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痕的心机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q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教育界面的“无为而治”,就是使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换言之就是“无为”而教或“不教”而教,这是最有教育艺术的教育,可称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我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无论是管理、育人还是教学,如果能自然而巧妙引导,妙到不露痕迹,一定能达到最优的效果。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近年来有教育家概括为“教育无痕”。
  要做到“教育无痕”,我们当老师的必须要有心机。这里的心机,不是算计什么人或者什么事的意思,是指实践运用“教育无痕”的两个关键——“用心”和“时机”。
  先说“用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告诫学生要“用心”学习。光告诫、强调要“用心”是没有效果的,或者说是收效甚微的,你必须以无痕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用心”,运用“用心”。比如说记忆吧,记忆和理解是能力的基础,一个学生的学业成就的高低,说到底是他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牢牢记住与否。常常有老师在课堂说,孩子们,这个数学公式很重要,你们要记住。你以为这么一说他就会去“记住”吗?怎么才能记住呢?必须授学生以记忆方法。我在教学中总结出“重复、及时、用心”六个字,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这六字诀既弄懂又自觉、快乐地践行呢?为此,我在学习方法专题课的课堂上与学生有一段对话:
  师:一个客人只来你们家一次,几个月或一年后你在路上遇见他时,你还能认出他吗?
  生1:不能认出。
  生2:一般不能认出。这是过目不忘呀,只有记忆超常的人做得到。
  师:来了三次呢?
  生3:一定能认出。
  师:一定能?这样,某人每隔五年去你家一次,共去三次,20年后你能认出他吗?
  生4:不能。
  生5:客人虽然来过三次,但相隔太久,几乎没有印象。
  师:所以呀,要“及时”地“重复”,如果他一星期内连续三次来过你家,你们就能认出他了,这才是真正的“一回生,二回熟”。
  生6:我知道了,老师你其实是在教我们,对于今天学过的东西,要在近日内多重温几次。
  师:很好,悟性高。哪个住楼房的同学告诉我,你们家从一楼地面到家门口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生:(无语)……
  师:你们每天都走这些台阶至少有四次吧?这不是又“及时”又“重复”吗?怎么还答不上来?
  生7:老师,我今天放学回家数一数,明天一定能告诉你!
  生众:(纷纷举起手来)我也能,我也能!
  师:这就叫“用心”!要记住东西,不仅要重复、及时,还要用心,心理学上叫“有意记忆”。现在你们讨论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记忆方法呢?能不能用六个字概括出来。
  生众:(学生们议论纷纷,教室里声浪阵阵,我“幸福”地看着、听着。不一会儿,有20多个学生举起了小手。)
  师:哪个同学上黑板上写写?
  生8:(在黑板上写出“重复、及时、用心”六个大字)
  师:(见学生纷纷拿起笔想记录)同学们,现在不要抄,回去看能不能想起;明天把这六个字互相说出印证一下,看有没有记错;后天用这六个字写一篇周记。
  我们小学教师可能说不出许多育人的大道理,但我觉得我这是“用心”在教学生怎么样“用心”,这应该说也是教育无痕。教育无痕心有痕,我这是做了充分酝酿准备的,为了这个“无痕教育”的片断,我想了很久,反反复复琢磨、设计,可以说为此“心痕累累”。
  再说“时机”。教育无痕既然这么好,是不是时时处处都可以这样做呢?我的答案是愿望虽好,难以做到。首先,教育无痕是育人的高端艺术,既然是艺术,就要先练好基本功。俗话说“台上一刻钟,台下十年功”,平时要“用心”学习。什么教育学、心理学呀,等等,那是必须要多读多看的,尤其是据此写出的育人好文章、好心得,比如《江西教育》“育人艺术”栏目的不少文章,虽然它们的角度不一,标题各异,但几乎都可以归到“教育无痕”的门下,我常常被文章中流露的实践和道理所打动、所感动。我在看电视、看报纸时,也留意这些“痕迹”,把它们纳入到我的“无痕库”中。所以我认为“用心”学习与教育无痕相关的理论与经验,是我们谋划教育无痕的先机。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和积累,搞作秀式的“无痕”,教育这个“细瓷”可能就会被敲破,倒真是伤痕累累且白费工夫了。
  由于教育是人对人的双向活动,你有好的“无痕教育”,还得教育对象领受。旅客不会拒绝宾馆的热情周到,病人不会与郎中作对,而学生尤其是在长大又不大的小学生,却逆反得很。不抓住他的心灵容器渴望某种信息的时机,你这杯“无痕”之水还真是倒不进去。我当班主任时就有这么一位淘气的学生(“恰好”姓陶),在班上那是“无恶不作”,尤其好欺负女同学。我也针对他搞了几次“无痕”,什么指桑“骂”槐啦,“敲山震虎”啦,顾左右而言他啦,可在他身上就是没起作用。我丝毫不怀疑教育无痕的作用,我想我得等待一个时机。
  机会终于来啦。一天一个女生交来一张字条:“XX,我喜欢你,我们星期六去看荷花好吗?”(我县莲花村附近有大片荷花田),落款正是这个陶某。于是我约他在校园的树荫下(注意,不能在办公室!)谈话:
  师:你喜欢什么?
