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关键,劳动密集型特征决定其能够容纳更多的劳动力,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结合吸收劳动力的潜力巨大,市场广阔。
[关键词]中小企业;就业;劳动供给;二元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5-0037—06
一、引言
中国未来5-10年发展的主要矛盾或者说最大风险不是金融问题导致的金融危机,而是失业率的居高不下,甚至扩大(汤敏,2004)。近年来包括未找到工作和下岗工人在内的城镇人口失业率已经超过7%e。未来中国需要消化的就业人口不仅包括现存的及未来的下岗工人,还包括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新增就业人口,另有1.3亿待消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增收放缓、户籍制度改革启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可能更大规模地进入城市。这势必造成一个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增量,从而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压力和挑战,并可能导致社会风险,甚至出现“坏的市场经济的情况”。而目前中国的现实是,各地都仍以“增长优先”为主要模式,GDP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经济结构越来越向资本密集化发展。从短期来看,资本密集式的生产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这种附带大量失业人口的增长方式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和大规模贫困人口的存在,使由社会购买力支持的国内消费严重不足,内需长期低迷,由此所造就的强大的生产能力只能靠出口才得以维继。但世界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吸纳也是有限的,这从最近国外不断对中国的产品进行反倾销的事件中可以得到验证。总而言之,高增长低就业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如何在维持中国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提高中国的就业率,这是一个至关重要而又富有挑战的问题。从就业理论的角度看,凯恩斯就业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所倡导的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较高的通货膨胀的办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这一点,已被事实所证明;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的通过低税率和自由市场降低失业率的政策在中国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实施和贯彻;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就业和经济增长是中性的,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资对劳动需求变动不起作用,这些理论对中国就业问题的解决不具有政策涵义;内部人一外部人模型、隐含合同理论和搜索一匹配模型,从微观和信息的角度解析就业和失业,对如何解决中国就业问题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现代经济学所分析的减少失业的理论当然并不是一无是处,之所以在解决中国就业时显得无所适从,是因为中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从劳动经济学关于失业的分类来看,总量性失业是中国失业的最主要形式,结构性失业也比较严重,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在中国相比而言,表现得并不明显。
国外的统计和研究都表明,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最好载体。从最新的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时的作用也正在显现(见表1)。在下文中,笔者将解释这个问题,即为什么中小企业可以带来大量的就业?然后,再分析为什么中国更需要中小企业来缓解就业压力,即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独有的特征所形成的劳动力的无限供给。
二、中小企业蕴含着大量就业机会
很多研究都认为,中小企业蕴含着大量就业机会,发展中小企业对减少失业有很大帮助(林汉川,2001;莫荣,2001;陈乃醒,2005)。而各国的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体,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人数方面都占据着相当的比重(见表2)。而在为什么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么有利于就业这个问题上,目前的研究多通过经验和统计数据分析得到,缺乏理论方面的探究,本文拟从理论和中国现实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中小企业可以带来大量就业,归结其原因,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决定其能容纳更多劳动力
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它能容纳劳动力就业多的经济学原因在于它的资本有机构成比大型企业低得多,无论是在制造类产业,还是在服务类产业,中小企业多半是劳动密集型的,这是由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单位劳动占用资金或资本少,技术装备程度低,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不高,能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这样一来,发展中小企业解决就业问题的成本就比较低。据统计分析,在中国,大型企业创造一个就业岗位需投资22万元,中型企业需投资12万元,小型企业只需投资8万元,同样的投资,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是大型企业的近2倍或3倍,所以发展中小企业在就业方面有倍增效应。如果以同等产值计算,中小型工业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是大型工业企业的1.43倍。
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多半集中在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传统手工业等制造业和批发业、零售业、居民服务等服务业,这些产业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同样也是对劳动力的需求最多的行业(见表3)。从所有制关系和企业形式看,中国的中小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有限公司也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表现形式,而这些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最多的(见表4)。就中国的国情现实来说,资本相对劳动更为稀缺,按照比较优势的理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小企业,更适合中国国情,也更能缓解目前中国日益加重的就业压力。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转化为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或在新的物质基础上形成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小企业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总量方面,更体现在增量方面。中小企业新增单位产值使用劳动力(就业弹性)明显高于大型企业。根据估算,近几年来,中国国民生产总产值的劳动就业弹性一直在下降,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产值的的劳动就业弹性急剧下降,而中小企业产值的劳动就业弹性却是上升的,在中国目前超过75%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创办中小企业对经济资源的占有更少,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小企业由于机制灵活,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也同样能够吸纳劳动力就业。在经济繁荣时期,大企业的工作岗位和某些福利待遇一般要比小企业稳定,但到了经济不景气或在采用了新技术后,大企业往往可能解雇部分职工或停止招收新职工,而中小企业却能及时转产,为劳动力市场提供量多面广的就业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家的大公司不断裁减员工,但是这些国家的失业率却没有上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里的中小企业非常具有生命力,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二)中小企业与服务业的结合使其就业潜力无限
中小企业能较好地与服务业结合,带来大量的劳动就业。研究资料表明,中国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大,理应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李红松,2003;贾民,2004)。根据钱纳里模型,在均衡的工业 化过程中,就业的主要增长部门是制造业以外的服务部门,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560美元上升到2100美元的过程中,初级产业的就业比重由50%左右下降到20%左右,服务业由30%上升到50%,而制造业则由12%上升到18%,社会基础设施部门由8%左右上升到129%中国2001年制造业就业比重已达16.13%,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解决就业的空间不大,而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具有相当广阔的空间。
而中小企业点多、面广、经营灵活的特点与第三产业提供服务的特征非常吻合,因此,第三产业中大多为中小企业。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的有力举措。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水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与美国服务类中小企业大量增加有密切关系。2003年,中国台湾中小企业共有114.6万家,服务业有94.4万家,占全体中小企业比重的80.95%。从投入产出效果看,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仅为17个,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增加就业岗位达83个。目前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很不充分,从业人员比例偏低。就业人员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004年,中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0.6%,而美国则高达74%,印度也已达50%。这也意味着中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很大。第三产业将成为中国今后扩大劳动就业的新的主要途径。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第三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中国2003年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第三产业将会出现高速发展的势头。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和方便快捷服务的需要,也为服务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这些都为从事社会服务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会,如家庭服务、物业管理、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社区四保(保安、保养、保绿、保洁)等。这些服务型行业已吸纳相当数量的就业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据不完全统计,在提供新增就业机会方面,上述中小企业约占85%以上。在生产服务业领域,中小企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呈上升趋势,物流中的许多环节,如物品配送、连锁经营、初步加工、产前产后服务、仓储运输,都需要一般的劳动力,物流是集物品配送、仓储运输、电子商务等业务于一体,需要各种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劳动者。此外,中国还应在教育、文化、体育、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组织等社会服务业方面放开限制,在拓宽经营空间的同时,拓宽就业空间。
(三)由中小企业而形成的企业家精神使就业成为创业
