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朗读训练策略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vi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堂上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应该细读课程标准,明确标准相关朗读要求;在此基础上着重指导和评价学生朗诵,合理处理好朗读中重音、停顿、语速、语调和语气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要立足课堂教学,建立科学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朗读;朗读技巧;朗读训练
  英国有位文学家说过:“书写的艺术,哪怕在文法上修饰得再好,在表达语调时却是无能为力的。”可见,朗读的重要性。如果能把好的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桥梁,利用标准的普通话表达出来,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听众,就能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境界。朗读作为激发“书声琅琅”的策源力,是语文课堂教学核心要素之一。它既是语文教学要关注的一个达成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说朗诵教学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教师阅读教学的效率;学生朗读水平也直接反映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高低。故此,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训练,明确朗读教学要领,实施高效朗读教学策略,应是每一位小学教师都应为之努力的方向之一。
  一、教师要以身示教,做好示范朗讀
  成功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朗读训练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提示、暗示,引起学生的注意,强化他们的记忆,帮助学生揣摩教师是怎样读的,感情又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人在不同的情境里会产生不同的心情。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再加上和作者所写的内容时空差距较大,朗读时很难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在科学现代化的今天,教师可借用多媒体课件、音乐、图片、语言来表达创设适当的情境。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受课文中的情和境,能更深刻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从而激发了学生地朗读兴趣,深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例如《草原》一课,为了使学生深入体会中心,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老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在优美的音乐中,在脑海重现课文叙述的优美意境,使学生沉醉于祖国江山分妖娆的美感之中,使学生更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形式要灵活多样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他们对朗读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变换多种朗读方式,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情感,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如齐读。齐读在低年级或需要渲染气氛,激发情绪,推动情感达到高潮时用。自由读。给学生时间、自由,让他们心情体验、表现,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再如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朗读的方法、经验还有很多很多。总之,任何形式的朗读都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选择,恰当地应用,学生才能读有所获。不可牵强使用。
  四、朗读的目的要明确恰当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朗读要求,而且应该认真地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朗读形式和要求,也就是为什么要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什么时候进行理解性朗读,什么时候进行表演性朗读,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等因素,做细致而科学的阶段性安排。一般来说,初读课文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主要内容,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分段讲读时,朗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并传达出每部分的课文表现的情境和感情。在学习完全篇课文后,朗读的主要目的使学生对课文能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把握,要求学生能通过朗读体会并表现出作者感情的变化过程。
  五、激励进步,树立诵读正气
  除有效指导、教授方法促进学生朗读发展之外,及时有效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同于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出声朗读后的教师反馈——有效的评价,既可以让学生知晓其优点和不足,也可以让其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营建课堂气氛,增添课堂活力。因此,在学生每一次朗读之后,教师都应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评价言语应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的表现,同时对其不足之处加以指点,教授方法,促进其改进提升,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读书热情,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六、总结
  语文学科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长此下去,我们的一堂堂朗读训练课,应是目标清楚而富有层次、训练目的明确而富有成效,训练过程简洁而又具有风格,这也就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追求的高效率的朗读训练。
  参考文献
  [1]方芳.朗读教学的策略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29.
  [3]齐敏,李维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6):140-141.
其他文献
一年期评级二年期评级年度波风险波风险基金化累基金代码基金名称综合综合证券时机动调整综合综合证券时机动调整管理基金托管成立计收评级排行选择选择性收益评级排行选择选
读小学的孩子,马上就要面临学习写作文这个问题,很多孩子由于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导致一到写作文或者看短文写话时,都会感到很吃力和无从下手,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孩子写出好的作文,是每个家长需要掌握的一些必备的经验。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表自己的观点。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
期刊
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含锌专用肥对早稻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早稻施用含锌专用肥均比施用其他种类的肥料提前返青和分蘖,缩短全生育期,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经济效益
摘 要: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课堂教学社会化、生活化是回归教学的本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能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实践生活能力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生活。但目前的教育现状对教学生活化改革的开展造成阻碍,而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可行性措施是我们应该重视并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两点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思想
摘 要: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研究,旨在顺应新课改的教育教学要求,使核心素养落实的同时,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文章从国外内研究者对数学素养的基本认识入手,进一步分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要素  基于教育国际化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趋势,核心素养应运而生,这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基本需求。虽然新课标中已然出现了“数学素养”一词,但相关部门对于数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在给教师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具体到语文学科来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更要提高学生对于语文专业的理解程度,让学生主动学习,高效地掌握语文知识。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初中语文教学并未达到这一要求。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始终占据着课堂主体的位置,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导
摘 要:互动式教学向来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理念,主导着小学课堂的效率与氛围。通过阐述互动式教学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结合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分析,探讨了互动式教学。互动课堂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教学;应用  一、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合作学习实施的必然性  1.合作在
摘 要:课堂讲述知识只是教学的一种方法,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的讲述如何做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课堂提问既
摘 要: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却经常发现学生怕学、怯学、逃避学习数学的现象,因为他们的思想,甚至是家长的思想上都有一个误区:好像数学只是数学家们在演算纸上花费心思展开的一场智力游戏,对普通人来说则显得有些高深甚至遥不可及。所以,我们教师要做的是扭转学生的这种想法,修正这些误区,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  关键词: