形盒式)、不同成分的液体(水、醋、盐酸、糖、盐),让学生选择实验仪器来验证自我思维的猜想与假设,进行探究实验,进而使之从实验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增强自我综合技能。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探究实验,在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四、课外拓展,延伸提高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拓展是补充、是提高。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课内教学内容毕竟要受到教学大纲的限制,而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活动的方式、方法上都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搞得丰富多彩,更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生活,联系生活,积极的将物理实验向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途径,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力学时,教师可以将体育课程和物理实验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形象生动的体育活动来探究运动的时间和路程以及各种力的作用。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可以通过设计实用电路的实验形式进行课外延伸。这样,通过这些课外外延,在有效缓解教学时间紧张问题的同时,也实现的多维度的物理实验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的贴近生活,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研究过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的探索和研究,在探索中进步,在总结中完善,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正元.物理演示实验与自制教具[M].江苏:人民出版社,1978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编理科教学实验手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3]王兴乃等.中学物理仪器的使用和检修[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 ;教学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中,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就需要重视实验教学,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扎实地记忆、理解实验知识及现象。本文笔者简要探讨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在此和大家交流,同为抛砖引玉。
一、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是智力开发的钥匙。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对物理实验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就应积极的从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用学生的实验兴趣去带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乐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趣味实验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浮力与压力”时,教师可以把一张硬纸壳放在一个注满水的杯子口上,用手把杯子口和硬纸壳压紧并提问,“当把杯子整个倒过来的时候,硬纸壳会不会从杯子口上掉下来,杯子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从实际的经验出发,说硬纸壳会掉下,水会从杯子里流出来等。当教师把手拿开,结果硬纸壳没有掉下来,而杯子里的水依然满满的,一点也没有流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时,有趣的物理实验情境立刻引起学生新奇感觉,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认知,有效的引导了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实现了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它是一种以观察实验为主的直观性教学,具有真实、形象、生动、有趣和示范性功能,给学生以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充分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正视演示实验的作用,充分合理的开展好演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学中,为了使演示实验更有效,首先我们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师演示时,操作要规范,操作过程要清晰可见,要注重在演示的过程中传授学生实验的基本技巧和方式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演示,这样学生会更兴奋,更有激情,实验更有趣,教学效果也更好。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用得过多,效果越好。每一节的课堂教学都有不同的环节,因此演示实验在这里面也有不同的目的,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多和杂的特点,要力求达到少而精。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所谓的自主探究实验,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前提,以现行教材实验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学习,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式。它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模式,也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有效学习途径。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合理的运用一些直观的实验,精心设疑,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究,让学生经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过程,体会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例如,在讲“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可以准备:大汽水容器、小易拉罐、金属块铝、铜、铁(这些金属为立方体、圆柱体)、细线、弹簧测力计(平板 式、条形盒式)、不同成分的液体(水、醋、盐酸、糖、盐),让学生选择实验仪器来验证自我思维的猜想与假设,进行探究实验,进而使之从实验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增强自我综合技能。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探究实验,在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四、课外拓展,延伸提高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拓展是补充、是提高。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课内教学内容毕竟要受到教学大纲的限制,而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活动的方式、方法上都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搞得丰富多彩,更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生活,联系生活,积极的将物理实验向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途径,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力学时,教师可以将体育课程和物理实验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形象生动的体育活动来探究运动的时间和路程以及各种力的作用。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可以通过设计实用电路的实验形式进行课外延伸。这样,通过这些课外外延,在有效缓解教学时间紧张问题的同时,也实现的多维度的物理实验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的贴近生活,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研究过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的探索和研究,在探索中进步,在总结中完善,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正元.物理演示实验与自制教具[M].江苏:人民出版社,1978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编理科教学实验手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3]王兴乃等.中学物理仪器的使用和检修[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