在熊彼特(J.Schumpeter,1934)看来,企业家具有一种适应市场挑战不断进行创新活动的品质,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创新,这里的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有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具体来说,这种新组合或创新包括五种:引进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质量);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形式。彼得·德鲁克(Drueker,P.F,1985)认为,企业家精神包含着冒险、信任、责任、创新等内涵。企业家认为变革是常规,通常企业家们本身并不带来变革。但是企业家始终在寻求变革,对变革作出反应,并把变革作为机会来利用,这就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定义。米勒(Miller,1983)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冒险、预见性和剧烈的产品创新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推动组织成长和利润率的增长。中国学者汪丁丁(2002)认为企业家精神有三个要素,除了熊存在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这种小型经济的模式逐渐培养起浓厚的企业家精神,这种“大家都创业”的氛围和环境使得该地区涌现出无数各种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也使企业家本人获得了丰厚的财富,这样,又会进一步激励人们创业。形成的结果是,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好于其他地区,同时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
虽然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是需要很多条件的,但创业的平台和环境是最重要的,而中小企业就是这样的平台和环境。企业家精神一中小企业一经济活力三者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闭合圈,它们带来的结果是健康的市场、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扩大的就业机会。这是因为小企业创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合伙就可以办一个小型企业。一个人只要有一定可用资源(如一技之长等),只要有一定的企业家精神,就可以创办小型企业。这不仅能够解决本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或多或少地为社会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
三、中小企业能够缓解中国目前的就业压力
对目前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言,发展中小企业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常规性的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即使我们把发展的目标从“增长优先”转到“就业优先”上来,也没有更好的更具体的措施来缓解就业压力。这是由目前中国的转型时期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中国目前庞大的就业人口是在农村隐性失业显现出来后形成的,即使中国经济能保持高速增长,总量劳动需求仍不能满足突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就业。下面的论述将更加有力地证明这一点。
在现代经济理论中,对个人劳动的经济学分析,一般以“劳动供给的后弯曲线”为代表,即劳动供给是工资率的函数,随着工资率的上涨,劳动供给先是增加,但到了某一工资率及相应的工作时间之后,劳动供给则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在中国“后弯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并不能说明问题,这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决定的:(1)在经济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通过劳动力市场所配置的人力资源在劳动力资源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换言之,没有通过工作而获得货币收入的劳动供给可能是无限的。这样,在现代经济理论中通过“闲暇”而抽象掉的非市场工作的劳动供给(尤其是其中的家庭经营与劳动),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就不应被忽视。在彼特提出的创新精神之外,韦伯提出的敬业精神和诺斯提出的合作精神都是十分重要的。三者共同构成企业家精神,而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称为具备了“企业家精神”。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企业家精神是与企业紧密相连的,企业家精神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是创业,而创业的载体就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创业、发展过程就是企业家精神形成的过程。
中小企业有助于培养企业家精神,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劳动就业。因为有创业才能有更多的就业,只有存在着大量的创业者,才能为广大的劳动者拓宽就业渠道,才能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对中国而言,如果没有创业,仅凭原有 市场的拓展和政策的优化不可能容纳如此巨大的劳动力,众多的失业人口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成为社会的负担。而企业家精神是创业的内在动力,中小企业是承载企业家精神的载体,丰富的企业家精神会激励人们更多地创业,而创业会带来庞大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这在很多研究中都已经得到证明。
企业家精神和中小企业创业是相互促进和加强的。企业家精神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创立,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又可以强化这种企业家精神。如中小企业之所以在美国兴旺发达,与美国社会所广泛推崇与企业家相关的美国精神直接相关。美国一般把新办企业者统称为企业家(entrepreneurs)。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新增企业数量多少实际上就是新增企业家数量。不论新办企业是否成功,只要敢于利用一切机会和可利用的资源来创办企业,就是企业家。而且在学术界和高层管理人员,甚至在普通民众的视野中认为美国经济是否具有活力,能否持续增长,就业率是否降低,取决于每个时期的企业家数量。通过多年大量跟踪分析,美国小企业管理局认为美国人创办中小企业动因,除了希望能够自主发展事业、获得投资回报、以及在原有企业工作的一些能人因为工作受到挫折而进发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外,还包括通过开发新产品产生新的商业机会,并被一些人率先发现,以及受政府实施政策措施的激励等。