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物散记 二篇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nky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味至淡
  我家乡人素有吃淡菜之习惯。出来久矣,喜食淡菜者甚少,而我依然不变此饮食嗜好。
  所谓淡菜就是只用清水煮菜,其它油盐酱醋各种调料一概不放,且煮具不沾油烟方可出真味。
  各种时令瓜豆蔬菜中可煮淡菜者众,多以口感平和中正者为佳。其中又以白菜为上。
  所谓“大味必淡,淡且鲜。淡如道,鲜近禅。”
  淡是化繁为简。近年做菜越来越不喜欢放太多调料,只有保持菜的本味方能吃出其真味。麻辣辛香自然有它诱人的味道,可不宜多吃。就如饮料虽甜香却不如白开水解渴耐喝有营养。又如观画,几笔写意,看似极简,画者胸中丘壑尽显。满汉全席是吃,青白小菜也是吃,谁能说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吃得更惬意?
  人生的化繁为简就是减去一些不必要的应酬。三两知交,偶尔小聚,喝喝小酒,品品茶,眼前所见皆是景。人间清欢,不过如此!
  淡是不急不燥不温不火。淡菜中,苦菜性寒,不宜多食;南瓜味甜,食多嫌腻;小米菜味涩,必得有蘸水佐之……其它各菜不足如是。唯有白菜性平,鲜而不腻。
  淡是糟糠之妻。犹如白菜,日日见它也不嫌烦,不吃它也不想。等你老了,胃口不好了,它能伴你左右。
  淡是清水出芙蓉,自有一股清静气。
  少时看红楼梦中宝姑娘诗“淡极始知花更艳”,附会地以为那是她矫矜。年岁渐长方知误了她。也只有如宝姑娘者方能于大贵降至贫贱时耐得住清贫。
  原来,大味至淡,早就活在乡人的饮食里了。
  我的“人间草木”
  读汪曾褀《人间草木》,忽地对“人间草木”这几个字生出无限的深情。
  放眼望去,阳台上那一盆盆花花草草倒也惹人怜爱,但它们还是没有儿时记忆中那些植物亲切。那些长在房前屋后和山野田间的植物,它们不单属于我又好似只属于我。
  山里的孩子总是要跟镰刀、锄头呀的为伴,有时难免受了它们的伤。没关系,扯一把蒿草吐点口水揉碎敷上保管好。不过你要分得清黑蒿和白蒿,专拣黑蒿消炎止血效果好。
  山里的草也不是什么都可以碰得的。荨麻就是一种很可怕的草,摸一下你的手就像被针扎似的痛。只要经历一次,以后再不用谁警告,你也不会再去摸它了。我一直对荨麻又恨又怕,还有一点点敬畏,因为它总是跟一些故事情节联系起来。如老人们摆白(讲故事)讲《野人公》,里面就有荨麻。说巧姐儿爬到树上去,树下长了许多的荨麻,野人公也奈何她不得。
  后来,再长大一点,我看安徙生童话《十二只天鹅》时,看到公主为了救哥哥们不能讲话,埋头用荨麻给哥哥们织蓑衣时,我哭了。如果说我不能知道小美人鱼公主为王子在刀尖上跳舞有多疼痛,那么我是知道摸着荨麻有多疼痛啊!何况用它来织蓑衣!
  我还记得田埂上的折耳根(鱼腥草)和地埂上的折耳根是大不同的。田埂上的折耳根肥嫩粗大,但据说锈嘴不好吃。地埂上的折耳根细瘦不起眼,但很香。人们通常都挖地埂上的折耳根做菜。前几天我去表姐家做客,吃折耳根时我提到这个记忆。表姐说,其实田埂上的折耳根不是不好吃,是因为人们怕挖折耳根时破坏到田埂,所以都这样说。我和表姐同岁,但我脱离土地太早,而表姐没有读书,一直和土地上的事物打交道,所以我信她。可我也明明记得小时候从田埂上拔回折耳根被大人给丢了呀。
  回来后,仔细一琢磨,觉得不对啊,大概是烹调差异。因为我們小时候不会凉拌菜,都是炒来吃。地埂上的折耳根细廋,但香,配腊肉炒来吃最得味。田埂上的折耳根肥嫩,但腥味重,不适合炒。但如果加上酱油、醋、味精、小米辣、糊辣椒、老干妈水豆豉、芫荽等佐料用来凉拌,入味后,腥味自然去掉,肯定鲜嫩可口。想是这样想,却未能验证。
  田里还长有一种颜色鲜艳像草莓一样但被大人警告不可以吃的蛇泡。它的样子实在诱人,而且比起山上可食的野山泡来说又极易得到。可它不可碰的由头也实在可怕,说是吃了会中毒而且肚子里会长出许多小蛇来。那还是算了吧!如果说长出个狮子老虎来倒还不可怕,长出蛇来打死也不愿意的。但好奇心还是超过了恐惧,终有一天偷偷尝了一颗,呸,竟有这么好看而难吃的泡!
  至于暑假时小伙伴们到山上挖来卖了赚零花钱或攒学费的半夏啊,春天可以摘来做面蒿粑粑的面蒿啊,可以吃花芯的开遍满山的大红花啊,一碰就粘在身上的粘粘果啊,像梦幻一样蓝的扁竹兰花啊……真是太多太多了,恐怕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其他文献
几位欧洲妇女俯着身,寻找着土地遗落的泪  那时,我仰着头,看着她们,皱纹里的汗液  这让我想起过去,过去与家人一起捡拾的  几穗麦子  那些母亲河的汗滴产生了一种静默  一切的力量,低矮了背景的天空  整整四年,那幅画都在我耳邊嗫嚅:  泪水,会撕裂一些事物么  抑或,痛苦是欢愉脱粒后的麸皮?  今天下午,我背着网兜,走在太阳下捕捉诗句  妇女们,依然俯下身子,寻觅着些什么  什么是人的归宿?麦秸
期刊
高高的姑嫂塔  总把时间当空间瞭望  从遥远的宋朝开始  守望便是面朝大海的一扇窗  此岸與彼岸是禅宗的定义  却被隔成一个弧形的苍穹  用身体的针线缝合  思念的疼  头发搓成的风筝绳子  一头向海天伸展  一头向大地深扎  南洋太远,远不过思念的长  望夫石不知道海水的长度  却知道垒高了爱情的尺度  一个用血泪喂养成的传说  作为一种献祭  朝海的方向完成的仪式  日出记  天色微蒙,站在3
期刊
以母之名  我们说着说着,就说起了  她还能有多少年的活头  很沉重的话题  很随意的出口  经年的风湿病  让她周身所有的骨头都变了形  哪里都是浮肿  却撑不起骤减的体重  未及暮年,已经过得像个老太太  一个人守着偌大的院子  只有一棵梨树,一棵枣树  还有常常等待  却回不来的儿女、丈夫  走一步路,对你对我都轻而易举  甚至她的小外孙,都开始不费吹灰之力  对她而言,则是涅槃的痛楚  她
期刊
小寒已过,允许时间累加,并且允許,慈悲,可以转身成空。  余火燃烬,我的背囊里没有衣物和帐篷。雪花开在枯枝上,山涯上有一只兀立的鹰,突然飞向远方。  灶洞里的火苗煨熟了一锅的地瓜,我丢失了可御寒的食物。秋风里蜷缩着瑟瑟发抖的孩子,我想起,那年,我只有我的小儿子这般大。  堆积的玉米秸抵住了院子里呼啸而过的风疾,母亲忘记了回家,忘记了院落里饥寒交迫的小女儿,冻比饿更让我恐惧。原谅我的幼小,原谅我忽略
期刊
等来一场薄霜  秋深了。骑手  从河边提走阿妈的忧伤。  羊羔跪在草地,对落日  磕下一个长头。  他是瞎眼艺人。除了吹笛  还在等一个尘世间  也许见不了面的陌生人。  等了整整一个秋天  他只等来一场  从青海赶过来的薄霜。  转 经  割完青稞,桑哲仁波  领着聋哑弟弟去转经。  转经的路  就在冈仁波齐神山。  转了一个白天。外加  一个黑夜。桑哲仁波和弟弟  才转完神山。  归家途中,弟
期刊
山 中  漫长的夜,冬风吹落梅花  猫头鹰听见我的叹息  好比我在黄昏见到无巢鸟  连夜赶路十里地,到山中  山中有寺庙和佛陀  在荒野为尘世的孤魂野鬼  点亮一盏灯  佛陀说,今夜你就睡在芦苇下  我似一粒尘埃,以枯木为枕  芦苇不会引来蜜蜂蛰伤我  它们是一本被风翻开的瘦金体  白 露  在阳光鋪洒之前  我得腾空陶罐,积存  初秋的露  春日储存的雨,盛夏收集的光  快被时间偷走  一道闪电
期刊
冬要有风  还要使劲吹  一吹得地冻三尺  二吹得晴空中什么也不留  蓝天是原来的,枯枝败叶是原来的  我也就是原来的了  然后,然后就显出一颗噼啪作响的心灵  那么,这风定是从衰草里冲来  从落着霰雪的莽原上吹来  从河床裸露的石头中奔来  落水为冰的骨头,有淡淡的裂纹  也是从裂纹间揈来  来了就来了  美和傷感,没有约定的程序  哑 巴  落花,不是非要流水伴  或者流水拿出的浪漫  苍茫权
期刊
上个世纪1990年代,复旦有句顺口溜“南区的粥,校本部有座逸夫楼”。说的是当时学生食堂的菜太难吃,但,复旦南区饭堂的粥却是一流的。大锅粥总比小锅熬的粥滋润有味道。当时复旦作家班同学经常到校外小铺,去排队吃大排面。五块钱一碗面,面上放置一大块色味俱佳的猪排,够排除你一整天的无聊和寂寞。而当时校本部最漂亮的建筑最好的风景要数逸夫楼。春秋季逸夫楼前大片的草坪,让人着迷。坐在草坪上向远处眺望,建筑高低错落
期刊
一  松树,简单的松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了抵抗群体性的孤独,围拢一片草场。草场被风或者时间,撕开一个口子,松树却怎么努力都围不拢了。  神仙们不知所踪,估计是云游天下去了,瞭望台杵在那儿,不知道看见什么。  一些村庄散落于此处,一些村庄散落于彼处。我的问题是,村庄是神的村庄吗?  云朵只关心天上的事情,云朵只在天上飘。蓝天多么慷慨,蓝天拿出千年的蓝,随意留给了乌撒大草原。  我想喊一嗓子, 
期刊
在一个阴沉寒冷的夜晚,一场大雪来到了人间,宁静又祥和。第二天黎明,世界那么干净,空气那样清新,我的心愿就像萌动的春芽,瞬间拱破了冬天的封锁。  正赶上元旦小假期,我如愿回到了高密老家看望爹娘。院子里的雪堆在杏树、柿树、丁香树底下,依然洁白、纯净。菜畦里的雪安安稳稳、蓬蓬松松的,散发出清洌洌的气息。娘说天儿真冷,别看院子了,快进屋里吧。  我进了屋,拿出给爹买的新衣服让他试穿,他说他有的是衣服,穿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