  陶:(说了许多他喜欢的东西,就是没有说到喜欢什么人)
  师:就没有喜欢什么人?
  陶:(脸红了一下)喜欢老师您,可以吗?
  师:当然可以,你喜欢我,我很享受。但你认为老师喜欢你吗?
  陶:(迟疑地)喜欢……不喜欢……不知道。
  师:是啊,喜欢是相互的才有意思。你喜欢他,他却不喜欢你,你认为这算真正的喜欢吗?有意思吗?
  陶:这可能是自作多情吧。
  师:还真会用词。老师在中学时喜欢一个男同学,可是我怕他不喜欢我,我就天天在想怎么让他喜欢我,你觉得我这个想法对吗?
  陶:当然,你必须有好多优点,好多让别人佩服的地方。别人才喜欢你嘛。
  师:谢谢指教。如果你希望班上有女生喜欢你,你怎么做呢?
  陶:可以有女生喜欢我吗?
  师:喜欢是美好的心境,怎么不可以。不过你必须有许多优点和让人佩服之处,而且是做出来的,不是光说出来的。老师现在不要你说,到期末考试以后,你的评语由你自己来写。
  这次谈话以后,我又在班会课上搞了几次针对班集体的“无痕”活动,小陶慢慢好起来了,最明显的是不欺侮女同学了。其实我知道他欺侮女生是一种心理表现,他是在唤取异性的注意。我的谈话使他有了正面行为,他知道如何好好学习、乐于助人、取悦于众了。他的这张字条说明了他的交友渴望,给了我教育无痕的时机。也许有人会担心,小陶这样搞下去,会不会早恋呢?我的回答是,“恋”一下也不怕,反而会给我提供更进一步的教育时机,新的“无痕”在等着他呢。
  我们老师就是这样,不能走运拍电影,不能登台演话剧,但也有一门艺术,那就是教育艺术。这门艺术中的明珠就是“教育无痕”,“用心”地运用它,我们一定能教育好学生,享受职业的快乐和幸福。◆(作者单位:江西省莲花县城厢小学)
其他文献
某校实行绩效工资考核,校长与教师代表几易其稿,从师德、工作量、班主任业绩、教学业绩、科研业绩以及校务等方面设置了考评分数和权重比的分配。方案终稿拿出来后大家都没什
摘要: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下,培养学生生活化数学意识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如此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生活化情境,通过生动、鲜活的生活化实例,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并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全面提升整个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方法  G623.5  近年来,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得以普及与运用[1]。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与发展机制尚不成熟,在知识学习中仍需科学的引
目的:了解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需求现状,为今后开展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与对象: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长宁区109
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英语词汇的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加强对英语词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而且同时还可以增强英语词汇教学的水平.另外,运用思维导图,还可以让学生养成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道家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以“无为的方式”达到“有为的目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让事物按照自身规律自由发展,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否则,只会揠苗助长。人生、社会如此,学校教育教学亦是如此。
《矿用低速风洞检定规程》(试行)JJG—MT—02—87(以下简称《检定规程》)于1987年12月28日由原煤炭工业部批准,自1988年3月1日起施行。对此《规程》我们事前未曾与闻,1990年
摘要:问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在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主要表现为精心选择教学材料,为问题情境创设奠定基础;巧妙安排教学结构,为“问题情境”创设选择良好的时机;适当改进教学形式,使“问题情境”的创设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问题情境  TP3-4;G712  创造性思维活动一个标志是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可以培养学
摘 要:伴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和逐渐深化,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下将蕴含着探究式、开放型、创新化的教学思维与途径方法合理灵活地融入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之中,从而营造活跃协调、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着重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化探索以及实践型能力,进而适时有效地完成初中生物教学思维的更新以及教学模式的改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创设与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统一双赢。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方
先看几个有趣的教育故事:  A. 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练琴。突然,她听到一位老人的赞许:“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发自内心地说:“谢谢,拉得真不错!”  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琴声的优美,忙问“受到了什么名师的指点”。原来,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
推行“无为而治”,可达“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想境界。“大道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于当今的学校管理,值得借鉴,且能践行。  一、无为而治彰显的是办学理念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是治学治教的领航人,其理念的高度、视野的广度、践行的深度事关一校兴衰。办学理念明确到位,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为与不为。办学理念要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广泛的认同感,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