这些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使美国经济无论在什么样的困难环境下,总是不断培育出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的企业家,推动经济从一个循环走到另一个更高的循环。在经济良性循环中实现更大规模的创业和就业。在中国江浙地区,先前大量这里,非市场的劳动供给,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家庭消费品的劳动供给,而且应该包括更为重要的一部分,即为市场生产产品,并以之换取货币收入。可以指出的是,这种存在于劳动力市场之外的非市场劳动供给,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村的家庭劳动供给,从结果看,具有以下特征:其收入将普遍地或一般地低于市场劳动供给收入。根据迈克尔·托达罗的研究,拉美、亚洲和非洲的传统农业具有共同特征:以家庭农场作为基本生产单位,它可容纳2人~4人工作。而这种非市场劳动供给的收入相当微薄,可以认为,维持生计仍然是第三世界农业的主要目标。一般而言,所谓劳动力供给的市场指向是非农产业。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技术、制度、规模的性质不同,构成了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刘易斯认为,正是由于这种二元性,使不同产业的平均收入相差至少30%。按照这样的收入水平的落差,个人的劳动供给显然倾向增加,但是,受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进程以及劳动力素质水平的制约,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将被迫在低收入水平上“享受”闲暇。(2)就欠发达经济而言,既然劳动供给倾向于被迫“享受”闲暇,那么,这种闲暇“享受”总效用极可能是负的,从而,增加劳动供给而减少对闲暇的被动性享受,所带来的结果表明:一方面增加了货币收入,一方面减少了被迫性闲暇也会增加总效用,换言之,欠发达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的劳动供给的增加,只会导致替代效用,而没有收入效应。甚至,收入效用和替代效用呈同方向变化。
以上分析同时表明,在经济发展中国家,对个人行为最大化的约束是财富的约束。由此,劳动力的供给行为将不是传统经济理论中在收入与闲暇之间进行理性最大化为目标的选择,而是追求最大限度的稳定的货币收入流。这一点,在目前中国仍然是适用的,虽然某些地区曾经出现过“民工荒”。从总体上看,中国劳动力供需矛盾仍然来自于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大,而劳动力需求总量不足。以经济活动人口代表实际劳动力供给,就业人数代表实际劳动力需求,2003年中国实际劳动力供给76075万人,而实际劳动力需求总量仅为74432万人,就业缺口为1643万人,这其中还没有包括处于隐性失业的农民。从动态发展看,中国劳动力供需矛盾表现为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与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的不一致。1978-2003年间,中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增长速度逐渐拉开,就业缺口总体上处于扩大趋势。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劳动力需求增长)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然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相应引致劳动力需求的强劲势头,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总体仍然很低,均在0.20以下,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显得十分乏力。这种情况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1)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一直比较快,但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基数小,而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人口众多,较快的增长速度不足以容纳如此多的就业,而且这种增长,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地区上,其实都是不均衡的:一些资本投入巨大的大项目推动了经济的增长速度,而更具活力和就业潜力的中小项目却没有得到重视;东部地区由于有招商引资的优势,加上蓬勃发展的个私经济,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中西部,拉动了整体的增长。(2)中国招商时只注重国外资本的大项目投资而忽视中小项目的形势依然没有得到大的改观,而原本的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开始危机四伏。本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是中国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然而这一优势也禁锢了中国劳动密集产业的升级。这两者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不高。
以上对中国就业问题的解释,隐含存在一个交集部分一中小企业。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是扩大中国就业容量、缓解劳动总量需求不足的最直接的办法,而通过发展技术升级和改造的劳动型密集中小企业会大大地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总之,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二元结构,决定了中国的劳动供给在公平工资的劳动市场中呈现供给无限性。而扩大就业容量的最好办法是发展中小企业。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明显得到以下结论: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最本质和最直接的办法,中小企业在一个经济体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中小企业带来大量就业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对应地得出三个关于发展中小企业的注意点:首先,发展中小企业注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中国的很多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有很大竞争力和市场,这是中小企业施展才华的天地;其次,发展中小企业注意和第三产业结合,由于中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结合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最后,发展中小企业注意培养企业家精神,关键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是有利于劳动者就业的。这三点对于强化和扩大中小企业的就业功能是有益的,也是发展中小企业应该注意的。
责任编辑:杰 卿
责任校对:杰 卿
[关键词]中小企业;就业;劳动供给;二元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5-0037—06
一、引言
中国未来5-10年发展的主要矛盾或者说最大风险不是金融问题导致的金融危机,而是失业率的居高不下,甚至扩大(汤敏,2004)。近年来包括未找到工作和下岗工人在内的城镇人口失业率已经超过7%e。未来中国需要消化的就业人口不仅包括现存的及未来的下岗工人,还包括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新增就业人口,另有1.3亿待消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增收放缓、户籍制度改革启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可能更大规模地进入城市。这势必造成一个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增量,从而对经济和社会造成巨大压力和挑战,并可能导致社会风险,甚至出现“坏的市场经济的情况”。而目前中国的现实是,各地都仍以“增长优先”为主要模式,GDP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经济结构越来越向资本密集化发展。从短期来看,资本密集式的生产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这种附带大量失业人口的增长方式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和大规模贫困人口的存在,使由社会购买力支持的国内消费严重不足,内需长期低迷,由此所造就的强大的生产能力只能靠出口才得以维继。但世界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吸纳也是有限的,这从最近国外不断对中国的产品进行反倾销的事件中可以得到验证。总而言之,高增长低就业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如何在维持中国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提高中国的就业率,这是一个至关重要而又富有挑战的问题。从就业理论的角度看,凯恩斯就业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所倡导的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较高的通货膨胀的办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这一点,已被事实所证明;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的通过低税率和自由市场降低失业率的政策在中国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实施和贯彻;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就业和经济增长是中性的,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资对劳动需求变动不起作用,这些理论对中国就业问题的解决不具有政策涵义;内部人一外部人模型、隐含合同理论和搜索一匹配模型,从微观和信息的角度解析就业和失业,对如何解决中国就业问题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现代经济学所分析的减少失业的理论当然并不是一无是处,之所以在解决中国就业时显得无所适从,是因为中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从劳动经济学关于失业的分类来看,总量性失业是中国失业的最主要形式,结构性失业也比较严重,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在中国相比而言,表现得并不明显。
国外的统计和研究都表明,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最好载体。从最新的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时的作用也正在显现(见表1)。在下文中,笔者将解释这个问题,即为什么中小企业可以带来大量的就业?然后,再分析为什么中国更需要中小企业来缓解就业压力,即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独有的特征所形成的劳动力的无限供给。
二、中小企业蕴含着大量就业机会
很多研究都认为,中小企业蕴含着大量就业机会,发展中小企业对减少失业有很大帮助(林汉川,2001;莫荣,2001;陈乃醒,2005)。而各国的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体,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人数方面都占据着相当的比重(见表2)。而在为什么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么有利于就业这个问题上,目前的研究多通过经验和统计数据分析得到,缺乏理论方面的探究,本文拟从理论和中国现实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中小企业可以带来大量就业,归结其原因,可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一)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决定其能容纳更多劳动力
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它能容纳劳动力就业多的经济学原因在于它的资本有机构成比大型企业低得多,无论是在制造类产业,还是在服务类产业,中小企业多半是劳动密集型的,这是由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单位劳动占用资金或资本少,技术装备程度低,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不高,能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这样一来,发展中小企业解决就业问题的成本就比较低。据统计分析,在中国,大型企业创造一个就业岗位需投资22万元,中型企业需投资12万元,小型企业只需投资8万元,同样的投资,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是大型企业的近2倍或3倍,所以发展中小企业在就业方面有倍增效应。如果以同等产值计算,中小型工业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是大型工业企业的1.43倍。
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多半集中在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传统手工业等制造业和批发业、零售业、居民服务等服务业,这些产业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同样也是对劳动力的需求最多的行业(见表3)。从所有制关系和企业形式看,中国的中小企业多数是私营企业,有限公司也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表现形式,而这些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最多的(见表4)。就中国的国情现实来说,资本相对劳动更为稀缺,按照比较优势的理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小企业,更适合中国国情,也更能缓解目前中国日益加重的就业压力。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劳动密集型产业会转化为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或在新的物质基础上形成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小企业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总量方面,更体现在增量方面。中小企业新增单位产值使用劳动力(就业弹性)明显高于大型企业。根据估算,近几年来,中国国民生产总产值的劳动就业弹性一直在下降,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产值的的劳动就业弹性急剧下降,而中小企业产值的劳动就业弹性却是上升的,在中国目前超过75%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相对于大企业而言,创办中小企业对经济资源的占有更少,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小企业由于机制灵活,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也同样能够吸纳劳动力就业。在经济繁荣时期,大企业的工作岗位和某些福利待遇一般要比小企业稳定,但到了经济不景气或在采用了新技术后,大企业往往可能解雇部分职工或停止招收新职工,而中小企业却能及时转产,为劳动力市场提供量多面广的就业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家的大公司不断裁减员工,但是这些国家的失业率却没有上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里的中小企业非常具有生命力,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二)中小企业与服务业的结合使其就业潜力无限
中小企业能较好地与服务业结合,带来大量的劳动就业。研究资料表明,中国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大,理应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李红松,2003;贾民,2004)。根据钱纳里模型,在均衡的工业 化过程中,就业的主要增长部门是制造业以外的服务部门,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560美元上升到2100美元的过程中,初级产业的就业比重由50%左右下降到20%左右,服务业由30%上升到50%,而制造业则由12%上升到18%,社会基础设施部门由8%左右上升到129%中国2001年制造业就业比重已达16.13%,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解决就业的空间不大,而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具有相当广阔的空间。
而中小企业点多、面广、经营灵活的特点与第三产业提供服务的特征非常吻合,因此,第三产业中大多为中小企业。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的有力举措。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业水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与美国服务类中小企业大量增加有密切关系。2003年,中国台湾中小企业共有114.6万家,服务业有94.4万家,占全体中小企业比重的80.95%。从投入产出效果看,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仅为17个,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增加就业岗位达83个。目前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很不充分,从业人员比例偏低。就业人员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004年,中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0.6%,而美国则高达74%,印度也已达50%。这也意味着中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很大。第三产业将成为中国今后扩大劳动就业的新的主要途径。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是第三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中国2003年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第三产业将会出现高速发展的势头。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和方便快捷服务的需要,也为服务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这些都为从事社会服务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会,如家庭服务、物业管理、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社区四保(保安、保养、保绿、保洁)等。这些服务型行业已吸纳相当数量的就业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据不完全统计,在提供新增就业机会方面,上述中小企业约占85%以上。在生产服务业领域,中小企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呈上升趋势,物流中的许多环节,如物品配送、连锁经营、初步加工、产前产后服务、仓储运输,都需要一般的劳动力,物流是集物品配送、仓储运输、电子商务等业务于一体,需要各种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劳动者。此外,中国还应在教育、文化、体育、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中介组织等社会服务业方面放开限制,在拓宽经营空间的同时,拓宽就业空间。
(三)由中小企业而形成的企业家精神使就业成为创业
在熊彼特(J.Schumpeter,1934)看来,企业家具有一种适应市场挑战不断进行创新活动的品质,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创新,这里的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有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具体来说,这种新组合或创新包括五种:引进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质量);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形式。彼得·德鲁克(Drueker,P.F,1985)认为,企业家精神包含着冒险、信任、责任、创新等内涵。企业家认为变革是常规,通常企业家们本身并不带来变革。但是企业家始终在寻求变革,对变革作出反应,并把变革作为机会来利用,这就是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定义。米勒(Miller,1983)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冒险、预见性和剧烈的产品创新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推动组织成长和利润率的增长。中国学者汪丁丁(2002)认为企业家精神有三个要素,除了熊存在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这种小型经济的模式逐渐培养起浓厚的企业家精神,这种“大家都创业”的氛围和环境使得该地区涌现出无数各种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也使企业家本人获得了丰厚的财富,这样,又会进一步激励人们创业。形成的结果是,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好于其他地区,同时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
虽然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是需要很多条件的,但创业的平台和环境是最重要的,而中小企业就是这样的平台和环境。企业家精神一中小企业一经济活力三者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闭合圈,它们带来的结果是健康的市场、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扩大的就业机会。这是因为小企业创业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合伙就可以办一个小型企业。一个人只要有一定可用资源(如一技之长等),只要有一定的企业家精神,就可以创办小型企业。这不仅能够解决本人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或多或少地为社会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
三、中小企业能够缓解中国目前的就业压力
对目前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言,发展中小企业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常规性的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即使我们把发展的目标从“增长优先”转到“就业优先”上来,也没有更好的更具体的措施来缓解就业压力。这是由目前中国的转型时期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中国目前庞大的就业人口是在农村隐性失业显现出来后形成的,即使中国经济能保持高速增长,总量劳动需求仍不能满足突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就业。下面的论述将更加有力地证明这一点。
在现代经济理论中,对个人劳动的经济学分析,一般以“劳动供给的后弯曲线”为代表,即劳动供给是工资率的函数,随着工资率的上涨,劳动供给先是增加,但到了某一工资率及相应的工作时间之后,劳动供给则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在中国“后弯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并不能说明问题,这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决定的:(1)在经济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通过劳动力市场所配置的人力资源在劳动力资源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换言之,没有通过工作而获得货币收入的劳动供给可能是无限的。这样,在现代经济理论中通过“闲暇”而抽象掉的非市场工作的劳动供给(尤其是其中的家庭经营与劳动),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就不应被忽视。在彼特提出的创新精神之外,韦伯提出的敬业精神和诺斯提出的合作精神都是十分重要的。三者共同构成企业家精神,而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称为具备了“企业家精神”。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企业家精神是与企业紧密相连的,企业家精神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是创业,而创业的载体就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创业、发展过程就是企业家精神形成的过程。
中小企业有助于培养企业家精神,而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劳动就业。因为有创业才能有更多的就业,只有存在着大量的创业者,才能为广大的劳动者拓宽就业渠道,才能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对中国而言,如果没有创业,仅凭原有 市场的拓展和政策的优化不可能容纳如此巨大的劳动力,众多的失业人口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成为社会的负担。而企业家精神是创业的内在动力,中小企业是承载企业家精神的载体,丰富的企业家精神会激励人们更多地创业,而创业会带来庞大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这在很多研究中都已经得到证明。
企业家精神和中小企业创业是相互促进和加强的。企业家精神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创立,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又可以强化这种企业家精神。如中小企业之所以在美国兴旺发达,与美国社会所广泛推崇与企业家相关的美国精神直接相关。美国一般把新办企业者统称为企业家(entrepreneurs)。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新增企业数量多少实际上就是新增企业家数量。不论新办企业是否成功,只要敢于利用一切机会和可利用的资源来创办企业,就是企业家。而且在学术界和高层管理人员,甚至在普通民众的视野中认为美国经济是否具有活力,能否持续增长,就业率是否降低,取决于每个时期的企业家数量。通过多年大量跟踪分析,美国小企业管理局认为美国人创办中小企业动因,除了希望能够自主发展事业、获得投资回报、以及在原有企业工作的一些能人因为工作受到挫折而进发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外,还包括通过开发新产品产生新的商业机会,并被一些人率先发现,以及受政府实施政策措施的激励等。这些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使美国经济无论在什么样的困难环境下,总是不断培育出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的企业家,推动经济从一个循环走到另一个更高的循环。在经济良性循环中实现更大规模的创业和就业。在中国江浙地区,先前大量这里,非市场的劳动供给,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家庭消费品的劳动供给,而且应该包括更为重要的一部分,即为市场生产产品,并以之换取货币收入。可以指出的是,这种存在于劳动力市场之外的非市场劳动供给,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村的家庭劳动供给,从结果看,具有以下特征:其收入将普遍地或一般地低于市场劳动供给收入。根据迈克尔·托达罗的研究,拉美、亚洲和非洲的传统农业具有共同特征:以家庭农场作为基本生产单位,它可容纳2人~4人工作。而这种非市场劳动供给的收入相当微薄,可以认为,维持生计仍然是第三世界农业的主要目标。一般而言,所谓劳动力供给的市场指向是非农产业。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技术、制度、规模的性质不同,构成了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刘易斯认为,正是由于这种二元性,使不同产业的平均收入相差至少30%。按照这样的收入水平的落差,个人的劳动供给显然倾向增加,但是,受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进程以及劳动力素质水平的制约,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将被迫在低收入水平上“享受”闲暇。(2)就欠发达经济而言,既然劳动供给倾向于被迫“享受”闲暇,那么,这种闲暇“享受”总效用极可能是负的,从而,增加劳动供给而减少对闲暇的被动性享受,所带来的结果表明:一方面增加了货币收入,一方面减少了被迫性闲暇也会增加总效用,换言之,欠发达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的劳动供给的增加,只会导致替代效用,而没有收入效应。甚至,收入效用和替代效用呈同方向变化。
以上分析同时表明,在经济发展中国家,对个人行为最大化的约束是财富的约束。由此,劳动力的供给行为将不是传统经济理论中在收入与闲暇之间进行理性最大化为目标的选择,而是追求最大限度的稳定的货币收入流。这一点,在目前中国仍然是适用的,虽然某些地区曾经出现过“民工荒”。从总体上看,中国劳动力供需矛盾仍然来自于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大,而劳动力需求总量不足。以经济活动人口代表实际劳动力供给,就业人数代表实际劳动力需求,2003年中国实际劳动力供给76075万人,而实际劳动力需求总量仅为74432万人,就业缺口为1643万人,这其中还没有包括处于隐性失业的农民。从动态发展看,中国劳动力供需矛盾表现为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与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的不一致。1978-2003年间,中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增长速度逐渐拉开,就业缺口总体上处于扩大趋势。一般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劳动力需求增长)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然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相应引致劳动力需求的强劲势头,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总体仍然很低,均在0.20以下,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显得十分乏力。这种情况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1)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一直比较快,但由于中国经济总量基数小,而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人口众多,较快的增长速度不足以容纳如此多的就业,而且这种增长,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地区上,其实都是不均衡的:一些资本投入巨大的大项目推动了经济的增长速度,而更具活力和就业潜力的中小项目却没有得到重视;东部地区由于有招商引资的优势,加上蓬勃发展的个私经济,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中西部,拉动了整体的增长。(2)中国招商时只注重国外资本的大项目投资而忽视中小项目的形势依然没有得到大的改观,而原本的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开始危机四伏。本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是中国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然而这一优势也禁锢了中国劳动密集产业的升级。这两者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不高。
以上对中国就业问题的解释,隐含存在一个交集部分一中小企业。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是扩大中国就业容量、缓解劳动总量需求不足的最直接的办法,而通过发展技术升级和改造的劳动型密集中小企业会大大地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总之,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二元结构,决定了中国的劳动供给在公平工资的劳动市场中呈现供给无限性。而扩大就业容量的最好办法是发展中小企业。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明显得到以下结论: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最本质和最直接的办法,中小企业在一个经济体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中小企业带来大量就业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对应地得出三个关于发展中小企业的注意点:首先,发展中小企业注意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中国的很多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有很大竞争力和市场,这是中小企业施展才华的天地;其次,发展中小企业注意和第三产业结合,由于中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结合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最后,发展中小企业注意培养企业家精神,关键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是有利于劳动者就业的。这三点对于强化和扩大中小企业的就业功能是有益的,也是发展中小企业应该注意的。
责任编辑:杰 卿
责任校对:杰 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